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菩提偈是什么意思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5-02 12:41:01
文檔

菩提偈是什么意思

簡介:《菩提偈》是六祖慧能創作的詮釋佛教教義的詩偈,共有四首,載于《壇經》。其中前兩首偈是針對神秀的《無相偈》所作的,旨在說明“明鏡”的清凈;第三首偈表明頓悟之依據、解脫之直道;第四首著重講修行方法。
推薦度:
導讀簡介:《菩提偈》是六祖慧能創作的詮釋佛教教義的詩偈,共有四首,載于《壇經》。其中前兩首偈是針對神秀的《無相偈》所作的,旨在說明“明鏡”的清凈;第三首偈表明頓悟之依據、解脫之直道;第四首著重講修行方法。

:簡介:《菩十冬臘月提偈》是六祖兒大不由爺慧能創作的詮濃重釋佛教教義的富貴逼人來詩偈,共有四以人為鑒首,載于《壇俏麗經》。其中前耳垂兩首偈是針對照人肝膽神秀的《無相蚍蜉撼樹偈》所作的,埋頭苦干旨在說明“明煥然一新大義滅親鏡”的清凈;禮輕情意重第三首偈表明敢怒敢言頓悟之依據、堅定解脫之直道;營私舞弊第四首著重講東風射馬耳修行方法。內容來自懂視網(www.tinablaze.com),請勿采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關于菩提樹的那首詩

是唐代六祖慧能作的偈《菩提偈》,全文如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白話文釋義:本來就沒有菩提樹, 也并不是明亮的鏡臺。 只要性空,哪會有什么塵埃?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干凈,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并不是臺。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注釋:“菩提”是古印度語(即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如夢初醒,豁然開朗,頓悟真理,達到佛的境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兩句均采用了倒裝語法結構。佛性是梵漢并譯名詞,意譯為“覺性”、“如來性”,有時被稱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來藏”的異名,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標和理想境界。清凈:佛教術語,遠惡行,離惑垢,稱為清凈。

何處有塵埃:這句是針對無相偈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彼?,佛性清凈,色即是空,所以塵埃也是空。塵埃:佛教認為各種塵埃都是污染人的性情的東西。

擴展資料

《菩提偈》見載于《壇經》,因為是以菩提為題所以稱為菩提偈,共有四首,屬于五言絕句。是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由唐代和尚慧能所作,惠能(638年-713年),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

唐代和尚慧能是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謚大鑒禪師。著有六祖《壇經》流傳于世。是中國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菽芏U師的真身,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的靈照塔中。

《菩提偈》四首的其中前兩首偈是針對神秀的《無相偈》所作的,旨在說明“明鏡”的清凈;也即“自性”的清凈,這是佛教徒堅信能到達理想境界人人所共有的主觀條件。

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則的區別?!稛o相偈》使他失去作為弘忍繼承人的資格,卻成了北宗一派的開山祖?;菽艿倪@一首,是對神秀偈的徹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見性成佛”的關鍵,被稱為“頓悟派”。

第三首偈,見于《六祖法寶·壇經》,流傳甚廣,為《全唐詩外編》所補錄,這一首是由《菩提偈》第一首演化而成,關鍵在第三句,由惠昕本帶頭,契嵩本、宗寶本因之,把“佛性常清凈”改成“本來無一物”。

大乘佛教的所謂“空”、“無”,是就“妄心”、“妄境”而言;若就“真心”、“真境”而論,則決非“絕無”。   

第四首偈,見于《大正藏·壇經》,著重講修行方法,反復申明向人的自我求真,自我求佛,這是惠能教導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徑。在他看來,求佛的人只圖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難為易,自能達到目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菩提偈是什么意思

簡介:《菩提偈》是六祖慧能創作的詮釋佛教教義的詩偈,共有四首,載于《壇經》。其中前兩首偈是針對神秀的《無相偈》所作的,旨在說明“明鏡”的清凈;第三首偈表明頓悟之依據、解脫之直道;第四首著重講修行方法。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