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節氣養生食譜空氣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2-20 22:40:20
文檔

節氣養生食譜空氣

簡介:《二十四節氣養生食譜》是2006年5月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邵淑杰。
推薦度:
導讀簡介:《二十四節氣養生食譜》是2006年5月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邵淑杰。

簡介:《二十四節氣養生食譜》是2006年5月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邵淑杰。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大雪節氣養生食譜有哪些

大雪節氣即將到來,在這寒冷的天氣中,大雪節氣養生吃什么好呢?下面懂視小編整理了大雪節氣養生食譜,一起來看看吧。

大雪節氣養生食譜1、桂花枸杞粥

材料:枸杞和桂花10克,大米100克,15克的白糖。

做法:首先把桂花洗干凈,大米也淘洗干凈;然后枸杞去掉果柄和雜質并洗干凈,最后把桂花、枸杞子和大米一起放在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煮35分鐘,要吃的時候再加入白糖,味道更鮮美噢!

功效:桂花有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等功效。煮粥的時候放入桂花,不但能讓粥中香氣四溢,還可緩解冬日干燥。枸杞子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潤肺止咳之功效。

2、黃精燉肘子

材料:黃精10克,豬肘子750克,黨參10克,懷山藥20克,大棗5粒,姜、料酒、味精、鹽各適量。

做法:豬肘子去毛洗凈,剁成塊,與黃精、黨參、懷山藥、大棗、姜一同放入沙鍋,加適量水,置大火上煮沸,小火煨燉至熟,調入料酒、味精及精鹽即成。

功效:有補脾益胃養肺的功效。

3、枸杞核桃芝麻雞丁

材料:枸杞子90克,核桃仁150克,黑芝麻50克,嫩雞肉600克。

做法:將去皮的核桃仁用溫油炸透,加入枸杞,即起鍋瀝油。鍋燒熱注入素油,待油五成熟時,投入雞丁,炒熟,投入核桃仁及枸杞子炒勻即成。

功效:有養肝益腎、健脾益胃的功效。

4、淮山芡實排骨湯

材料:淮山、芡實各50~100g,排骨200g。

做法:將淮山洗凈切塊,芡實洗凈,排骨洗凈切小塊兒待用;湯煲中加入500ml清水,放入淮山、芡實、排骨用武火煮開,再調至文火煲2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補氣。此湯較為平和,一般人群均適合,尤其適合氣虛脾虛、便溏、面色萎黃之人。

5、山藥枸杞雞湯

材料:懷山藥30克,枸杞子15克,母雞半只(約500克),生姜3片,精鹽適量。

做法:母雞洗凈切塊,與懷山藥、枸杞子、生姜一同放入沙鍋,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1.5~2小時,調入精鹽即成。

功效:有養陰健脾、益腎補虛的功效。

6、清蒸鱈魚

材料:鱈魚一片(500克)冰箱里化凍,洗凈瀝水備用;蔥1條洗凈切絲,姜一小塊5克切絲;橄欖油或其他素油2茶匙,萬字牌生抽醬油1.5大匙,開水1大匙,糖1/2茶匙,白胡椒1/6茶匙。

做法:鱈魚片放在盤子上,大蒸鍋放小半鍋水,置爐上開大火,水滾后,鱈魚入蒸籠大火蒸6分鐘,熄火燜2分鐘取出蒸好的鱈魚片,請客時可以將魚片換到干凈盤子里。小號不粘鍋,置爐上開中火,放入橄欖油2茶匙,炒香姜絲撈出放到蒸好的魚上。原鍋留油熄火后,依次放入剩余3料拌勻成汁。將蔥絲鋪到蒸好的魚片上,趁熱澆上醬汁即可。

功效:鱈魚的肉質厚實、刺少、味道鮮美,被人稱之為“液體黃金”,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D,鱈魚對心腦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其中清蒸鱈魚清淡爽口,簡便易做,還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24節氣大雪時節如何養生養心面色好。

正常的面色應是紅黃隱隱、光明潤澤,而身體不好時面色表現為暗黃、灰土、蒼白或黃斑。心主血脈,心氣旺盛、心血充盈,面色則紅潤而有光澤;若心氣不足、心血虧虛,則面色蒼白無華。

芪棗合湯能補血補氣、健胃補脾、滋陰養肺,取黃芪15~30克、大棗10克、百合30克一起下鍋燉30~40分鐘,連湯帶料一起食用,每周吃1~2次,對氣血兩虛的病有好處,能夠緩解乏力、怕冷癥狀,也能夠滋潤皮膚。

護肝眼睛亮。

冬季,空氣干冷,眼睛容易干澀、流淚。肝開竅于目,肝藏血功能正常,眼睛就有神,若肝血不足,則雙目干澀、視力減退。由于女性生理特點,易出現血虛,更應該保護眼睛,在生理期時不要過度用眼。若肝血虛,就會視物昏花或夜盲;肝陰不足,則兩目干澀。

枸杞山藥粥能益腎健脾、養肝明目,準備枸杞20克洗凈、山藥50克去皮洗凈切塊、粳米100克淘洗好,一同煮爛即可。

健脾嘴唇潤。

一到冬季,很多人嘴唇、口角就會出現脫皮、干裂,甚至少量出血。中醫認為“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脾氣健運則口唇紅潤;若脾氣虛,唇色則淺淡甚至萎黃。因此,健脾是防止嘴唇干裂的關鍵。維生素缺乏會使嘴唇干裂更加嚴重,應當多吃蔬菜水果。

紅棗山藥粥能健脾補腎,老少皆宜,取紅棗10枚洗凈、山藥50克去皮洗凈切塊、粳米100克淘洗干凈,一同煮至軟爛即可。

強肺皮膚滑。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功能正常則可使皮膚滋潤;肺燥時,皮膚則干燥、易脫皮。入冬后,肺易被干燥氣候所傷,所以,入秋就該開始多飲水,幫助皮膚抵御干燥。

蜜餞百合有養肺潤膚的功效,準備干百合100克洗凈,加入150克蜂蜜拌勻,上籠蒸3小時,用瓷罐保存,每天早晚各服用1湯匙。

補腎發烏黑。

很多人在冬季都容易掉發,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其華在發”,頭發可反映腎氣盛衰。腎氣盛的人頭發茂密有光澤,腎氣不足則頭發易脫落、干枯、變白。

五谷皆可補腎,主食攝入不足,容易導致氣血虧虛、腎氣不足,每天必須攝入一定量的主食。食療方面,可以吃花生紅棗燉豬蹄,取花生50克、紅棗10枚、豬蹄500克洗凈后一同燉熟即可,每周1次,有益腎養發的功效。

24節氣大雪養生的9大原則一、保暖護陽氣

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節氣的特點是干燥,空氣濕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泄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臥時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二、起居宜早眠早起

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三、養宜適度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食少餐,如此狀態,都因養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四、養勿過偏

綜合調養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于是飲食強調營養,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范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補太過則會出現營養過剩,過分靜養只逸不勞則會出現動靜失調,若藥補太過則會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新陳代謝產生失調而事與愿違。

五、泡腳按摩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六、要多喝水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于2000~3000毫升。

七、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處于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

八、通風健腦

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九、喝粥調養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猜你喜歡:

1.大雪節氣進補吃些什么最好

2.大雪節氣養生要吃三大

3.大雪節氣養生吃什么蔬菜好

4.大雪節氣如何進補最養生

5.大雪節氣養生吃什么

2022小暑節氣養生食譜

大家應該都知道 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小暑時節,天氣非常炎熱,要注意養生,那么小暑養生食譜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2022小暑節氣養生食譜_小暑節氣養生注意事項,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歡!

▼ 目 錄 ▼

★ 小暑節氣養生食譜 ★

★ 小暑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

★ 小暑節氣養生四大秘笈 ★

★ 二十四節氣養生口訣 ★

小暑節氣養生食譜

1、小暑濕熱 當吃溫軟粥

(1)綠豆冬瓜茶可祛暑

飲食調養:宜進食具有清熱祛暑、利濕功效的食物,可多飲西洋參茶、綠豆冬瓜茶等。

(2)“三豆鰍魚湯”防暑濕最佳

飲食調養:多吃溫軟食物,避免饑飽失調,食物以健脾化濕、益氣消暑的為宜,如小米綠豆粥、綠豆湯、春砂仁、法夏、扁豆、冬瓜、西洋參等。

(3)宜溫養脾胃 忌過食生冷

飲食調養:忌吃太多生冷,或因天熱不愿進食,應多進食溫軟食物,溫養脾胃,可多飲米湯,砂仁、法夏、苡米、芡實、紅豆、扁豆等。

(4)清熱祛濕消暑

飲食調養:宜多吃益氣養陰,消暑生津的食物,如薏苡仁、西瓜、冬瓜、西洋參、綠豆、玉竹、石斛等。

2、夏季出汗多酸味食物解渴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丟失津液,故需適當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點醋,醋酸還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發生。將上述各種食物加以科學搭配食用,則可充分滿足心臟和脾臟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

專家建議,科學降溫,這是戰勝持續高溫的保健良策。最理想的溫度是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5℃~7℃。老人、小孩體溫調節能力差,應盡量少“孵”空調。長期在空調環境里工作、生活的人,應穿一件外套。坐著工作的人,尤其是女性,可在膝關節部位覆蓋一塊浴巾,不能貪圖一時涼快,對著風口吹,以防低溫對人體損害,發生月經不調、頸椎病、關節炎。

3、小暑吃紅豆養心利水腫

中醫認為,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對應的臟腑是心,因此,夏季養生重在養心。夏日氣溫高,心火上炎容易長口瘡癤腫;暑熱傷陰,心血暗耗,往往表現為頭暈、心悸、失眠、煩躁等不適癥狀;暑濕重,心陽不振,則易脾虛水腫。

紅豆,又名赤小豆,性善下行,能清熱祛濕、消腫解毒、清心除煩、補血安神。且紅豆本身含熱量不高,富含鉀、鎂、磷、鋅、硒等活性成分,是典型的高鉀食物。盛夏出汗多,人們胃口不好,鉀離子丟失過多得不到及時補充時,嚴重者可導致心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紅豆可入湯入粥或做成消暑甜品,除了可增進食欲外,還可大量補充鉀離子,避免夏季低鉀癥。

此外,夏末的時候,人們汗多尿少,特別是心、腎功能不好的老年人,更易發生雙下肢水腫。

紅豆和鯪魚或鯉魚一起煲湯食用,有很好的利尿消腫的功效,也是治療腳氣、腹水、體虛困倦的食療良方。

紅豆養心的功效自古就得到醫家的認可,五色配五臟,紅豆顏色赤紅,紅入心,故李時珍把紅豆稱之為“心之谷”,強調了紅豆的養心功效。

從臨床上看,紅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補心血。其粗纖維物質豐富,臨床上有助降血脂、降血壓、改善心臟活動功能等功效;同時又富含鐵質,能行氣補血,非常適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

4、小暑靚湯消暑清心止渴

小暑節氣,天氣悶熱,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喝湯是一種開胃振食欲的好 方法 。今天我教大家幾款靚湯,消除小暑節氣的毒氣,健脾開胃,生津止渴。

5、夏季保健多吃馬齒莧

中醫認為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作用。治療濕熱痢疾、瘡瘍腫毒、濕疹皮炎、蛇蟲傷、崩漏、產后出血、婦女赤白帶下、痔瘡出血、乳瘡、百日咳等癥。對于預防腸道傳染病效果尤其好,所以夏天保健要多吃馬齒莧。

6、夏季“火寶寶”降火秘訣

很多兒科專家一直在提醒新手父母們在照顧寶寶方面的一些誤區,關于治療寶寶上火,專家 總結 了如下三個誤區。

誤區一:堅決不用藥。很多媽媽認為“是藥三分毒”,因此對藥敬而遠之。但是殊不知上火會引起寶寶抵抗力下降,是體內潛伏的病因,需要得到及時的治療。如果延誤病情還會產生很多健康問題。

誤區二:寶寶上火是小事,自然便會好。媽媽們必須知道,孩子上火不僅影響正常生長發育,而且會造成寶寶抵抗力下降,易引發感冒、腮腺炎等病癥。

誤區三:*藥減少份量給寶寶用。專家警告, 兒童 器官發育尚未成熟,直接用*藥很可能會嚴重傷害兒童的腸胃功能。就算有些*用藥可以給寶寶用,但份量難以科學掌握、科學定量;況且絕大部分*藥品中的部分成分不適合兒童和嬰幼兒,因此必須慎用。

對于上火的“火寶寶”,新手爸媽們也不必心急,要科學應對,主要對策歸納為以下兩點:

飲食要清淡:寶寶上火要多吃蔬菜、瓜果;少吃油炸、煎烤類的食品和巧克力、奶油等甜食。夏天對于桂圓、荔枝、芒果等熱性水果也要少吃。

多飲白開水:寶寶早上起來就喝白開水,這樣可以補充晚上丟失的水分,清理腸道,排除廢物,喚醒消化系統及整體機能的恢復等。半小時后再喝奶或吃主食,吃完后再喝幾口水以清潔口腔。有些寶寶不愛喝白開水,也可以喝些果汁。

7、夏季孕婦可以吃綠豆嗎

如果將綠豆添加一些相應的藥物或食物做成藥膳,不但味美,而且藥用價值也很高,常食能起到養生保健、預防疾病之目的。那么作為孕婦來說,吃綠豆亦可降火,也可清除胎毒。從這幾個方面來看足夠說明孕婦可以吃綠豆。

8、三伏天食療緩解情緒中暑

人的情緒與外界環境有密切聯系,當遇到持續高溫天氣和外界大環境變化時,人體這一小環境受到影響也會發生變化。一般來說,低溫環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穩定,一旦溫度上升的變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緒就會產生波動,不僅給人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應,還會對人的心理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以致出現情緒煩躁、愛發脾氣、 記憶力 下降等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情緒中暑”。

“情緒中暑”主要靠自我調節。比如調整起居時間,及時補充水分和維生素,多吃開胃食品,避免吃過涼的食物等都有利于調節自己的情緒。

當然,防治“情緒中暑”,心理調節也非常重要。俗話說:“心靜自然涼”。故越是天熱,遇事越要心平氣和。在心煩意亂時可以聽一段空靈的輕音樂,注意培植浪漫情緒,想像綠林、藍天、大海等令人涼快的東西,讓自己的意念遨游于冰山雪峰或寒冷刺骨的呼嘯北風中,暢思遐想“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詩情畫意,以忘卻熱浪襲擊,降低心理熱度。只要少想煩心的事,多想愉快的事,保持幽默愉快的心情,就可以忘卻夏日的炎熱。

食療緩解“情緒中暑”。飲食上多吃一些苦瓜、涼茶、綠豆湯等可以消暑降溫的食物,多喝清火飲料,如新鮮蔬菜、水果,綠茶、啤酒、菊花露等。

此外,炎熱時減少外出。保持室內通風,以散去人體周圍的熱氣及減少空氣污染,保持身心“涼快”。

在炎熱下遇到不順心的事,不妨暫時冷靜下來聽聽音樂,做10分鐘“心情放松操”。

最后,要養成早睡早起和午休的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

小暑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1、平心靜氣以養心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系,養護好心臟。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2、注意飲食衛生,飲食宜清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于高發癥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3、外出時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并盡量避開午后太陽熱辣時外出。

4、不要貪涼沖涼水澡、多進冷食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

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隱患。

小暑節氣養生四大秘笈

平心靜氣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夏季養生也以“心靜”為宜。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情緒,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怎么做:

1、每天花20分鐘時間閉眼靜坐沉思。

2、有意識地引導自己向積極陽光的事物去想象。

合理膳食

小暑時節,天氣高溫多雨,會讓很多人感到食欲不振,同時也使人們的代謝能力變差。因此飲食可以側重健脾、消暑、化濕,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

怎么做:

1、多吃應季蔬果,多食淡水魚,少食紅肉。

2、鱔魚、蓮藕、綠豆、紅豆、絲瓜和生姜都是適合小暑的食物。

注意防暑

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十分容易引發中暑,因此外出時需要做好防暑 措施 ,涂抹防曬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同時也要多喝水,并盡量避開太陽熱辣時外出。

怎么做:

1、勿赤膊乘涼,因為當氣溫大于人的體溫時,人會感到更加悶熱。

2、穿上清涼功能性T恤將是更好的選擇。

避免貪涼

天熱時,空調間、冷飲和涼水澡最受大家青睞。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過度貪涼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埋下健康隱患。

怎么做:

1、注意房間內外溫差不能太大,讓室溫保持在26攝氏度,不宜太低。

2、喝熱茶、洗熱水澡,這樣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于身體排熱降溫。

二十四節氣養生口訣

大寒 立春 ,萬物不容,惟木獨顯。天氣冷滯,不得化張。

雨水 驚蟄 ,根基不固,水運難行。厥陰無情,營血不布。

春分 清明 ,月高風清,一陽升騰。形實郁氣,風郁內生。

谷雨 立夏 ,嫩陽嬌弱,陰盛陽虛。形漸蕭蕭,氣遂騰騰。

小滿 芒種 ,郁從心生。丹田積病。勿勞心神,津布氣行。

夏至 小暑,土實形滿。熱從中生。少食勿積,病患不生。

大暑 立秋 ,陽極氣盛。形虛動風。血燥發熱,遇濕則淫。

處暑 白露 ,金水相承,心火囚中。脾土難運,陰陽難平。

秋分 寒露 ,陰陽相應,貴在平衡。耗損多燥,勞勞不葆。

霜降 立冬 ,令在三焦,節食少欲,疏導通路,滯氣自消。

小雪 大雪 ,寒水傷木,凍土封山,飽和心火,心平氣和。

冬至 小寒 ,陰盛陽微,莫飲貪杯,靜之以待,內斂生機。

2022小暑節氣養生食譜相關 文章 :

★ 小暑知識大全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含義2022

★ 小暑適合吃什么食物

★ 2022年谷雨節氣吃什么食物

★ 2022大暑養生要點

★ 2022有關小暑的活動有哪些

★ 2022小暑吃什么傳統食物

★ 2022年立秋養生小常識

★ 小滿節氣養生食物

★ 大暑養生要點及方法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js?fff14745aca9358ff875ff9aca1296b3";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022小暑節氣養生食譜

大家應該都知道 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小暑時節,天氣非常炎熱,要注意養生,那么小暑養生食譜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2022小暑節氣養生食譜_小暑節氣養生注意事項,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歡!

▼ 目 錄 ▼

★ 小暑節氣養生食譜 ★

★ 小暑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

★ 小暑節氣養生四大秘笈 ★

★ 二十四節氣養生口訣 ★

小暑節氣養生食譜

1、小暑濕熱 當吃溫軟粥

(1)綠豆冬瓜茶可祛暑

飲食調養:宜進食具有清熱祛暑、利濕功效的食物,可多飲西洋參茶、綠豆冬瓜茶等。

(2)“三豆鰍魚湯”防暑濕最佳

飲食調養:多吃溫軟食物,避免饑飽失調,食物以健脾化濕、益氣消暑的為宜,如小米綠豆粥、綠豆湯、春砂仁、法夏、扁豆、冬瓜、西洋參等。

(3)宜溫養脾胃 忌過食生冷

飲食調養:忌吃太多生冷,或因天熱不愿進食,應多進食溫軟食物,溫養脾胃,可多飲米湯,砂仁、法夏、苡米、芡實、紅豆、扁豆等。

(4)清熱祛濕消暑

飲食調養:宜多吃益氣養陰,消暑生津的食物,如薏苡仁、西瓜、冬瓜、西洋參、綠豆、玉竹、石斛等。

2、夏季出汗多酸味食物解渴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丟失津液,故需適當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點醋,醋酸還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發生。將上述各種食物加以科學搭配食用,則可充分滿足心臟和脾臟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

專家建議,科學降溫,這是戰勝持續高溫的保健良策。最理想的溫度是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5℃~7℃。老人、小孩體溫調節能力差,應盡量少“孵”空調。長期在空調環境里工作、生活的人,應穿一件外套。坐著工作的人,尤其是女性,可在膝關節部位覆蓋一塊浴巾,不能貪圖一時涼快,對著風口吹,以防低溫對人體損害,發生月經不調、頸椎病、關節炎。

3、小暑吃紅豆養心利水腫

中醫認為,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對應的臟腑是心,因此,夏季養生重在養心。夏日氣溫高,心火上炎容易長口瘡癤腫;暑熱傷陰,心血暗耗,往往表現為頭暈、心悸、失眠、煩躁等不適癥狀;暑濕重,心陽不振,則易脾虛水腫。

紅豆,又名赤小豆,性善下行,能清熱祛濕、消腫解毒、清心除煩、補血安神。且紅豆本身含熱量不高,富含鉀、鎂、磷、鋅、硒等活性成分,是典型的高鉀食物。盛夏出汗多,人們胃口不好,鉀離子丟失過多得不到及時補充時,嚴重者可導致心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紅豆可入湯入粥或做成消暑甜品,除了可增進食欲外,還可大量補充鉀離子,避免夏季低鉀癥。

此外,夏末的時候,人們汗多尿少,特別是心、腎功能不好的老年人,更易發生雙下肢水腫。

紅豆和鯪魚或鯉魚一起煲湯食用,有很好的利尿消腫的功效,也是治療腳氣、腹水、體虛困倦的食療良方。

紅豆養心的功效自古就得到醫家的認可,五色配五臟,紅豆顏色赤紅,紅入心,故李時珍把紅豆稱之為“心之谷”,強調了紅豆的養心功效。

從臨床上看,紅豆既能清心火,也能補心血。其粗纖維物質豐富,臨床上有助降血脂、降血壓、改善心臟活動功能等功效;同時又富含鐵質,能行氣補血,非常適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

4、小暑靚湯消暑清心止渴

小暑節氣,天氣悶熱,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喝湯是一種開胃振食欲的好 方法 。今天我教大家幾款靚湯,消除小暑節氣的毒氣,健脾開胃,生津止渴。

5、夏季保健多吃馬齒莧

中醫認為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作用。治療濕熱痢疾、瘡瘍腫毒、濕疹皮炎、蛇蟲傷、崩漏、產后出血、婦女赤白帶下、痔瘡出血、乳瘡、百日咳等癥。對于預防腸道傳染病效果尤其好,所以夏天保健要多吃馬齒莧。

6、夏季“火寶寶”降火秘訣

很多兒科專家一直在提醒新手父母們在照顧寶寶方面的一些誤區,關于治療寶寶上火,專家 總結 了如下三個誤區。

誤區一:堅決不用藥。很多媽媽認為“是藥三分毒”,因此對藥敬而遠之。但是殊不知上火會引起寶寶抵抗力下降,是體內潛伏的病因,需要得到及時的治療。如果延誤病情還會產生很多健康問題。

誤區二:寶寶上火是小事,自然便會好。媽媽們必須知道,孩子上火不僅影響正常生長發育,而且會造成寶寶抵抗力下降,易引發感冒、腮腺炎等病癥。

誤區三:*藥減少份量給寶寶用。專家警告, 兒童 器官發育尚未成熟,直接用*藥很可能會嚴重傷害兒童的腸胃功能。就算有些*用藥可以給寶寶用,但份量難以科學掌握、科學定量;況且絕大部分*藥品中的部分成分不適合兒童和嬰幼兒,因此必須慎用。

對于上火的“火寶寶”,新手爸媽們也不必心急,要科學應對,主要對策歸納為以下兩點:

飲食要清淡:寶寶上火要多吃蔬菜、瓜果;少吃油炸、煎烤類的食品和巧克力、奶油等甜食。夏天對于桂圓、荔枝、芒果等熱性水果也要少吃。

多飲白開水:寶寶早上起來就喝白開水,這樣可以補充晚上丟失的水分,清理腸道,排除廢物,喚醒消化系統及整體機能的恢復等。半小時后再喝奶或吃主食,吃完后再喝幾口水以清潔口腔。有些寶寶不愛喝白開水,也可以喝些果汁。

7、夏季孕婦可以吃綠豆嗎

如果將綠豆添加一些相應的藥物或食物做成藥膳,不但味美,而且藥用價值也很高,常食能起到養生保健、預防疾病之目的。那么作為孕婦來說,吃綠豆亦可降火,也可清除胎毒。從這幾個方面來看足夠說明孕婦可以吃綠豆。

8、三伏天食療緩解情緒中暑

人的情緒與外界環境有密切聯系,當遇到持續高溫天氣和外界大環境變化時,人體這一小環境受到影響也會發生變化。一般來說,低溫環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穩定,一旦溫度上升的變化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緒就會產生波動,不僅給人帶來身體上的不適應,還會對人的心理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以致出現情緒煩躁、愛發脾氣、 記憶力 下降等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情緒中暑”。

“情緒中暑”主要靠自我調節。比如調整起居時間,及時補充水分和維生素,多吃開胃食品,避免吃過涼的食物等都有利于調節自己的情緒。

當然,防治“情緒中暑”,心理調節也非常重要。俗話說:“心靜自然涼”。故越是天熱,遇事越要心平氣和。在心煩意亂時可以聽一段空靈的輕音樂,注意培植浪漫情緒,想像綠林、藍天、大海等令人涼快的東西,讓自己的意念遨游于冰山雪峰或寒冷刺骨的呼嘯北風中,暢思遐想“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詩情畫意,以忘卻熱浪襲擊,降低心理熱度。只要少想煩心的事,多想愉快的事,保持幽默愉快的心情,就可以忘卻夏日的炎熱。

食療緩解“情緒中暑”。飲食上多吃一些苦瓜、涼茶、綠豆湯等可以消暑降溫的食物,多喝清火飲料,如新鮮蔬菜、水果,綠茶、啤酒、菊花露等。

此外,炎熱時減少外出。保持室內通風,以散去人體周圍的熱氣及減少空氣污染,保持身心“涼快”。

在炎熱下遇到不順心的事,不妨暫時冷靜下來聽聽音樂,做10分鐘“心情放松操”。

最后,要養成早睡早起和午休的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

小暑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1、平心靜氣以養心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系,養護好心臟。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2、注意飲食衛生,飲食宜清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于高發癥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3、外出時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并盡量避開午后太陽熱辣時外出。

4、不要貪涼沖涼水澡、多進冷食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

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隱患。

小暑節氣養生四大秘笈

平心靜氣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夏季養生也以“心靜”為宜。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情緒,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怎么做:

1、每天花20分鐘時間閉眼靜坐沉思。

2、有意識地引導自己向積極陽光的事物去想象。

合理膳食

小暑時節,天氣高溫多雨,會讓很多人感到食欲不振,同時也使人們的代謝能力變差。因此飲食可以側重健脾、消暑、化濕,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

怎么做:

1、多吃應季蔬果,多食淡水魚,少食紅肉。

2、鱔魚、蓮藕、綠豆、紅豆、絲瓜和生姜都是適合小暑的食物。

注意防暑

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十分容易引發中暑,因此外出時需要做好防暑 措施 ,涂抹防曬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同時也要多喝水,并盡量避開太陽熱辣時外出。

怎么做:

1、勿赤膊乘涼,因為當氣溫大于人的體溫時,人會感到更加悶熱。

2、穿上清涼功能性T恤將是更好的選擇。

避免貪涼

天熱時,空調間、冷飲和涼水澡最受大家青睞。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過度貪涼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埋下健康隱患。

怎么做:

1、注意房間內外溫差不能太大,讓室溫保持在26攝氏度,不宜太低。

2、喝熱茶、洗熱水澡,這樣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于身體排熱降溫。

二十四節氣養生口訣

大寒 立春 ,萬物不容,惟木獨顯。天氣冷滯,不得化張。

雨水 驚蟄 ,根基不固,水運難行。厥陰無情,營血不布。

春分 清明 ,月高風清,一陽升騰。形實郁氣,風郁內生。

谷雨 立夏 ,嫩陽嬌弱,陰盛陽虛。形漸蕭蕭,氣遂騰騰。

小滿 芒種 ,郁從心生。丹田積病。勿勞心神,津布氣行。

夏至 小暑,土實形滿。熱從中生。少食勿積,病患不生。

大暑 立秋 ,陽極氣盛。形虛動風。血燥發熱,遇濕則淫。

處暑 白露 ,金水相承,心火囚中。脾土難運,陰陽難平。

秋分 寒露 ,陰陽相應,貴在平衡。耗損多燥,勞勞不葆。

霜降 立冬 ,令在三焦,節食少欲,疏導通路,滯氣自消。

小雪 大雪 ,寒水傷木,凍土封山,飽和心火,心平氣和。

冬至 小寒 ,陰盛陽微,莫飲貪杯,靜之以待,內斂生機。

2022小暑節氣養生食譜相關 文章 :

★ 小暑知識大全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含義2022

★ 小暑適合吃什么食物

★ 2022年谷雨節氣吃什么食物

★ 2022大暑養生要點

★ 2022有關小暑的活動有哪些

★ 2022小暑吃什么傳統食物

★ 2022年立秋養生小常識

★ 小滿節氣養生食物

★ 大暑養生要點及方法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js?fff14745aca9358ff875ff9aca1296b3";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立秋養生食譜

立秋養生食譜包括:炒雙菇、薏米山藥排骨湯、雙海生津、山藥蘿卜排骨湯、沙參百合鴨湯等。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秋的到來意味著進入了秋季,很多人都喜歡在立秋季節,通過食品來進補,那么立秋養生食譜都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詳細內容

    01

    炒雙菇

    材料:蘑菇、香菇、胡蘿卜

    做法:香菇提前泡發,切成薄片。蘑菇和胡蘿卜同樣切。然后熱鍋放少量的油,加入蔥花、菌類、胡蘿卜一同炒制,最后加入水燒開,調味勾芡即可。

    功效:潤燥、益氣滋陰、增強免疫力、抗衰老。

    02

    薏米山藥排骨湯

    材料:排骨、山藥、薏米、枸杞、姜

    做法:將提前浸泡好的薏米和排骨一同燉煮,需要燉25-30分鐘左右,薏米和排骨才能熟透。薏米和排骨一同煮爛后,加入山藥,再煮10分鐘加入枸杞,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潤肺、潤澤皮毛等作用。并且老少皆宜,特別適合濕熱痰滯和皮膚粗糙者。

    03

    雙海生津

    材料:海帶、海蜇皮

    做法:海帶、海蜇皮洗凈,海帶加熱至熟切絲,海蜇皮切絲,隨后兩者混和加入姜末、醋、糖、麻油調制而成。

    功效:潤燥,清熱,補血美容。對慢性干咳、咽喉炎等有益。

    04

    山藥蘿卜排骨湯

    材料:排骨、白蘿卜、山藥、蓮藕和生姜

    做法:排骨焯水過后放置鍋中,加入清水,添加蔥姜等調料燉煮,燉煮15分鐘。然后將山藥、白蘿卜和藕斷加入到排骨中,再進行燉煮15分鐘。然后調制小火燜至半小時左右,然后加入食鹽和胡椒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可以滋陰潤燥、補脾腎,尤其是其中的蓮藕可以緩解秋季的“干燥癥”,延緩皮膚的衰老。

    05

    沙參百合鴨湯

    材料:北沙參、百合、肥鴨肉

    做法:將鴨肉切成小塊,與百合、沙參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文火慢燉,待鴨肉熟后加入食鹽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滋陰潤燥、潤肺止咳。

立秋養生食譜

立秋養生食譜包括:炒雙菇、薏米山藥排骨湯、雙海生津、山藥蘿卜排骨湯、沙參百合鴨湯等。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秋的到來意味著進入了秋季,很多人都喜歡在立秋季節,通過食品來進補,那么立秋養生食譜都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詳細內容

    01

    炒雙菇

    材料:蘑菇、香菇、胡蘿卜

    做法:香菇提前泡發,切成薄片。蘑菇和胡蘿卜同樣切。然后熱鍋放少量的油,加入蔥花、菌類、胡蘿卜一同炒制,最后加入水燒開,調味勾芡即可。

    功效:潤燥、益氣滋陰、增強免疫力、抗衰老。

    02

    薏米山藥排骨湯

    材料:排骨、山藥、薏米、枸杞、姜

    做法:將提前浸泡好的薏米和排骨一同燉煮,需要燉25-30分鐘左右,薏米和排骨才能熟透。薏米和排骨一同煮爛后,加入山藥,再煮10分鐘加入枸杞,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潤肺、潤澤皮毛等作用。并且老少皆宜,特別適合濕熱痰滯和皮膚粗糙者。

    03

    雙海生津

    材料:海帶、海蜇皮

    做法:海帶、海蜇皮洗凈,海帶加熱至熟切絲,海蜇皮切絲,隨后兩者混和加入姜末、醋、糖、麻油調制而成。

    功效:潤燥,清熱,補血美容。對慢性干咳、咽喉炎等有益。

    04

    山藥蘿卜排骨湯

    材料:排骨、白蘿卜、山藥、蓮藕和生姜

    做法:排骨焯水過后放置鍋中,加入清水,添加蔥姜等調料燉煮,燉煮15分鐘。然后將山藥、白蘿卜和藕斷加入到排骨中,再進行燉煮15分鐘。然后調制小火燜至半小時左右,然后加入食鹽和胡椒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可以滋陰潤燥、補脾腎,尤其是其中的蓮藕可以緩解秋季的“干燥癥”,延緩皮膚的衰老。

    05

    沙參百合鴨湯

    材料:北沙參、百合、肥鴨肉

    做法:將鴨肉切成小塊,與百合、沙參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文火慢燉,待鴨肉熟后加入食鹽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滋陰潤燥、潤肺止咳。

立秋養生食譜

立秋養生食譜包括:炒雙菇、薏米山藥排骨湯、雙海生津、山藥蘿卜排骨湯、沙參百合鴨湯等。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秋的到來意味著進入了秋季,很多人都喜歡在立秋季節,通過食品來進補,那么立秋養生食譜都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詳細內容

    01

    炒雙菇

    材料:蘑菇、香菇、胡蘿卜

    做法:香菇提前泡發,切成薄片。蘑菇和胡蘿卜同樣切。然后熱鍋放少量的油,加入蔥花、菌類、胡蘿卜一同炒制,最后加入水燒開,調味勾芡即可。

    功效:潤燥、益氣滋陰、增強免疫力、抗衰老。

    02

    薏米山藥排骨湯

    材料:排骨、山藥、薏米、枸杞、姜

    做法:將提前浸泡好的薏米和排骨一同燉煮,需要燉25-30分鐘左右,薏米和排骨才能熟透。薏米和排骨一同煮爛后,加入山藥,再煮10分鐘加入枸杞,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潤肺、潤澤皮毛等作用。并且老少皆宜,特別適合濕熱痰滯和皮膚粗糙者。

    03

    雙海生津

    材料:海帶、海蜇皮

    做法:海帶、海蜇皮洗凈,海帶加熱至熟切絲,海蜇皮切絲,隨后兩者混和加入姜末、醋、糖、麻油調制而成。

    功效:潤燥,清熱,補血美容。對慢性干咳、咽喉炎等有益。

    04

    山藥蘿卜排骨湯

    材料:排骨、白蘿卜、山藥、蓮藕和生姜

    做法:排骨焯水過后放置鍋中,加入清水,添加蔥姜等調料燉煮,燉煮15分鐘。然后將山藥、白蘿卜和藕斷加入到排骨中,再進行燉煮15分鐘。然后調制小火燜至半小時左右,然后加入食鹽和胡椒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可以滋陰潤燥、補脾腎,尤其是其中的蓮藕可以緩解秋季的“干燥癥”,延緩皮膚的衰老。

    05

    沙參百合鴨湯

    材料:北沙參、百合、肥鴨肉

    做法:將鴨肉切成小塊,與百合、沙參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文火慢燉,待鴨肉熟后加入食鹽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滋陰潤燥、潤肺止咳。

小滿節氣食譜

小滿節氣食譜

  小滿節氣食譜,對于養身人士來說,食譜可以跟著節氣走,小滿過后,雨水多起來,天氣悶熱潮濕,中醫稱之為“濕邪”。因此,小滿養生注意健脾化濕為主。下面為大家分享的是小滿節氣食譜。

  小滿節氣食譜1

   一、小滿節氣粥類養生食譜

  1、綠豆粳米粥:綠豆60克,粳米100克。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功效:有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的作用,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2、苦瓜菊花粥: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喙舷磧羧ト?,切成小塊。粳米和菊花洗凈,二者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水開后,將苦瓜塊、冰糖加入鍋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

  功效:此粥可清暑熱、止痢解毒,適用于中暑煩渴、下痢等癥的輔助食療。忌同時食用濕燥、麻辣、厚膩的食物。

  3、荷葉蓮藕粥:取鮮荷葉1大張,鮮蓮藕1小節,粳米30克,白糖適量。先將荷葉洗凈煎湯500毫升左右,濾取汁,再將蓮藕洗凈切成小粒,與粳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后服食,每天3次。

  功效:本方有清熱祛暑和胃之功,適用于夏季熱、食欲不振者。

   二、小滿節氣湯類養生食譜

  1、莧菜芙蓉蛋湯:莧菜300克,豬瘦肉150克,雞蛋2個,水發粉絲50克。

  調料:蒜末、蔥末、植物油、高湯、鹽、味精、水淀粉、醋、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莧菜切段,焯后瀝干;豬瘦肉切片,加水淀粉、鹽拌勻略腌;雞蛋加少許鹽打散。平底鍋放植物油燒熱,倒蛋液小火攤成蛋皮,取出切絲。

  炒鍋放植物油燒熱,放豬瘦肉片炒變色,加蒜末、蔥末、高湯、粉絲、燒沸后放蛋皮絲、莧菜,再沸即關火,加味精、醋、胡椒粉調味即可。

  2、冬瓜草魚煲: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除熱。

  小滿節氣食譜2

   白鯽滾荷包蛋

  配料:白鯽魚500克、雞蛋3個、生姜3片、胡椒粉適量。

  做法:白鯽魚宰洗凈,慢火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鏟起;雞蛋煎為荷包蛋狀,鏟起;起油鑊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下白鯽魚滾片刻,下荷包蛋,滾沸后撒入適量食鹽、胡椒粉便可。

  功效:祛濕開胃。

   芹菜拌豆腐

  配料:芹菜150克,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個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后用涼開水冷卻,控凈水待用。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即成。

  功效:平肝清熱、利濕解毒。

   冬瓜草魚煲

  配料: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除熱。

   青椒炒鴨塊

  配料:青椒150克,鴨脯肉200克,雞蛋1個,黃酒、鹽、干淀粉、鮮湯、味精、水淀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鴨脯肉劈成2寸長、6分寬的薄片,用清水洗凈后淋干;將雞蛋取清和干淀粉、鹽攪勻與鴨片一起拌勻上漿; 青椒去籽、去蒂洗凈后切片。鍋燒熱后加油燒至四成熱,將鴨片下鍋,用勺劃散,炒至八成熟時,放入青椒,待鴨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

  鍋內留少許油,加入鹽、酒、鮮湯、燒至滾開后,再將鴨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幾下裝盤即成。

  功效:溫中健脾,利水消腫。

   荸薺冰糖藕羹

  配料:荸薺250克,藕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藕洗凈切小塊。沙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如冰糖再燉10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開胃,止瀉固精。

  小滿節氣食譜3

   小滿節氣吃什么水果

  1、檸檬: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檸檬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現象、美白淡斑、收細毛孔、軟化角質層及令肌膚有光澤。

  據研究,檸檬能降低皮膚癌發病率,每周只要一勺左右的'檸檬汁即可將皮膚癌的發病率下降30%。

  2、橙子:橙子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血中膽固醇,可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確保夏日里的身體健康。

  3、獼猴桃:獼猴桃含有Vc、VE、VK等多種維生素,屬營養和膳食纖維豐富的低脂肪食品,對減肥健美、美容有獨特的功效。

  獼猴桃含有抗氧化物質,能夠增強人體的自我免疫功能。

  4、櫻桃:枇杷、楊梅、櫻桃并稱為“初夏果品三姐妹”櫻桃含有糖、枸櫞酸、胡蘿卜素、維生素C鐵等成分,尤其含鐵量為水果之冠,含胡蘿卜素高出蘋果、葡萄5倍,對防治貧血、護眼大有益處。中醫認為,其性味甘、酸、微溫,能健脾和胃,滋補肝腎,養血美膚,強健筋骨,生津止渴,澀精止瀉。

   小滿節氣養生有哪些禁忌

  1、忌吃隔夜生冷食物:小滿時節氣溫較高,濕度大,給細菌、病毒繁殖創造了條件,隔夜食物易變質,生冷食物易損傷脾胃,造成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疾病。

  小滿時節,很多新鮮瓜果上市,嘗鮮是人們必做的事,但瓜果應洗凈,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太雜,吃了桑葚吃香桃,吃了枇杷吃李子,這樣嘗鮮得不償失,反而易傷胃腸,造成疾病。

  2、忌過食肥美油膩:小滿是陽氣升發的時節,一些高血壓、膽囊炎、精神 類疾病等慢性病也會在這個時候開始應加重,所以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麻辣等刺激性食物,特別要忌食一些甘肥滋膩、生濕的食物。

  清淡飲食有助于調養身心、平緩情志。特別強調,餐桌上時令的野菜不可少,時令菜蔬的天地應時之氣最足,有益人體。

小滿節氣食譜

小滿節氣食譜

  小滿節氣食譜,對于養身人士來說,食譜可以跟著節氣走,小滿過后,雨水多起來,天氣悶熱潮濕,中醫稱之為“濕邪”。因此,小滿養生注意健脾化濕為主。下面為大家分享的是小滿節氣食譜。

  小滿節氣食譜1

   一、小滿節氣粥類養生食譜

  1、綠豆粳米粥:綠豆60克,粳米100克。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功效:有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的作用,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2、苦瓜菊花粥: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喙舷磧羧ト?,切成小塊。粳米和菊花洗凈,二者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水開后,將苦瓜塊、冰糖加入鍋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

  功效:此粥可清暑熱、止痢解毒,適用于中暑煩渴、下痢等癥的輔助食療。忌同時食用濕燥、麻辣、厚膩的食物。

  3、荷葉蓮藕粥:取鮮荷葉1大張,鮮蓮藕1小節,粳米30克,白糖適量。先將荷葉洗凈煎湯500毫升左右,濾取汁,再將蓮藕洗凈切成小粒,與粳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后服食,每天3次。

  功效:本方有清熱祛暑和胃之功,適用于夏季熱、食欲不振者。

   二、小滿節氣湯類養生食譜

  1、莧菜芙蓉蛋湯:莧菜300克,豬瘦肉150克,雞蛋2個,水發粉絲50克。

  調料:蒜末、蔥末、植物油、高湯、鹽、味精、水淀粉、醋、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莧菜切段,焯后瀝干;豬瘦肉切片,加水淀粉、鹽拌勻略腌;雞蛋加少許鹽打散。平底鍋放植物油燒熱,倒蛋液小火攤成蛋皮,取出切絲。

  炒鍋放植物油燒熱,放豬瘦肉片炒變色,加蒜末、蔥末、高湯、粉絲、燒沸后放蛋皮絲、莧菜,再沸即關火,加味精、醋、胡椒粉調味即可。

  2、冬瓜草魚煲: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除熱。

  小滿節氣食譜2

   白鯽滾荷包蛋

  配料:白鯽魚500克、雞蛋3個、生姜3片、胡椒粉適量。

  做法:白鯽魚宰洗凈,慢火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鏟起;雞蛋煎為荷包蛋狀,鏟起;起油鑊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下白鯽魚滾片刻,下荷包蛋,滾沸后撒入適量食鹽、胡椒粉便可。

  功效:祛濕開胃。

   芹菜拌豆腐

  配料:芹菜150克,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個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后用涼開水冷卻,控凈水待用。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即成。

  功效:平肝清熱、利濕解毒。

   冬瓜草魚煲

  配料: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除熱。

   青椒炒鴨塊

  配料:青椒150克,鴨脯肉200克,雞蛋1個,黃酒、鹽、干淀粉、鮮湯、味精、水淀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鴨脯肉劈成2寸長、6分寬的薄片,用清水洗凈后淋干;將雞蛋取清和干淀粉、鹽攪勻與鴨片一起拌勻上漿; 青椒去籽、去蒂洗凈后切片。鍋燒熱后加油燒至四成熱,將鴨片下鍋,用勺劃散,炒至八成熟時,放入青椒,待鴨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

  鍋內留少許油,加入鹽、酒、鮮湯、燒至滾開后,再將鴨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幾下裝盤即成。

  功效:溫中健脾,利水消腫。

   荸薺冰糖藕羹

  配料:荸薺250克,藕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藕洗凈切小塊。沙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如冰糖再燉10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開胃,止瀉固精。

  小滿節氣食譜3

   小滿節氣吃什么水果

  1、檸檬: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檸檬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現象、美白淡斑、收細毛孔、軟化角質層及令肌膚有光澤。

  據研究,檸檬能降低皮膚癌發病率,每周只要一勺左右的'檸檬汁即可將皮膚癌的發病率下降30%。

  2、橙子:橙子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血中膽固醇,可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確保夏日里的身體健康。

  3、獼猴桃:獼猴桃含有Vc、VE、VK等多種維生素,屬營養和膳食纖維豐富的低脂肪食品,對減肥健美、美容有獨特的功效。

  獼猴桃含有抗氧化物質,能夠增強人體的自我免疫功能。

  4、櫻桃:枇杷、楊梅、櫻桃并稱為“初夏果品三姐妹”櫻桃含有糖、枸櫞酸、胡蘿卜素、維生素C鐵等成分,尤其含鐵量為水果之冠,含胡蘿卜素高出蘋果、葡萄5倍,對防治貧血、護眼大有益處。中醫認為,其性味甘、酸、微溫,能健脾和胃,滋補肝腎,養血美膚,強健筋骨,生津止渴,澀精止瀉。

   小滿節氣養生有哪些禁忌

  1、忌吃隔夜生冷食物:小滿時節氣溫較高,濕度大,給細菌、病毒繁殖創造了條件,隔夜食物易變質,生冷食物易損傷脾胃,造成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疾病。

  小滿時節,很多新鮮瓜果上市,嘗鮮是人們必做的事,但瓜果應洗凈,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太雜,吃了桑葚吃香桃,吃了枇杷吃李子,這樣嘗鮮得不償失,反而易傷胃腸,造成疾病。

  2、忌過食肥美油膩:小滿是陽氣升發的時節,一些高血壓、膽囊炎、精神 類疾病等慢性病也會在這個時候開始應加重,所以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麻辣等刺激性食物,特別要忌食一些甘肥滋膩、生濕的食物。

  清淡飲食有助于調養身心、平緩情志。特別強調,餐桌上時令的野菜不可少,時令菜蔬的天地應時之氣最足,有益人體。

小滿節氣食譜

小滿節氣食譜

  小滿節氣食譜,對于養身人士來說,食譜可以跟著節氣走,小滿過后,雨水多起來,天氣悶熱潮濕,中醫稱之為“濕邪”。因此,小滿養生注意健脾化濕為主。下面為大家分享的是小滿節氣食譜。

  小滿節氣食譜1

   一、小滿節氣粥類養生食譜

  1、綠豆粳米粥:綠豆60克,粳米100克。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功效:有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的作用,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2、苦瓜菊花粥: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喙舷磧羧ト?,切成小塊。粳米和菊花洗凈,二者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水開后,將苦瓜塊、冰糖加入鍋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

  功效:此粥可清暑熱、止痢解毒,適用于中暑煩渴、下痢等癥的輔助食療。忌同時食用濕燥、麻辣、厚膩的食物。

  3、荷葉蓮藕粥:取鮮荷葉1大張,鮮蓮藕1小節,粳米30克,白糖適量。先將荷葉洗凈煎湯500毫升左右,濾取汁,再將蓮藕洗凈切成小粒,與粳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后服食,每天3次。

  功效:本方有清熱祛暑和胃之功,適用于夏季熱、食欲不振者。

   二、小滿節氣湯類養生食譜

  1、莧菜芙蓉蛋湯:莧菜300克,豬瘦肉150克,雞蛋2個,水發粉絲50克。

  調料:蒜末、蔥末、植物油、高湯、鹽、味精、水淀粉、醋、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莧菜切段,焯后瀝干;豬瘦肉切片,加水淀粉、鹽拌勻略腌;雞蛋加少許鹽打散。平底鍋放植物油燒熱,倒蛋液小火攤成蛋皮,取出切絲。

  炒鍋放植物油燒熱,放豬瘦肉片炒變色,加蒜末、蔥末、高湯、粉絲、燒沸后放蛋皮絲、莧菜,再沸即關火,加味精、醋、胡椒粉調味即可。

  2、冬瓜草魚煲: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除熱。

  小滿節氣食譜2

   白鯽滾荷包蛋

  配料:白鯽魚500克、雞蛋3個、生姜3片、胡椒粉適量。

  做法:白鯽魚宰洗凈,慢火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鏟起;雞蛋煎為荷包蛋狀,鏟起;起油鑊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下白鯽魚滾片刻,下荷包蛋,滾沸后撒入適量食鹽、胡椒粉便可。

  功效:祛濕開胃。

   芹菜拌豆腐

  配料:芹菜150克,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個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后用涼開水冷卻,控凈水待用。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即成。

  功效:平肝清熱、利濕解毒。

   冬瓜草魚煲

  配料: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除熱。

   青椒炒鴨塊

  配料:青椒150克,鴨脯肉200克,雞蛋1個,黃酒、鹽、干淀粉、鮮湯、味精、水淀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鴨脯肉劈成2寸長、6分寬的薄片,用清水洗凈后淋干;將雞蛋取清和干淀粉、鹽攪勻與鴨片一起拌勻上漿; 青椒去籽、去蒂洗凈后切片。鍋燒熱后加油燒至四成熱,將鴨片下鍋,用勺劃散,炒至八成熟時,放入青椒,待鴨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

  鍋內留少許油,加入鹽、酒、鮮湯、燒至滾開后,再將鴨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幾下裝盤即成。

  功效:溫中健脾,利水消腫。

   荸薺冰糖藕羹

  配料:荸薺250克,藕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藕洗凈切小塊。沙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如冰糖再燉10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健脾開胃,止瀉固精。

  小滿節氣食譜3

   小滿節氣吃什么水果

  1、檸檬: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檸檬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現象、美白淡斑、收細毛孔、軟化角質層及令肌膚有光澤。

  據研究,檸檬能降低皮膚癌發病率,每周只要一勺左右的'檸檬汁即可將皮膚癌的發病率下降30%。

  2、橙子:橙子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血中膽固醇,可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確保夏日里的身體健康。

  3、獼猴桃:獼猴桃含有Vc、VE、VK等多種維生素,屬營養和膳食纖維豐富的低脂肪食品,對減肥健美、美容有獨特的功效。

  獼猴桃含有抗氧化物質,能夠增強人體的自我免疫功能。

  4、櫻桃:枇杷、楊梅、櫻桃并稱為“初夏果品三姐妹”櫻桃含有糖、枸櫞酸、胡蘿卜素、維生素C鐵等成分,尤其含鐵量為水果之冠,含胡蘿卜素高出蘋果、葡萄5倍,對防治貧血、護眼大有益處。中醫認為,其性味甘、酸、微溫,能健脾和胃,滋補肝腎,養血美膚,強健筋骨,生津止渴,澀精止瀉。

   小滿節氣養生有哪些禁忌

  1、忌吃隔夜生冷食物:小滿時節氣溫較高,濕度大,給細菌、病毒繁殖創造了條件,隔夜食物易變質,生冷食物易損傷脾胃,造成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疾病。

  小滿時節,很多新鮮瓜果上市,嘗鮮是人們必做的事,但瓜果應洗凈,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太雜,吃了桑葚吃香桃,吃了枇杷吃李子,這樣嘗鮮得不償失,反而易傷胃腸,造成疾病。

  2、忌過食肥美油膩:小滿是陽氣升發的時節,一些高血壓、膽囊炎、精神 類疾病等慢性病也會在這個時候開始應加重,所以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麻辣等刺激性食物,特別要忌食一些甘肥滋膩、生濕的食物。

  清淡飲食有助于調養身心、平緩情志。特別強調,餐桌上時令的野菜不可少,時令菜蔬的天地應時之氣最足,有益人體。

小暑節氣的養生食譜一覽

小暑 是相對 大暑 而言,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下面是我整理的關于小暑節氣的養生食譜,歡迎閱讀!

小暑人們的活動有哪些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魯南和蘇北地區在小暑時節的傳統習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剛過、秋收未到的夏閑時候,忙活半年的莊稼人便三五戶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來。而此時喝著山泉水長大的小山羊,吃了數月的青草,已是肉質肥嫩、香氣撲鼻。這種習俗可追溯到堯舜時期,在當地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暑羊的 愛好 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p>

2、食新

民間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時節“食新”的習俗。農民會用新米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豐登。然后人們開開心心地品嘗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麥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著吃。這種吃法,早在漢代就有,唐宋時期更為普遍。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

3、封齋

湘西苗族的封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鱉、蟹等物。據說誤食了要招災禍,但仍可吃豬、牛、羊肉。

4、吃伏面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過后就進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飲食上,人們會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以度過炎熱的伏天。

入伏之時,剛好是我國小麥生產區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麥滿倉,而到了伏天人們精神委頓,食欲不佳,餃子卻是傳統食品中開胃解饞的佳品,所以人們用新磨的面粉包餃子,或者吃頓新白面做的面條,就有了“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在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據考證,伏日吃面習俗出現在三國時期?!段菏洗呵铩酚涊d:“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

5、小暑舐牛

在山東臨沂地區,每到小暑,人們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干活,不淌汗,民謠有;“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p>

6、吃藕

此外,在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在清咸豐年間,蓮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藕與“偶”同音,所以人們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滿。藕與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潔的人格象征。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鉀和膳食纖維也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偎爛,切片后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小暑為什么要嘗新食新?

小暑時節,各地時興“嘗新”。早先北方的小麥、南方的稻子,小暑時節都已收割完畢。伴隨新糧食的收獲,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祭祀儀式,包括祭天、祭地等,甚至還會祭祀“土地公公”。

古人將后稷(黃帝玄孫,帝嚳嫡長子)奉為“谷神”,人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飯祭祀谷神,然后嘗新米、喝新酒,謂之“六六?!?。尤其是北方人,還會將最新鮮的面粉蒸成饅頭吃食和獻給祖先,而且還習慣在這天用新米做粥喝。

自宋朝末年時起,在南方就出現了在每年小暑過后早稻成熟開鐮食新的習俗。人們在自己吃第一口新米飯之前,把新米做成干飯,釀成新酒,備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絲瓜、茄子,有種憶苦思甜的味道。

具體儀式據文獻記載是這樣的:物品擺放在五谷大神位上敬奉時,在燒香點燭后要念:“請五谷大神食新!多謝五谷大神恩澤,五谷豐登,保佑一家順勁,身體強健,緊做緊有來?!贝慊鸪苫液?,便燒上衣紙。

然后,把干飯酒肉菜擺放在自己的飯桌上,念“請先祖(上輩)們嘗嘗新”,用雙手拜上三拜。待中午時分,請來幫工收割過稻谷的鄉人一同食新,并交流生產 經驗 ,共謀發展生產的計劃。用自己雙手種出來的稻谷做出來的干飯,吃起來當然香噴噴,也更富有親切感。

小暑的養生食譜

1、炒綠豆芽

材料:新鮮綠豆芽500克,花椒少許幾粒,植物油、白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豆芽洗凈水淋干,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2、素炒藕片

材料:鴨臉、調味料。

做法:選擇應季新鮮連藕,清理干凈后切割成片狀。鴨臉非常容易空氣氧化放到冷水里邊泡一下,隨后熱鍋加點油,隨后放進鴨彤和別的調味料,直到藕掉色后就可以起鍋。

3、紅燒黃鱔

材料︰鱔魚、調味料。

做法:將鱔魚洗干凈后切割成段狀。然后將姜片、蒜頭等調味料解決好。隨后熱鍋燒電,隨后放進鱔魚。添加調味料,炒糖色后擺盤就可以。

4、砂仁粳米粥

材料:粳米250克、砂仁3克。

做法:將砂仁選干凈,碾成細末;粳米淘洗干凈,放八鋁鍋內。將鋁鍋置灶上,加水適量,用武火熬煮熱爛,加入砂仁末,再燒沸,即成。


小暑節氣的養生食譜一覽相關 文章 :

★ 2021小暑節氣養生食譜

★ 盤點小暑八大養生食譜

★ 二十四節氣小暑養生保健原則及食譜

★ 小暑節氣養生吃什么

★ 小暑養生食療配方大全

★ 2021小暑節氣的養生食譜

★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推薦

★ 小暑的習俗及養生食譜

★ 2019小暑節氣養生食譜,小暑吃什么最養生

★ 小暑的養生攻略及傳統食物

小暑節氣的養生食譜一覽

小暑 是相對 大暑 而言,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下面是我整理的關于小暑節氣的養生食譜,歡迎閱讀!

小暑人們的活動有哪些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魯南和蘇北地區在小暑時節的傳統習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剛過、秋收未到的夏閑時候,忙活半年的莊稼人便三五戶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來。而此時喝著山泉水長大的小山羊,吃了數月的青草,已是肉質肥嫩、香氣撲鼻。這種習俗可追溯到堯舜時期,在當地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暑羊的 愛好 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p>

2、食新

民間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時節“食新”的習俗。農民會用新米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豐登。然后人們開開心心地品嘗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麥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著吃。這種吃法,早在漢代就有,唐宋時期更為普遍。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

3、封齋

湘西苗族的封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鱉、蟹等物。據說誤食了要招災禍,但仍可吃豬、牛、羊肉。

4、吃伏面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過后就進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飲食上,人們會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以度過炎熱的伏天。

入伏之時,剛好是我國小麥生產區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麥滿倉,而到了伏天人們精神委頓,食欲不佳,餃子卻是傳統食品中開胃解饞的佳品,所以人們用新磨的面粉包餃子,或者吃頓新白面做的面條,就有了“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在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據考證,伏日吃面習俗出現在三國時期?!段菏洗呵铩酚涊d:“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

5、小暑舐牛

在山東臨沂地區,每到小暑,人們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干活,不淌汗,民謠有;“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p>

6、吃藕

此外,在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在清咸豐年間,蓮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藕與“偶”同音,所以人們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滿。藕與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潔的人格象征。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鉀和膳食纖維也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偎爛,切片后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小暑為什么要嘗新食新?

小暑時節,各地時興“嘗新”。早先北方的小麥、南方的稻子,小暑時節都已收割完畢。伴隨新糧食的收獲,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祭祀儀式,包括祭天、祭地等,甚至還會祭祀“土地公公”。

古人將后稷(黃帝玄孫,帝嚳嫡長子)奉為“谷神”,人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飯祭祀谷神,然后嘗新米、喝新酒,謂之“六六?!?。尤其是北方人,還會將最新鮮的面粉蒸成饅頭吃食和獻給祖先,而且還習慣在這天用新米做粥喝。

自宋朝末年時起,在南方就出現了在每年小暑過后早稻成熟開鐮食新的習俗。人們在自己吃第一口新米飯之前,把新米做成干飯,釀成新酒,備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絲瓜、茄子,有種憶苦思甜的味道。

具體儀式據文獻記載是這樣的:物品擺放在五谷大神位上敬奉時,在燒香點燭后要念:“請五谷大神食新!多謝五谷大神恩澤,五谷豐登,保佑一家順勁,身體強健,緊做緊有來?!贝慊鸪苫液?,便燒上衣紙。

然后,把干飯酒肉菜擺放在自己的飯桌上,念“請先祖(上輩)們嘗嘗新”,用雙手拜上三拜。待中午時分,請來幫工收割過稻谷的鄉人一同食新,并交流生產 經驗 ,共謀發展生產的計劃。用自己雙手種出來的稻谷做出來的干飯,吃起來當然香噴噴,也更富有親切感。

小暑的養生食譜

1、炒綠豆芽

材料:新鮮綠豆芽500克,花椒少許幾粒,植物油、白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豆芽洗凈水淋干,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2、素炒藕片

材料:鴨臉、調味料。

做法:選擇應季新鮮連藕,清理干凈后切割成片狀。鴨臉非常容易空氣氧化放到冷水里邊泡一下,隨后熱鍋加點油,隨后放進鴨彤和別的調味料,直到藕掉色后就可以起鍋。

3、紅燒黃鱔

材料︰鱔魚、調味料。

做法:將鱔魚洗干凈后切割成段狀。然后將姜片、蒜頭等調味料解決好。隨后熱鍋燒電,隨后放進鱔魚。添加調味料,炒糖色后擺盤就可以。

4、砂仁粳米粥

材料:粳米250克、砂仁3克。

做法:將砂仁選干凈,碾成細末;粳米淘洗干凈,放八鋁鍋內。將鋁鍋置灶上,加水適量,用武火熬煮熱爛,加入砂仁末,再燒沸,即成。


小暑節氣的養生食譜一覽相關 文章 :

★ 2021小暑節氣養生食譜

★ 盤點小暑八大養生食譜

★ 二十四節氣小暑養生保健原則及食譜

★ 小暑節氣養生吃什么

★ 小暑養生食療配方大全

★ 2021小暑節氣的養生食譜

★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推薦

★ 小暑的習俗及養生食譜

★ 2019小暑節氣養生食譜,小暑吃什么最養生

★ 小暑的養生攻略及傳統食物

谷雨節氣前后的幾個養生食譜

  谷雨節氣是春季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當然, 我們大家在谷雨節氣前后,也是需要適當的做一些養生和保健的工作的,比如在生活中經常食用一些養生食譜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那么大家對于谷雨節氣前后前后的養生食譜了解多少?

   鮮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

  材料:鮮土茯苓400克、眉豆80克、豬脊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鮮土茯苓刮去外皮、洗凈,切塊狀;眉豆稍浸泡,洗凈;豬脊骨洗凈,用刀背敲裂,然后將各湯料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便可。相信我們很多的朋友們在生活中都是吃過鮮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的,當然,在谷雨掐你后食用一些鮮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更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健脾祛濕的功效的,對于幫助我們大家防治風濕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赤小豆木棉花湯

  材料:木棉花,薏米,排骨,赤小豆。

  做法:把木棉花、薏米和赤小豆洗干凈備用,排骨洗干凈斬段,放入沸水中焯水,撈出再放入砂鍋里熬兩小時,最后加鹽即可?,F在我們也了解了赤小豆木棉花湯的做法了,所以在谷雨節氣前后就是可以經常做著食用的,赤小豆木棉花湯也是有著非常不錯的祛濕功效的,對于春季潮濕天氣多而引起的濕熱,可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因為赤小豆木棉花湯的赤小豆有去水利尿的作用,可祛濕去水腫。

  上面我們為大家介紹了許多的適合谷雨節氣前后食用的養生食譜了,比如鮮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和赤小豆木棉花湯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在谷雨節氣前后,經常食用這些美味的養生食譜,對于促進我們人體的健康來說是非常的有好處的。

谷雨節氣前后的幾個養生食譜

  谷雨節氣是春季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當然, 我們大家在谷雨節氣前后,也是需要適當的做一些養生和保健的工作的,比如在生活中經常食用一些養生食譜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那么大家對于谷雨節氣前后前后的養生食譜了解多少?

   鮮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

  材料:鮮土茯苓400克、眉豆80克、豬脊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鮮土茯苓刮去外皮、洗凈,切塊狀;眉豆稍浸泡,洗凈;豬脊骨洗凈,用刀背敲裂,然后將各湯料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的食鹽便可。相信我們很多的朋友們在生活中都是吃過鮮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的,當然,在谷雨掐你后食用一些鮮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更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健脾祛濕的功效的,對于幫助我們大家防治風濕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赤小豆木棉花湯

  材料:木棉花,薏米,排骨,赤小豆。

  做法:把木棉花、薏米和赤小豆洗干凈備用,排骨洗干凈斬段,放入沸水中焯水,撈出再放入砂鍋里熬兩小時,最后加鹽即可?,F在我們也了解了赤小豆木棉花湯的做法了,所以在谷雨節氣前后就是可以經常做著食用的,赤小豆木棉花湯也是有著非常不錯的祛濕功效的,對于春季潮濕天氣多而引起的濕熱,可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因為赤小豆木棉花湯的赤小豆有去水利尿的作用,可祛濕去水腫。

  上面我們為大家介紹了許多的適合谷雨節氣前后食用的養生食譜了,比如鮮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和赤小豆木棉花湯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在谷雨節氣前后,經常食用這些美味的養生食譜,對于促進我們人體的健康來說是非常的有好處的。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推薦

小暑 比剛 立夏 時溫度要高,隨著日期推進,也會偶有極端高溫天氣出現,此時健康飲食最重要。那么這個時節有什么 健康食譜 推薦呢?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小暑時節健康食譜,歡迎大家閱讀。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一、素炒豆皮:

[配料] 豆皮二張,植物油、食鹽、蔥、味精各適量。

[做法] 豆皮切絲,蔥洗凈切絲。油鍋燒至6成熱,蔥絲下鍋,烹出香味,將豆皮絲入鍋翻炒,隨后加食鹽,炒數分鐘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攪勻起鍋。

[功效] 補虛,止汗。適合多汗、自汗、盜汗者食用。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二、炒綠豆芽:

[配料] 新鮮綠豆芽500克,花椒少許幾粒,植物油、白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 豆芽洗凈水淋干,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療瘡瘍。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三、西瓜番茄汁:

[配料] 西瓜半個,番茄3個大小適中。

[做法] 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沖燙,剝皮去籽。二者同時絞汁,兩液合并,隨量飲用。

[功效] 清熱、生津、止渴。對于夏季感冒,口渴、煩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熱者尤為適宜。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四、素燴面筋:

[配料] 水面筋500克,蔥、姜、食鹽、淀粉、植物油、味精個適量。

[做法] 水面筋切薄片,蔥、姜洗凈切絲備用。油鍋燒熱,將水面筋入鍋,煸炒至焦黃,加蔥、姜煸炒數分鐘,兌水一碗,加食鹽,待面筋熟透后,放入味精,再用淀粉勾芡,湯汁明透即可。

[功效] 解熱、除煩、止渴。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五、蠶豆燉牛肉:

[配料] 鮮蠶豆或水發蠶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鹽少許,味精、香油適量。

[做法] 牛肉切小塊,先在水鍋內汆一下,撈出淋水,將沙鍋內放入適量的水,待水溫時,牛肉入鍋,燉至六成熟,將蠶豆入鍋,開鍋后改文火,放鹽煨

燉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鍋即可。

[功效] 健脾利濕,補虛強體。

小暑節氣飲食要注意什么

小暑節氣飲食要注意宜清淡食蔬果和西瓜好慎點吃。

1、宜清淡食蔬果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于高發癥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2、西瓜好,慎點吃

在天氣炎熱難耐之時,若在戶外活動較多,有時會感到不適。就如人在太陽底下曝曬,常會多汗氣喘,這就是「暑邪傷津耗氣」的表現了。消暑生津的食物有很多,而性味甘寒的西瓜則有較好的清熱生津效果。若因受暑而出現煩熱口渴等表現,可選擇食用。但因西瓜性寒,體質虛寒的人若服食過量,則容易導致泄瀉、腹滿等胃腸不適疾病,不可不慎。

小暑節氣注意事項

1、注意休息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增大,容易感到疲勞。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 措施 。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2、注意飲食

夏天可進食含水量較高的蔬菜和新鮮水果,如生菜、絲瓜、冬瓜、黃瓜、西紅柿、桃子、西瓜、楊梅、梨等,用來補充機體丟失的水分。另外,飲用乳制品、果汁等亦是較好的選擇,既能補水,又能滿足營養之需。切忌為圖口爽而貪涼飲冷。

3、注意衣著

外出時穿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切忌為了顯露身材穿著過于緊身、不透風的衣褲,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推薦相關 文章 :

★ 小暑節氣養生食譜

★ 24節氣小暑的9款養生食譜推薦

★ 小暑健康養生食譜

★ 小暑養生食譜推薦

★ 小暑節氣養生吃什么

★ 小暑節氣養生食譜有哪些

★ 小暑滋陰清熱食譜有哪些推薦

★ 小暑時節的食物介紹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推薦

小暑 比剛 立夏 時溫度要高,隨著日期推進,也會偶有極端高溫天氣出現,此時健康飲食最重要。那么這個時節有什么 健康食譜 推薦呢?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小暑時節健康食譜,歡迎大家閱讀。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一、素炒豆皮:

[配料] 豆皮二張,植物油、食鹽、蔥、味精各適量。

[做法] 豆皮切絲,蔥洗凈切絲。油鍋燒至6成熱,蔥絲下鍋,烹出香味,將豆皮絲入鍋翻炒,隨后加食鹽,炒數分鐘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攪勻起鍋。

[功效] 補虛,止汗。適合多汗、自汗、盜汗者食用。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二、炒綠豆芽:

[配料] 新鮮綠豆芽500克,花椒少許幾粒,植物油、白醋、食鹽、味精適量。

[做法] 豆芽洗凈水淋干,油鍋燒熱,花椒入鍋,烹出香味,將豆芽下鍋爆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數分鐘,起鍋時放入食鹽、味精,裝盤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療瘡瘍。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三、西瓜番茄汁:

[配料] 西瓜半個,番茄3個大小適中。

[做法] 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沖燙,剝皮去籽。二者同時絞汁,兩液合并,隨量飲用。

[功效] 清熱、生津、止渴。對于夏季感冒,口渴、煩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熱者尤為適宜。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四、素燴面筋:

[配料] 水面筋500克,蔥、姜、食鹽、淀粉、植物油、味精個適量。

[做法] 水面筋切薄片,蔥、姜洗凈切絲備用。油鍋燒熱,將水面筋入鍋,煸炒至焦黃,加蔥、姜煸炒數分鐘,兌水一碗,加食鹽,待面筋熟透后,放入味精,再用淀粉勾芡,湯汁明透即可。

[功效] 解熱、除煩、止渴。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五、蠶豆燉牛肉:

[配料] 鮮蠶豆或水發蠶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鹽少許,味精、香油適量。

[做法] 牛肉切小塊,先在水鍋內汆一下,撈出淋水,將沙鍋內放入適量的水,待水溫時,牛肉入鍋,燉至六成熟,將蠶豆入鍋,開鍋后改文火,放鹽煨

燉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鍋即可。

[功效] 健脾利濕,補虛強體。

小暑節氣飲食要注意什么

小暑節氣飲食要注意宜清淡食蔬果和西瓜好慎點吃。

1、宜清淡食蔬果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于高發癥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2、西瓜好,慎點吃

在天氣炎熱難耐之時,若在戶外活動較多,有時會感到不適。就如人在太陽底下曝曬,常會多汗氣喘,這就是「暑邪傷津耗氣」的表現了。消暑生津的食物有很多,而性味甘寒的西瓜則有較好的清熱生津效果。若因受暑而出現煩熱口渴等表現,可選擇食用。但因西瓜性寒,體質虛寒的人若服食過量,則容易導致泄瀉、腹滿等胃腸不適疾病,不可不慎。

小暑節氣注意事項

1、注意休息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增大,容易感到疲勞。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 措施 。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2、注意飲食

夏天可進食含水量較高的蔬菜和新鮮水果,如生菜、絲瓜、冬瓜、黃瓜、西紅柿、桃子、西瓜、楊梅、梨等,用來補充機體丟失的水分。另外,飲用乳制品、果汁等亦是較好的選擇,既能補水,又能滿足營養之需。切忌為圖口爽而貪涼飲冷。

3、注意衣著

外出時穿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切忌為了顯露身材穿著過于緊身、不透風的衣褲,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小暑時節健康食譜推薦相關 文章 :

★ 小暑節氣養生食譜

★ 24節氣小暑的9款養生食譜推薦

★ 小暑健康養生食譜

★ 小暑養生食譜推薦

★ 小暑節氣養生吃什么

★ 小暑節氣養生食譜有哪些

★ 小暑滋陰清熱食譜有哪些推薦

★ 小暑時節的食物介紹

小寒節氣養生食譜?

1、菜飯

  小寒節氣,老南京講究吃菜飯,其來源估計與天冷進補有關系。所謂菜飯就是青菜和米飯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腸、火腿、板鴨丁。其中矮腳黃、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極具南京特色。

  這些在今日看似平常之物,過去則是家庭條件較富裕的人們才能享用的,經濟條件不太好的人家是舍不得加肉的,會往菜飯里埋一勺豬油,那時候平時飯菜沒有多少油水,因此“豬油拌飯”吃起來格外香。

 
 
2、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臘八在小寒節氣前后,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內容如此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穣、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鄙鲜鍪称肪鶠楦蕼刂?,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朋友們可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身體狀況選擇臘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臘八粥會更適合自己的體質。

 
 
3、羊肉

  “小寒”時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御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羊肉是溫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卜一起煮,加上大蔥和生姜調味,建議每周吃一次,不但不會上火,還可以暖暖地過個冬天。

  以“當歸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姜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的作用。

 

 4、雞湯

  老南京還有逢“九”吃一只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據說,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于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

  母雞燉湯,搭配點養生材料會更好。家里有什么就放點什么,紅棗、蓮子、枸杞、桂圓等等的,也可搭配香菇、山藥、蟲草花,或者干貝、海米都行,味道都鮮美平和。小火慢慢煲煮2-3個小時,然后將上面的油脂撇去,雞去骨拆肉,直接吃喝,做火鍋湯底,或者早晨用雞湯煮面都不錯的。

 
 
5、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里面吃。

  糯米飯寓意溫暖,從年頭到年尾都暖乎乎。因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覺暖和,利于驅寒。中醫理論上來說,糯米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6、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后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

小寒節氣養生食譜?

1、菜飯

  小寒節氣,老南京講究吃菜飯,其來源估計與天冷進補有關系。所謂菜飯就是青菜和米飯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腸、火腿、板鴨丁。其中矮腳黃、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極具南京特色。

  這些在今日看似平常之物,過去則是家庭條件較富裕的人們才能享用的,經濟條件不太好的人家是舍不得加肉的,會往菜飯里埋一勺豬油,那時候平時飯菜沒有多少油水,因此“豬油拌飯”吃起來格外香。

 
 
2、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臘八在小寒節氣前后,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內容如此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穣、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鄙鲜鍪称肪鶠楦蕼刂?,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朋友們可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身體狀況選擇臘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臘八粥會更適合自己的體質。

 
 
3、羊肉

  “小寒”時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御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羊肉是溫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卜一起煮,加上大蔥和生姜調味,建議每周吃一次,不但不會上火,還可以暖暖地過個冬天。

  以“當歸生姜”為主要原料的當歸生姜羊肉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非常適合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白領一族;而有嚴重腰膝酸軟、畏寒怕冷的人群,則適合進補“羊腎紅參粥”,有益氣壯陽的作用。

 

 4、雞湯

  老南京還有逢“九”吃一只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據說,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于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

  母雞燉湯,搭配點養生材料會更好。家里有什么就放點什么,紅棗、蓮子、枸杞、桂圓等等的,也可搭配香菇、山藥、蟲草花,或者干貝、海米都行,味道都鮮美平和。小火慢慢煲煮2-3個小時,然后將上面的油脂撇去,雞去骨拆肉,直接吃喝,做火鍋湯底,或者早晨用雞湯煮面都不錯的。

 
 
5、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里面吃。

  糯米飯寓意溫暖,從年頭到年尾都暖乎乎。因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覺暖和,利于驅寒。中醫理論上來說,糯米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6、黃芽菜

  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后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節氣養生食譜空氣

簡介:《二十四節氣養生食譜》是2006年5月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邵淑杰。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