懂視移動端 視頻1 視頻21 視頻41 視頻61 視頻文章1 視頻文章21 視頻文章41 視頻文章61 視頻擴展1 視頻擴展6 視頻擴展11 視頻擴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資訊1 資訊501 資訊1001 資訊1501 標簽1 標簽501 標簽1001 關鍵詞1 關鍵詞5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常識 - 正文

“一飯千金”說的什么典故?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0-04-01 11:54:35
導讀“一飯千金”說的什么典故?,1.【解釋】: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2.【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蹦概唬骸按笳煞虿荒茏允?,吾哀王孫(對人的尊稱)而進食,豈望報“一飯千金”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講的是韓信早年時受一老婆婆一飯之恩,成功后以千金報答的故事。該詞用來形容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

1. 【解釋】: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2.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蹦概唬骸按笳煞虿荒茏允?,吾哀王孫(對人的尊稱)而進食,豈望報

“一飯千金”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講的是韓信早年時受一老婆婆一飯之恩,成功后以千金報答的故事。該詞用來形容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解釋】 吃了別人一頓飯,就拿千金來報答。比喻受恩厚報。 【成語故事】 漢高祖劉邦身邊有一員大將軍名叫韓信。他出身貧困,父母早逝,每天靠討飯過日子。 韓信沒有別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邊去釣魚,用魚來充饑。有一天,韓信碰到一個老婆

“一飯千金”用以形容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一飯千金 yī fàn qiān jīn 【解釋】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庇郑骸靶胖羾?,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庇郑骸靶胖羾?,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p>

一飯千金[ yī fàn qiān jīn ],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庇郑骸靶胖羾?,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例句: (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一飯千金”

【典故】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刻苦僅能以雙手勉強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并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后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草船借箭(諸葛亮) 負荊請罪(廉頗) 項莊舞劍(項莊) 三顧茅廬(劉備) 臥薪嘗膽(勾踐) 圍魏救趙(孫臏)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馬革裹尸(馬援) 望梅止渴(曹操)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說幾個帶有歷史典故的成語

草木皆兵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余。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苻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說:“這是多么強大的敵人??!怎么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過于輕敵了。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布陣,企圖憑借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后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于渡河難于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于是欣然接受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后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尸橫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大材小用

南宋末,金國不斷南侵。辛棄疾參加了抗金義軍。后來,他在南宋朝廷里,歷任湖北、江西、湖南、建安撫使。

他不僅是個愛國英雄,還寫了很多充滿戰斗*的詞文。由于主和派的打擊,他在上饒帶湖旁,度過18年退隱生活。1203年,朝廷任命他為浙東安撫使兼紹興知府。他常與住在紹興鑒湖旁的愛國詩人陸游議論國家大事。第二年春,宋寧宗要他去京城,征詢他對北伐金國的意見。臨行前,陸游送他一*詩《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詩中說:辛棄疾是管仲、蕭何一流人物,做浙東安撫使大材小用了。

辛棄疾到了京城,皇帝只安排他做鎮江府知府。不久,這位愛國英雄在憂憤中病逝。

后來,人們以“大材小用”作成語,比喻才能高,職位低,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竭盡全力

這句成語原作“竭盡心力”,見于《三國志·魏志·賈逵傳》裴松之注引《魏略》:“竭盡心力,奉宣科法?!?

東漢末年,有一個叫楊沛的人,字孔渠,當過新鄭長。曹操路過新鄭的時候,部隊缺糧,楊沛幫助過曹操,因此深得曹操喜愛。曹操輔政以后,楊沛升為長社令。他不畏豪強,不管誰犯了法,都依法懲辦,得到曹操的稱許。

當時,曹操出征在外,聽說國都鄴城治安太亂,便發詔選一個鄴城令,其入選標準是要有楊沛那樣的膽略和水平。選來選去,沒有合適的,于是將楊沛提拔為鄴城令(當時叫京兆尹)。楊沛上任之前,曹操召見了他,并問他如何治鄴。楊沛回答:“我一定竭盡心力,大力宣傳法紀,使人人遵紀守法?!辈懿俾牶笫指吲d,對左右的人說:“你們聽見了沒有,這才是使人敬服的人?!睏钆孢€沒正式上任,一些豪強地主和皇親國戚聽說楊沛要來鄴城了,都紛紛告誡自己的子弟檢點一些。

“竭盡全力”這句成語,常用來比喻用盡全部力量。

來歷史典故的成語

背水一戰、望梅止渴、紙上談兵、三顧茅廬、臥薪嘗膽、四面楚歌、初出茅廬、指鹿為馬

退避三舍、如火如荼、請君入甕、洛陽紙貴、高山流水、雞鳴狗盜、草木皆兵、探驪得珠

胸有成竹、勢如破竹、按圖索驥、江郎才盡、唇亡齒寒、枕戈待旦、后來居上、聞雞起舞

囊螢映雪、負荊請罪、完璧歸趙、一鳴驚人、鑿壁偷光、精忠報國、手不釋卷、懸梁刺股

一鼓作氣、草船借箭、監守自盜、安步當車、暗度陳倉、明修棧道、班門弄斧、兵不厭詐

起死回生、鞠躬盡瘁、才高八斗、兩袖清風、口蜜腹劍、夸夸其談、入木三分、破釜沉舟

補充買櫝還珠 一鳴驚人 狐假虎威 上下其手 杞人憂天 亡羊補牢 三人成虎

一暴十寒 塞翁失馬 一日千里 一鼓作氣 重于泰山 揭竿而起 背水一戰

弄巧成拙 風吹草動 樂不思蜀 東山再起 安居樂業 程門立雪 *上梁山

徒有虛名 驕兵必敗 雪中送炭 聞雞起舞 臥薪嘗膽 城下之盟 其貌不揚

指鹿為馬

具有歷史典故的易用錯的成語

1、一鼓作氣(曹劌) 2、一字千金:呂不韋當時有三千門客,很快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提作《呂氏春秋》.書寫成后,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城門上,并發出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布告貼出許久,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無人來自討沒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話便留傳至今. 3、一字之師:鄭谷在袁州,齊己因攜所為詩往謁焉.有《早梅》詩曰:“前村深雪里,昨夜開數枝.”谷曰:“‘數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則佳齊己矍然不覺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為齊己‘一字之師’.” 4、一飯千金:《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5、東山再起:語出《晉書·謝安傳》.指的是東晉的謝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為謝安久居東山(當然不是海南的東山嶺),所以稱為“東山再起”. 6、圖窮匕見:《戰國策·燕策三》:“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7、紙上談兵: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典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8、負荊請罪(廉頗) 9、臥薪嘗膽(勾踐) 10、揭竿而起(陳勝) 11、三顧茅廬(諸葛亮) 12、孺子可教: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13、四面楚歌(項羽) 14、老當益壯:東漢名將馬援,從小就胸懷大志.他常對朋友說:“做個大丈夫,總要‘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才行”.就是說,越窮困,志向越要堅定;越年老,志氣越要壯盛.后來, 馬援成了東漢有名的將領,為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戰功. 15、投筆從戎: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超傳》:“超家貧,嘗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后立功西域,封定遠侯.” 16、暴殄天物:暴:損害,糟蹋;殄:滅絕;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后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17、暗度陳倉:楚漢之爭時,項羽倚仗兵力強大,違背誰先入關中誰為王的約定,封先入關中的劉邦為漢王,自封為西楚霸王.劉邦聽從謀臣張良的計策,從關中回漢中時,燒毀棧道,表明自己不再進關中.后來,劉邦拜韓信為將軍,他命士兵修復棧道,裝作從棧道出擊進軍關中,實際上卻和劉邦率主力部隊暗中抄小路襲擊陳倉,趁守將不備,占領陳倉.進而攻入咸陽,占領關中.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高祖本紀》,比喻表面故作姿態,暗地里另有所圖. 18、嗟來之食:春秋時齊國發生饑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飲食,對一個饑餓的人說“嗟,來食”,饑餓的人說,我就是不吃“嗟來之食”.終于不食而死(見于《禮記·檀弓》).后泛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 19、怒發沖冠(岳飛) 20、手不釋卷:《三國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21、韋編三絕: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22、墨守成規:墨守:戰國時墨翟善于守城;成規:現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規則、方法.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24、雞犬*: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成仙后,剩下的藥留在院子里,雞和狗吃了,也都*.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 25、高山流水(俞伯牙) 26、口蜜腹劍: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意思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多指蛇蝎心腸的人. 27、風聲鶴唳: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苻堅遭謝玄痛擊后,“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28、泰山北斗: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新唐書·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29、破釜沉舟(項羽) 30、東窗事發:南宋奸臣秦檜與妻子在東窗下謀害了抗金名將岳飛.秦檜死后不久,兒子秦熺也死了,妻子王氏請來一位道士為兒子超度亡靈,道士來到陰間,在道士的帶領下見到了正在收審的秦檜.秦檜神情黯淡地對道士說:“可煩傳與夫人,東窗事發矣!” 31、程門立雪:《宋史·楊時傳》:“至是,楊時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32、司空見慣:唐·劉禹錫《贈李司空妓》“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33、夢筆生花:《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小時候,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34、力透紙背:力:筆力;透:穿過.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形容寫字、形容詩文等作品深刻有力.唐·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記》:“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也.” 35、胸有成竹: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36、赤膊上陣:明·羅貫中《三國演義》:“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 37、馬革裹尸: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38、黃袍加身:五代后周趙匡胤在陳橋兵變,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帝.指登上帝位. 39、洛陽紙貴:《晉書·文苑·左思傳》:“于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 40、背水一戰(韓信) 41、聞雞起舞(祖逖) 42、初出茅廬(諸葛亮) 43、完璧歸趙(藺相如) 44、退避三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晉文公)逃亡在楚國時,楚王問他將來怎樣報答自己.重耳說,如果將來晉楚交兵,“退避三舍”.以后晉楚在城濮交戰,晉文公遵守諾言,把軍隊撤九十里. 45、樂不思蜀(劉禪) 46、指鹿為馬(趙高) 47、畫龍點睛: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yóu )》:“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未點睛者皆在. 48、入木三分: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 1cm) 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49、諱疾忌醫(蔡桓公) 50、多多益善:《史記·淮陰侯列傳》: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51、秋毫無犯:《史記·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后漢書·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 52、望梅止渴(曹操) 53、鞠躬盡瘁(諸葛亮) 54、約法三章(劉邦) 55、請君入甕:周興與邱神績通謀,太后命來俊臣鞫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 56、舉一反三(孔子) 57、蕭規曹隨:蕭規曹隨,成語,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后,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 58、八斗之才:《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59、鐵杵成針(李白) 60、舉案齊眉:舉案齊眉是漢時梁鴻和妻子孟光的故事.每當丈夫梁鴻回家時,妻子孟光就托著放有飯菜的盤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為了表示對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視丈夫的臉,總是把盤子托的跟眉毛齊平,丈夫也總是彬彬有禮地用雙手接過盤子.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很有禮貌,很平等. 61、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62、沆瀣一氣:在眾多的考生中,有個叫崔瀣的很有才學,考下來自己感覺也不錯,就等著發榜了.主持這次考試的官員名崔沆.他批閱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覺得好,就把他錄取了.按照當時的習俗,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試及第的人的座主.發榜后,門生要去拜訪恩師,“座主門生,沆瀣一氣.”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63、江郎才盡:鐘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而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64、七擒七縱(諸葛亮) 65、毛遂自薦(毛遂) 66、陸海潘江:陸:陸機;潘:潘岳.陸機文才如大海,潘岳文才如長江.比喻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上:“余常言:‘陸才如海,潘才如江.’” 67、莫須有(秦檜) 68、桃李滿天下:語出《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后久視元年》載:狄仁杰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率為名臣."或謂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它比喻一位長者或老師所培養的眾多的精英后輩和學生,遍布天下各地,因而稱為"桃李滿天下". 69、曲高和寡:楚襄王問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宋玉對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70、開卷有益:《澠水燕談錄》記載,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71、鑿壁偷光(匡衡) 72、刮目相看(呂蒙) 73、圍魏救趙: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后指襲擊敵人后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孫臏救邯鄲——圍魏救趙. 74、一諾千金: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諾:承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75、殺妻求將: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人攻魯,魯欲起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欲就名,遂殺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攻齊,大破之.”吳起為了取得魯國信任,不惜殺死來自敵國(齊國)的妻子以獲得將軍位.后比喻為了成功不擇手段. 76、前倨后恭:之前傲慢,后來恭敬.形容對人的態度改變非常大.《史記·蘇秦列傳》:“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77、不學無術:東漢·班固《漢書·霍光傳》:“然光不學亡術,暗于大理.亡音無.學,五經之學.術音述,古籍多通假,術即述,說的是霍光沒有經學根底,故而不明大道理.出處為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今人多將不學無術之術,理解為辦法,是不識古文而望文生義.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78、三令五申: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 79、嘔心瀝血:《新唐書·李賀傳》:“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唐·韓愈《歸彭城》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

歷史故事有哪些?

鳳儀亭、霸王別姬、烽火戲諸侯、蔣干盜書、司馬光砸缸等。

1、鳳儀亭

呂布趁著董卓上朝,窺視貂蟬,并邀貂蟬到鳳儀亭相會,貂蟬向呂布哭訴被董卓霸占之苦,呂布很是不滿,對董卓產生怨恨。恰巧董卓回府,見到此情形,搶戟執向呂布,呂布逃走。

從此二人相互猜忌,王允說董卓霸占貂蟬實在不該,呂布和王允計劃一起除掉董卓,待董卓準備篡位的那天,呂突然倒戈,把董卓殺死。

2、霸王別姬

秦朝滅亡后,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天下,隨即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初期,楚軍連連大勝,但在楚漢相爭的第4年,項羽和劉邦的大將韓信在垓下展開激戰,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戰”。

虞美人在帳篷中心驚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著項羽的歸來。項羽回來了,這一回他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計。

他雖然靠著一支畫戟,有鐘離昧、季布在左右奮力相幫,殺散一層又一層的漢兵,殺出一條血路,逃了出來,但自己的人馬,已丟了八成。

他自起兵以來,像這樣的失敗,尚是破題兒第一回。漢軍把項羽的營地圍得水泄不通,而且漢營中的韓信,還編出一曲楚歌,教軍士在楚營外四面唱和。

其歌詞無句不哀,無字不慘,使那些殘敗的楚兵,無不懷念起遙遠的家鄉,一時間斗志全無,一個個在夜色掩護下陸續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煩悶地坐在軍帳中飲酒。

當時,面對他寵幸的美人虞姬,面對多年伴他馳騁戰場的駿馬,楚霸王撫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難平。

他禁不住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無法避免,他的事業就要煙消云散。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沒有嘆息。他惟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虞美人的命運和前途。

毫無疑問,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于是無限哀傷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聽了,泣不成聲。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項羽撫尸大哭一聲,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然后遂即跨上戰馬,殺出重圍。

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便將愛馬烏騅賜予烏江亭長,然后原路返回于漢軍交戰,項羽怒斬漢軍數百人!殺的漢軍連連慘叫,然后自刎于江邊,這年項羽才31歲。

3、烽火戲諸侯

褒姒不愛笑,周幽王想出各種辦法讓她笑,但褒姒始終不笑。周幽王設置烽火臺和大鼓,有敵人來到就點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點燃烽火,諸侯都率兵趕來。

諸侯到后卻發現沒有敵人,褒姒看到諸侯驚慌失措的樣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興,因此多次點燃烽火。后來諸侯們不再相信,漸漸不肯應召而來。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國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點燃烽火召集諸侯援救,諸侯卻沒有前來援救。犬戎最終在驪山之下殺死周幽王,俘虜褒姒,西周滅亡。

4、蔣干盜書

赤壁大戰前夕,曹操親率百萬大軍,駐扎在長江北岸,意欲橫渡長江,直下東吳。東吳都督周瑜也帶兵與曹軍隔江對峙,雙方劍拔弩張。

曹操手下的謀士蔣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讀書,便向曹操毛遂自薦,要過江到東吳去作說客,勸降周瑜。

結果周瑜設下計策,令蔣干盜得假冒曹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蔣干獻書曹操,令斬了蔡瑁、張允。

5、司馬光砸缸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伙伴們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

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的一聲,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司馬光砸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蔣干盜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烽火戲諸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霸王別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鳳儀亭

含有歷史典故的成語,求幫助

不可多得

東漢末年,有個名士禰衡,才華出眾。當時,太中大夫孔融對他特別賞識,把他推薦給漢獻帝。他寫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寶。若衡等輩,不可多得?!?p>漢獻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薦表交給曹操。曹操愛才,就召見禰衡。哪知禰衡蔑視曹操,對他很不禮貌。曹操就派禰衡當鼓吏,在大宴賓客時,命他擊鼓助興。誰知禰衡一邊擊鼓,一邊大罵曹操,使曹操十分難堪。曹操派禰衡去荊州勸降劉表,想借劉表之手殺他。想不到劉表把禰衡當作上賓,每次議事或發布文告,都得由禰衡表態。后來禰衡又對劉表不恭。劉表就派他到部將黃祖那里當*。禰衡恃才傲慢,非??裢?,后來,終于被黃祖所殺。

成語“不可多得”由此而來,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難得。多用于贊揚有才能的人

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墒?,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后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后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不學無術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托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艄庹莆粘髾嗨氖嗄?,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劉詢繼承皇位以后,立許妃做皇后?;艄獾钠拮踊麸@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后,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后。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艄夥浅s@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艄馑篮?,有人向宣帝告發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艄獾钠拮勇犝f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說他“不學無術,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成語“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于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并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游山玩水。后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墒?,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后,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p>草木皆兵”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把草木都當成敵兵。形容極度疑懼,驚恐不安。

這個成語來源于《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統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堅,率領90萬兵馬,南下攻伐東晉。東晉王朝任命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率領8萬精兵迎戰。

秦軍前鋒苻融攻占壽陽(今安徽壽縣)后,苻豎親自率領八千名騎兵抵達這座城池。他聽信苻融的判斷,認為晉兵不堪一擊,只要他的后續大軍一到,一定可大獲全勝。于是,他派一個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謝石勸降。

朱序原是東晉官員,他見到謝石后,報告了秦軍的布防情況,并建議晉軍在前秦后續大軍未到達之前襲擊洛澗(今安徽淮南東洛河)。謝石聽從他的建議,出兵偷襲秦營,結果大勝。晉兵乘勝向壽陽進軍。

苻堅得知洛澗兵敗,晉兵正向壽陽而來,大驚失色,馬上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親自觀察淝水對岸晉軍動靜。當時正是隆冬時節,又是陰天,遠遠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細看去,那里桅桿林立,戰船密布,晉兵持刀執戟,陣容甚為齊整。他不禁暗暗稱贊晉兵布防有序,訓練有素。

接著,苻堅又向北望去。那里橫著八公山,山上有八座連綿起伏的峰巒,地勢非常險要。晉兵的大本營便駐扎在八公山下。隨著一陣西北風呼嘯而過,山上晃動的草木,就像無數士兵在運動。苻堅頓時面如土色,驚恐地回過頭來對苻融說:“晉兵是一支勁敵,怎么能說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堅中謝玄的計,下令將軍隊稍向后退,讓晉兵渡過淝水決戰。結果,秦兵在后退時自相踐踏,潰不成軍,大敗北歸。

這一戰,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沙写蟪加卸嗌偃四苈犓麛[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只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鼻囟酪豢?,心想:這哪里是馬,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一只鹿,你怎么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鼻囟烙挚戳丝茨侵宦?,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么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p>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這個趙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只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只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后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說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后,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么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愿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p>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里很是著急??墒?,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辈懿傧肓艘幌抡f,“不行,時間來不及?!彼戳丝辞斑叺臉淞?,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彼来丝碳词瓜旅钜蟛筷牸涌焖俣纫矡o濟于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街舞的起源是什么? “樂不思蜀”說的什么典故? “鑿壁偷光”說的什么典故? 爵士音樂起源于什么地方? “東窗事發”說的什么典故? 芭蕾舞的歷史起源是什么? 拉丁舞起源國家是哪個? 自來水筆指的是鋼筆嗎? 財付通指的是什么? 花膠指的是什么? 車厘子是什么水果? tot模式指的是什么? “口蜜腹劍”說的什么典故? “多多益善”說的什么典故? “退避三舍”說的什么典故? 意識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公歷年份 區塊鏈指的是什么? 一般芝麻開門是什么快遞 跳蚤效應指的是什么? 公歷比農歷更方便是什么原因? 黃河奔長江涌長城長珠峰聳指的是什么? 個人負債率應該怎么計算? trip指的是什么?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指的是什么? 秀麗宜人的宜指的是什么? 五個一批的具體內容包括 芝士是什么食物? 機床指的是什么? 車架號指的是什么? fps指的是什么? 茄子切開后變黑是什么原因 申論指的是什么? 脫歐指的是什么?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指的是什么? 橡皮和尺子會粘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日光城”拉薩多夜雨的原因是什么?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表示什么 “東山再起”說的什么典故? “東山再起”說的哪座山?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