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什么時候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3-06-17 12:27:40
文檔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什么時候

1、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由聯合國大會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2、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威脅人類的生存。聯合國于1987年12月11日確定20世紀90年代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IDNDR)。所謂“減輕自然災害”,一般是指減輕由潛在的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對社會及環境影響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公眾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在災害中受到的破壞得以減輕到最低程度。
推薦度:
導讀1、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由聯合國大會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2、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威脅人類的生存。聯合國于1987年12月11日確定20世紀90年代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IDNDR)。所謂“減輕自然災害”,一般是指減輕由潛在的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對社會及環境影響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公眾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在災害中受到的破壞得以減輕到最低程度。

1、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由聯合國大會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

2、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威脅人類的生存。聯合國于1987年12月11日確定20世紀90年代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IDNDR)。所謂“減輕自然災害”,一般是指減輕由潛在的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對社會及環境影響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公眾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在災害中受到的破壞得以減輕到最低程度。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每年的10月13日。這一天旨在提高人們對于自然災害風險的認識,并促進全球范圍內的減災行動。通過宣傳教育、災害預防和應對措施的推廣,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的目標是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提高社區和國家的抵御能力。這個重要的國際紀念日呼吁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公眾共同努力,合作應對自然災害帶來的挑戰,為建設更加安全和抗災能力強的社會作出貢獻。

"國際減災日"指的是哪一天

國際減災日一般指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

為共同應對自然災害的挑戰,喚起人們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198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從1990年開始的20世紀最后十年定為“國際減災十年”。

1989年12月,聯大通過決議,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定為國際減災日?!皽p災十年”結束后,聯合國大會決定繼續開展“國際減災日”活動,并借此在全球倡導開展防災減災運動。

10月13日為國際減災日,意在提高人們在防災減災中如何采取行動的意識,最大限度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

擴展資料:

根據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發布的《世界災害報告2014》,2013年全球共發生逾300起自然災害,造成2萬多人喪生,約1億人受影響,經濟損失達1186億美元。聯合國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1930萬人因各類自然災害背井離鄉,而許多自然災害受氣候變化影響還在加劇。

每年的國際減災日的主題不同,是在突出應對災害風險時當地民眾世代積累的許多防災減災的知識、經驗和做法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就地取材按照傳統樣式建造的颶風庇護所可以在風暴中挽救許多生命;而在非洲的喀麥隆,人們在播種前先浸泡玉米和豆類的種子來抵御干旱。

這些民間傳統的防災減災知識是對現代科學的補充。因此,在防治災害的過程中,應將傳統知識與現代科學相結合,采取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防災減災措施,進一步提升受災地民眾的抗災能力,從而保護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人民網-背景資料:國際減災日

2022年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幾月幾日 2022年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哪天

導讀:自然災害是有發生,我們不可避免,能做的事情就是在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盡量避免,也做好相應防護措施,讓傷害降到最低。那么,2022年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幾月幾日?2022年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哪天呢?想知道就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2022年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幾月幾日

  2022年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10月13日,星期四,農歷九月十八。

  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

  自然災害有哪些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F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臺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盡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主題。

  自然災害的內容主要有:地震、火山爆發、海嘯、龍卷風、泥石流、沙漠化、干旱、洪澇、環境污染和破壞、大氣污染、酸雨、臭氧層破壞、水污染、固體廢物、地面沉降、 生物多樣性變化、赤潮、水土流失等。

  遇到洪水如何減少災害

  1.如果預知洪水即將到來,且不是很嚴重,無需逃離,為防止洪水涌入室內,最好用裝滿沙子、泥土和碎石的沙袋堵住大門下面的所有空隙。如預料洪水還要上漲,窗臺外也要堆上沙袋。

  2.洪水到來時難以找到適合的飲用水,所以在洪水來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貯備干凈的飲用水。如洪水持續時間較長,應注意在自己暫時棲身的地方儲備一些食物、保暖衣物和燒水用具。準備好醫藥、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設施,可與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系。

  3.如水災嚴重,所在之處已不安全,應考慮自制木筏逃生。床板、門板、箱子等都可用來制作木筏,劃槳也必不可少。也可考慮使用一些廢棄輪胎的內胎制成簡易救生圈。逃生前要多收集些食物、發信號用具(如哨子、手電筒、顏色鮮艷的旗幟或床單等)。

  4.洪水到來時,不要驚慌,冷靜觀察水勢和地勢,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樓房轉移。選擇的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處,并有上下水設施,衛生條件較好。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筑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院等。

  5.離開房屋逃生前,多吃些高熱量食物,如巧克力、糖、甜點等,并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力。注意關掉煤氣閥、電源總開關。如時間允許,將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處保存;票款、首飾等物品可縫在衣物中;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處,或用毛毯卷好藏在柜子里。出門時關好房門,以免家產隨水漂走。

  6.如洪水來勢很猛,就近無高地、樓房可避,可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木板等。必要時爬上高樹也可暫避。切記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頂,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

  7.如洪水沒有漫過頭頂,且周邊樹木比較密集,可考慮用繩子逃生。找一根比較結實且足夠長的繩子(也可用床單、被單等撕開替代),先把繩子的一端拴在屋內較牢固的地方,然后牽著繩子走向最近的一棵樹,把繩子在樹上繞若干圈后再走向下一棵樹,如此重復,逐漸轉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

   

"國際減災日"指的是哪一天

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三是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

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威脅人類的生存。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通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通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

1989年12月,第44屆聯大透過了經社理事會關于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

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防震減災日是哪一天?

全國防震減災宣傳日是哪一天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引。 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構圖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是人們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攜手,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我國的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

經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目的是有利于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有利于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的普遍增強,有利于推動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廣,有利于各級綜合減災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

全國防災減災日:每年的5月12日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引。 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構圖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是人們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我國的“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

我國,在四川汶川地震之后,確定每年的5月12日為“防災減災日”。目的是,通過防災減災知識的普及與宣傳,最后達到防災減災的效果。

我國地大人口多,每年都有這樣那樣的災害,給人民群眾造員和財產的損失。開展防災減災知識的普及與宣傳,可以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意義重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制哪一天實行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008年1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我國的防災減災日是什么時候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我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于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國際減災日是哪一天

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三是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今年趕在10月12日。

決定設立的全國防災減災日是什么時候

經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災減災日》什么時候開始

在設立“國際減災日”的同時,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設立本國的防災減災主題日,有針對性地推進本國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如日本將每年的9月1日定為“防災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為“防災周”;韓國 *** 自1994年起將每年的5月25日定為“防災日”;印度洋海嘯以后,泰國和馬來西亞將每年的12月26日確定為“國家防災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發生7.6級地震后,巴基斯坦 *** 將每年10月8日定為“地震紀念日”等。

新修訂的< >于2009年什么時候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于2008年12月27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015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幾月幾日 主題是什么

導讀: 大家知道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嗎?1989年12月,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經社理事會關于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報告,決定從1990年至1999年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規定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為“國際減少自然災害日”那么,2015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幾月幾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主題是什么?請隨我一起看看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吧。

自然災害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的由來

國際減災十年是由原美國科學院院長弗蘭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屆世界地震工程會議上提出的。此后這一計劃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聯合國分別在1987年12月11日透過的第42屆聯大169號決議、1988年12月20日透過的第43屆聯大203號決議,以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1989年的99號決議中,都對開展國際減災十年的活動作了具體安排。

2015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幾月幾日 星期幾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個“國際減災十年”日,聯大還確認了“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國際行動綱領。2001年聯大決定繼續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紀念國際減災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戰。

從萬年歷日歷可以很清楚的看到,2015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公歷10月14日,星期三。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的意義與影響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減輕發展中國家的自然災害,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將個別國家遭遇到自然災害所獲得的防災知識和技術推廣到全世界,如颶風、海嘯、洪災、雪災、火山爆發、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陷等自然災害的預警、減災、防災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等;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研討會,圍繞特定的自然災害及其預警系統和減輕災害的具體措施等展開討論,提出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手段;建立新的研究課題,如海嘯發生的地質、地球物理研究及如何建立預警系統等。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主題

2003年:面對災害,更加關注可持續發展

2004年:減輕未來災害,核心是如何“學習”

2005年:利用小額信貸和安全網絡,提高抗災能力

2006年:減災始于學校

2007年:防災、教育和青年

1994年聯合國大會決議將國際減災日定為

1994年聯合國大會決議將國際減災日定為每年10月13日。

在1989年年底舉行的第44屆 聯合國大會上,經社理事會通過了“國際減災十年的決議案”和“國際減輕 自然災害十年國際行動 綱領”,宣布“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活動于1990年1月1日開始,指定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三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每年以適合減災_{‘年的目標和目的的方式予以紀念。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結束后仍繼續開展“國際減災日”活動。

確立國際減災十年和國際減災日,其目的都是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地區和各國把減輕自然災害作為工作計劃的一部分、推動國家和國際社會采取各種措施以減輕各種災害的影響。在國際減災十年間,國際社會在減災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中國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

全國防災減災日是我國為在災難中過世的人們追思,為增強人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而設立的,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每年都會開展相關的宣傳教育活動,讓大家重視起自然災害,提高自己應對災害的能力。那么,全國防災減災日的是哪一天?它的由來又是什么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全國防災減災日

2020年全國防災減災日的日期:2020年5月12日,星期二,庚子年(鼠年)四月二十。

全國防災減災日的由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地震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難、17912人失蹤。這場大地震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愈合的心靈創傷,堪稱國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災難。災害發生后,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堅強。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協委員提議,為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有必要設立“防災減災日”或“中國賑災日”,借此表達對地震遇難者的紀念,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防災減災日的圖標以彩虹、傘、人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相握之手與下面的兩個人的腿共同構成一個“眾”字,寓意大家攜手,眾志成城,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

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設立全國防災減災日的意義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于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 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世界環境的紀念日有哪些

2月2日國際濕地日(World Wetlands Day)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

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4月7日世界衛生日(World Health Day)

4月22日地球日(Earth Day)

0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5月31日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

6月5日世界環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

9月14日世界地球清潔日(Clean Up the World Weekend)

9月16日國際保護臭氧層日(International Ozone Layer Protection Day)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

10月6日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縮寫為WFD)

10月份第二個星期三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 (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ction)

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

減災日是幾月幾日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

2009年,帶殲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

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威脅人類的生存。聯合國于1987年12月11日確定20世紀90年代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IDNDR)。

所謂“減輕自然災害”,一般是指減輕由潛在的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對社會及環境影響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公眾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在災害中受到的破壞得以減輕到最低程度。

設立宗旨

確立國際減災液芹十年和國際減災日,其目的都是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地區和各國把減輕自然災害作為工作計劃的一部分、推動國家和國際社會采取各種措施以減汪芹輕各種災害的影響。在國際減災十年間,國際社會在減災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行動的目的是:通過一致的國際行動,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減輕由地震、風災、海嘯畢絕、水災、土崩、火山爆發、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蟲、旱災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人命財產損失和社會經濟的失調手埋姿。

國際減災日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1、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由聯合國大會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

2、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威脅人類的生存,聯合國于1987年12月11日確定20世紀90年代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所謂減輕自然災害,一般是指減輕由潛在的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對社會及環境影響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公眾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在災害中受到的破壞得以減輕到最低程度。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什么時候

1、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由聯合國大會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2、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威脅人類的生存。聯合國于1987年12月11日確定20世紀90年代為“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IDNDR)。所謂“減輕自然災害”,一般是指減輕由潛在的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對社會及環境影響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公眾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在災害中受到的破壞得以減輕到最低程度。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