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小寒的中醫養生資料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3-05 04:10:05
文檔

小寒的中醫養生資料

二十四節氣之一?!稘h學堂經解》所集崔靈恩《三禮義宗》:“小寒為節者,亦形于大寒,故謂之小。言時寒氣猶未為極也?!贝藭r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嚴寒時期。
推薦度:
導讀二十四節氣之一?!稘h學堂經解》所集崔靈恩《三禮義宗》:“小寒為節者,亦形于大寒,故謂之小。言時寒氣猶未為極也?!贝藭r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嚴寒時期。

二十四節氣之一?!稘h學堂經解》所集崔靈恩《三禮義宗》:“小寒為節者,亦形于大寒,故謂之小。言時寒氣猶未為極也?!贝藭r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嚴寒時期。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小寒節氣是冬季里的一個節氣,標志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此時的天氣已經很寒冷了,這個時候不少人們都是會注重養生的,下面分享小寒中醫養生知識。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1

1、食療進補

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小寒多喝湯,具有養生療效的湯品經常食用不僅可以感覺暖暖的,還會從根本上調理體質,改善陽氣不足的情況。

這里推薦一款“枸杞羊肉粥”,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對于脾腎-虛弱,氣血不足而造成的畏寒怕冷、手腳冰涼、面色暗黃無光澤,有齒痕,虛胖等情況的人群,非常適合。

枸杞羊肉粥

制作原料:枸杞葉250克,羊腎1個,羊肉100克,蔥白2莖,粳米100~150克,細鹽少許。

制作方法:枸杞煎汁去渣,將新鮮羊腎剖洗干凈,去內膜,切細;再把羊肉洗凈切碎;將羊腎、羊肉、蔥白、粳米、枸杞汁一起煮粥。待粥成后,加入細鹽少許,稍煮。

適宜人群:適宜于腎-虛勞損、腰脊疼痛、四肢發涼、頭暈耳鳴、陽氣虛弱者。有滋腎陽,補腎氣,壯元陽之功效。

2、節氣艾灸

寒為冬季的主氣,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冬季時節,腎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所以冬日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而最好的方式便是艾灸,扶正驅寒,溫補元陽。

艾絨的陽氣可以溫補我們的能量,激發我們的經氣使氣機運行通暢。

艾灸形式:督脈灸+扶陽灸

因個人體質、癥狀各有不同,不便在網上說明艾灸穴位及經絡,以免誤導,引起不必要的傷害,具體治療方案須專業醫師辨證論治為準!

3、養生*

運:主太陽終氣。

時:配足太陰脾濕土。

坐功:盤坐,右大腿壓在左小腿上,右小腿稍向前放,左手掌按在右腳掌內上方,右手極力向上托天,手心朝上,指尖朝右方向,轉頭目視上托之手。左右手足交換,動作相同,左右各十五次。

治?。撼燥垏I吐,腹脹、厭食、心煩、大小便不通、面黃口干、怠惰嗜睡等癥。

4、家庭按摩

搓腹

小寒時節多按摩身體部位,不僅可以驅寒,還能調理身體機能。對于辦公室白領來說,可以經常練習搓腹:搓熱雙手,再用右手放在左手上,繞著肚臍順時針搓磨腹部十分鐘左右。連續堅持可以收到調理脾胃的效果,還可以有效預防便秘。

搓腰

對于女性白領來說,還可以選用搓腰法:用掌心上下搓磨腰部,直到腰部紅熱,可以預防長時間坐班帶來的腰肌勞損,是益腎固元,聚精會神的好方法哦!

小寒養生攻略

御寒保暖可泡腳

老人常說寒從腳底生,而中醫學上也認為血遇寒則凝,可見在小寒時節做好驅寒保暖尤其重要。隨著天氣慢慢變冷,很多人都出現了手腳冰涼的情況。手腳冰涼可以通過中藥泡腳解決,在水中加入當歸以及雞血藤等藥材煮成水,待水變溫后用于泡腳,可起到非常好的驅寒效果,同時對促進睡眠也有很大的益處。

按摩可調理脾胃

空閑的時候按摩腹部位置不僅可以驅寒保暖,同時也能幫助調理身體,對于每天伏案工作的都市白領來說,經常按摩腹部可幫助調理脾胃,預防便秘的發生。具體做法是將雙手搓熱后放于腹部位置,繞著肚臍按摩十分鐘,直至腹部發熱即可,當然,如果時間充沛,也可以按摩腰部,幫助緩解長時間伏案引起的腰肌勞損。

主張養腎氣為先

由于天氣比較嚴寒,加上冷空氣頻頻來襲,人體的腎氣很容易因此被耗傷,從而引起尿頻尿急、脫發以及健忘等癥狀,因此小寒養生主張以養腎氣為先。以當歸和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羊肉湯具有溫補血氣和驅寒的功效,尤其適合亞健康的現代人食用。

小寒養生要吃一些溫熱食物

日常食物中屬于熱性的食物主要有鱒魚、辣椒、肉桂、花椒等;屬于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薺菜、蘆筍、芥菜、南瓜、生姜、蔥、大蒜、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石榴、烏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狗肉、雞肉、羊乳、鵝蛋、鱔魚、鳙魚、鰱魚、蝦、海參、淡菜、蚶、酒等。特別要提出的是,小寒時節正是吃麻辣火鍋、紅燜羊肉的好時節。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2

注意起居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北E堑谝灰獎?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于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注意適當鍛煉

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边@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在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里,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注意飲食補腎

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比如以“當歸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姜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癥狀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具體做法為:羊腎1只,紅參數克,均切成碎末,放入大米100克,熬粥。

注意泡腳驅寒

中醫認為,“血遇寒則凝”,所以小寒養生做好驅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即所謂寒從腳下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中藥泡腳,可以用當歸、紅花、雞血藤等中藥材放于鍋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溫水中泡腳使用。泡腳之后可以用5分鐘揉搓足心涌泉穴,可以收到較好的驅寒效果,還可以促進睡眠。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3

小寒如何養生

1、精神調養要養心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睂<医榻B,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小寒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上班族可在午飯后適當小睡片刻,以緩沖工作壓力。

2、泡腳增強身體抵抗力

入冬以后,有人經常會覺得腿腳冰涼。中醫認為,“風寒腳下生”,冬天天氣寒冷,人體容易出現氣血淤滯、寒性肌肉酸痛、神經末梢循環不良,從而導致手腳冰涼及各種不適。魏格玲建議,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以疏通經絡,解表散寒,緩解手腳冰涼,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腦部供血。尤其是小寒后,配合養生的各種要訣,每天堅持泡腳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但要注意熱水泡腳并非人人適用。

但如果患有腳氣的人常用熱水泡腳,容易造成傷口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和心腦血管患者也不宜熱水泡腳,所用水溫以溫度適宜為好。

小寒養生吃什么

1、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將羊肉洗凈,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姜、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適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等血虛及陽虛的人群。

2、羊腎紅參粥

鹿腎(或羊腎)1只,紅參3克,大米100克,調料少許。將羊腎切開,剔去內部白筋,切為碎末,紅參打為碎末,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及調料,煮1小時食用。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適用于虛弱無力、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耳聾耳鳴、性功能減退等腎陽不足的人群。

3、胡桃仁餅

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許,將胡桃仁打為碎末,與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為薄餅食用。有補腎御寒、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于腎-虛腰痛腿軟、畏寒怕冷、大便干結等肺腎兩虛的人群。

小寒時節飲食注意事項

1、起居作息

小寒時節,氣候寒冷,需要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力。但要講究鍛煉的方式和方法,可每周參加2~3次室內健身運動,如游泳、打網球、打保齡球等。平時生活中要經常散步、慢跑、做操等。另外,還應注意室內通風,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2、精神調養

冬季寒氣籠罩,此時調神,當以收斂、封藏為主,以保護人體陽氣,使其閉藏、內養而不被打擾,神氣不外露,以養精蓄銳。所以要保持心情舒暢,勿過喜過悲,心境平和。

3、養生關鍵點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人體陽氣源于腎,數九寒冬,御寒保暖,首當養腎。另外,天氣寒涼,容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所以小寒養生要注重養腎、保胃。

4、穿衣助手

小寒過后,即將進入“三九天”,在應對嚴寒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添加衣物,但往往身上穿得十分厚實而忽視了頭部的防寒,甚至把帽子視為無足輕重的東西。嚴冬季節,尤其要注意頭部的保暖。

5、飲食調養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鲅魚和海蝦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可適當多吃,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當然對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少食辛辣為好。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小寒節氣是冬季里的一個節氣,標志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此時的天氣已經很寒冷了,這個時候不少人們都是會注重養生的,下面分享小寒中醫養生知識。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1

1、食療進補

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小寒多喝湯,具有養生療效的湯品經常食用不僅可以感覺暖暖的,還會從根本上調理體質,改善陽氣不足的情況。

這里推薦一款“枸杞羊肉粥”,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對于脾腎-虛弱,氣血不足而造成的畏寒怕冷、手腳冰涼、面色暗黃無光澤,有齒痕,虛胖等情況的人群,非常適合。

枸杞羊肉粥

制作原料:枸杞葉250克,羊腎1個,羊肉100克,蔥白2莖,粳米100~150克,細鹽少許。

制作方法:枸杞煎汁去渣,將新鮮羊腎剖洗干凈,去內膜,切細;再把羊肉洗凈切碎;將羊腎、羊肉、蔥白、粳米、枸杞汁一起煮粥。待粥成后,加入細鹽少許,稍煮。

適宜人群:適宜于腎-虛勞損、腰脊疼痛、四肢發涼、頭暈耳鳴、陽氣虛弱者。有滋腎陽,補腎氣,壯元陽之功效。

2、節氣艾灸

寒為冬季的主氣,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冬季時節,腎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所以冬日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而最好的方式便是艾灸,扶正驅寒,溫補元陽。

艾絨的陽氣可以溫補我們的能量,激發我們的經氣使氣機運行通暢。

艾灸形式:督脈灸+扶陽灸

因個人體質、癥狀各有不同,不便在網上說明艾灸穴位及經絡,以免誤導,引起不必要的傷害,具體治療方案須專業醫師辨證論治為準!

3、養生*

運:主太陽終氣。

時:配足太陰脾濕土。

坐功:盤坐,右大腿壓在左小腿上,右小腿稍向前放,左手掌按在右腳掌內上方,右手極力向上托天,手心朝上,指尖朝右方向,轉頭目視上托之手。左右手足交換,動作相同,左右各十五次。

治?。撼燥垏I吐,腹脹、厭食、心煩、大小便不通、面黃口干、怠惰嗜睡等癥。

4、家庭按摩

搓腹

小寒時節多按摩身體部位,不僅可以驅寒,還能調理身體機能。對于辦公室白領來說,可以經常練習搓腹:搓熱雙手,再用右手放在左手上,繞著肚臍順時針搓磨腹部十分鐘左右。連續堅持可以收到調理脾胃的效果,還可以有效預防便秘。

搓腰

對于女性白領來說,還可以選用搓腰法:用掌心上下搓磨腰部,直到腰部紅熱,可以預防長時間坐班帶來的腰肌勞損,是益腎固元,聚精會神的好方法哦!

小寒養生攻略

御寒保暖可泡腳

老人常說寒從腳底生,而中醫學上也認為血遇寒則凝,可見在小寒時節做好驅寒保暖尤其重要。隨著天氣慢慢變冷,很多人都出現了手腳冰涼的情況。手腳冰涼可以通過中藥泡腳解決,在水中加入當歸以及雞血藤等藥材煮成水,待水變溫后用于泡腳,可起到非常好的驅寒效果,同時對促進睡眠也有很大的益處。

按摩可調理脾胃

空閑的時候按摩腹部位置不僅可以驅寒保暖,同時也能幫助調理身體,對于每天伏案工作的都市白領來說,經常按摩腹部可幫助調理脾胃,預防便秘的發生。具體做法是將雙手搓熱后放于腹部位置,繞著肚臍按摩十分鐘,直至腹部發熱即可,當然,如果時間充沛,也可以按摩腰部,幫助緩解長時間伏案引起的腰肌勞損。

主張養腎氣為先

由于天氣比較嚴寒,加上冷空氣頻頻來襲,人體的腎氣很容易因此被耗傷,從而引起尿頻尿急、脫發以及健忘等癥狀,因此小寒養生主張以養腎氣為先。以當歸和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羊肉湯具有溫補血氣和驅寒的功效,尤其適合亞健康的現代人食用。

小寒養生要吃一些溫熱食物

日常食物中屬于熱性的食物主要有鱒魚、辣椒、肉桂、花椒等;屬于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薺菜、蘆筍、芥菜、南瓜、生姜、蔥、大蒜、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石榴、烏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狗肉、雞肉、羊乳、鵝蛋、鱔魚、鳙魚、鰱魚、蝦、海參、淡菜、蚶、酒等。特別要提出的是,小寒時節正是吃麻辣火鍋、紅燜羊肉的好時節。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2

注意起居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北E堑谝灰獎?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于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注意適當鍛煉

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边@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在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里,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注意飲食補腎

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比如以“當歸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姜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癥狀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具體做法為:羊腎1只,紅參數克,均切成碎末,放入大米100克,熬粥。

注意泡腳驅寒

中醫認為,“血遇寒則凝”,所以小寒養生做好驅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即所謂寒從腳下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中藥泡腳,可以用當歸、紅花、雞血藤等中藥材放于鍋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溫水中泡腳使用。泡腳之后可以用5分鐘揉搓足心涌泉穴,可以收到較好的驅寒效果,還可以促進睡眠。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3

小寒如何養生

1、精神調養要養心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睂<医榻B,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小寒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上班族可在午飯后適當小睡片刻,以緩沖工作壓力。

2、泡腳增強身體抵抗力

入冬以后,有人經常會覺得腿腳冰涼。中醫認為,“風寒腳下生”,冬天天氣寒冷,人體容易出現氣血淤滯、寒性肌肉酸痛、神經末梢循環不良,從而導致手腳冰涼及各種不適。魏格玲建議,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以疏通經絡,解表散寒,緩解手腳冰涼,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腦部供血。尤其是小寒后,配合養生的各種要訣,每天堅持泡腳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但要注意熱水泡腳并非人人適用。

但如果患有腳氣的人常用熱水泡腳,容易造成傷口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和心腦血管患者也不宜熱水泡腳,所用水溫以溫度適宜為好。

小寒養生吃什么

1、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將羊肉洗凈,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姜、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適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等血虛及陽虛的人群。

2、羊腎紅參粥

鹿腎(或羊腎)1只,紅參3克,大米100克,調料少許。將羊腎切開,剔去內部白筋,切為碎末,紅參打為碎末,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及調料,煮1小時食用。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適用于虛弱無力、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耳聾耳鳴、性功能減退等腎陽不足的人群。

3、胡桃仁餅

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許,將胡桃仁打為碎末,與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為薄餅食用。有補腎御寒、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于腎-虛腰痛腿軟、畏寒怕冷、大便干結等肺腎兩虛的人群。

小寒時節飲食注意事項

1、起居作息

小寒時節,氣候寒冷,需要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力。但要講究鍛煉的方式和方法,可每周參加2~3次室內健身運動,如游泳、打網球、打保齡球等。平時生活中要經常散步、慢跑、做操等。另外,還應注意室內通風,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2、精神調養

冬季寒氣籠罩,此時調神,當以收斂、封藏為主,以保護人體陽氣,使其閉藏、內養而不被打擾,神氣不外露,以養精蓄銳。所以要保持心情舒暢,勿過喜過悲,心境平和。

3、養生關鍵點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人體陽氣源于腎,數九寒冬,御寒保暖,首當養腎。另外,天氣寒涼,容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所以小寒養生要注重養腎、保胃。

4、穿衣助手

小寒過后,即將進入“三九天”,在應對嚴寒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添加衣物,但往往身上穿得十分厚實而忽視了頭部的防寒,甚至把帽子視為無足輕重的東西。嚴冬季節,尤其要注意頭部的保暖。

5、飲食調養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鲅魚和海蝦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可適當多吃,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當然對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少食辛辣為好。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小寒節氣是冬季里的一個節氣,標志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此時的天氣已經很寒冷了,這個時候不少人們都是會注重養生的,下面分享小寒中醫養生知識。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1

1、食療進補

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小寒多喝湯,具有養生療效的湯品經常食用不僅可以感覺暖暖的,還會從根本上調理體質,改善陽氣不足的情況。

這里推薦一款“枸杞羊肉粥”,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對于脾腎-虛弱,氣血不足而造成的畏寒怕冷、手腳冰涼、面色暗黃無光澤,有齒痕,虛胖等情況的人群,非常適合。

枸杞羊肉粥

制作原料:枸杞葉250克,羊腎1個,羊肉100克,蔥白2莖,粳米100~150克,細鹽少許。

制作方法:枸杞煎汁去渣,將新鮮羊腎剖洗干凈,去內膜,切細;再把羊肉洗凈切碎;將羊腎、羊肉、蔥白、粳米、枸杞汁一起煮粥。待粥成后,加入細鹽少許,稍煮。

適宜人群:適宜于腎-虛勞損、腰脊疼痛、四肢發涼、頭暈耳鳴、陽氣虛弱者。有滋腎陽,補腎氣,壯元陽之功效。

2、節氣艾灸

寒為冬季的主氣,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冬季時節,腎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所以冬日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而最好的方式便是艾灸,扶正驅寒,溫補元陽。

艾絨的陽氣可以溫補我們的能量,激發我們的經氣使氣機運行通暢。

艾灸形式:督脈灸+扶陽灸

因個人體質、癥狀各有不同,不便在網上說明艾灸穴位及經絡,以免誤導,引起不必要的傷害,具體治療方案須專業醫師辨證論治為準!

3、養生*

運:主太陽終氣。

時:配足太陰脾濕土。

坐功:盤坐,右大腿壓在左小腿上,右小腿稍向前放,左手掌按在右腳掌內上方,右手極力向上托天,手心朝上,指尖朝右方向,轉頭目視上托之手。左右手足交換,動作相同,左右各十五次。

治?。撼燥垏I吐,腹脹、厭食、心煩、大小便不通、面黃口干、怠惰嗜睡等癥。

4、家庭按摩

搓腹

小寒時節多按摩身體部位,不僅可以驅寒,還能調理身體機能。對于辦公室白領來說,可以經常練習搓腹:搓熱雙手,再用右手放在左手上,繞著肚臍順時針搓磨腹部十分鐘左右。連續堅持可以收到調理脾胃的效果,還可以有效預防便秘。

搓腰

對于女性白領來說,還可以選用搓腰法:用掌心上下搓磨腰部,直到腰部紅熱,可以預防長時間坐班帶來的腰肌勞損,是益腎固元,聚精會神的好方法哦!

小寒養生攻略

御寒保暖可泡腳

老人常說寒從腳底生,而中醫學上也認為血遇寒則凝,可見在小寒時節做好驅寒保暖尤其重要。隨著天氣慢慢變冷,很多人都出現了手腳冰涼的情況。手腳冰涼可以通過中藥泡腳解決,在水中加入當歸以及雞血藤等藥材煮成水,待水變溫后用于泡腳,可起到非常好的驅寒效果,同時對促進睡眠也有很大的益處。

按摩可調理脾胃

空閑的時候按摩腹部位置不僅可以驅寒保暖,同時也能幫助調理身體,對于每天伏案工作的都市白領來說,經常按摩腹部可幫助調理脾胃,預防便秘的發生。具體做法是將雙手搓熱后放于腹部位置,繞著肚臍按摩十分鐘,直至腹部發熱即可,當然,如果時間充沛,也可以按摩腰部,幫助緩解長時間伏案引起的腰肌勞損。

主張養腎氣為先

由于天氣比較嚴寒,加上冷空氣頻頻來襲,人體的腎氣很容易因此被耗傷,從而引起尿頻尿急、脫發以及健忘等癥狀,因此小寒養生主張以養腎氣為先。以當歸和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羊肉湯具有溫補血氣和驅寒的功效,尤其適合亞健康的現代人食用。

小寒養生要吃一些溫熱食物

日常食物中屬于熱性的食物主要有鱒魚、辣椒、肉桂、花椒等;屬于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薺菜、蘆筍、芥菜、南瓜、生姜、蔥、大蒜、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石榴、烏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狗肉、雞肉、羊乳、鵝蛋、鱔魚、鳙魚、鰱魚、蝦、海參、淡菜、蚶、酒等。特別要提出的是,小寒時節正是吃麻辣火鍋、紅燜羊肉的好時節。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2

注意起居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北E堑谝灰獎?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于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注意適當鍛煉

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边@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在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里,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注意飲食補腎

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比如以“當歸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姜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癥狀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具體做法為:羊腎1只,紅參數克,均切成碎末,放入大米100克,熬粥。

注意泡腳驅寒

中醫認為,“血遇寒則凝”,所以小寒養生做好驅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即所謂寒從腳下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中藥泡腳,可以用當歸、紅花、雞血藤等中藥材放于鍋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溫水中泡腳使用。泡腳之后可以用5分鐘揉搓足心涌泉穴,可以收到較好的驅寒效果,還可以促進睡眠。

  小寒中醫養生知識3

小寒如何養生

1、精神調養要養心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睂<医榻B,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小寒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上班族可在午飯后適當小睡片刻,以緩沖工作壓力。

2、泡腳增強身體抵抗力

入冬以后,有人經常會覺得腿腳冰涼。中醫認為,“風寒腳下生”,冬天天氣寒冷,人體容易出現氣血淤滯、寒性肌肉酸痛、神經末梢循環不良,從而導致手腳冰涼及各種不適。魏格玲建議,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以疏通經絡,解表散寒,緩解手腳冰涼,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腦部供血。尤其是小寒后,配合養生的各種要訣,每天堅持泡腳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但要注意熱水泡腳并非人人適用。

但如果患有腳氣的人常用熱水泡腳,容易造成傷口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和心腦血管患者也不宜熱水泡腳,所用水溫以溫度適宜為好。

小寒養生吃什么

1、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將羊肉洗凈,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姜、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適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等血虛及陽虛的人群。

2、羊腎紅參粥

鹿腎(或羊腎)1只,紅參3克,大米100克,調料少許。將羊腎切開,剔去內部白筋,切為碎末,紅參打為碎末,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及調料,煮1小時食用。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適用于虛弱無力、腰膝酸軟、畏寒怕冷、耳聾耳鳴、性功能減退等腎陽不足的人群。

3、胡桃仁餅

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許,將胡桃仁打為碎末,與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為薄餅食用。有補腎御寒、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于腎-虛腰痛腿軟、畏寒怕冷、大便干結等肺腎兩虛的人群。

小寒時節飲食注意事項

1、起居作息

小寒時節,氣候寒冷,需要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力。但要講究鍛煉的方式和方法,可每周參加2~3次室內健身運動,如游泳、打網球、打保齡球等。平時生活中要經常散步、慢跑、做操等。另外,還應注意室內通風,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2、精神調養

冬季寒氣籠罩,此時調神,當以收斂、封藏為主,以保護人體陽氣,使其閉藏、內養而不被打擾,神氣不外露,以養精蓄銳。所以要保持心情舒暢,勿過喜過悲,心境平和。

3、養生關鍵點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人體陽氣源于腎,數九寒冬,御寒保暖,首當養腎。另外,天氣寒涼,容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所以小寒養生要注重養腎、保胃。

4、穿衣助手

小寒過后,即將進入“三九天”,在應對嚴寒的時候,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添加衣物,但往往身上穿得十分厚實而忽視了頭部的防寒,甚至把帽子視為無足輕重的東西。嚴冬季節,尤其要注意頭部的保暖。

5、飲食調養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鲅魚和海蝦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可適當多吃,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當然對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少食辛辣為好。

小寒時節的養生知識 需要注意的事情?

小寒的時候,由于天氣寒冷,在一些方面,更應該注意,而人們在這時候,也會更加注重養生,那么小寒時節的養生知識有哪些呢?小寒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哪些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歷一起來看看吧!
你可能感興趣:小寒節氣固腎小妙招
小寒時節的養生知識注意起居保暖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爸嗅t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北E堑谝灰獎?,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于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注意適當鍛煉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边@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在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里,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你可能感興趣:小寒大寒要多睡 保暖下蹲別露腰
注意泡腳驅寒中醫認為,“血遇寒則凝”,所以小寒養生做好驅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即所謂寒從腳下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中藥泡腳,可以用當歸、紅花、雞血藤等中藥材放于鍋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溫水中泡腳使用。泡腳之后可以用5分鐘揉搓足心涌泉穴,可以收到較好的驅寒效果,還可以促進睡眠。
你可能感興趣:小寒吹來花信風 二十四番花信風的開始
注意飲食補腎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比如以“當歸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姜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癥狀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小寒時節的養生知識 需要注意的事情?

小寒的時候,由于天氣寒冷,在一些方面,更應該注意,而人們在這時候,也會更加注重養生,那么小寒時節的養生知識有哪些呢?小寒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哪些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歷一起來看看吧!
你可能感興趣:小寒節氣固腎小妙招
小寒時節的養生知識注意起居保暖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爸嗅t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北E堑谝灰獎?,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于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注意適當鍛煉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边@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在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里,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你可能感興趣:小寒大寒要多睡 保暖下蹲別露腰
注意泡腳驅寒中醫認為,“血遇寒則凝”,所以小寒養生做好驅寒非常重要。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腳涼,即所謂寒從腳下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中藥泡腳,可以用當歸、紅花、雞血藤等中藥材放于鍋中,煮成水,每天倒入溫水中泡腳使用。泡腳之后可以用5分鐘揉搓足心涌泉穴,可以收到較好的驅寒效果,還可以促進睡眠。
你可能感興趣:小寒吹來花信風 二十四番花信風的開始
注意飲食補腎小寒天氣寒冷,進補應該以補腎驅寒為主。比如以“當歸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姜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癥狀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小寒的養生保健

小寒的養生保健

  小寒的養生保健,小寒是我們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標志著冬季時節的正式開始,絕大多數人都會在這一天開始了養生,那么你們知道小寒的養生保健是什么嗎。

  小寒的養生保健1

   1、小寒節氣的養生保健要以養腎為先

  中醫上有一年四季中“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的原則,所以冬季最應該養腎,而且也是養腎的最好時機。

   2、小寒節氣的養生保健要注意預防濕邪

  民間常說“小寒大寒凍作一團”。人們不僅要重視寒邪,還應該重視濕邪。中醫講,濕邪一般不單獨出現,它總愛與其他邪氣共同出現,尤其是和寒邪一起,濕邪非常容易滲透進入人體,從而引發多種疾病,例如風濕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3、小寒節氣的養生保健之睡前泡腳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小寒時節,公眾還要特別注意腳部保暖。保健專家指出,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整體,足部可以反應內臟的病癥。反過來,保護好足部又能增加內臟的功能。

   4、小寒節氣的養生保健之外出要戴帽

  養生保健專家提示,人的頭部和整個身體的熱平衡有著密切的關系。民間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的說法。在寒冷的條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體熱就會迅速從頭部散去。這種熱散失所占的比例是相當大的。

   5、小寒節氣的養生保健之注意飲食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小寒節氣養生食譜

   1、山藥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蔥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0克,精鹽3克,味精適量。

  做法:將羊肉去筋膜,洗凈,略劃幾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將蔥、姜洗凈,蔥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凈,將羊肉、淮山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先用大火澆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姜、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撈出羊肉晾涼。將羊肉切成片,裝入碗內,再將原湯除去蔥、姜,加精鹽、味精,攪勻,連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內即成。

   2、竹蓀煲雞湯

  材料:竹蓀6根、柴雞半只、大蔥4段、老姜4片、小菜心6棵、胡蘿卜半根、鹽10克。

  做法:柴雞洗凈斬成塊。竹蓀用冷水浸泡10分鐘。雞塊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將雞塊放入砂鍋中,倒入清水,放入大蔥、姜片,待湯沸騰后,轉小火煲1小時。竹蓀切去頭和尾部的網,放入溫水中焯燙20秒鐘。撈出后,用冷水洗凈,放入鍋中繼續煲30分鐘。放入小菜心、胡蘿卜片,煮2分鐘后關火,放鹽調味。

   小寒吃什么傳統食物

   1、小寒傳統喝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喝“臘八粥”。臘八在小寒節氣前后,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內容如此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2、小寒傳統吃羊肉

  “小寒”時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御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

   3、小寒傳統喝雞湯

  老南京還有逢“九”吃一只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據說,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于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

  小寒的養生保健2

   小寒進補因人施膳

  說到進補,自古就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既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御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養生目的。在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唐代名醫孫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資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边@說明飲食物對人體的作用。小雪節氣雖已數九寒天,人們大補特補無可非議,但進補當中不可無章無法,應本著“因人施膳”的原則,了解飲食宜忌的含義,元代《飲食須知》強調:“飲食,以養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縱然雜進,輕則五內不和,重則立興禍患?!彼栽谶M補時不要被“五味之所傷”,青年人更應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補。

   肥甘厚味多食傷身

  一般說來,青年人機體代謝旺盛,所需蛋白質和熱量較老年人多,而熱量主要來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于糧食之中,故青年人應保證足夠的飯量,注意粗細糧的比例搭配,并攝入適量的脂肪,在選用藥膳進補時應考慮這一因素。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特點,往往有些人因過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招來不速之客——“青春痘”,它給年輕人帶來無盡的煩惱。

   御寒保暖最宜溫補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鲅魚和海蝦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當然對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少食為好。

   冬季鍛煉因人而異

  小寒節氣正處于“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段。此時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機。但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切不可盲目,即使身體強健的人,也要講究一下鍛煉的方式和方法??擅恐軈⒓?~3次的健身運動,如游泳、打網球、打保齡球等。平時生活中要經常散步、慢跑、做操等。另外,還應注意室內通風,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傊?,小寒養生要因人而異去鍛煉,因人施膳去食補。

   泡腳按摩

  生命在于運動。民諺亦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边@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善于養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堅持體育鍛煉,以取得養肝補腎,舒筋活絡,暢通氣脈、增強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比如瑜伽、太極拳、散步、慢跑、跳繩、踢毽、打球、做操、練拳舞劍等,都是適合冬季鍛煉的項目。冬季鍛煉還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

  冬天經常叩齒,有益腎、堅腎之功;腎之經脈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并按揉腳心;冬天人處于“陰盛陽衰”狀態,宜進行“日光浴”,以助腎中陽氣升發;注意背部保暖,著件棉或毛背心,以保腎陽。

  在冬至的時候,地面得到的太陽熱量最少,但土壤深層還有一些熱量可以向上散發,所以并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到了小寒,土壤深層的熱量散失到了最底點,盡管白天稍長,太陽的光熱略有增加,但實際這是最入不敷出的時期,于是成為全年最冷的時節。

  中國傳統文化特別講“物極必反”,認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后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后小寒,從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后“回暖”的感覺了,所以把大寒放后面,讓大寒后迅速回歸立春,這才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小寒的養生保健3

   1、小寒節氣養生保健之睡前泡腳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小寒時節,公眾還要特別注意腳部保暖。對付腳涼,最好的辦法就是睡覺前用熱水泡腳,然后用力揉搓足心。自古就有“要長壽、頭涼腳熱八分飽”之說,所以晚上吃完飯,休息一會兒,弄上一盆熱水,邊泡腳邊看電視。這樣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補腎強身、解除疲勞、促進睡眠、延緩衰老、預防疾病。

   2、小寒節氣養生保健之運動鍛煉

  民間有“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的說法,冬季尤其是小寒后天氣寒冷的`時節,最為重要的還是加強體育鍛煉。高石軍指出,適當的體育鍛煉、戶外活動,能強身健體、增強身體御寒能力。同時,不同的人群進行體育鍛煉時也應注意適當的方法。

 ?。?)時間宜晚。早晨鍛煉最好待日出以后再進行,因日出后溫度上升,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有所減少,還有進行日光浴的作用。

 ?。?)適量運動。冬季的運動量不寰過大,可進行運動量較適宜的全身性運動太極拳、慢跑、體操等,以保持充足的體力。

   3、小寒節氣養生保健之飲食調理

  冬季天氣寒冷,此時也正是陰邪最盛的時候,也就是中醫上所謂的陰邪。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鲅魚和海蝦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當然對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少食為好。

   4、小寒節氣養生保健之注意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北E堑谝灰獎?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于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小寒節氣吃什么好

   1、胡蘿卜

  胡蘿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胡蘿卜包含多種胡蘿卜素、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因此被稱作“平民人參”。在干燥的季節里,吃點胡蘿卜,還有滋潤皮膚的作用。

   2、紅棗

  紅棗又稱大棗,是很常見的藥材,現代人甚至將其當作食材使用,其味甘性溫,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血安神、調營衛及緩和藥性的功效,對于因血虛所導致的面黃肌瘦、頭暈眼花,或是因中氣不足、脾胃虛弱導致的身體疲勞及倦怠皆有幫助。

   3、鵪鶉肉

  鵪鶉肉有補益五臟、清熱利濕、利水消腫等功效。鵪鶉肉很適合老弱病人食用,還可輔助治療貧血、糖尿病、神經衰弱、腎炎水腫、肺結核等疾病。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自然是人生一大樂事。

   小寒節氣的氣候特點

   1、小寒氣候特點

  中國南方地區冬暖顯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凍,最低氣溫在零下10℃左右。而華南北部最低氣溫卻很少低于零下5℃,華南南部0℃以下的低溫更不多見。中國隆冬最冷的地區是黑龍江北部,最低氣溫在可達零下40℃左右,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帶,則是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氣溫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現0℃以下的低溫。加之逆溫效應十分顯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能夠良好生長。

   2、小寒節氣話說三候

  中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并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筑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小寒的養生保健

小寒的養生保健

  小寒的養生保健,小寒是我們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標志著冬季時節的正式開始,絕大多數人都會在這一天開始了養生,那么你們知道小寒的養生保健是什么嗎。

  小寒的養生保健1

   1、小寒節氣的養生保健要以養腎為先

  中醫上有一年四季中“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的原則,所以冬季最應該養腎,而且也是養腎的最好時機。

   2、小寒節氣的養生保健要注意預防濕邪

  民間常說“小寒大寒凍作一團”。人們不僅要重視寒邪,還應該重視濕邪。中醫講,濕邪一般不單獨出現,它總愛與其他邪氣共同出現,尤其是和寒邪一起,濕邪非常容易滲透進入人體,從而引發多種疾病,例如風濕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3、小寒節氣的養生保健之睡前泡腳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小寒時節,公眾還要特別注意腳部保暖。保健專家指出,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整體,足部可以反應內臟的病癥。反過來,保護好足部又能增加內臟的功能。

   4、小寒節氣的養生保健之外出要戴帽

  養生保健專家提示,人的頭部和整個身體的熱平衡有著密切的關系。民間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的說法。在寒冷的條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體熱就會迅速從頭部散去。這種熱散失所占的比例是相當大的。

   5、小寒節氣的養生保健之注意飲食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小寒節氣養生食譜

   1、山藥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蔥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0克,精鹽3克,味精適量。

  做法:將羊肉去筋膜,洗凈,略劃幾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將蔥、姜洗凈,蔥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凈,將羊肉、淮山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先用大火澆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姜、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撈出羊肉晾涼。將羊肉切成片,裝入碗內,再將原湯除去蔥、姜,加精鹽、味精,攪勻,連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內即成。

   2、竹蓀煲雞湯

  材料:竹蓀6根、柴雞半只、大蔥4段、老姜4片、小菜心6棵、胡蘿卜半根、鹽10克。

  做法:柴雞洗凈斬成塊。竹蓀用冷水浸泡10分鐘。雞塊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將雞塊放入砂鍋中,倒入清水,放入大蔥、姜片,待湯沸騰后,轉小火煲1小時。竹蓀切去頭和尾部的網,放入溫水中焯燙20秒鐘。撈出后,用冷水洗凈,放入鍋中繼續煲30分鐘。放入小菜心、胡蘿卜片,煮2分鐘后關火,放鹽調味。

   小寒吃什么傳統食物

   1、小寒傳統喝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喝“臘八粥”。臘八在小寒節氣前后,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內容如此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2、小寒傳統吃羊肉

  “小寒”時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御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

   3、小寒傳統喝雞湯

  老南京還有逢“九”吃一只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據說,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于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

  小寒的養生保健2

   小寒進補因人施膳

  說到進補,自古就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人們在經過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進補既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御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疾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養生目的。在冬令進補時應食補、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唐代名醫孫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資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边@說明飲食物對人體的作用。小雪節氣雖已數九寒天,人們大補特補無可非議,但進補當中不可無章無法,應本著“因人施膳”的原則,了解飲食宜忌的含義,元代《飲食須知》強調:“飲食,以養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縱然雜進,輕則五內不和,重則立興禍患?!彼栽谶M補時不要被“五味之所傷”,青年人更應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補。

   肥甘厚味多食傷身

  一般說來,青年人機體代謝旺盛,所需蛋白質和熱量較老年人多,而熱量主要來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于糧食之中,故青年人應保證足夠的飯量,注意粗細糧的比例搭配,并攝入適量的脂肪,在選用藥膳進補時應考慮這一因素。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特點,往往有些人因過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而招來不速之客——“青春痘”,它給年輕人帶來無盡的煩惱。

   御寒保暖最宜溫補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鲅魚和海蝦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當然對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少食為好。

   冬季鍛煉因人而異

  小寒節氣正處于“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段。此時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機。但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切不可盲目,即使身體強健的人,也要講究一下鍛煉的方式和方法??擅恐軈⒓?~3次的健身運動,如游泳、打網球、打保齡球等。平時生活中要經常散步、慢跑、做操等。另外,還應注意室內通風,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傊?,小寒養生要因人而異去鍛煉,因人施膳去食補。

   泡腳按摩

  生命在于運動。民諺亦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边@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善于養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堅持體育鍛煉,以取得養肝補腎,舒筋活絡,暢通氣脈、增強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比如瑜伽、太極拳、散步、慢跑、跳繩、踢毽、打球、做操、練拳舞劍等,都是適合冬季鍛煉的項目。冬季鍛煉還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

  冬天經常叩齒,有益腎、堅腎之功;腎之經脈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并按揉腳心;冬天人處于“陰盛陽衰”狀態,宜進行“日光浴”,以助腎中陽氣升發;注意背部保暖,著件棉或毛背心,以保腎陽。

  在冬至的時候,地面得到的太陽熱量最少,但土壤深層還有一些熱量可以向上散發,所以并不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到了小寒,土壤深層的熱量散失到了最底點,盡管白天稍長,太陽的光熱略有增加,但實際這是最入不敷出的時期,于是成為全年最冷的時節。

  中國傳統文化特別講“物極必反”,認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后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后小寒,從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后“回暖”的感覺了,所以把大寒放后面,讓大寒后迅速回歸立春,這才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小寒的養生保健3

   1、小寒節氣養生保健之睡前泡腳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小寒時節,公眾還要特別注意腳部保暖。對付腳涼,最好的辦法就是睡覺前用熱水泡腳,然后用力揉搓足心。自古就有“要長壽、頭涼腳熱八分飽”之說,所以晚上吃完飯,休息一會兒,弄上一盆熱水,邊泡腳邊看電視。這樣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補腎強身、解除疲勞、促進睡眠、延緩衰老、預防疾病。

   2、小寒節氣養生保健之運動鍛煉

  民間有“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的說法,冬季尤其是小寒后天氣寒冷的`時節,最為重要的還是加強體育鍛煉。高石軍指出,適當的體育鍛煉、戶外活動,能強身健體、增強身體御寒能力。同時,不同的人群進行體育鍛煉時也應注意適當的方法。

 ?。?)時間宜晚。早晨鍛煉最好待日出以后再進行,因日出后溫度上升,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有所減少,還有進行日光浴的作用。

 ?。?)適量運動。冬季的運動量不寰過大,可進行運動量較適宜的全身性運動太極拳、慢跑、體操等,以保持充足的體力。

   3、小寒節氣養生保健之飲食調理

  冬季天氣寒冷,此時也正是陰邪最盛的時候,也就是中醫上所謂的陰邪。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御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常用補藥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鲅魚和海蝦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當然對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少食為好。

   4、小寒節氣養生保健之注意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則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北E堑谝灰獎?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對于老人家,則在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密切防范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小寒節氣吃什么好

   1、胡蘿卜

  胡蘿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胡蘿卜包含多種胡蘿卜素、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因此被稱作“平民人參”。在干燥的季節里,吃點胡蘿卜,還有滋潤皮膚的作用。

   2、紅棗

  紅棗又稱大棗,是很常見的藥材,現代人甚至將其當作食材使用,其味甘性溫,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血安神、調營衛及緩和藥性的功效,對于因血虛所導致的面黃肌瘦、頭暈眼花,或是因中氣不足、脾胃虛弱導致的身體疲勞及倦怠皆有幫助。

   3、鵪鶉肉

  鵪鶉肉有補益五臟、清熱利濕、利水消腫等功效。鵪鶉肉很適合老弱病人食用,還可輔助治療貧血、糖尿病、神經衰弱、腎炎水腫、肺結核等疾病。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自然是人生一大樂事。

   小寒節氣的氣候特點

   1、小寒氣候特點

  中國南方地區冬暖顯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凍,最低氣溫在零下10℃左右。而華南北部最低氣溫卻很少低于零下5℃,華南南部0℃以下的低溫更不多見。中國隆冬最冷的地區是黑龍江北部,最低氣溫在可達零下40℃左右,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帶,則是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氣溫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現0℃以下的低溫。加之逆溫效應十分顯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能夠良好生長。

   2、小寒節氣話說三候

  中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并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筑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小寒如何養生 具體方法這里有

1

運動養生

中醫認為,動則生陽。小寒節令天時嚴寒,為陰寒之甚,選擇適合身體狀態的運動鍛煉方式、方法和技巧,適當鍛煉,非常必要。當然,鍛煉前要注意熱身活動,以免四肢未充分活動適應而運動受傷。氣溫較低,體表血管遇冷收縮,韌帶彈性和關節靈活性降低,運動準備不足則往往易發生運動損傷。冬季運動要科學換氣,以鼻吸口呼為佳,有利于吸入的冷空氣逐步加溫,并阻擋空氣污物及細菌進入呼吸道,從而保護呼吸道,避免寒邪入侵致病。如若大氣污染嚴重,大霧、大風,則不宜晨練。鍛煉以散步、慢跑、球類活動為佳,注意保暖,特別是寒流襲擊時,要防止呼吸道疾病發生。

2

膳食養生

小寒節令屬冬季嚴寒,極陰之時,寒主收藏凝滯?!饵S帝內經》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理,以炎指導順應自然變化而保健。小寒養生要斂藏精氣、固本扶元,以防寒補腎為主。合理進補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御嚴寒侵襲,也能使來年少生疾病,達到養生目的。在冬令進補時應以食補為主,或食補與藥補結合,以溫補為主,扶陽之附子藥膳,是小寒節令進補最好藥膳。當然,進補也要根據陰陽氣血偏盛偏衰,結合食物偏性合理選擇,辨證搭配??啥喑匝蛉?、雞肉、淡水魚、核桃仁、大棗、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有補脾溫腎、健脾化痰、止咳補肺效用的食品和肉類,依陰虛、陽虛等不同體質,恰當選食進補。

3

小寒膳食推薦

羊肉粳米粥

材料:鮮精羊肉250克,粳米100克,生姜30克,香蔥50克,精鹽適量,羊肉洗凈切丁,先入沙鍋內,加入適量清水,以武火煮沸,去浮沫,加入淘洗干凈的粳米,同煮至肉爛米開花,待粥將熟時,入切碎之生姜、香蔥、精鹽,攪勻,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補元陽、溫胃益精血,適于腎陽虧虛、脾胃虛寒所致形體瘦弱、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腰膝酸冷、胃脘冷痛、反胃嘔吐、腹痛便溏、產后小腹冷涼者食用,但感冒者忌服。

韭菜粳米粥

材料:鮮韭菜100克,梗米150克,精鹽適量,先以粳米入沙鍋,加適量清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洗凈切細之韭菜、細鹽,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壯陽補腎、固精止遺、溫胃健牌、行氣散血功效,適于脾腎陽虛所致腹中冷痛、久泄久痢、脘腹冷痛、噎膈反胃、腰膝酸冷、男子陽痿不舉、遺精早泄、夜尿頻多、小兒遺尿、婦女白濁白帶、月經后期、經閉不行、經行冷痛及經漏不止者食用,但陰虛內熱、身有瘡瘍及患有眼疾者不宜食用。

羊肉山藥湯

材料:羊肉600克,山藥200克、胡椒10克,生姜、蔥白、料酒、精鹽適量,先以羊肉切塊,入鍋煮沸,去浮沫,加入山藥、生姜、蔥白、料酒、精鹽,加足清水,以武火煮沸,轉文火煮至羊肉爛熟。

功效:溫補脾腎,適于脾腎陽虛所致倦怠乏力、四肢不溫、食欲不振、便溏腹瀉、腰膝酸冷、小便頻多,婦女少腹不溫、白帶量多、質稀清冷,小兒消化不良等食用。

山藥扁豆湯

材料:干山藥60克、白扁豆50克、土炒白術25克、紅糖30克,白術用布包,一并入鍋,加足量清水,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半小時即成,吃山藥、扁豆,喝湯。

功效:健脾除濕,適于脾虛挾濕型慢性胃炎,伴見食欲欠佳、大便溏薄者食用。

小寒如何養生 具體方法這里有

1

運動養生

中醫認為,動則生陽。小寒節令天時嚴寒,為陰寒之甚,選擇適合身體狀態的運動鍛煉方式、方法和技巧,適當鍛煉,非常必要。當然,鍛煉前要注意熱身活動,以免四肢未充分活動適應而運動受傷。氣溫較低,體表血管遇冷收縮,韌帶彈性和關節靈活性降低,運動準備不足則往往易發生運動損傷。冬季運動要科學換氣,以鼻吸口呼為佳,有利于吸入的冷空氣逐步加溫,并阻擋空氣污物及細菌進入呼吸道,從而保護呼吸道,避免寒邪入侵致病。如若大氣污染嚴重,大霧、大風,則不宜晨練。鍛煉以散步、慢跑、球類活動為佳,注意保暖,特別是寒流襲擊時,要防止呼吸道疾病發生。

2

膳食養生

小寒節令屬冬季嚴寒,極陰之時,寒主收藏凝滯?!饵S帝內經》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理,以炎指導順應自然變化而保健。小寒養生要斂藏精氣、固本扶元,以防寒補腎為主。合理進補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御嚴寒侵襲,也能使來年少生疾病,達到養生目的。在冬令進補時應以食補為主,或食補與藥補結合,以溫補為主,扶陽之附子藥膳,是小寒節令進補最好藥膳。當然,進補也要根據陰陽氣血偏盛偏衰,結合食物偏性合理選擇,辨證搭配??啥喑匝蛉?、雞肉、淡水魚、核桃仁、大棗、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有補脾溫腎、健脾化痰、止咳補肺效用的食品和肉類,依陰虛、陽虛等不同體質,恰當選食進補。

3

小寒膳食推薦

羊肉粳米粥

材料:鮮精羊肉250克,粳米100克,生姜30克,香蔥50克,精鹽適量,羊肉洗凈切丁,先入沙鍋內,加入適量清水,以武火煮沸,去浮沫,加入淘洗干凈的粳米,同煮至肉爛米開花,待粥將熟時,入切碎之生姜、香蔥、精鹽,攪勻,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補元陽、溫胃益精血,適于腎陽虧虛、脾胃虛寒所致形體瘦弱、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腰膝酸冷、胃脘冷痛、反胃嘔吐、腹痛便溏、產后小腹冷涼者食用,但感冒者忌服。

韭菜粳米粥

材料:鮮韭菜100克,梗米150克,精鹽適量,先以粳米入沙鍋,加適量清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洗凈切細之韭菜、細鹽,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壯陽補腎、固精止遺、溫胃健牌、行氣散血功效,適于脾腎陽虛所致腹中冷痛、久泄久痢、脘腹冷痛、噎膈反胃、腰膝酸冷、男子陽痿不舉、遺精早泄、夜尿頻多、小兒遺尿、婦女白濁白帶、月經后期、經閉不行、經行冷痛及經漏不止者食用,但陰虛內熱、身有瘡瘍及患有眼疾者不宜食用。

羊肉山藥湯

材料:羊肉600克,山藥200克、胡椒10克,生姜、蔥白、料酒、精鹽適量,先以羊肉切塊,入鍋煮沸,去浮沫,加入山藥、生姜、蔥白、料酒、精鹽,加足清水,以武火煮沸,轉文火煮至羊肉爛熟。

功效:溫補脾腎,適于脾腎陽虛所致倦怠乏力、四肢不溫、食欲不振、便溏腹瀉、腰膝酸冷、小便頻多,婦女少腹不溫、白帶量多、質稀清冷,小兒消化不良等食用。

山藥扁豆湯

材料:干山藥60克、白扁豆50克、土炒白術25克、紅糖30克,白術用布包,一并入鍋,加足量清水,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半小時即成,吃山藥、扁豆,喝湯。

功效:健脾除濕,適于脾虛挾濕型慢性胃炎,伴見食欲欠佳、大便溏薄者食用。

小寒如何養生 具體方法這里有

1

運動養生

中醫認為,動則生陽。小寒節令天時嚴寒,為陰寒之甚,選擇適合身體狀態的運動鍛煉方式、方法和技巧,適當鍛煉,非常必要。當然,鍛煉前要注意熱身活動,以免四肢未充分活動適應而運動受傷。氣溫較低,體表血管遇冷收縮,韌帶彈性和關節靈活性降低,運動準備不足則往往易發生運動損傷。冬季運動要科學換氣,以鼻吸口呼為佳,有利于吸入的冷空氣逐步加溫,并阻擋空氣污物及細菌進入呼吸道,從而保護呼吸道,避免寒邪入侵致病。如若大氣污染嚴重,大霧、大風,則不宜晨練。鍛煉以散步、慢跑、球類活動為佳,注意保暖,特別是寒流襲擊時,要防止呼吸道疾病發生。

2

膳食養生

小寒節令屬冬季嚴寒,極陰之時,寒主收藏凝滯?!饵S帝內經》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理,以炎指導順應自然變化而保健。小寒養生要斂藏精氣、固本扶元,以防寒補腎為主。合理進補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御嚴寒侵襲,也能使來年少生疾病,達到養生目的。在冬令進補時應以食補為主,或食補與藥補結合,以溫補為主,扶陽之附子藥膳,是小寒節令進補最好藥膳。當然,進補也要根據陰陽氣血偏盛偏衰,結合食物偏性合理選擇,辨證搭配??啥喑匝蛉?、雞肉、淡水魚、核桃仁、大棗、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有補脾溫腎、健脾化痰、止咳補肺效用的食品和肉類,依陰虛、陽虛等不同體質,恰當選食進補。

3

小寒膳食推薦

羊肉粳米粥

材料:鮮精羊肉250克,粳米100克,生姜30克,香蔥50克,精鹽適量,羊肉洗凈切丁,先入沙鍋內,加入適量清水,以武火煮沸,去浮沫,加入淘洗干凈的粳米,同煮至肉爛米開花,待粥將熟時,入切碎之生姜、香蔥、精鹽,攪勻,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補元陽、溫胃益精血,適于腎陽虧虛、脾胃虛寒所致形體瘦弱、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腰膝酸冷、胃脘冷痛、反胃嘔吐、腹痛便溏、產后小腹冷涼者食用,但感冒者忌服。

韭菜粳米粥

材料:鮮韭菜100克,梗米150克,精鹽適量,先以粳米入沙鍋,加適量清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洗凈切細之韭菜、細鹽,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壯陽補腎、固精止遺、溫胃健牌、行氣散血功效,適于脾腎陽虛所致腹中冷痛、久泄久痢、脘腹冷痛、噎膈反胃、腰膝酸冷、男子陽痿不舉、遺精早泄、夜尿頻多、小兒遺尿、婦女白濁白帶、月經后期、經閉不行、經行冷痛及經漏不止者食用,但陰虛內熱、身有瘡瘍及患有眼疾者不宜食用。

羊肉山藥湯

材料:羊肉600克,山藥200克、胡椒10克,生姜、蔥白、料酒、精鹽適量,先以羊肉切塊,入鍋煮沸,去浮沫,加入山藥、生姜、蔥白、料酒、精鹽,加足清水,以武火煮沸,轉文火煮至羊肉爛熟。

功效:溫補脾腎,適于脾腎陽虛所致倦怠乏力、四肢不溫、食欲不振、便溏腹瀉、腰膝酸冷、小便頻多,婦女少腹不溫、白帶量多、質稀清冷,小兒消化不良等食用。

山藥扁豆湯

材料:干山藥60克、白扁豆50克、土炒白術25克、紅糖30克,白術用布包,一并入鍋,加足量清水,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半小時即成,吃山藥、扁豆,喝湯。

功效:健脾除濕,適于脾虛挾濕型慢性胃炎,伴見食欲欠佳、大便溏薄者食用。

小寒節氣養生指南

、小寒養生吃什么好
二、小寒養生應注意些什么
三、小寒養生要以養腎為先
小寒養生吃什么好

1、小寒養生吃羊肉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見菜,在小寒節氣適宜多進補。羊肉屬熱性,有補腎助陽的作用,羊肉還能緩解腰膝酸軟的癥狀。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頓羊肉,無疑是一大樂事。

2、小寒養生吃牛肉

牛肉可補脾益胃、補氣養血、強筋壯骨、利水消腫。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很適合肥胖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3、小寒養生吃鯽魚

冬天冷氣襲人,應選擇一些溫熱性的魚類。鯽魚性平味甘,入胃、大腸經,具有和中補虛、溫胃進食之功效。此外,鯽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且易消化吸收,直接燉湯食用,是補益佳品,適于各種人群食用,特別是產后、手術后、病后體虛的人,經常吃鯽魚有益身體恢復。所以可以多吃。

4、小寒養生吃竹蓀煲雞湯

材料:竹蓀6根、柴雞半只、大蔥4段、老姜4片、小菜心6棵、胡蘿卜半根、鹽10克。

做法:柴雞洗凈斬成塊。竹蓀用冷水浸泡10分鐘。雞塊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將雞塊放入砂鍋中,倒入清水,放入大蔥、姜片,待湯沸騰后,轉小火煲1小時。竹蓀切去頭和尾部的網,放入溫水中焯燙20秒鐘。撈出后,用冷水洗凈,放入鍋中繼續煲30分鐘。放入小菜心、胡蘿卜片,煮2分鐘后關火,放鹽調味。

功效:竹蓀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竹蓀還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雞湯有預防感冒的功效,多喝可以提高免疫力。

小寒養生應注意些什么

1、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起居篇

小寒時節養生重在養陽,因此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晚起,使人體的陰陽得到平衡,達到滋養臟腑以及強身健體的目的。小寒時節天氣非常寒冷,為了避免受寒,應早點上床睡覺,并且要做好頸部的保暖工作,以免因頸部血液流通不暢而引發落枕。

2、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運動篇

雖然時值寒冬,但是很多人依舊保持運動鍛煉的好習慣,不過由于冬季天氣比較寒冷,鍛煉可以安排在下午,這是因為心血管疾病通常發生在人體交感神經活動最強的時候,因此建議把鍛煉安排在12點之后。此外,運動前一定要記得做好熱身準備,以免由于天氣嚴寒而導致四肢僵硬,運動時容易造成拉傷。

3、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出行篇

北方很多地方都已經是大雪紛飛,此時因路面積雪而變滑,加上積雪在白天可能會融化,外出很容易會摔倒,因此外出時建議穿著寬松保暖且具有保暖功效的鞋子,尤其是女性朋友最好不要穿高跟鞋,以免容易摔跤,傷及筋骨。

小寒養生要以養腎為先

中醫上有一年四季中“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的原則,所以冬季最應該養腎,而且也是養腎的最好時機。按摩療法是冬季養腎一種很不錯的有效方法。

推薦兩種按摩養腎的療法:

一是搓擦腰眼。兩手搓熱后緊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謂“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

二是揉按丹田。兩手搓熱,在用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這種方法,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起到強腎固本,延年益壽的作用。

小寒節氣養生指南

、小寒養生吃什么好
二、小寒養生應注意些什么
三、小寒養生要以養腎為先
小寒養生吃什么好

1、小寒養生吃羊肉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見菜,在小寒節氣適宜多進補。羊肉屬熱性,有補腎助陽的作用,羊肉還能緩解腰膝酸軟的癥狀。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頓羊肉,無疑是一大樂事。

2、小寒養生吃牛肉

牛肉可補脾益胃、補氣養血、強筋壯骨、利水消腫。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很適合肥胖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3、小寒養生吃鯽魚

冬天冷氣襲人,應選擇一些溫熱性的魚類。鯽魚性平味甘,入胃、大腸經,具有和中補虛、溫胃進食之功效。此外,鯽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且易消化吸收,直接燉湯食用,是補益佳品,適于各種人群食用,特別是產后、手術后、病后體虛的人,經常吃鯽魚有益身體恢復。所以可以多吃。

4、小寒養生吃竹蓀煲雞湯

材料:竹蓀6根、柴雞半只、大蔥4段、老姜4片、小菜心6棵、胡蘿卜半根、鹽10克。

做法:柴雞洗凈斬成塊。竹蓀用冷水浸泡10分鐘。雞塊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將雞塊放入砂鍋中,倒入清水,放入大蔥、姜片,待湯沸騰后,轉小火煲1小時。竹蓀切去頭和尾部的網,放入溫水中焯燙20秒鐘。撈出后,用冷水洗凈,放入鍋中繼續煲30分鐘。放入小菜心、胡蘿卜片,煮2分鐘后關火,放鹽調味。

功效:竹蓀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竹蓀還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雞湯有預防感冒的功效,多喝可以提高免疫力。

小寒養生應注意些什么

1、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起居篇

小寒時節養生重在養陽,因此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晚起,使人體的陰陽得到平衡,達到滋養臟腑以及強身健體的目的。小寒時節天氣非常寒冷,為了避免受寒,應早點上床睡覺,并且要做好頸部的保暖工作,以免因頸部血液流通不暢而引發落枕。

2、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運動篇

雖然時值寒冬,但是很多人依舊保持運動鍛煉的好習慣,不過由于冬季天氣比較寒冷,鍛煉可以安排在下午,這是因為心血管疾病通常發生在人體交感神經活動最強的時候,因此建議把鍛煉安排在12點之后。此外,運動前一定要記得做好熱身準備,以免由于天氣嚴寒而導致四肢僵硬,運動時容易造成拉傷。

3、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出行篇

北方很多地方都已經是大雪紛飛,此時因路面積雪而變滑,加上積雪在白天可能會融化,外出很容易會摔倒,因此外出時建議穿著寬松保暖且具有保暖功效的鞋子,尤其是女性朋友最好不要穿高跟鞋,以免容易摔跤,傷及筋骨。

小寒養生要以養腎為先

中醫上有一年四季中“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的原則,所以冬季最應該養腎,而且也是養腎的最好時機。按摩療法是冬季養腎一種很不錯的有效方法。

推薦兩種按摩養腎的療法:

一是搓擦腰眼。兩手搓熱后緊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謂“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

二是揉按丹田。兩手搓熱,在用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這種方法,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起到強腎固本,延年益壽的作用。

小寒節氣養生指南

、小寒養生吃什么好
二、小寒養生應注意些什么
三、小寒養生要以養腎為先
小寒養生吃什么好

1、小寒養生吃羊肉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見菜,在小寒節氣適宜多進補。羊肉屬熱性,有補腎助陽的作用,羊肉還能緩解腰膝酸軟的癥狀。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頓羊肉,無疑是一大樂事。

2、小寒養生吃牛肉

牛肉可補脾益胃、補氣養血、強筋壯骨、利水消腫。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很適合肥胖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3、小寒養生吃鯽魚

冬天冷氣襲人,應選擇一些溫熱性的魚類。鯽魚性平味甘,入胃、大腸經,具有和中補虛、溫胃進食之功效。此外,鯽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且易消化吸收,直接燉湯食用,是補益佳品,適于各種人群食用,特別是產后、手術后、病后體虛的人,經常吃鯽魚有益身體恢復。所以可以多吃。

4、小寒養生吃竹蓀煲雞湯

材料:竹蓀6根、柴雞半只、大蔥4段、老姜4片、小菜心6棵、胡蘿卜半根、鹽10克。

做法:柴雞洗凈斬成塊。竹蓀用冷水浸泡10分鐘。雞塊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將雞塊放入砂鍋中,倒入清水,放入大蔥、姜片,待湯沸騰后,轉小火煲1小時。竹蓀切去頭和尾部的網,放入溫水中焯燙20秒鐘。撈出后,用冷水洗凈,放入鍋中繼續煲30分鐘。放入小菜心、胡蘿卜片,煮2分鐘后關火,放鹽調味。

功效:竹蓀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竹蓀還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雞湯有預防感冒的功效,多喝可以提高免疫力。

小寒養生應注意些什么

1、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起居篇

小寒時節養生重在養陽,因此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晚起,使人體的陰陽得到平衡,達到滋養臟腑以及強身健體的目的。小寒時節天氣非常寒冷,為了避免受寒,應早點上床睡覺,并且要做好頸部的保暖工作,以免因頸部血液流通不暢而引發落枕。

2、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運動篇

雖然時值寒冬,但是很多人依舊保持運動鍛煉的好習慣,不過由于冬季天氣比較寒冷,鍛煉可以安排在下午,這是因為心血管疾病通常發生在人體交感神經活動最強的時候,因此建議把鍛煉安排在12點之后。此外,運動前一定要記得做好熱身準備,以免由于天氣嚴寒而導致四肢僵硬,運動時容易造成拉傷。

3、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出行篇

北方很多地方都已經是大雪紛飛,此時因路面積雪而變滑,加上積雪在白天可能會融化,外出很容易會摔倒,因此外出時建議穿著寬松保暖且具有保暖功效的鞋子,尤其是女性朋友最好不要穿高跟鞋,以免容易摔跤,傷及筋骨。

小寒養生要以養腎為先

中醫上有一年四季中“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的原則,所以冬季最應該養腎,而且也是養腎的最好時機。按摩療法是冬季養腎一種很不錯的有效方法。

推薦兩種按摩養腎的療法:

一是搓擦腰眼。兩手搓熱后緊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謂“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

二是揉按丹田。兩手搓熱,在用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這種方法,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起到強腎固本,延年益壽的作用。

小寒節氣養生指南

、小寒養生吃什么好
二、小寒養生應注意些什么
三、小寒養生要以養腎為先
小寒養生吃什么好

1、小寒養生吃羊肉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見菜,在小寒節氣適宜多進補。羊肉屬熱性,有補腎助陽的作用,羊肉還能緩解腰膝酸軟的癥狀。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頓羊肉,無疑是一大樂事。

2、小寒養生吃牛肉

牛肉可補脾益胃、補氣養血、強筋壯骨、利水消腫。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很適合肥胖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3、小寒養生吃鯽魚

冬天冷氣襲人,應選擇一些溫熱性的魚類。鯽魚性平味甘,入胃、大腸經,具有和中補虛、溫胃進食之功效。此外,鯽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且易消化吸收,直接燉湯食用,是補益佳品,適于各種人群食用,特別是產后、手術后、病后體虛的人,經常吃鯽魚有益身體恢復。所以可以多吃。

4、小寒養生吃竹蓀煲雞湯

材料:竹蓀6根、柴雞半只、大蔥4段、老姜4片、小菜心6棵、胡蘿卜半根、鹽10克。

做法:柴雞洗凈斬成塊。竹蓀用冷水浸泡10分鐘。雞塊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將雞塊放入砂鍋中,倒入清水,放入大蔥、姜片,待湯沸騰后,轉小火煲1小時。竹蓀切去頭和尾部的網,放入溫水中焯燙20秒鐘。撈出后,用冷水洗凈,放入鍋中繼續煲30分鐘。放入小菜心、胡蘿卜片,煮2分鐘后關火,放鹽調味。

功效:竹蓀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竹蓀還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雞湯有預防感冒的功效,多喝可以提高免疫力。

小寒養生應注意些什么

1、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起居篇

小寒時節養生重在養陽,因此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晚起,使人體的陰陽得到平衡,達到滋養臟腑以及強身健體的目的。小寒時節天氣非常寒冷,為了避免受寒,應早點上床睡覺,并且要做好頸部的保暖工作,以免因頸部血液流通不暢而引發落枕。

2、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運動篇

雖然時值寒冬,但是很多人依舊保持運動鍛煉的好習慣,不過由于冬季天氣比較寒冷,鍛煉可以安排在下午,這是因為心血管疾病通常發生在人體交感神經活動最強的時候,因此建議把鍛煉安排在12點之后。此外,運動前一定要記得做好熱身準備,以免由于天氣嚴寒而導致四肢僵硬,運動時容易造成拉傷。

3、小寒養生注意事項之出行篇

北方很多地方都已經是大雪紛飛,此時因路面積雪而變滑,加上積雪在白天可能會融化,外出很容易會摔倒,因此外出時建議穿著寬松保暖且具有保暖功效的鞋子,尤其是女性朋友最好不要穿高跟鞋,以免容易摔跤,傷及筋骨。

小寒養生要以養腎為先

中醫上有一年四季中“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的原則,所以冬季最應該養腎,而且也是養腎的最好時機。按摩療法是冬季養腎一種很不錯的有效方法。

推薦兩種按摩養腎的療法:

一是搓擦腰眼。兩手搓熱后緊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謂“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

二是揉按丹田。兩手搓熱,在用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這種方法,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起到強腎固本,延年益壽的作用。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小寒的中醫養生資料

二十四節氣之一?!稘h學堂經解》所集崔靈恩《三禮義宗》:“小寒為節者,亦形于大寒,故謂之小。言時寒氣猶未為極也?!贝藭r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嚴寒時期。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