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視移動端 視頻1 視頻21 視頻41 視頻61 視頻文章1 視頻文章21 視頻文章41 視頻文章61 視頻擴展1 視頻擴展6 視頻擴展11 視頻擴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資訊1 資訊501 資訊1001 資訊1501 標簽1 標簽501 標簽1001 關鍵詞1 關鍵詞501 關鍵詞1001 關鍵詞1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常識 - 正文

甲午戰爭是哪一年?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0-10-06 22:12:11
導讀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而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回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斗、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松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

1894年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而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政策”;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回光返照的帝國,,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斗、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松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結果

掌握朝廷大權的主和派(后黨)人物西太后和李鴻章,從戰爭一開始就不打算使戰爭繼續下去。平壤戰役和黃海戰役相繼失敗后,1894年9月底,慈禧太后重新起用1884年被她罷黜的恭親王奕訢主持總理衙門。奕訢原先就主張對外國屈服,10月初,奕訢親自出面,請求英國聯合美國和共同調停中日戰爭。由于美、德、俄三國各有各的打算,英國于10月6日提出的調停建議沒有獲得任何結果。

11月初,日軍侵入遼東,將戰火燒入中國。清政府十分恐慌其“龍興之地”遭到兵燹之災,又轉請美國駐華公使田貝出面調停。這時,美國政府認為對清政府進行訛詐的時機已到,表示愿意居間 “調?!?。由于急于求和,李鴻章在恭親王同意下派遣了一個德國人,即擔任天津稅務司的德璀琳作為自己的代表到日本去探商議和的條件。但日本拒絕和他談判,同時又通過美國人要求清政府派出 “具有正式資格的全權委員”。

當時旅順已失守,慈禧皇太后害怕日軍進犯京津,便不顧光緒皇帝等人的反對,先指使奕訢委托田貝秘密向日本疏通,后于1895年1月14日正式派戶部侍郎張蔭桓、湖南巡撫邵友濂為全權大臣,并聘美國國務卿科士達為顧問,赴日求和,當時日本正在猛攻威海衛。由于軍事上的勝利,日本覺得使清政府無條件投降的機會還未到來,因此借口“全權不足”,將清政府的這兩位求和代表侮辱一番,驅逐回國。

日本雖然在戰場上連戰連捷,但畢竟國力有限,戰爭帶來的巨大消耗進一步加重了日本普通人民的負擔,自1894年底以來,日本不少地方都爆發了農民,社會動蕩不安。所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2月2日向清政府提出了和談的要求。但日方指定要李鴻章充當全權代表,并向清政府提出,必須以割地、賠款為 “議和”條件,否則無需派代表前往日本。清政府十分害怕戰爭繼續下去,為了求得停戰,決心不惜任何代價。于是1895年3月,趕忙按照日本的旨意,改派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以美國前任國務卿科士達為顧問,前往日本馬關(今下關)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務大臣陸奧宗光進行談判。3月20日雙方在春帆樓會見,正式開啟了和談。

當時北洋水師雖全軍覆滅,但是遼東戰場爭戰方酣。李鴻章要求議和之前先行停戰,日方提出包括占領天津等地在內的四項苛刻條件,迫使李鴻章撤回了停戰要求。3月24日會議后,李鴻章回使館途中突然被日本浪人刺傷。日本擔心造成第三國干涉的借口,自動宣布承諾休戰,30日雙方簽訂休戰條約,休戰期21天,休戰范圍限于奉天、直隸、山東各地。此時日軍已襲占澎湖,造成威脅臺灣之勢,停戰把這個地區除外,保持了日本在這里的軍事壓力。

日方代表以勝利者的姿態,繼續進行威脅和訛詐。美國顧問科士達則設法慫恿李鴻章趕快接受條件,以便從中漁利。4月1日,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議和條款,李鴻章乞求降低條件。4月10日,伊藤博文提出日方的最后修正案,其條件非??量?,并對李鴻章說:“中堂見我此次節略,但有允、不允兩句話而已?!崩铠櫿聠枺骸半y道不準分辯?”伊藤博文回答:“只管辯論,但不能減少?!?李鴻章苦苦哀求減輕勒索,但均遭拒絕。4月14日,清政府電令李鴻章遵旨定約。4月17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條約內容

《馬關條約》(又稱《春帆樓條約》)共11款,并附有“另約”和“議訂專條”。條約的主要內容為:

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實則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

中國將遼東半島、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包括)、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中國“賠償”日本軍費白銀兩億兩;后增加三千萬兩“贖遼費”;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駐扎,日本輪船得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

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其產品免征一切雜稅,享有在內地設棧存貨的便利;

日本軍隊暫行占領威海衛,由中國政府每年付占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領軍;

本約批準互換之后,兩國將戰俘盡數交還,中國政府不得處分戰俘中的降敵分子,立即釋放在押的為日本軍隊效勞的間諜分子,并一概赦免在戰爭中為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免予追究。

條約危害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是帝國主義變中國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簽訂《馬關條約》對中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是臺灣等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其次是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同時,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債,致使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通商口岸的開放,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

允許在華投資辦廠,其他列強引用“利益均沾”的條款,爭先恐后地在中國開設工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預科生是什么意思? 燒紙錢有什么講究? 預錄取是什么意思? 醫師節是哪一天? 押一付三是什么意思? 扭矩是什么意思? 阿里嘎多什么意思? 用牙膏洗臉有什么好處? 高中檔案袋里有什么? 安全標志分為哪四類? 淀粉是什么? 質數是什么? 三甲醫院是什么意思? 炒股印花稅是多少? 七月半的符子怎么寫? 微信好友上限是多少人? 七月半福紙怎么寫? 一崗雙責是什么意思? 顏如玉是什么意思? 太監割掉的是什么? 斷掌是什么意思? 上墳有什么講究? 五七燒紙有什么講究? 九層塔是什么菜? 獻血漿為什么會給錢? 太湖三白是哪三白? 生粉是什么? 身份證為什么會消磁? 中元節為什么要吃鴨子? 火車臥鋪為什么要換票? 七宗罪是哪七宗? 金鑲玉為什么不值錢? 蟑螂為什么怕洗衣粉? 隔夜水為什么不能喝? 降龍十八掌是哪十八掌? 戶口本首頁是哪一頁? 一劍霜寒十四州是哪十四州? 龜苓膏是什么做的? 兵馬俑是什么做的? 單招是什么意思?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