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夏至期間養生食譜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2-20 23:37:54
文檔

夏至期間養生食譜

夏至適宜吃冬瓜、萵筍、蓮藕等菜養生:1. 冬瓜: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成分,有清熱化濕毒的作用。2. 萵筍: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道蠕動,預防消化不良和肥胖。3. 蓮藕: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清熱涼血、散瘀止血、健脾胃的作用。需要適量食用,不可暴飲暴食。
推薦度:
導讀夏至適宜吃冬瓜、萵筍、蓮藕等菜養生:1. 冬瓜: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成分,有清熱化濕毒的作用。2. 萵筍: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道蠕動,預防消化不良和肥胖。3. 蓮藕: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清熱涼血、散瘀止血、健脾胃的作用。需要適量食用,不可暴飲暴食。

夏至適宜吃冬瓜、萵筍、蓮藕等菜養生:

1. 冬瓜: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成分,有清熱化濕毒的作用。

2. 萵筍: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道蠕動,預防消化不良和肥胖。

3. 蓮藕: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清熱涼血、散瘀止血、健脾胃的作用。需要適量食用,不可暴飲暴食。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夏至煲湯 養生食譜介紹?

夏至來了,天氣也越來越熱,人們的食欲降低,這時候喝湯是最好的,不僅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也養生健康。那么,就讓老黃歷帶大家了解,夏至煲湯喝什么,一起來看看養生食譜吧。

腐竹黃瓜湯腐竹中谷氨酸含量較高,具有良好的健腦作用,非常適合兒童食用。材料:水發腐竹90克,黃瓜75克調味料:鹽4克,雞精2克,蔥、姜各3克
腐竹黃瓜湯的做法1、將水發腐竹、黃瓜均洗凈切絲備用。2、凈鍋上火倒入油,將蔥、姜爆香,下入黃瓜、水發腐竹煸炒,倒入水,調入鹽、雞精煲至熟即可。
適合人群:兒童養生功效:提神健腦煲湯小貼士:黃瓜也可在湯出鍋前放入,以保持其清香口感。
黃瓜茯苓烏蛇湯主料:烏梢蛇250克,黃瓜500克,土茯苓250克,赤小豆100克。輔料:生姜3片,紅棗8粒。
黃瓜茯苓烏蛇湯的做法1.先將烏梢蛇去皮及骨臟,洗凈,放滾水中煮熟,撈起拆骨留用。鮮黃瓜洗凈,切塊。土茯苓、赤小豆、紅棗(去核),生姜洗凈。2.然后將主料全部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3小時,調味食肉飲湯。
海帶老鴨湯夏天吃一些海帶和鴨肉可以補充由于天熱而流失的維生素和蛋白質,利水消腫,防暑祛熱。材料:老鴨子半只、海帶半斤、小蒜10左右、姜一塊、枸杞一把。
海帶老鴨湯做法1、老鴨整理干凈,切成大塊;海帶洗后切片,老姜拍爛待用。2、將鴨塊倒入干鍋中翻炒,待皮中的油爆出即可。3、水燒開后倒入炒好的鴨塊、海帶,加入備好的老姜、枸杞,大火燉開后轉小火燉至肉爛。(用砂鍋燉3-4小時)
鴨肉是祛寒除濕溫補之物,尤適合體熱上火者常食,以達到滋補去濕、養胃補腎、除痰健肺、解毒消腫的食療作用。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夏至煲湯 養生食譜介紹?

夏至來了,天氣也越來越熱,人們的食欲降低,這時候喝湯是最好的,不僅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也養生健康。那么,就讓老黃歷帶大家了解,夏至煲湯喝什么,一起來看看養生食譜吧。

腐竹黃瓜湯腐竹中谷氨酸含量較高,具有良好的健腦作用,非常適合兒童食用。材料:水發腐竹90克,黃瓜75克調味料:鹽4克,雞精2克,蔥、姜各3克
腐竹黃瓜湯的做法1、將水發腐竹、黃瓜均洗凈切絲備用。2、凈鍋上火倒入油,將蔥、姜爆香,下入黃瓜、水發腐竹煸炒,倒入水,調入鹽、雞精煲至熟即可。
適合人群:兒童養生功效:提神健腦煲湯小貼士:黃瓜也可在湯出鍋前放入,以保持其清香口感。
黃瓜茯苓烏蛇湯主料:烏梢蛇250克,黃瓜500克,土茯苓250克,赤小豆100克。輔料:生姜3片,紅棗8粒。
黃瓜茯苓烏蛇湯的做法1.先將烏梢蛇去皮及骨臟,洗凈,放滾水中煮熟,撈起拆骨留用。鮮黃瓜洗凈,切塊。土茯苓、赤小豆、紅棗(去核),生姜洗凈。2.然后將主料全部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3小時,調味食肉飲湯。
海帶老鴨湯夏天吃一些海帶和鴨肉可以補充由于天熱而流失的維生素和蛋白質,利水消腫,防暑祛熱。材料:老鴨子半只、海帶半斤、小蒜10左右、姜一塊、枸杞一把。
海帶老鴨湯做法1、老鴨整理干凈,切成大塊;海帶洗后切片,老姜拍爛待用。2、將鴨塊倒入干鍋中翻炒,待皮中的油爆出即可。3、水燒開后倒入炒好的鴨塊、海帶,加入備好的老姜、枸杞,大火燉開后轉小火燉至肉爛。(用砂鍋燉3-4小時)
鴨肉是祛寒除濕溫補之物,尤適合體熱上火者常食,以達到滋補去濕、養胃補腎、除痰健肺、解毒消腫的食療作用。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夏至吃什么好養生四款美食推薦

夏季時有一個節氣叫做夏至,那么夏至到了吃什么養生?下面懂視小編整理了夏至養生的四款美食,一起來看看吧。
夏至養生的四款美食一、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洗凈,冬瓜洗凈,連皮切,生魚洗凈,宰凈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
2、以上材料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
3、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
推薦理由: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富有營養并且清淡不膩,還可以祛濕健脾,對人體有好處。赤小豆是常用的煲湯材料,有消腫解毒,健脾去濕的作用。其中的冬瓜還可以解暑氣。
二、百合綠豆粥
材料:百合30克,綠豆50克,大米100克,白糖30克。
做法:
1、將百合洗凈,綠豆洗凈,去泥沙,大米淘洗干凈。
2、將大米放入鍋內,加入300毫升水,再放入百合、綠豆,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熬1小時左右,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推薦理由:在夏季,天氣十分炎熱。因此,降溫防止暑氣是十分必要的。這種百合綠豆粥可以消暑降溫,清熱解毒,在夏季多喝這款粥,對身體很有好處。
三、清炒馬齒莧
材料:馬齒莧、色拉油、鹽、姜、大蒜(白皮)、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馬齒莧洗凈,切成3厘米長,入沸水鍋內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蒜子、姜切末。
2、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推薦理由: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
四、五豆粥
材料:黃豆25g,綠豆25g,赤小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把豆子洗凈,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時。泡好的豆子放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熬,1小時之后關火。不要打開蓋子,在鍋里燜15到20分鐘,這樣五豆粥就煮好了。
推薦理由:中醫認為,五色入五臟,五豆粥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A等物質。綠豆清暑熱生津,赤小豆消腫利水,炒扁豆健脾止瀉,黑豆除煩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
夏至八款食譜祛濕防暑食譜一:蝦仁炒絲瓜
絲瓜性味甘平,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等功效。蝦中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堿等成分,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
材料:絲瓜100克、蝦200克、食用油20毫升、鹽2克、料酒少許、生抽少許、水淀粉適量、姜絲適量、蒜片適量。
做法:絲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蝦洗凈后,去頭去殼,剝成蝦仁。將蝦仁放入碗中,加入料酒5毫升和水淀粉5毫升,拌勻腌制10分鐘。炒鍋置火上燒熱,倒入油10毫升,待油溫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蝦仁翻炒至蝦肉變紅,撈出待用。將炒鍋再次置于火上燒熱,倒入剩余的油,放入鮮姜絲和大蒜片大火爆香,加入絲瓜塊翻炒片刻,放入蝦仁,調入適量的料酒、生抽、鹽、水淀粉,拌炒均勻即可。
食譜二:清炒馬齒莧
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適應于目翳、心血管疾病、腎炎水腫、熱毒瀉痢、便血、痔瘡出血等。
材料:馬齒莧、色拉油、鹽、姜、大蒜(白皮)、香油。
做法:將馬齒莧洗凈,切成3厘米長,入沸水鍋內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蒜子、姜切末。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食譜三:紫薯百合銀耳羹
百合具有潤肺、止咳、平喘,清熱、養心、安神等功效。因此,百合對于夏日燥熱引起的心煩失眠、咽干喉痛、鼻出血以及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低熱失眠、心煩口渴等癥狀均具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材料:紫薯1個、百合2個、銀耳1把、冰糖10克、水適量。
做法:紫薯、鮮百合、銀耳1把和冰糖,銀耳用冷水泡發后,去*根部,撕成小塊,砂鍋內加足量的水放入銀耳,煮開后轉小火燉1.5小時左右。百合掰成小瓣,清洗干凈后浸泡在清水中備用,紫薯去皮切成小丁。銀耳煮至軟爛,湯汁濃稠。加入百合、紫薯以及適量冰糖煮5分鐘左右即可關火。
食譜四:五豆粥
中醫認為,五色入五臟,五豆粥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A等物質。綠豆清暑熱生津,赤小豆消腫利水,炒扁豆健脾止瀉,黑豆除煩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
材料:黃豆25g,綠豆25g,赤小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把豆子洗凈,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時。泡好的豆子放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熬,1小時之后關火。不要打開蓋子,在鍋里燜15到20分鐘,這樣五豆粥就煮好了。
食譜五:薄荷豆腐
剛采摘的薄荷葉清爽可口,有清心明目、解毒敗火、疏風散熱、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等多種保健功效。薄荷除了用來泡茶外,還可以和豆腐一起烹炒,治傷風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病癥。
材料:豆腐2塊、鮮薄荷葉50克,鮮蔥3根。
做法:豆腐2塊、鮮薄荷葉50克,鮮蔥3根,加2碗水煎,待煎至水減半時即乘熱食用。
食譜六:冬瓜薏米鴨湯
冬瓜可清暑解毒,薏米有健脾去濕、美白消腫之功,鴨肉則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效,將三者同煲成湯飲用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此湯清甜香濃,不僅有清熱解毒、消暑祛濕之效,還有減肥消脂、美白祛痘的作用,很適合MM們夏天常飲,以達到美白養顏的目的。
材料:老鴨半只、薏米一把、冬瓜兩斤、姜、料酒、鹽、白胡椒粉、小蔥。
做法:老鴨去頭、腳和*,清洗干凈,去掉多余的油脂,剁成大塊。姜切片,冬瓜去皮切大塊,薏米洗凈提前浸泡備用;炒鍋內不放油,將鴨塊放入,加兩三片姜一起,翻炒,炒到鴨肉變色時,加入少許料酒,繼續翻炒到鴨塊收縮,往外冒油;將炒好的鴨塊轉入砂鍋,加入剩余的姜片,放入足量開水及泡好的薏米,燒開,再轉小火燉1小時;在湯鍋中加入冬瓜和少許鹽,中火再燉20分鐘即可,撒切碎的小蔥和白胡椒粉即可食用。
食譜七:山藥蓮子湯
山藥蓮子湯有益氣健脾、除濕止帶的作用,對于運行失常所導致的精神疲倦、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等癥狀均有一定的療效。
材料:蓮子35克、薏苡仁30克、淮山藥3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蓮子去皮取芯,淮山藥、薏苡仁,分別清洗干凈,一起放入鍋子里,加入足夠的清水,文火燉煮至熟爛之后,調入白糖,攪拌均勻之后即可飲用。
食譜八:荷葉茯苓粥
荷葉是“藥食兩用”的食物。中醫認為,荷葉性微溫平味辛,入心、肝、肺三經。荷葉有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熱養神、降壓利尿、斂液止汗等功效。此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材料:荷葉1張(鮮、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葉渣的湯中;同煮成粥,出鍋前加白砂糖調味即食。
夏至的膳食調養,應以低脂、低鹽、*生素且清淡為主。人們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種營養保健粥來開胃,并調理身體。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吃些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
夏至養生的飲食原則1、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于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麥制品,之外可適當多食些豬肉、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涼味酸食物為宜,盡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2、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并且因這一時期暑濕并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濕、清暑化濕。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于脾,也宜清補。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濕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但應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飲水多,導致濕氣易侵入人體。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于行水利濕。
3、健脾養胃,補氣益陰。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某些人已有疰夏、傷暑、暑濕、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癥狀出現,那么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注意針對性,辨證用膳,或補脾肺氣虛,或氣、陰雙補。
總之,暑熱、暑濕是夏季人體常易發生的生理反應,上述三個原則是根據人體在夏季易發生的生理現象或不良癥狀特點而確定的。朋友們在實際運用中還應根據當地當時的氣象條件(如春夏之交由溫轉熱,夏秋之交由熱轉涼,各地區的小氣候等,)結合各自體質不同特點及在夏季容易出現的反應,做到辨證施膳。
猜你喜歡:
1.廣東人夏至養生吃的10種食物
2.夏至節氣養生食物吃什么
3.夏至養生吃什么果蔬和食譜最好
4.11種夏至的時令水果推薦
5.夏至養生吃什么食物好

夏至吃什么好養生四款美食推薦

夏季時有一個節氣叫做夏至,那么夏至到了吃什么養生?下面懂視小編整理了夏至養生的四款美食,一起來看看吧。
夏至養生的四款美食一、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洗凈,冬瓜洗凈,連皮切,生魚洗凈,宰凈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
2、以上材料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
3、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
推薦理由: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富有營養并且清淡不膩,還可以祛濕健脾,對人體有好處。赤小豆是常用的煲湯材料,有消腫解毒,健脾去濕的作用。其中的冬瓜還可以解暑氣。
二、百合綠豆粥
材料:百合30克,綠豆50克,大米100克,白糖30克。
做法:
1、將百合洗凈,綠豆洗凈,去泥沙,大米淘洗干凈。
2、將大米放入鍋內,加入300毫升水,再放入百合、綠豆,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熬1小時左右,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推薦理由:在夏季,天氣十分炎熱。因此,降溫防止暑氣是十分必要的。這種百合綠豆粥可以消暑降溫,清熱解毒,在夏季多喝這款粥,對身體很有好處。
三、清炒馬齒莧
材料:馬齒莧、色拉油、鹽、姜、大蒜(白皮)、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馬齒莧洗凈,切成3厘米長,入沸水鍋內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蒜子、姜切末。
2、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推薦理由: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
四、五豆粥
材料:黃豆25g,綠豆25g,赤小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把豆子洗凈,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時。泡好的豆子放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熬,1小時之后關火。不要打開蓋子,在鍋里燜15到20分鐘,這樣五豆粥就煮好了。
推薦理由:中醫認為,五色入五臟,五豆粥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A等物質。綠豆清暑熱生津,赤小豆消腫利水,炒扁豆健脾止瀉,黑豆除煩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
夏至八款食譜祛濕防暑食譜一:蝦仁炒絲瓜
絲瓜性味甘平,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等功效。蝦中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堿等成分,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
材料:絲瓜100克、蝦200克、食用油20毫升、鹽2克、料酒少許、生抽少許、水淀粉適量、姜絲適量、蒜片適量。
做法:絲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蝦洗凈后,去頭去殼,剝成蝦仁。將蝦仁放入碗中,加入料酒5毫升和水淀粉5毫升,拌勻腌制10分鐘。炒鍋置火上燒熱,倒入油10毫升,待油溫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蝦仁翻炒至蝦肉變紅,撈出待用。將炒鍋再次置于火上燒熱,倒入剩余的油,放入鮮姜絲和大蒜片大火爆香,加入絲瓜塊翻炒片刻,放入蝦仁,調入適量的料酒、生抽、鹽、水淀粉,拌炒均勻即可。
食譜二:清炒馬齒莧
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適應于目翳、心血管疾病、腎炎水腫、熱毒瀉痢、便血、痔瘡出血等。
材料:馬齒莧、色拉油、鹽、姜、大蒜(白皮)、香油。
做法:將馬齒莧洗凈,切成3厘米長,入沸水鍋內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蒜子、姜切末。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食譜三:紫薯百合銀耳羹
百合具有潤肺、止咳、平喘,清熱、養心、安神等功效。因此,百合對于夏日燥熱引起的心煩失眠、咽干喉痛、鼻出血以及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低熱失眠、心煩口渴等癥狀均具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材料:紫薯1個、百合2個、銀耳1把、冰糖10克、水適量。
做法:紫薯、鮮百合、銀耳1把和冰糖,銀耳用冷水泡發后,去*根部,撕成小塊,砂鍋內加足量的水放入銀耳,煮開后轉小火燉1.5小時左右。百合掰成小瓣,清洗干凈后浸泡在清水中備用,紫薯去皮切成小丁。銀耳煮至軟爛,湯汁濃稠。加入百合、紫薯以及適量冰糖煮5分鐘左右即可關火。
食譜四:五豆粥
中醫認為,五色入五臟,五豆粥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A等物質。綠豆清暑熱生津,赤小豆消腫利水,炒扁豆健脾止瀉,黑豆除煩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
材料:黃豆25g,綠豆25g,赤小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把豆子洗凈,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時。泡好的豆子放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熬,1小時之后關火。不要打開蓋子,在鍋里燜15到20分鐘,這樣五豆粥就煮好了。
食譜五:薄荷豆腐
剛采摘的薄荷葉清爽可口,有清心明目、解毒敗火、疏風散熱、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等多種保健功效。薄荷除了用來泡茶外,還可以和豆腐一起烹炒,治傷風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病癥。
材料:豆腐2塊、鮮薄荷葉50克,鮮蔥3根。
做法:豆腐2塊、鮮薄荷葉50克,鮮蔥3根,加2碗水煎,待煎至水減半時即乘熱食用。
食譜六:冬瓜薏米鴨湯
冬瓜可清暑解毒,薏米有健脾去濕、美白消腫之功,鴨肉則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效,將三者同煲成湯飲用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此湯清甜香濃,不僅有清熱解毒、消暑祛濕之效,還有減肥消脂、美白祛痘的作用,很適合MM們夏天常飲,以達到美白養顏的目的。
材料:老鴨半只、薏米一把、冬瓜兩斤、姜、料酒、鹽、白胡椒粉、小蔥。
做法:老鴨去頭、腳和*,清洗干凈,去掉多余的油脂,剁成大塊。姜切片,冬瓜去皮切大塊,薏米洗凈提前浸泡備用;炒鍋內不放油,將鴨塊放入,加兩三片姜一起,翻炒,炒到鴨肉變色時,加入少許料酒,繼續翻炒到鴨塊收縮,往外冒油;將炒好的鴨塊轉入砂鍋,加入剩余的姜片,放入足量開水及泡好的薏米,燒開,再轉小火燉1小時;在湯鍋中加入冬瓜和少許鹽,中火再燉20分鐘即可,撒切碎的小蔥和白胡椒粉即可食用。
食譜七:山藥蓮子湯
山藥蓮子湯有益氣健脾、除濕止帶的作用,對于運行失常所導致的精神疲倦、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等癥狀均有一定的療效。
材料:蓮子35克、薏苡仁30克、淮山藥3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蓮子去皮取芯,淮山藥、薏苡仁,分別清洗干凈,一起放入鍋子里,加入足夠的清水,文火燉煮至熟爛之后,調入白糖,攪拌均勻之后即可飲用。
食譜八:荷葉茯苓粥
荷葉是“藥食兩用”的食物。中醫認為,荷葉性微溫平味辛,入心、肝、肺三經。荷葉有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熱養神、降壓利尿、斂液止汗等功效。此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材料:荷葉1張(鮮、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葉渣的湯中;同煮成粥,出鍋前加白砂糖調味即食。
夏至的膳食調養,應以低脂、低鹽、*生素且清淡為主。人們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種營養保健粥來開胃,并調理身體。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吃些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
夏至養生的飲食原則1、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于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麥制品,之外可適當多食些豬肉、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涼味酸食物為宜,盡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2、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并且因這一時期暑濕并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濕、清暑化濕。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于脾,也宜清補。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濕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但應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飲水多,導致濕氣易侵入人體。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于行水利濕。
3、健脾養胃,補氣益陰。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某些人已有疰夏、傷暑、暑濕、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癥狀出現,那么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注意針對性,辨證用膳,或補脾肺氣虛,或氣、陰雙補。
總之,暑熱、暑濕是夏季人體常易發生的生理反應,上述三個原則是根據人體在夏季易發生的生理現象或不良癥狀特點而確定的。朋友們在實際運用中還應根據當地當時的氣象條件(如春夏之交由溫轉熱,夏秋之交由熱轉涼,各地區的小氣候等,)結合各自體質不同特點及在夏季容易出現的反應,做到辨證施膳。
猜你喜歡:
1.廣東人夏至養生吃的10種食物
2.夏至節氣養生食物吃什么
3.夏至養生吃什么果蔬和食譜最好
4.11種夏至的時令水果推薦
5.夏至養生吃什么食物好

夏至吃什么好養生四款美食推薦

夏季時有一個節氣叫做夏至,那么夏至到了吃什么養生?下面懂視小編整理了夏至養生的四款美食,一起來看看吧。
夏至養生的四款美食一、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洗凈,冬瓜洗凈,連皮切,生魚洗凈,宰凈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
2、以上材料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
3、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
推薦理由: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富有營養并且清淡不膩,還可以祛濕健脾,對人體有好處。赤小豆是常用的煲湯材料,有消腫解毒,健脾去濕的作用。其中的冬瓜還可以解暑氣。
二、百合綠豆粥
材料:百合30克,綠豆50克,大米100克,白糖30克。
做法:
1、將百合洗凈,綠豆洗凈,去泥沙,大米淘洗干凈。
2、將大米放入鍋內,加入300毫升水,再放入百合、綠豆,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熬1小時左右,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推薦理由:在夏季,天氣十分炎熱。因此,降溫防止暑氣是十分必要的。這種百合綠豆粥可以消暑降溫,清熱解毒,在夏季多喝這款粥,對身體很有好處。
三、清炒馬齒莧
材料:馬齒莧、色拉油、鹽、姜、大蒜(白皮)、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馬齒莧洗凈,切成3厘米長,入沸水鍋內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蒜子、姜切末。
2、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推薦理由: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
四、五豆粥
材料:黃豆25g,綠豆25g,赤小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把豆子洗凈,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時。泡好的豆子放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熬,1小時之后關火。不要打開蓋子,在鍋里燜15到20分鐘,這樣五豆粥就煮好了。
推薦理由:中醫認為,五色入五臟,五豆粥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A等物質。綠豆清暑熱生津,赤小豆消腫利水,炒扁豆健脾止瀉,黑豆除煩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
夏至八款食譜祛濕防暑食譜一:蝦仁炒絲瓜
絲瓜性味甘平,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等功效。蝦中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堿等成分,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
材料:絲瓜100克、蝦200克、食用油20毫升、鹽2克、料酒少許、生抽少許、水淀粉適量、姜絲適量、蒜片適量。
做法:絲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蝦洗凈后,去頭去殼,剝成蝦仁。將蝦仁放入碗中,加入料酒5毫升和水淀粉5毫升,拌勻腌制10分鐘。炒鍋置火上燒熱,倒入油10毫升,待油溫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蝦仁翻炒至蝦肉變紅,撈出待用。將炒鍋再次置于火上燒熱,倒入剩余的油,放入鮮姜絲和大蒜片大火爆香,加入絲瓜塊翻炒片刻,放入蝦仁,調入適量的料酒、生抽、鹽、水淀粉,拌炒均勻即可。
食譜二:清炒馬齒莧
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適應于目翳、心血管疾病、腎炎水腫、熱毒瀉痢、便血、痔瘡出血等。
材料:馬齒莧、色拉油、鹽、姜、大蒜(白皮)、香油。
做法:將馬齒莧洗凈,切成3厘米長,入沸水鍋內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蒜子、姜切末。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食譜三:紫薯百合銀耳羹
百合具有潤肺、止咳、平喘,清熱、養心、安神等功效。因此,百合對于夏日燥熱引起的心煩失眠、咽干喉痛、鼻出血以及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低熱失眠、心煩口渴等癥狀均具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材料:紫薯1個、百合2個、銀耳1把、冰糖10克、水適量。
做法:紫薯、鮮百合、銀耳1把和冰糖,銀耳用冷水泡發后,去*根部,撕成小塊,砂鍋內加足量的水放入銀耳,煮開后轉小火燉1.5小時左右。百合掰成小瓣,清洗干凈后浸泡在清水中備用,紫薯去皮切成小丁。銀耳煮至軟爛,湯汁濃稠。加入百合、紫薯以及適量冰糖煮5分鐘左右即可關火。
食譜四:五豆粥
中醫認為,五色入五臟,五豆粥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A等物質。綠豆清暑熱生津,赤小豆消腫利水,炒扁豆健脾止瀉,黑豆除煩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
材料:黃豆25g,綠豆25g,赤小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把豆子洗凈,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時。泡好的豆子放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熬,1小時之后關火。不要打開蓋子,在鍋里燜15到20分鐘,這樣五豆粥就煮好了。
食譜五:薄荷豆腐
剛采摘的薄荷葉清爽可口,有清心明目、解毒敗火、疏風散熱、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等多種保健功效。薄荷除了用來泡茶外,還可以和豆腐一起烹炒,治傷風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病癥。
材料:豆腐2塊、鮮薄荷葉50克,鮮蔥3根。
做法:豆腐2塊、鮮薄荷葉50克,鮮蔥3根,加2碗水煎,待煎至水減半時即乘熱食用。
食譜六:冬瓜薏米鴨湯
冬瓜可清暑解毒,薏米有健脾去濕、美白消腫之功,鴨肉則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效,將三者同煲成湯飲用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此湯清甜香濃,不僅有清熱解毒、消暑祛濕之效,還有減肥消脂、美白祛痘的作用,很適合MM們夏天常飲,以達到美白養顏的目的。
材料:老鴨半只、薏米一把、冬瓜兩斤、姜、料酒、鹽、白胡椒粉、小蔥。
做法:老鴨去頭、腳和*,清洗干凈,去掉多余的油脂,剁成大塊。姜切片,冬瓜去皮切大塊,薏米洗凈提前浸泡備用;炒鍋內不放油,將鴨塊放入,加兩三片姜一起,翻炒,炒到鴨肉變色時,加入少許料酒,繼續翻炒到鴨塊收縮,往外冒油;將炒好的鴨塊轉入砂鍋,加入剩余的姜片,放入足量開水及泡好的薏米,燒開,再轉小火燉1小時;在湯鍋中加入冬瓜和少許鹽,中火再燉20分鐘即可,撒切碎的小蔥和白胡椒粉即可食用。
食譜七:山藥蓮子湯
山藥蓮子湯有益氣健脾、除濕止帶的作用,對于運行失常所導致的精神疲倦、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等癥狀均有一定的療效。
材料:蓮子35克、薏苡仁30克、淮山藥3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蓮子去皮取芯,淮山藥、薏苡仁,分別清洗干凈,一起放入鍋子里,加入足夠的清水,文火燉煮至熟爛之后,調入白糖,攪拌均勻之后即可飲用。
食譜八:荷葉茯苓粥
荷葉是“藥食兩用”的食物。中醫認為,荷葉性微溫平味辛,入心、肝、肺三經。荷葉有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熱養神、降壓利尿、斂液止汗等功效。此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材料:荷葉1張(鮮、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葉渣的湯中;同煮成粥,出鍋前加白砂糖調味即食。
夏至的膳食調養,應以低脂、低鹽、*生素且清淡為主。人們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種營養保健粥來開胃,并調理身體。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吃些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
夏至養生的飲食原則1、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于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麥制品,之外可適當多食些豬肉、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涼味酸食物為宜,盡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2、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并且因這一時期暑濕并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濕、清暑化濕。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于脾,也宜清補。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濕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但應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飲水多,導致濕氣易侵入人體。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于行水利濕。
3、健脾養胃,補氣益陰。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某些人已有疰夏、傷暑、暑濕、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癥狀出現,那么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注意針對性,辨證用膳,或補脾肺氣虛,或氣、陰雙補。
總之,暑熱、暑濕是夏季人體常易發生的生理反應,上述三個原則是根據人體在夏季易發生的生理現象或不良癥狀特點而確定的。朋友們在實際運用中還應根據當地當時的氣象條件(如春夏之交由溫轉熱,夏秋之交由熱轉涼,各地區的小氣候等,)結合各自體質不同特點及在夏季容易出現的反應,做到辨證施膳。
猜你喜歡:
1.廣東人夏至養生吃的10種食物
2.夏至節氣養生食物吃什么
3.夏至養生吃什么果蔬和食譜最好
4.11種夏至的時令水果推薦
5.夏至養生吃什么食物好

夏至吃什么好養生四款美食推薦

夏季時有一個節氣叫做夏至,那么夏至到了吃什么養生?下面懂視小編整理了夏至養生的四款美食,一起來看看吧。
夏至養生的四款美食一、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
材料: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洗凈,冬瓜洗凈,連皮切,生魚洗凈,宰凈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
2、以上材料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
3、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
推薦理由:冬瓜赤小豆煲生魚湯富有營養并且清淡不膩,還可以祛濕健脾,對人體有好處。赤小豆是常用的煲湯材料,有消腫解毒,健脾去濕的作用。其中的冬瓜還可以解暑氣。
二、百合綠豆粥
材料:百合30克,綠豆50克,大米100克,白糖30克。
做法:
1、將百合洗凈,綠豆洗凈,去泥沙,大米淘洗干凈。
2、將大米放入鍋內,加入300毫升水,再放入百合、綠豆,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熬1小時左右,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推薦理由:在夏季,天氣十分炎熱。因此,降溫防止暑氣是十分必要的。這種百合綠豆粥可以消暑降溫,清熱解毒,在夏季多喝這款粥,對身體很有好處。
三、清炒馬齒莧
材料:馬齒莧、色拉油、鹽、姜、大蒜(白皮)、香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馬齒莧洗凈,切成3厘米長,入沸水鍋內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蒜子、姜切末。
2、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推薦理由: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
四、五豆粥
材料:黃豆25g,綠豆25g,赤小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把豆子洗凈,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時。泡好的豆子放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熬,1小時之后關火。不要打開蓋子,在鍋里燜15到20分鐘,這樣五豆粥就煮好了。
推薦理由:中醫認為,五色入五臟,五豆粥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A等物質。綠豆清暑熱生津,赤小豆消腫利水,炒扁豆健脾止瀉,黑豆除煩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
夏至八款食譜祛濕防暑食譜一:蝦仁炒絲瓜
絲瓜性味甘平,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通經絡、行血脈、下乳汁等功效。蝦中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堿等成分,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
材料:絲瓜100克、蝦200克、食用油20毫升、鹽2克、料酒少許、生抽少許、水淀粉適量、姜絲適量、蒜片適量。
做法:絲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蝦洗凈后,去頭去殼,剝成蝦仁。將蝦仁放入碗中,加入料酒5毫升和水淀粉5毫升,拌勻腌制10分鐘。炒鍋置火上燒熱,倒入油10毫升,待油溫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蝦仁翻炒至蝦肉變紅,撈出待用。將炒鍋再次置于火上燒熱,倒入剩余的油,放入鮮姜絲和大蒜片大火爆香,加入絲瓜塊翻炒片刻,放入蝦仁,調入適量的料酒、生抽、鹽、水淀粉,拌炒均勻即可。
食譜二:清炒馬齒莧
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適應于目翳、心血管疾病、腎炎水腫、熱毒瀉痢、便血、痔瘡出血等。
材料:馬齒莧、色拉油、鹽、姜、大蒜(白皮)、香油。
做法:將馬齒莧洗凈,切成3厘米長,入沸水鍋內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蒜子、姜切末。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食譜三:紫薯百合銀耳羹
百合具有潤肺、止咳、平喘,清熱、養心、安神等功效。因此,百合對于夏日燥熱引起的心煩失眠、咽干喉痛、鼻出血以及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低熱失眠、心煩口渴等癥狀均具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材料:紫薯1個、百合2個、銀耳1把、冰糖10克、水適量。
做法:紫薯、鮮百合、銀耳1把和冰糖,銀耳用冷水泡發后,去*根部,撕成小塊,砂鍋內加足量的水放入銀耳,煮開后轉小火燉1.5小時左右。百合掰成小瓣,清洗干凈后浸泡在清水中備用,紫薯去皮切成小丁。銀耳煮至軟爛,湯汁濃稠。加入百合、紫薯以及適量冰糖煮5分鐘左右即可關火。
食譜四:五豆粥
中醫認為,五色入五臟,五豆粥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A等物質。綠豆清暑熱生津,赤小豆消腫利水,炒扁豆健脾止瀉,黑豆除煩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
材料:黃豆25g,綠豆25g,赤小豆25g,黑豆25g,炒扁豆25g,紫米50g,大米100g。
做法:把豆子洗凈,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時。泡好的豆子放在鍋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后用小火熬,1小時之后關火。不要打開蓋子,在鍋里燜15到20分鐘,這樣五豆粥就煮好了。
食譜五:薄荷豆腐
剛采摘的薄荷葉清爽可口,有清心明目、解毒敗火、疏風散熱、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等多種保健功效。薄荷除了用來泡茶外,還可以和豆腐一起烹炒,治傷風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病癥。
材料:豆腐2塊、鮮薄荷葉50克,鮮蔥3根。
做法:豆腐2塊、鮮薄荷葉50克,鮮蔥3根,加2碗水煎,待煎至水減半時即乘熱食用。
食譜六:冬瓜薏米鴨湯
冬瓜可清暑解毒,薏米有健脾去濕、美白消腫之功,鴨肉則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效,將三者同煲成湯飲用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此湯清甜香濃,不僅有清熱解毒、消暑祛濕之效,還有減肥消脂、美白祛痘的作用,很適合MM們夏天常飲,以達到美白養顏的目的。
材料:老鴨半只、薏米一把、冬瓜兩斤、姜、料酒、鹽、白胡椒粉、小蔥。
做法:老鴨去頭、腳和*,清洗干凈,去掉多余的油脂,剁成大塊。姜切片,冬瓜去皮切大塊,薏米洗凈提前浸泡備用;炒鍋內不放油,將鴨塊放入,加兩三片姜一起,翻炒,炒到鴨肉變色時,加入少許料酒,繼續翻炒到鴨塊收縮,往外冒油;將炒好的鴨塊轉入砂鍋,加入剩余的姜片,放入足量開水及泡好的薏米,燒開,再轉小火燉1小時;在湯鍋中加入冬瓜和少許鹽,中火再燉20分鐘即可,撒切碎的小蔥和白胡椒粉即可食用。
食譜七:山藥蓮子湯
山藥蓮子湯有益氣健脾、除濕止帶的作用,對于運行失常所導致的精神疲倦、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等癥狀均有一定的療效。
材料:蓮子35克、薏苡仁30克、淮山藥3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蓮子去皮取芯,淮山藥、薏苡仁,分別清洗干凈,一起放入鍋子里,加入足夠的清水,文火燉煮至熟爛之后,調入白糖,攪拌均勻之后即可飲用。
食譜八:荷葉茯苓粥
荷葉是“藥食兩用”的食物。中醫認為,荷葉性微溫平味辛,入心、肝、肺三經。荷葉有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熱養神、降壓利尿、斂液止汗等功效。此粥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材料:荷葉1張(鮮、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做法: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葉渣的湯中;同煮成粥,出鍋前加白砂糖調味即食。
夏至的膳食調養,應以低脂、低鹽、*生素且清淡為主。人們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種營養保健粥來開胃,并調理身體。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吃些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都是最佳的優質蛋白。
夏至養生的飲食原則1、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于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麥制品,之外可適當多食些豬肉、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涼味酸食物為宜,盡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2、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并且因這一時期暑濕并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濕、清暑化濕。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于脾,也宜清補。按中醫養生學的觀點,過濕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但應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瀉能燥能堅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飲水多,導致濕氣易侵入人體。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于行水利濕。
3、健脾養胃,補氣益陰。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某些人已有疰夏、傷暑、暑濕、中暑等上文中所提到的癥狀出現,那么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注意針對性,辨證用膳,或補脾肺氣虛,或氣、陰雙補。
總之,暑熱、暑濕是夏季人體常易發生的生理反應,上述三個原則是根據人體在夏季易發生的生理現象或不良癥狀特點而確定的。朋友們在實際運用中還應根據當地當時的氣象條件(如春夏之交由溫轉熱,夏秋之交由熱轉涼,各地區的小氣候等,)結合各自體質不同特點及在夏季容易出現的反應,做到辨證施膳。
猜你喜歡:
1.廣東人夏至養生吃的10種食物
2.夏至節氣養生食物吃什么
3.夏至養生吃什么果蔬和食譜最好
4.11種夏至的時令水果推薦
5.夏至養生吃什么食物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夏至期間養生食譜

夏至適宜吃冬瓜、萵筍、蓮藕等菜養生:1. 冬瓜: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成分,有清熱化濕毒的作用。2. 萵筍: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道蠕動,預防消化不良和肥胖。3. 蓮藕: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清熱涼血、散瘀止血、健脾胃的作用。需要適量食用,不可暴飲暴食。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