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中醫健康養生介紹怎么寫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3-17 11:08:51
文檔

中醫健康養生介紹怎么寫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4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試行)》。
推薦度:
導讀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4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試行)》。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4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試行)》。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淺談中醫養生知識大學生論文范文

現如今,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中醫養生越來越成為熱門話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中醫養生論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參考。

  中醫養生論文篇1

淺談中醫養生倫理

【摘要】中醫養生思想源遠流長,自古有之,歷經幾千年的積淀,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養生 方法 ,蘊含著豐富的倫理思想。

【關鍵詞】中醫;養生;倫理

中醫養生思想源遠流長,自古有之,是中華 傳統 文化 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貢獻。中醫養生思想是在中華傳統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經歷了傳統文化的洗禮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蘊含著豐富的倫理思想。

1中醫養生的倫理意蘊

1.1中醫養生的內涵所謂“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養生一詞,源出自《管子》,乃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講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時之變,保持陰陽平衡,實現培養生機、健康精神、延年益壽的目的,從而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達到“治未病”的境界。

養生是為了個人的健康和長壽,但健康和長壽從來就不單單是人體本身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每天攝入多少蛋白質這么簡單的事情。也就是說養生不能僅僅囿于人體生物模式之下,其與外在客觀條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養生理論就認識到了自然環境與健康長壽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如《呂氏春秋》中論述了水質與健康的關系:“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與�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與傴人。”[1]《黃帝內經》則提出了地理環境與健康長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認為優美的環境、適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長壽。

中國先哲還認識到了健康長壽與先天遺傳有著密切的關聯:“先天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國養生學作為極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學科,注重客觀因素在健康長壽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點。事實上,中國養生學所關注的重點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觀條件中去努力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通過節約、慎用生命的能量,以達到祛病延年的養生目的。明代張景岳認為“后天培養者壽者更壽,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則人能勝天矣”。也就是說一方面先天遺傳與健康的關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為關注人的主觀能動性“養”。

1.2中醫養生的特征

與現代西方醫學不同的是,西醫強調“與疾病做斗爭”,即用化學方法對人體的干預、對疾病的斗爭和除惡務盡的態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現器質性病變。而事實上,人體在出現器質性病變之前,在能量層面已經表現出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功能性失調?,F代醫學對器質性病變之前的問題卻*為力,而中醫養生著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對生命和健康秉承著順應自然的信念、陰陽調和的態度以及過猶不及的中庸觀。

1.2.1順應自然的信念

道家認為順天者壽。違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長壽的第一大敵人?!秴问洗呵?#12539;重己》閃耀著順應自然的思想光輝,大凡生命長久都是順應它的天性的緣故。使生命不順的東西是人的*,所以圣人一定首先節制*,使之適度。房屋大了,陰氣就多了;臺子高了,陽氣就盛了。

陰氣多就會得腿腳行走不便的毛病。陽氣盛就會得肌肉萎縮活動困難的疾患。這是陰陽不適度帶來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臺,飲食不求豐盛珍異,衣服不求過厚過暖。衣服過厚過暖脈理就會閉結,脈理閉結氣血就會不通暢。飲食豐盛珍異胃就會過滿,胃過滿胸腹就會悶脹,胸腹悶脹氣就會不通暢??梢?,實現健康長壽的路徑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這是已經證實了的人類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確的道路。

1.2.2陰陽調和的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陰陽是宇宙中兩個最基本的關系。陰陽和諧是萬事萬物和諧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諧,則什么都談不上和諧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3],說明萬物、人事皆以陰陽和諧為存在的條件。所以說陰陽和諧是根本之道,是客觀規律。陰陽和諧論影響了中醫對健康的看法,如果人體是陰陽和諧的,那就是健康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4]判斷人體健康與否的首要條件,就是看陰陽是否處于一種相對平衡和穩定的狀態。陰陽平衡便是陰陽雙方在消長和轉化的過程中,雙方誰都既不太過也不太衰,呈現出的一種和諧的狀態。這是生命存在的一種正常狀態。在中醫看來,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陰陽關系出現了不協調,所以對待疾病的態度應該是調和陰陽而非“與疾病做斗爭”。

1.2.3過猶不及的中庸觀

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體現,它的生命觀、健康觀、治療觀等,都是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具體化。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倫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核心內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觀反對“過”和“不及”,認為“物無美惡,過則為災”,因為物極必反也。司馬遷在《史記・田叔列傳》中指出物極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滿則虧”,“物盛則衰”,乃天地之常也?!秴问洗呵?#12539;重己》曾論述到:從前,先輩圣王修建庭廊園池,只要能夠游目眺望、活動身體就可以了了;興造宮室臺榭,只要能夠避免干燥和潮濕就可以了;制做車馬衣裘,只要能夠安身暖體就可以了;備置飯菜酒漿,只要能夠適口充饑就可以了;創作音樂歌舞,只要能夠娛情養性就可以了。……他們之所以要這樣,并不是喜好節儉,厭惡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適當的調節。不一味地放縱,無過無不及是養生的一個最高境界,也是養生的基本理念。

2中醫養生的倫理定位

2.1貴生養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貴生思想,只有貴生,才能養生。養生亦即貴生賤物、重生輕物。也就是說生命本身是最可寶貴的,貴于生命之外的東西,即一個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諸如功名、利祿、道義和理想等。因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東西,故“死王樂為生鼠”也。一個人如果貴生輕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卻是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東西:健康和長壽。如果一個人貴物輕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卻可能失去生命。會有誰愿意殺身以易衣,斷首以易冠呢?   《呂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論其貴賤,爵為天子,不足以比焉;論其輕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終身不復得。”所以,“圣人深慮天下,莫貴于生。”[5]

隋唐時期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撰寫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認為“人命至重,貴比千金”。在貴生的基礎上,人們才會去學習養生。養生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長壽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質,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2.2重養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給人類帶來的舒適和方便毋庸贅言,但同時也帶來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說經濟和技術并不必然帶來健康和長壽,“夫道者年皆百歲。”意思是懂得養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長壽。一個“養”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獲得健康長壽最基本與最巧妙的關鍵技術所在。

中國傳統文化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倫理文化,強調修身養性,甚至把“學道”和“養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視養德。在中國,不論儒家、佛家還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強調道德修養對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來,“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在《莊子》中有“德全而神不虧”的思想;《黃帝內經》繼承了道家的思想,認為人的健康長壽和道德相關。孫思邈更是發揚了這個觀點,認為“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壽” 。

仁者指博愛濟眾,樂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寧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養德”看作“養生之根”。“善養生者,當以德行為主,而以調養為佐”。

其次,重視養心。中醫認為,心乃“君主之官”,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中醫養生強調“重在養心”,養心的核心,就是讓心態平和,清心寡欲,減少各種*,讓氣血按正常的規律運行。如果雜念重生,心神動蕩不安,就會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臟調順,氣血勻和,陰平陽秘,所以能健康長壽。心理安寧,身體才能健康,才能長壽。

當今世界,利益至上,當思太白先生的“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的境界,才能“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7]

參考文獻

[1]《呂氏春秋・盡數》。

[2]《景岳全書・先天后天論》。

[3]《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4]《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

[5]《呂氏春秋・貴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中醫養生論文篇2

試談中醫養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雙足并攏恰象端坐的人體,各組織器官在雙足都有其對應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區。運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體雙足部相應的反射區上施以按、壓、刮等手法,能調節人體各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診斷疾病、治療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這種方法稱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寶貴的文化遺產。隨著社會的發展,足部按摩已成為時尚的、流行的養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適宜的足部按摩能夠促使足部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有毒有害代謝產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勞、自我減痛、自我救急、增強機體免疫力、延年益壽、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區的分布規律

1.1對稱性如果人體的器官成雙,則反射區在雙足就成對存在,如腎、輸尿管、肺、眼、耳等。

1.2整體性人體的兩只腳并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雙的器官外人體還有一些單個器官,靠近人體左側的器官反射區在左腳上,如心、脾、降結腸、乙狀結腸等??拷梭w右側的器官反射區在右腳上如肝、膽、盲腸、回盲瓣等。

1.3特殊性人體的某些器官如鼻、氣管、喉、胃、胰、十二指腸、膀胱等,位于人體中間部位,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區的定位上也呈對稱性。在對足部反射區的認知和理解上應有立體感,如兩腳并在一起,其形狀就是一個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稱腳內側,是人體的正中線脊柱的反射區,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區的分布區域,兩腳外側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區。

2足部按摩的理論依據

2.1中醫經絡原理早在《黃帝內經·觀趾篇》中就有對足部按摩的記載。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腳上都有經絡相連,在連接人體的十二條經脈中,有六條起止于足部,雙腳是足三陰之始,足三陽之終,且分布著六十多個穴位,通過按摩,能夠調整陰陽,疏通經絡,化瘀止血,扶正驅邪,刺激會通過穴位接收,沿經絡傳導,對臟腑的生理功能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2.2生物全息論原理全息論是近代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研究的對象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根據這個理論,每一個具有獨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著人體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這個全息胚中,有與人體器官相對應的特點,當人體某器官發生變化時,足部反射區首先會出現反應。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因為足部這個全息胚具有發育程度高,最接近整體,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經血管豐富,感覺靈敏,信息傳導路徑密集,足部的體積和面積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2.3神經反射原理神經反射是人體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應,當人體的組織器官出現異常時,與足部相對應的反射區就會出現氣泡狀、砂粒狀、顆粒狀、條鎖狀、小結節樣等改變。按摩這些反射區時就會產生明顯的疼痛感。這種痛會沿傳入神經向中樞神經傳導,再經中樞神經調節并發出新的神經沖動,傳導到體內組織器官,從而引起一系列神經體液調節反應,激發人體潛能,調節體內失衡狀態。

實踐證明由足部反射區傳來的觸壓和痛覺沖動能形成新的興奮灶。新的興奮灶疊加,其強度超過有病理的興奮灶的強度,從而使病理興奮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2.4循環學說經測定足部血液流速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兩倍,由于心臟有節律的搏動,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環流動,成為機體內外物質運輸和交換的重要通道。當人體某個器官機能異?;虬l生病變時,就會產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代謝產物沉積在循環通道上。由于足部是處于遠離心臟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響,這些有害物質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積下來,造成局部皮膚組織變異的現象,如皮膚變色、皮下顆粒、索條硬結節等。通過采用足部按摩,可促進局部循環、血流通暢,最終通過腎臟等排泄器官將這些沉積物排出體外,恢復臟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項

3.1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壓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鉤掌法、食指捏法、雙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雙指鉗法等。

3.2按摩的力度應有力、均勻、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則為瀉,輕則為補。由足跟向足尖方向為瀉,反之為補。順時針為瀉,逆時針為補。一般敏感區按摩時有痛感。指壓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須根據個人的忍耐度,在個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內,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輕到重,慢而有規律。

3.3注意事項

3.3.1飯前30分鐘、飯后1小時內不可做足部按摩。

3.3.2足部按摩前后,施受雙方須飲水300-500毫升溫開水。有嚴重心臟病、腎病的人及 兒童 、老人按摩前后飲水不要超過150毫升。

3.3.3女性在懷孕、月經期間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對月經不調、痛經者按摩時,力度要輕。

3.3.4各種傳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鮮或未愈合的傷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膚有皮膚病,如皮膚上的膿瘡、潰瘍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傾向的疾病,如尿血、嘔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3.3.5病人在服藥治療期間接受足部按摩不應停藥。

3.3.6老人和兒童按摩時間要適當縮短,對于嚴重的心臟病、腎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輕,雙足按摩不能超過10分鐘。

3.3.7有資質的按摩師才可以對孕婦和月經期婦女做足部按摩。

3.3.8足部按摩師操作結束后,須用熱水洗手。

4結語

足部按摩在我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內經》里就有足部經絡學說和足部按摩的詳細記載。況且幾千年來,這種簡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為人們所鐘愛。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環通暢,對全身的氣血正常運行尤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種最佳的暢通足部血液循環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養根氣、疏通經絡和調解神經的作用。通過對足部表面施加壓力,還可以啟動機體的調節功能,激發各器官細胞潛能,增強免疫力。通過對上述理論的應用,和對實踐的 總結 ,足部按摩,是獲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中 醫養 生論 文”

淺談中醫養生知識大學生論文范文

現如今,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中醫養生越來越成為熱門話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中醫養生論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參考。

  中醫養生論文篇1

淺談中醫養生倫理

【摘要】中醫養生思想源遠流長,自古有之,歷經幾千年的積淀,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養生 方法 ,蘊含著豐富的倫理思想。

【關鍵詞】中醫;養生;倫理

中醫養生思想源遠流長,自古有之,是中華 傳統 文化 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貢獻。中醫養生思想是在中華傳統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經歷了傳統文化的洗禮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蘊含著豐富的倫理思想。

1中醫養生的倫理意蘊

1.1中醫養生的內涵所謂“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養生一詞,源出自《管子》,乃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講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時之變,保持陰陽平衡,實現培養生機、健康精神、延年益壽的目的,從而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達到“治未病”的境界。

養生是為了個人的健康和長壽,但健康和長壽從來就不單單是人體本身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每天攝入多少蛋白質這么簡單的事情。也就是說養生不能僅僅囿于人體生物模式之下,其與外在客觀條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養生理論就認識到了自然環境與健康長壽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如《呂氏春秋》中論述了水質與健康的關系:“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與�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與傴人。”[1]《黃帝內經》則提出了地理環境與健康長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認為優美的環境、適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長壽。

中國先哲還認識到了健康長壽與先天遺傳有著密切的關聯:“先天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國養生學作為極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學科,注重客觀因素在健康長壽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點。事實上,中國養生學所關注的重點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觀條件中去努力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通過節約、慎用生命的能量,以達到祛病延年的養生目的。明代張景岳認為“后天培養者壽者更壽,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則人能勝天矣”。也就是說一方面先天遺傳與健康的關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為關注人的主觀能動性“養”。

1.2中醫養生的特征

與現代西方醫學不同的是,西醫強調“與疾病做斗爭”,即用化學方法對人體的干預、對疾病的斗爭和除惡務盡的態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現器質性病變。而事實上,人體在出現器質性病變之前,在能量層面已經表現出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功能性失調?,F代醫學對器質性病變之前的問題卻*為力,而中醫養生著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對生命和健康秉承著順應自然的信念、陰陽調和的態度以及過猶不及的中庸觀。

1.2.1順應自然的信念

道家認為順天者壽。違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長壽的第一大敵人?!秴问洗呵?#12539;重己》閃耀著順應自然的思想光輝,大凡生命長久都是順應它的天性的緣故。使生命不順的東西是人的*,所以圣人一定首先節制*,使之適度。房屋大了,陰氣就多了;臺子高了,陽氣就盛了。

陰氣多就會得腿腳行走不便的毛病。陽氣盛就會得肌肉萎縮活動困難的疾患。這是陰陽不適度帶來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臺,飲食不求豐盛珍異,衣服不求過厚過暖。衣服過厚過暖脈理就會閉結,脈理閉結氣血就會不通暢。飲食豐盛珍異胃就會過滿,胃過滿胸腹就會悶脹,胸腹悶脹氣就會不通暢??梢?,實現健康長壽的路徑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這是已經證實了的人類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確的道路。

1.2.2陰陽調和的態度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陰陽是宇宙中兩個最基本的關系。陰陽和諧是萬事萬物和諧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諧,則什么都談不上和諧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3],說明萬物、人事皆以陰陽和諧為存在的條件。所以說陰陽和諧是根本之道,是客觀規律。陰陽和諧論影響了中醫對健康的看法,如果人體是陰陽和諧的,那就是健康的。“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4]判斷人體健康與否的首要條件,就是看陰陽是否處于一種相對平衡和穩定的狀態。陰陽平衡便是陰陽雙方在消長和轉化的過程中,雙方誰都既不太過也不太衰,呈現出的一種和諧的狀態。這是生命存在的一種正常狀態。在中醫看來,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陰陽關系出現了不協調,所以對待疾病的態度應該是調和陰陽而非“與疾病做斗爭”。

1.2.3過猶不及的中庸觀

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體現,它的生命觀、健康觀、治療觀等,都是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具體化。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倫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核心內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觀反對“過”和“不及”,認為“物無美惡,過則為災”,因為物極必反也。司馬遷在《史記・田叔列傳》中指出物極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滿則虧”,“物盛則衰”,乃天地之常也?!秴问洗呵?#12539;重己》曾論述到:從前,先輩圣王修建庭廊園池,只要能夠游目眺望、活動身體就可以了了;興造宮室臺榭,只要能夠避免干燥和潮濕就可以了;制做車馬衣裘,只要能夠安身暖體就可以了;備置飯菜酒漿,只要能夠適口充饑就可以了;創作音樂歌舞,只要能夠娛情養性就可以了。……他們之所以要這樣,并不是喜好節儉,厭惡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適當的調節。不一味地放縱,無過無不及是養生的一個最高境界,也是養生的基本理念。

2中醫養生的倫理定位

2.1貴生養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貴生思想,只有貴生,才能養生。養生亦即貴生賤物、重生輕物。也就是說生命本身是最可寶貴的,貴于生命之外的東西,即一個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諸如功名、利祿、道義和理想等。因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東西,故“死王樂為生鼠”也。一個人如果貴生輕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卻是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東西:健康和長壽。如果一個人貴物輕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卻可能失去生命。會有誰愿意殺身以易衣,斷首以易冠呢?   《呂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論其貴賤,爵為天子,不足以比焉;論其輕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終身不復得。”所以,“圣人深慮天下,莫貴于生。”[5]

隋唐時期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撰寫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認為“人命至重,貴比千金”。在貴生的基礎上,人們才會去學習養生。養生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長壽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質,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2.2重養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給人類帶來的舒適和方便毋庸贅言,但同時也帶來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說經濟和技術并不必然帶來健康和長壽,“夫道者年皆百歲。”意思是懂得養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長壽。一個“養”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獲得健康長壽最基本與最巧妙的關鍵技術所在。

中國傳統文化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倫理文化,強調修身養性,甚至把“學道”和“養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視養德。在中國,不論儒家、佛家還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強調道德修養對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來,“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在《莊子》中有“德全而神不虧”的思想;《黃帝內經》繼承了道家的思想,認為人的健康長壽和道德相關。孫思邈更是發揚了這個觀點,認為“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壽” 。

仁者指博愛濟眾,樂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寧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養德”看作“養生之根”。“善養生者,當以德行為主,而以調養為佐”。

其次,重視養心。中醫認為,心乃“君主之官”,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中醫養生強調“重在養心”,養心的核心,就是讓心態平和,清心寡欲,減少各種*,讓氣血按正常的規律運行。如果雜念重生,心神動蕩不安,就會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臟調順,氣血勻和,陰平陽秘,所以能健康長壽。心理安寧,身體才能健康,才能長壽。

當今世界,利益至上,當思太白先生的“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的境界,才能“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7]

參考文獻

[1]《呂氏春秋・盡數》。

[2]《景岳全書・先天后天論》。

[3]《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4]《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

[5]《呂氏春秋・貴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

  中醫養生論文篇2

試談中醫養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雙足并攏恰象端坐的人體,各組織器官在雙足都有其對應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區。運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體雙足部相應的反射區上施以按、壓、刮等手法,能調節人體各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診斷疾病、治療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這種方法稱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寶貴的文化遺產。隨著社會的發展,足部按摩已成為時尚的、流行的養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適宜的足部按摩能夠促使足部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有毒有害代謝產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勞、自我減痛、自我救急、增強機體免疫力、延年益壽、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區的分布規律

1.1對稱性如果人體的器官成雙,則反射區在雙足就成對存在,如腎、輸尿管、肺、眼、耳等。

1.2整體性人體的兩只腳并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雙的器官外人體還有一些單個器官,靠近人體左側的器官反射區在左腳上,如心、脾、降結腸、乙狀結腸等??拷梭w右側的器官反射區在右腳上如肝、膽、盲腸、回盲瓣等。

1.3特殊性人體的某些器官如鼻、氣管、喉、胃、胰、十二指腸、膀胱等,位于人體中間部位,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區的定位上也呈對稱性。在對足部反射區的認知和理解上應有立體感,如兩腳并在一起,其形狀就是一個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稱腳內側,是人體的正中線脊柱的反射區,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區的分布區域,兩腳外側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區。

2足部按摩的理論依據

2.1中醫經絡原理早在《黃帝內經·觀趾篇》中就有對足部按摩的記載。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腳上都有經絡相連,在連接人體的十二條經脈中,有六條起止于足部,雙腳是足三陰之始,足三陽之終,且分布著六十多個穴位,通過按摩,能夠調整陰陽,疏通經絡,化瘀止血,扶正驅邪,刺激會通過穴位接收,沿經絡傳導,對臟腑的生理功能有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2.2生物全息論原理全息論是近代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研究的對象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根據這個理論,每一個具有獨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著人體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這個全息胚中,有與人體器官相對應的特點,當人體某器官發生變化時,足部反射區首先會出現反應。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因為足部這個全息胚具有發育程度高,最接近整體,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經血管豐富,感覺靈敏,信息傳導路徑密集,足部的體積和面積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2.3神經反射原理神經反射是人體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應,當人體的組織器官出現異常時,與足部相對應的反射區就會出現氣泡狀、砂粒狀、顆粒狀、條鎖狀、小結節樣等改變。按摩這些反射區時就會產生明顯的疼痛感。這種痛會沿傳入神經向中樞神經傳導,再經中樞神經調節并發出新的神經沖動,傳導到體內組織器官,從而引起一系列神經體液調節反應,激發人體潛能,調節體內失衡狀態。

實踐證明由足部反射區傳來的觸壓和痛覺沖動能形成新的興奮灶。新的興奮灶疊加,其強度超過有病理的興奮灶的強度,從而使病理興奮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2.4循環學說經測定足部血液流速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兩倍,由于心臟有節律的搏動,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環流動,成為機體內外物質運輸和交換的重要通道。當人體某個器官機能異?;虬l生病變時,就會產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代謝產物沉積在循環通道上。由于足部是處于遠離心臟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響,這些有害物質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積下來,造成局部皮膚組織變異的現象,如皮膚變色、皮下顆粒、索條硬結節等。通過采用足部按摩,可促進局部循環、血流通暢,最終通過腎臟等排泄器官將這些沉積物排出體外,恢復臟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項

3.1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壓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鉤掌法、食指捏法、雙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雙指鉗法等。

3.2按摩的力度應有力、均勻、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則為瀉,輕則為補。由足跟向足尖方向為瀉,反之為補。順時針為瀉,逆時針為補。一般敏感區按摩時有痛感。指壓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須根據個人的忍耐度,在個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內,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輕到重,慢而有規律。

3.3注意事項

3.3.1飯前30分鐘、飯后1小時內不可做足部按摩。

3.3.2足部按摩前后,施受雙方須飲水300-500毫升溫開水。有嚴重心臟病、腎病的人及 兒童 、老人按摩前后飲水不要超過150毫升。

3.3.3女性在懷孕、月經期間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對月經不調、痛經者按摩時,力度要輕。

3.3.4各種傳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鮮或未愈合的傷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膚有皮膚病,如皮膚上的膿瘡、潰瘍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傾向的疾病,如尿血、嘔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3.3.5病人在服藥治療期間接受足部按摩不應停藥。

3.3.6老人和兒童按摩時間要適當縮短,對于嚴重的心臟病、腎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輕,雙足按摩不能超過10分鐘。

3.3.7有資質的按摩師才可以對孕婦和月經期婦女做足部按摩。

3.3.8足部按摩師操作結束后,須用熱水洗手。

4結語

足部按摩在我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內經》里就有足部經絡學說和足部按摩的詳細記載。況且幾千年來,這種簡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為人們所鐘愛。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環通暢,對全身的氣血正常運行尤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種最佳的暢通足部血液循環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養根氣、疏通經絡和調解神經的作用。通過對足部表面施加壓力,還可以啟動機體的調節功能,激發各器官細胞潛能,增強免疫力。通過對上述理論的應用,和對實踐的 總結 ,足部按摩,是獲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中 醫養 生論 文”

簡說中醫養生之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安居樂業,衣食無憂,越來越重視身體的健康,重視尋找益壽延年等之道。世界各民族,因其地理環境、經濟基礎、社會制度、生活習俗不同,其之道也不相同。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淵流長,千百年來在養生方面有許多寶貴的經驗,本文就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什么是養生?什么是?

養生,就是保養生命。養生之道就是保養生命的道理與方法。

學是在指導下,研究人類生命規律,尋找增強生命活力,預防的方法,同時探索衰老的機理以及益壽延年的原則與理論的一門學科,其學說科學實用,是中國醫藥文化之精粹。

的特點

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規律

養生,又稱為攝生、道生、保生等。攝生即攝納生命,是說自己的壽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注意養生,便可長壽,“度百歲而去,終其天年”。如果不注意養生,就會“半百而衰,夭折而去”。人的壽命是有極限的,這是自然規律。順應規律,追求長壽但不追求長生不老。

強調精神方面的養生

認為,人的情志即精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的調養是養生的一個重要環節。避免不良精神 *** ,提高自我心理調攝能力,是養生遵循的原則之一?!饵S帝內經》說:“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爸疽夂汀迸c人群中個體的氣質、性別、年齡、經歷、文化思想修養等密切相關。人們應善于自我心理調攝,消除不良 *** ,保持良好心態。

主張房事有度

認為是先天賦予人類的本能,是種族延續所必須的。適度的,有利于個人健康,對民族的繁衍、社會和家庭的安定和睦都有重要意義。但不主張縱欲,認為房事過度傷腎耗精。

“形勞而不倦”的方法

形體的可使氣血流暢,筋骨勁強,肌肉發達結實,臟腑功能健壯。以“動”及“靜”,即通過形體來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促進人體的。量要適度,,,不要超強度,老人的鍛煉尤不宜過力。

防止外邪侵害

所謂外邪,是指六淫之邪(風、寒、暑、濕、燥、火)外傷因素等。驅除外邪,防止外邪侵犯是養生的目的,這一觀點始終貫穿于養生的整個過程中。

中醫養生之道的措施

順時養生即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規律,從精神、起居、飲食、等方面綜合調養的養生方法。其宗旨是“,”。

調神養生即調養精神,其方法除四季調神外,還有養靜藏神、動形怡神、移情易性等養神之法。

惜精養生有節欲惜精、節房事及注意房事衛生等措施。

飲食養生提倡飲食有節、注意飲食衛生、克服飲食偏嗜和藥膳等。

傳統健身術養生如太極拳、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等拳術及各種氣功和武術等。以此來煉形、煉意、煉氣,使身體“形與神俱”。

藥物養生中醫認為,腎中精氣虛衰和脾胃之氣的不足是衰老的主要機理。補益扶正是藥物養生的基本法則。諸多傳統的益壽延年方藥,如“八仙長壽丸”、“首烏延壽丹”、“延齒固本丹”、“延年茯苓飲”等多有預防早衰防老的效果?,F代一些提高機能免疫能力的藥物也屬此類。

養生針刺養生通過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和調節機能平衡的功能來發揮其治療與作用;灸法養生利用灸火的物理熱效應,施于穴位,以促進氣血運行,祛邪止痛,健脾,增強正氣,從而發揮其防保健強身作用;推拿養生是通過各種手法作用于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理狀況,達到治療與保健強身作用。

【簡】

    簡說中醫養生之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安居樂業,衣食無憂,越來越重視身體的健康,重視尋找益壽延年等之道。世界各民族,因其地理環境、經濟基礎、社會制度、生活習俗不同,其之道也不相同。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淵流長,千百年來在養生方面有許多寶貴的經驗,本文就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什么是養生?什么是?

    養生,就是保養生命。養生之道就是保養生命的道理與方法。

    學是在指導下,研究人類生命規律,尋找增強生命活力,預防的方法,同時探索衰老的機理以及益壽延年的原則與理論的一門學科,其學說科學實用,是中國醫藥文化之精粹。

    的特點

    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規律

    養生,又稱為攝生、道生、保生等。攝生即攝納生命,是說自己的壽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注意養生,便可長壽,“度百歲而去,終其天年”。如果不注意養生,就會“半百而衰,夭折而去”。人的壽命是有極限的,這是自然規律。順應規律,追求長壽但不追求長生不老。

    強調精神方面的養生

    認為,人的情志即精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的調養是養生的一個重要環節。避免不良精神 *** ,提高自我心理調攝能力,是養生遵循的原則之一?!饵S帝內經》說:“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爸疽夂汀迸c人群中個體的氣質、性別、年齡、經歷、文化思想修養等密切相關。人們應善于自我心理調攝,消除不良 *** ,保持良好心態。

    主張房事有度

    認為是先天賦予人類的本能,是種族延續所必須的。適度的,有利于個人健康,對民族的繁衍、社會和家庭的安定和睦都有重要意義。但不主張縱欲,認為房事過度傷腎耗精。

    “形勞而不倦”的方法

    形體的可使氣血流暢,筋骨勁強,肌肉發達結實,臟腑功能健壯。以“動”及“靜”,即通過形體來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促進人體的。量要適度,,,不要超強度,老人的鍛煉尤不宜過力。

    防止外邪侵害

    所謂外邪,是指六淫之邪(風、寒、暑、濕、燥、火)外傷因素等。驅除外邪,防止外邪侵犯是養生的目的,這一觀點始終貫穿于養生的整個過程中。

    中醫養生之道的措施

    順時養生即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規律,從精神、起居、飲食、等方面綜合調養的養生方法。其宗旨是“,”。

    調神養生即調養精神,其方法除四季調神外,還有養靜藏神、動形怡神、移情易性等養神之法。

    惜精養生有節欲惜精、節房事及注意房事衛生等措施。

    飲食養生提倡飲食有節、注意飲食衛生、克服飲食偏嗜和藥膳等。

    傳統健身術養生如太極拳、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等拳術及各種氣功和武術等。以此來煉形、煉意、煉氣,使身體“形與神俱”。

    藥物養生中醫認為,腎中精氣虛衰和脾胃之氣的不足是衰老的主要機理。補益扶正是藥物養生的基本法則。諸多傳統的益壽延年方藥,如“八仙長壽丸”、“首烏延壽丹”、“延齒固本丹”、“延年茯苓飲”等多有預防早衰防老的效果?,F代一些提高機能免疫能力的藥物也屬此類。

    養生針刺養生通過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和調節機能平衡的功能來發揮其治療與作用;灸法養生利用灸火的物理熱效應,施于穴位,以促進氣血運行,祛邪止痛,健脾,增強正氣,從而發揮其防保健強身作用;推拿養生是通過各種手法作用于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理狀況,達到治療與保健強身作用。

    【簡】

      簡說中醫養生之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安居樂業,衣食無憂,越來越重視身體的健康,重視尋找益壽延年等之道。世界各民族,因其地理環境、經濟基礎、社會制度、生活習俗不同,其之道也不相同。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淵流長,千百年來在養生方面有許多寶貴的經驗,本文就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什么是養生?什么是?

      養生,就是保養生命。養生之道就是保養生命的道理與方法。

      學是在指導下,研究人類生命規律,尋找增強生命活力,預防的方法,同時探索衰老的機理以及益壽延年的原則與理論的一門學科,其學說科學實用,是中國醫藥文化之精粹。

      的特點

      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規律

      養生,又稱為攝生、道生、保生等。攝生即攝納生命,是說自己的壽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注意養生,便可長壽,“度百歲而去,終其天年”。如果不注意養生,就會“半百而衰,夭折而去”。人的壽命是有極限的,這是自然規律。順應規律,追求長壽但不追求長生不老。

      強調精神方面的養生

      認為,人的情志即精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的調養是養生的一個重要環節。避免不良精神 *** ,提高自我心理調攝能力,是養生遵循的原則之一?!饵S帝內經》說:“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爸疽夂汀迸c人群中個體的氣質、性別、年齡、經歷、文化思想修養等密切相關。人們應善于自我心理調攝,消除不良 *** ,保持良好心態。

      主張房事有度

      認為是先天賦予人類的本能,是種族延續所必須的。適度的,有利于個人健康,對民族的繁衍、社會和家庭的安定和睦都有重要意義。但不主張縱欲,認為房事過度傷腎耗精。

      “形勞而不倦”的方法

      形體的可使氣血流暢,筋骨勁強,肌肉發達結實,臟腑功能健壯。以“動”及“靜”,即通過形體來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促進人體的。量要適度,,,不要超強度,老人的鍛煉尤不宜過力。

      防止外邪侵害

      所謂外邪,是指六淫之邪(風、寒、暑、濕、燥、火)外傷因素等。驅除外邪,防止外邪侵犯是養生的目的,這一觀點始終貫穿于養生的整個過程中。

      中醫養生之道的措施

      順時養生即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規律,從精神、起居、飲食、等方面綜合調養的養生方法。其宗旨是“,”。

      調神養生即調養精神,其方法除四季調神外,還有養靜藏神、動形怡神、移情易性等養神之法。

      惜精養生有節欲惜精、節房事及注意房事衛生等措施。

      飲食養生提倡飲食有節、注意飲食衛生、克服飲食偏嗜和藥膳等。

      傳統健身術養生如太極拳、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等拳術及各種氣功和武術等。以此來煉形、煉意、煉氣,使身體“形與神俱”。

      藥物養生中醫認為,腎中精氣虛衰和脾胃之氣的不足是衰老的主要機理。補益扶正是藥物養生的基本法則。諸多傳統的益壽延年方藥,如“八仙長壽丸”、“首烏延壽丹”、“延齒固本丹”、“延年茯苓飲”等多有預防早衰防老的效果?,F代一些提高機能免疫能力的藥物也屬此類。

      養生針刺養生通過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和調節機能平衡的功能來發揮其治療與作用;灸法養生利用灸火的物理熱效應,施于穴位,以促進氣血運行,祛邪止痛,健脾,增強正氣,從而發揮其防保健強身作用;推拿養生是通過各種手法作用于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理狀況,達到治療與保健強身作用。

      【簡】

        中醫養生的介紹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后人繼續開發和研究。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傊?,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如《內經》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故養生重在養心,保養精、氣、神。即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醫養生的介紹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后人繼續開發和研究。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傊?,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如《內經》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故養生重在養心,保養精、氣、神。即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00字中醫養生之道論文該怎么寫

        中醫養生主要是通過各種 方法 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療活動,那1000字中醫養生論文該怎么寫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1000字中醫養生論文 范文 ,歡迎大家閱讀。

          1000字中醫養生論文范文篇一:《中醫養生淺說》

        一、養生之要,首當養心

        中醫認為,心者,五臟六腑之主。心主神明。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雖然出之于腦,實賴心臟所主宰。心者,君火也,人身之活動生機,氣機運行的推動力無不憑借心火的溫煦推動。我此處所講的心,主要指一個人的思維、心態、乃至于智慧。一個能夠自覺保有長久健康的人必然是一個不乏智慧的人,這不光指他掌握保健養生的知識,更在于其為人處世,其品格、涵養、胸懷,都必然同時具備了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素質。內經上說,恬淡虛無、精神內守。正氣存內,邪安從來?而一個人,若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其實是一個世界觀的問題,對于人生的得失榮辱都能夠正確看待,拿得起更放得下。能夠認識到生命的真實要義,分得清生命中的輕重緩急,并具備良好的情緒掌控的能力,或者說,思想深處閃爍著理性的光輝。

        能使得心如寒潭鶴影,事來心隨現,事去心隨空,不會讓心理活動超越自身可以承受的限度,甚至于 發展成為揮之不去妨礙心理健康的陰影。中醫說,怒則氣逆,傷肝,喜則氣緩,傷心,思則氣結,傷脾,悲則氣消,傷肺,驚恐則氣下,傷腎??傊?,情志的變化超過正常的度,都可以轉化為危害健康的致病因子。而要獲得能夠寵辱不驚,臨危不亂的定力,談何容易。醫生經常在臨床工作中告誡病人條暢情志、心態平和等等,往往會被病人一笑置之。因為在很多人的認識里邊,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些人,其實從來沒有真正意識到可以通過提升個人的涵養,完善自己的人格最終可以改善自己的性情,從而對自己的健康有所貢獻。養心,不光是預防心理疾病, 現代心身醫學的研究成果已經明確告訴我們,幾乎所有的軀體上慢性疾病的發生都和我們的心理失衡存在著密切的關聯。

        二、善以后天養先天

        父母媾精,生而為人。其稟賦體質厚薄堅脆各不相同,但并非一成不變。先天體質薄弱者,后天若能夠善加調攝,也可以盡其天年,長保健康。先天體質強盛,后天若恣意揮霍,不加珍惜,未必不會中途夭亡。 內經上說: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此圣人濟世之心,誠可謂今時養生至圭臬也。中醫認為,后天之本為脾胃,屬土,土爰稼穡,生命賴以生存之氣血精微無不經由脾胃的運化而生。養脾胃,首先是節飲食,飲食 規律,寒溫適當,饑飽適宜,營養均衡全面,不偏食挑食,避免垃圾食品、不潔食品、變質食品對于脾胃的損傷,這都是無需贅言的常識。此外,脾主肌肉四肢,脾的運化功能健旺,氣血充沛,則肌肉健美,肢體運動靈活,反應敏捷。反之亦然。同時,肢體少于運動,氣血運行遲滯,脾臟的功能也不能正常發揮,或內生痰濕,形體肥胖,或氣血乏源,肌肉萎弱,形體日衰。這即是肢體常運反作用于脾胃的要義。古人講養生,務令手足軀體常作導引欠伸,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并創立了諸如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有效的傳統養生*,運動健身配合調息內養之法,不惟外練筋骨,尤且內強五臟,實在是中華醫學給予人類攝生保健之瑰寶也。后天脾胃之疾患,與人情緒之狀態,關系亦甚大。五行學說認為,木能克土,肝臟屬木,暴怒急躁,抑郁寡歡,肝木失于疏泄,脾土運化不健,則諸類消化系統疾患所由來也。臨床所見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慢性炎癥性腸道疾病幾乎都可因情緒波動而誘發或加重,能不慎乎?

        三、明辨體質,慎用藥物

        如今市場 經濟的大勢所趨,各種抗衰老養生保健藥品琳瑯滿目。作為商家的宣傳,夸大效果,夸大適用范圍,包治百病,種種不實甚或欺騙性的 廣告 手段皆是習以為常。而消費者就務必需要具備理性的鑒別眼光,即便自己不具備醫學的常識,也應該知道該去咨詢專業的醫師藥師得到正確的指導,否則,本為促進健康不吝資財,反貽其害,豈不冤哉!人之體質按照王琦教授的九分法,常人皆易于掌握者也。平日飲食起居皆有所根據,確是能造福一般民眾的真學問。至于疾病之寒熱虛實,又非良醫所不能明。不少慢性病的患者,本為康復療疾的初衷,輕信藥品廣告的蠱惑,甲藥試服不效,乙藥接踵而至,接二連三,病情愈治愈壞,原本單純之病機,反為棘手之難題,誠可悲可嘆哉!常有患者咨詢于我。某某藥好是不好?何以答之?唯一言以蔽之,對癥者良藥也,不對癥者,鴆毒也。除外藥物,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也有寒溫之別。譬如,牛羊肉、鴿子鵪鶉、蔥姜桂椒之性熱,蓮藕、蕹莧筍蒿之性涼,人所共知。但多數人卻知而不能行,口腹之欲,其大如斯耶。

        四、其他

        傳統醫學中尤關注房中陰陽之術,古籍中言之頗細頗多??偫ㄖ?,精華糟粕并見,以簡單之理論之,欲不可早、欲不可縱、欲不可禁,最為中肯。其余林林總總養生觀點,盡可以中庸之道而約言之,凡事皆適可而止,勿令不及,勿令太過??傊?,鄙人的觀點,但凡大道理,可便于實行者,簡單最好。如果把一個養生的問題說得紛繁艱澀,便失去了實際的價值。當今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過健康四大基石,簡明易記,一望便知,所謂: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講得很好!

        鄙人,從事中醫臨床者也,實際工作中所見,感受頗多,今試言養生,不免淺薄。然從辯證唯物之思維觀之,余所言,應該符合生命健康之本質規律,人所易于理解,易于實行也。誠如是踐行,養生之事不難,且非但利于一己之身心,尤且利益社會。國人之身心全面健康,素質之全面提高,社會之和諧安寧,吾一屆小中醫之愿也!

          1000字中醫養生論文范文篇二:《淺談中醫養生保健》

        【摘 要】中醫養生即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運用各種方法頤養生命、保養身體、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中醫養生保健貴在養德,中醫養生保健重在有規律的運動,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要合理飲食,平衡的飲食有益于健康,重視起居保健養生等。

        【關鍵詞】中醫養生;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

        對每個人來說,生命都是非常寶貴的,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恒的追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保健、病癥預防。養生,含有保養生命之意。中醫養生即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運用各種方法頤養生命、保養身體、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傊?,中醫養生就是遵循傳統的中醫理論,對人的身體進行科學調養,減少疾病、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醫養生對人體健康長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堅持中醫養生,減少疾病,使我們始終精力充沛,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投入每天的學習和工作,才能對社會、對人民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因此,有必要對中醫養生進行研究和探討。

        1 中醫養生保健貴在養德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明確提出養生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這是頤養生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最重要條件。道家理論對中醫養生保健也提出同樣的觀點:善良、忠誠、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助人是做人的美德。無論是古代醫學,還是道家理論都論述了中華傳統美德于個人于社會都是有益的。實踐證明,也只有擁有這些美德的人,才會享受到生活中的快樂,促進身心健康。

        2 中醫養生保健重在有規律的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傳統的運動養生方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在養生實踐中 總結 出來的寶貴 經驗 。運動可以促進人體氣血流通,舒筋活血,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人的氣血暢通無阻才會促使新陳代謝旺盛,從而起到身體保健、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的作用。因此,平時要養成運動的好習慣,特別是老年人和體弱多病的人,更應該堅持運動,不僅防病治病,又可以強筋骨、利關節、促進消化、增強意志、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運動的形式要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合理選擇 體育運動 方式,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 武術 、 太極拳 、太級劍、五禽戲、八段錦和適宜的群體運動等。

        3 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

        人有七情六欲,而人的七情六欲與人的健康有直接的關系。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舒暢的心情、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增強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增強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起到預防疾病的目的。精神極端、心理波動,情感不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的健康不利。根據中醫原理,我們知道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中醫的這些情緒與健康的觀點多年來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F實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因過度悲傷或者極度憤怒導致一病不起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中醫有“百病生于氣”之說,認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有很多病例都可以證明憤怒、憂郁、悲傷、驚恐對人身體的影響和危害是最大的,不但影響人的健康,而且制約著人的壽命。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控喜怒,求平和,杜絕憂悲,節思慮,防驚恐,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調節情緒,避免不良心志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增進健康。

        4 合理飲食,平衡的飲食有益于健康

        中醫飲食養生就是按照中醫理論,對人的飲食進行科學的調整,注意飲食宜忌,平衡合理地攝取食物,以增進健康,幫助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的養生方法。飲食養生的關鍵是合理飲食、平衡飲食、均衡營養、合理調配、科學滋養,避免飲食不當,造成營養不良,或者營養過剩而影響健康。只有合理地安排飲食,才能保證機體有充足的營養供給、氣血充足、機體的器官功能旺盛,新陳代謝功能才會活躍,人體適應自然能力增強,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強,達到強身健體、抗衰延壽的功效。

        “民以食為天”,飲食的首要目的是吃飽,其次是吃好,也就是吃的有營養,這是人所共知的。但具體說來還有許多講究。飲食養生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

        4.1 合理飲食既強身又防病

        合理的安排飲食,要了解食物對人體的滋養作用,保證機體有充足的營養供給,調整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合理的安排飲食不但保證機體健康,同時可以有效防止疾病。例如:食用動物肝臟可以養肝,又可以預防夜盲癥;食用海帶可以補充碘及維生素,又可預防甲狀腺腫;食用水果和新鮮蔬菜,既可補充營養又可預防壞血病;食用大蒜可以預防流感;喝綠豆湯可以預防中暑;食用蔥白生姜可以預防傷風感冒等,都是通過飲食來預防疾病的案例。

        4.2 合理飲食既益壽又防衰

        歷代中醫都認為合理飲食有助于抗衰防老、益壽延年。中醫認為:“精生于先天,而養于后天,精藏于腎而養于五臟,精氣足則胃氣盛,腎氣充則體健神旺,此乃益壽、抗衰的關鍵”。因此,在進食時選用具有補精益氣、滋腎強身作用的食品。做到谷類、肉類、蔬菜、果品科學調配,軟食、硬食、飲料、菜肴、點心合理搭配,例如:芝麻、桑椹、枸杞子、龍眼肉、胡桃、蜂皇漿、山藥、人乳、牛奶、甲魚等,都含有抗衰老的物質成分,長期合理食用有利于抗衰延壽。此外,飲食調養要合理配膳,不挑食,不偏食,全面營養;飲食要有節制,要定量、定時。饑飽適中,過饑或過飽,都有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對人體健康不利。養成按時進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身體健康都是大有好處的。

        5 注重起居保健養生

        中醫理論認為: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起居也是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關鍵環節。生命本身就是一種有節奏的物質運動形式,因此,我們要遵循自然的規律和人體本身的節奏,根據年齡、體質、生活習慣等條件的不同情況,因人制宜,來安排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安排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勞作的宜忌、房事的宜忌、睡眠的宜忌等。

        參考文獻

        [1]王大海.漫談合理飲食[M].中國健康衛生出版社,2010.

        [2]史考利.運用中醫理論保養生命的研究[J].健康 教育 ,2010.11.

        [3]郭芙德.淺談飲食對人體的滋養作用[J].中國健康大視野,2009.7.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1000字中 醫養 生論 文范 文”

        1000字中醫養生之道論文該怎么寫

        中醫養生主要是通過各種 方法 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療活動,那1000字中醫養生論文該怎么寫呢?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1000字中醫養生論文 范文 ,歡迎大家閱讀。

          1000字中醫養生論文范文篇一:《中醫養生淺說》

        一、養生之要,首當養心

        中醫認為,心者,五臟六腑之主。心主神明。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雖然出之于腦,實賴心臟所主宰。心者,君火也,人身之活動生機,氣機運行的推動力無不憑借心火的溫煦推動。我此處所講的心,主要指一個人的思維、心態、乃至于智慧。一個能夠自覺保有長久健康的人必然是一個不乏智慧的人,這不光指他掌握保健養生的知識,更在于其為人處世,其品格、涵養、胸懷,都必然同時具備了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素質。內經上說,恬淡虛無、精神內守。正氣存內,邪安從來?而一個人,若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其實是一個世界觀的問題,對于人生的得失榮辱都能夠正確看待,拿得起更放得下。能夠認識到生命的真實要義,分得清生命中的輕重緩急,并具備良好的情緒掌控的能力,或者說,思想深處閃爍著理性的光輝。

        能使得心如寒潭鶴影,事來心隨現,事去心隨空,不會讓心理活動超越自身可以承受的限度,甚至于 發展成為揮之不去妨礙心理健康的陰影。中醫說,怒則氣逆,傷肝,喜則氣緩,傷心,思則氣結,傷脾,悲則氣消,傷肺,驚恐則氣下,傷腎??傊?,情志的變化超過正常的度,都可以轉化為危害健康的致病因子。而要獲得能夠寵辱不驚,臨危不亂的定力,談何容易。醫生經常在臨床工作中告誡病人條暢情志、心態平和等等,往往會被病人一笑置之。因為在很多人的認識里邊,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些人,其實從來沒有真正意識到可以通過提升個人的涵養,完善自己的人格最終可以改善自己的性情,從而對自己的健康有所貢獻。養心,不光是預防心理疾病, 現代心身醫學的研究成果已經明確告訴我們,幾乎所有的軀體上慢性疾病的發生都和我們的心理失衡存在著密切的關聯。

        二、善以后天養先天

        父母媾精,生而為人。其稟賦體質厚薄堅脆各不相同,但并非一成不變。先天體質薄弱者,后天若能夠善加調攝,也可以盡其天年,長保健康。先天體質強盛,后天若恣意揮霍,不加珍惜,未必不會中途夭亡。 內經上說: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此圣人濟世之心,誠可謂今時養生至圭臬也。中醫認為,后天之本為脾胃,屬土,土爰稼穡,生命賴以生存之氣血精微無不經由脾胃的運化而生。養脾胃,首先是節飲食,飲食 規律,寒溫適當,饑飽適宜,營養均衡全面,不偏食挑食,避免垃圾食品、不潔食品、變質食品對于脾胃的損傷,這都是無需贅言的常識。此外,脾主肌肉四肢,脾的運化功能健旺,氣血充沛,則肌肉健美,肢體運動靈活,反應敏捷。反之亦然。同時,肢體少于運動,氣血運行遲滯,脾臟的功能也不能正常發揮,或內生痰濕,形體肥胖,或氣血乏源,肌肉萎弱,形體日衰。這即是肢體常運反作用于脾胃的要義。古人講養生,務令手足軀體常作導引欠伸,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并創立了諸如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有效的傳統養生*,運動健身配合調息內養之法,不惟外練筋骨,尤且內強五臟,實在是中華醫學給予人類攝生保健之瑰寶也。后天脾胃之疾患,與人情緒之狀態,關系亦甚大。五行學說認為,木能克土,肝臟屬木,暴怒急躁,抑郁寡歡,肝木失于疏泄,脾土運化不健,則諸類消化系統疾患所由來也。臨床所見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慢性炎癥性腸道疾病幾乎都可因情緒波動而誘發或加重,能不慎乎?

        三、明辨體質,慎用藥物

        如今市場 經濟的大勢所趨,各種抗衰老養生保健藥品琳瑯滿目。作為商家的宣傳,夸大效果,夸大適用范圍,包治百病,種種不實甚或欺騙性的 廣告 手段皆是習以為常。而消費者就務必需要具備理性的鑒別眼光,即便自己不具備醫學的常識,也應該知道該去咨詢專業的醫師藥師得到正確的指導,否則,本為促進健康不吝資財,反貽其害,豈不冤哉!人之體質按照王琦教授的九分法,常人皆易于掌握者也。平日飲食起居皆有所根據,確是能造福一般民眾的真學問。至于疾病之寒熱虛實,又非良醫所不能明。不少慢性病的患者,本為康復療疾的初衷,輕信藥品廣告的蠱惑,甲藥試服不效,乙藥接踵而至,接二連三,病情愈治愈壞,原本單純之病機,反為棘手之難題,誠可悲可嘆哉!常有患者咨詢于我。某某藥好是不好?何以答之?唯一言以蔽之,對癥者良藥也,不對癥者,鴆毒也。除外藥物,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也有寒溫之別。譬如,牛羊肉、鴿子鵪鶉、蔥姜桂椒之性熱,蓮藕、蕹莧筍蒿之性涼,人所共知。但多數人卻知而不能行,口腹之欲,其大如斯耶。

        四、其他

        傳統醫學中尤關注房中陰陽之術,古籍中言之頗細頗多??偫ㄖ?,精華糟粕并見,以簡單之理論之,欲不可早、欲不可縱、欲不可禁,最為中肯。其余林林總總養生觀點,盡可以中庸之道而約言之,凡事皆適可而止,勿令不及,勿令太過??傊?,鄙人的觀點,但凡大道理,可便于實行者,簡單最好。如果把一個養生的問題說得紛繁艱澀,便失去了實際的價值。當今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過健康四大基石,簡明易記,一望便知,所謂: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講得很好!

        鄙人,從事中醫臨床者也,實際工作中所見,感受頗多,今試言養生,不免淺薄。然從辯證唯物之思維觀之,余所言,應該符合生命健康之本質規律,人所易于理解,易于實行也。誠如是踐行,養生之事不難,且非但利于一己之身心,尤且利益社會。國人之身心全面健康,素質之全面提高,社會之和諧安寧,吾一屆小中醫之愿也!

          1000字中醫養生論文范文篇二:《淺談中醫養生保健》

        【摘 要】中醫養生即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運用各種方法頤養生命、保養身體、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中醫養生保健貴在養德,中醫養生保健重在有規律的運動,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要合理飲食,平衡的飲食有益于健康,重視起居保健養生等。

        【關鍵詞】中醫養生;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

        對每個人來說,生命都是非常寶貴的,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恒的追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保健、病癥預防。養生,含有保養生命之意。中醫養生即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運用各種方法頤養生命、保養身體、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傊?,中醫養生就是遵循傳統的中醫理論,對人的身體進行科學調養,減少疾病、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醫養生對人體健康長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堅持中醫養生,減少疾病,使我們始終精力充沛,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投入每天的學習和工作,才能對社會、對人民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因此,有必要對中醫養生進行研究和探討。

        1 中醫養生保健貴在養德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明確提出養生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這是頤養生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最重要條件。道家理論對中醫養生保健也提出同樣的觀點:善良、忠誠、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助人是做人的美德。無論是古代醫學,還是道家理論都論述了中華傳統美德于個人于社會都是有益的。實踐證明,也只有擁有這些美德的人,才會享受到生活中的快樂,促進身心健康。

        2 中醫養生保健重在有規律的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傳統的運動養生方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在養生實踐中 總結 出來的寶貴 經驗 。運動可以促進人體氣血流通,舒筋活血,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人的氣血暢通無阻才會促使新陳代謝旺盛,從而起到身體保健、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的作用。因此,平時要養成運動的好習慣,特別是老年人和體弱多病的人,更應該堅持運動,不僅防病治病,又可以強筋骨、利關節、促進消化、增強意志、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運動的形式要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合理選擇 體育運動 方式,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 武術 、 太極拳 、太級劍、五禽戲、八段錦和適宜的群體運動等。

        3 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

        人有七情六欲,而人的七情六欲與人的健康有直接的關系。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舒暢的心情、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增強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增強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起到預防疾病的目的。精神極端、心理波動,情感不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的健康不利。根據中醫原理,我們知道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中醫的這些情緒與健康的觀點多年來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F實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因過度悲傷或者極度憤怒導致一病不起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中醫有“百病生于氣”之說,認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有很多病例都可以證明憤怒、憂郁、悲傷、驚恐對人身體的影響和危害是最大的,不但影響人的健康,而且制約著人的壽命。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控喜怒,求平和,杜絕憂悲,節思慮,防驚恐,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調節情緒,避免不良心志對身體的不良影響,增進健康。

        4 合理飲食,平衡的飲食有益于健康

        中醫飲食養生就是按照中醫理論,對人的飲食進行科學的調整,注意飲食宜忌,平衡合理地攝取食物,以增進健康,幫助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的養生方法。飲食養生的關鍵是合理飲食、平衡飲食、均衡營養、合理調配、科學滋養,避免飲食不當,造成營養不良,或者營養過剩而影響健康。只有合理地安排飲食,才能保證機體有充足的營養供給、氣血充足、機體的器官功能旺盛,新陳代謝功能才會活躍,人體適應自然能力增強,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強,達到強身健體、抗衰延壽的功效。

        “民以食為天”,飲食的首要目的是吃飽,其次是吃好,也就是吃的有營養,這是人所共知的。但具體說來還有許多講究。飲食養生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

        4.1 合理飲食既強身又防病

        合理的安排飲食,要了解食物對人體的滋養作用,保證機體有充足的營養供給,調整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合理的安排飲食不但保證機體健康,同時可以有效防止疾病。例如:食用動物肝臟可以養肝,又可以預防夜盲癥;食用海帶可以補充碘及維生素,又可預防甲狀腺腫;食用水果和新鮮蔬菜,既可補充營養又可預防壞血病;食用大蒜可以預防流感;喝綠豆湯可以預防中暑;食用蔥白生姜可以預防傷風感冒等,都是通過飲食來預防疾病的案例。

        4.2 合理飲食既益壽又防衰

        歷代中醫都認為合理飲食有助于抗衰防老、益壽延年。中醫認為:“精生于先天,而養于后天,精藏于腎而養于五臟,精氣足則胃氣盛,腎氣充則體健神旺,此乃益壽、抗衰的關鍵”。因此,在進食時選用具有補精益氣、滋腎強身作用的食品。做到谷類、肉類、蔬菜、果品科學調配,軟食、硬食、飲料、菜肴、點心合理搭配,例如:芝麻、桑椹、枸杞子、龍眼肉、胡桃、蜂皇漿、山藥、人乳、牛奶、甲魚等,都含有抗衰老的物質成分,長期合理食用有利于抗衰延壽。此外,飲食調養要合理配膳,不挑食,不偏食,全面營養;飲食要有節制,要定量、定時。饑飽適中,過饑或過飽,都有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對人體健康不利。養成按時進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身體健康都是大有好處的。

        5 注重起居保健養生

        中醫理論認為: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起居也是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關鍵環節。生命本身就是一種有節奏的物質運動形式,因此,我們要遵循自然的規律和人體本身的節奏,根據年齡、體質、生活習慣等條件的不同情況,因人制宜,來安排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安排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勞作的宜忌、房事的宜忌、睡眠的宜忌等。

        參考文獻

        [1]王大海.漫談合理飲食[M].中國健康衛生出版社,2010.

        [2]史考利.運用中醫理論保養生命的研究[J].健康 教育 ,2010.11.

        [3]郭芙德.淺談飲食對人體的滋養作用[J].中國健康大視野,2009.7.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1000字中 醫養 生論 文范 文”

        中醫健康養生之道,養生保健知識

        中醫 養生 的內容非常豐富,如果詳細到每樣食物的性味歸經,即便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但若精辟到“調和氣血”“平衡營養”,又可以用幾個詞、幾句話就能概括出來。結合當下對 健康 的認識,以及對 健康 生活的要求,我們將中醫 養生 的主要內容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1、飲食 養生

        食療 養生 、藥膳 養生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根深蒂固。民以食為天,飲食提供給生命必需的營養物質,生命得以延續,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學合理的飲食有利于身體 健康 ,而不當的飲食則能危害機體的 健康 。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 健康 飲食的原則是:飲食規律、品種多樣化、營養全面均衡、合理搭配。

        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機忌暴飲暴食、饑飽無度和三餐無規律。

        除此之外,中醫飲食 養生 最具特色的是食療和藥膳。中醫認為,藥食同源,食物與藥物都來自于大自然,一樣具有四氣五味,一樣可以調養不同的臟腑。比如水果中的梨,味甘微酸,性涼,入肺、胃經,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秋季氣候干燥時,多吃點生梨,可以起到養陰生津放秋燥的作用。當肺熱咳嗽、煩渴時,可用以潤肺止咳、生津止渴,冰糖燉雪梨就是一個經典的清熱潤肺止咳的食療方。而藥膳更可以 養生 防病,輔助治療一些疾病。比如黃芪燉雞具有益氣補虛的作用,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預防疾病。再比如痛經的女性,屬于氣滯血淤者,在月經來臨前的兩三天服用川芎煮雞蛋,可以改善痛經。

        總之,飲食 養生 的內容很多,根據每個人的具體病情或體質,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食療或者藥膳調理,以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目的。

        2、起居 養生

        我們的祖輩一直以來都過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但是,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競爭激烈,日常學習、工作中熬夜、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情。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同時,精神生活也豐富多彩起來,有些人縱情 娛樂 ,揮霍 健康 。不良的生活習慣 催發了多種疾病,如頸椎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不 健康 的生活方式使得疾病日益年輕化。

        種種跡象都告訴我們,生活方式對身體 健康 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應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如起居有規律,不睡懶覺不熬夜, 娛樂 有度,勞逸結合;保持居室和家居用品的清潔衛生,經常曬太陽,定時給房間通風換氣;冬天要注意保暖,不要盲目追趕 時尚 ,不要“只要風度不要溫度”;夏天應適當出汗,不要整天待在冷空調環境下貪涼而得“冬病”。

        3、情志 養生

        經典古籍《黃帝內經》記載,“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思則氣結”,“喜怒不節則傷臟,傷臟則病起于陰也”。這些理論強調了人的情緒心態、精神活動與身體 健康 密切相關。

        中醫認為,七情,即人的各種情志活動,可影響臟腑的功能、氣血

        的運行,從而引起全身多種疾病?,F代醫學也同樣重視心理因素對 健康 的影響,并將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一心理— 社會 ”醫學模式。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在發怒時會刺激腎上腺,導致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機體的興奮性增強,可出現呼吸、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成為偏頭痛、高血壓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誘發因素。

        現代 社會 競爭激烈,學習、工作的壓力很大,緊張、焦慮、煩躁、抑郁等多種不良情緒成為多種疾病的重要發病因素之一。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我們要學會情志 養生 。即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人際交往中要學會寬以待人,取長補短,和睦相處,盡量減少或避免矛盾的產生;心情不好時,要學會向親朋好友傾訴,把心中的煩惱講出來,千萬不可悶在心中,郁積成病,也可以選擇出去 旅游 ,看看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亦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散心方式??傊?要讓自己少一點煩惱,多一點快樂!

        4、運動 養生

        隨著 科技 的快速發展,體力勞動的人群越來越少,腦力勞動的人群越來越多。很多人的日常生活狀態就是“久坐不動”,這也是現代生活方式病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使氣血流通,適當的健身鍛煉,可強身健體,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像健身操、慢跑、散步、游泳、球類運動等,都是適合大眾的健身方式。

        但是,運動也不能極端化,有些人過度癡迷于運動健身也是不妥當的。過度鍛煉可能會導致骨關節、軟組織的損傷,突然進行大運動量的鍛煉,還有可能使心臟難以負荷而發生危險事件。故建議運動鍛煉應循序漸進運動量以微微出汗為宜,切忌大汗淋漓、氣喘吁吁。

        中醫認為,人體發病的主要原因有兩條,一是“不及”,二是“太過”,所以不鍛煉不行,鍛煉過度也不行。

        4、四季 養生

        中醫 養生 講究天人合一,順時而養,即提倡順應自然界四季氣候的變化規律來安排日常起居活動?!按合酿B陽,秋冬養陰”是中醫 養生 的基本原則之一。

        春季,萬物復蘇, 養生 應注重養陽。應夜臥早起,多曬曬太陽,選擇陽光明媚的日子多進行一些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吐故納新,調暢氣血。

        夏天,萬物生長繁盛,人體陽氣最易發泄,此時更要注意養陽。應晚睡早起,適當午睡,避開午時的炎熱,運動要適度,宜在清晨或傍晚進行。

        秋季,是一個成熟的季節,陽氣開始收斂,人體也要收斂精氣,保津養陰,故預防秋燥是最為重要的。古代 養生 學家認為,秋天的睡眠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即早睡覺,早起床,早起時間與雞叫撲翅的時間差不多。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早臥順應陽氣之收,防止陰精外泄。同時,衣著要根椐氣溫變化隨時調整。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切忌悲秋傷懷。

        冬季,是萬物收藏的季節,人體也需要積蓄能量,抵御寒冷。 養生

        要以護陰潛陽為原則,根據個人情況適當進補。應早睡晚起,早鍛煉不

        宜太早,室外鍛煉應在太陽出來后為宜。有些老人在雨雪天還要早早出去鍛煉,顯然是不恰當的。

        5、體質 養生

        共性和個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中醫 養生 也是如此。如果說上述五個方面的內容都是共性,那么體質 養生 講究的就是個性了。

        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這個“辨證”是針對疾病而言的。那么,對于 健康 的人群是不是就沒有差異了呢?肯定也是有差異的。無論是 健康 人群、亞 健康 人群,還是某種或某些疾病的罹患者,都有各自不同的體質,因此在飲食習慣、生活起居、運動鍛煉、情緒心理等方面都會有不同的表現或選擇,這就是身體的個體差異。

        比如一個小小的感冒,有些人主要表現為打噴嚏、流鼻涕或者咳嗽、咳痰,而有些人則表現為頭痛、咽喉痛、發熱,還有些人感覺四肢酸痛、頭重腳輕、渾身無力等。這些差異與遺傳基因、飲食習慣、地理環境、氣候因素、 社會 環境、家庭生活、人際交往等多種先天、后天的因素有關,這就是體質的差異。

        中醫學將人的體質分為九種,即平和質、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和特稟質。就跟中醫診斷時的辨證分型一樣,不同體質的人群, 養生 方法也不同。

        中醫健康養生之道,養生保健知識

        中醫 養生 的內容非常豐富,如果詳細到每樣食物的性味歸經,即便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但若精辟到“調和氣血”“平衡營養”,又可以用幾個詞、幾句話就能概括出來。結合當下對 健康 的認識,以及對 健康 生活的要求,我們將中醫 養生 的主要內容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1、飲食 養生

        食療 養生 、藥膳 養生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根深蒂固。民以食為天,飲食提供給生命必需的營養物質,生命得以延續,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科學合理的飲食有利于身體 健康 ,而不當的飲食則能危害機體的 健康 。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 健康 飲食的原則是:飲食規律、品種多樣化、營養全面均衡、合理搭配。

        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機忌暴飲暴食、饑飽無度和三餐無規律。

        除此之外,中醫飲食 養生 最具特色的是食療和藥膳。中醫認為,藥食同源,食物與藥物都來自于大自然,一樣具有四氣五味,一樣可以調養不同的臟腑。比如水果中的梨,味甘微酸,性涼,入肺、胃經,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秋季氣候干燥時,多吃點生梨,可以起到養陰生津放秋燥的作用。當肺熱咳嗽、煩渴時,可用以潤肺止咳、生津止渴,冰糖燉雪梨就是一個經典的清熱潤肺止咳的食療方。而藥膳更可以 養生 防病,輔助治療一些疾病。比如黃芪燉雞具有益氣補虛的作用,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預防疾病。再比如痛經的女性,屬于氣滯血淤者,在月經來臨前的兩三天服用川芎煮雞蛋,可以改善痛經。

        總之,飲食 養生 的內容很多,根據每個人的具體病情或體質,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食療或者藥膳調理,以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目的。

        2、起居 養生

        我們的祖輩一直以來都過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但是,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競爭激烈,日常學習、工作中熬夜、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情。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同時,精神生活也豐富多彩起來,有些人縱情 娛樂 ,揮霍 健康 。不良的生活習慣 催發了多種疾病,如頸椎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不 健康 的生活方式使得疾病日益年輕化。

        種種跡象都告訴我們,生活方式對身體 健康 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應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如起居有規律,不睡懶覺不熬夜, 娛樂 有度,勞逸結合;保持居室和家居用品的清潔衛生,經常曬太陽,定時給房間通風換氣;冬天要注意保暖,不要盲目追趕 時尚 ,不要“只要風度不要溫度”;夏天應適當出汗,不要整天待在冷空調環境下貪涼而得“冬病”。

        3、情志 養生

        經典古籍《黃帝內經》記載,“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思則氣結”,“喜怒不節則傷臟,傷臟則病起于陰也”。這些理論強調了人的情緒心態、精神活動與身體 健康 密切相關。

        中醫認為,七情,即人的各種情志活動,可影響臟腑的功能、氣血

        的運行,從而引起全身多種疾病?,F代醫學也同樣重視心理因素對 健康 的影響,并將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一心理— 社會 ”醫學模式。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在發怒時會刺激腎上腺,導致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機體的興奮性增強,可出現呼吸、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成為偏頭痛、高血壓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誘發因素。

        現代 社會 競爭激烈,學習、工作的壓力很大,緊張、焦慮、煩躁、抑郁等多種不良情緒成為多種疾病的重要發病因素之一。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我們要學會情志 養生 。即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人際交往中要學會寬以待人,取長補短,和睦相處,盡量減少或避免矛盾的產生;心情不好時,要學會向親朋好友傾訴,把心中的煩惱講出來,千萬不可悶在心中,郁積成病,也可以選擇出去 旅游 ,看看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亦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散心方式??傊?要讓自己少一點煩惱,多一點快樂!

        4、運動 養生

        隨著 科技 的快速發展,體力勞動的人群越來越少,腦力勞動的人群越來越多。很多人的日常生活狀態就是“久坐不動”,這也是現代生活方式病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使氣血流通,適當的健身鍛煉,可強身健體,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像健身操、慢跑、散步、游泳、球類運動等,都是適合大眾的健身方式。

        但是,運動也不能極端化,有些人過度癡迷于運動健身也是不妥當的。過度鍛煉可能會導致骨關節、軟組織的損傷,突然進行大運動量的鍛煉,還有可能使心臟難以負荷而發生危險事件。故建議運動鍛煉應循序漸進運動量以微微出汗為宜,切忌大汗淋漓、氣喘吁吁。

        中醫認為,人體發病的主要原因有兩條,一是“不及”,二是“太過”,所以不鍛煉不行,鍛煉過度也不行。

        4、四季 養生

        中醫 養生 講究天人合一,順時而養,即提倡順應自然界四季氣候的變化規律來安排日常起居活動?!按合酿B陽,秋冬養陰”是中醫 養生 的基本原則之一。

        春季,萬物復蘇, 養生 應注重養陽。應夜臥早起,多曬曬太陽,選擇陽光明媚的日子多進行一些室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吐故納新,調暢氣血。

        夏天,萬物生長繁盛,人體陽氣最易發泄,此時更要注意養陽。應晚睡早起,適當午睡,避開午時的炎熱,運動要適度,宜在清晨或傍晚進行。

        秋季,是一個成熟的季節,陽氣開始收斂,人體也要收斂精氣,保津養陰,故預防秋燥是最為重要的。古代 養生 學家認為,秋天的睡眠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即早睡覺,早起床,早起時間與雞叫撲翅的時間差不多。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早臥順應陽氣之收,防止陰精外泄。同時,衣著要根椐氣溫變化隨時調整。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切忌悲秋傷懷。

        冬季,是萬物收藏的季節,人體也需要積蓄能量,抵御寒冷。 養生

        要以護陰潛陽為原則,根據個人情況適當進補。應早睡晚起,早鍛煉不

        宜太早,室外鍛煉應在太陽出來后為宜。有些老人在雨雪天還要早早出去鍛煉,顯然是不恰當的。

        5、體質 養生

        共性和個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中醫 養生 也是如此。如果說上述五個方面的內容都是共性,那么體質 養生 講究的就是個性了。

        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這個“辨證”是針對疾病而言的。那么,對于 健康 的人群是不是就沒有差異了呢?肯定也是有差異的。無論是 健康 人群、亞 健康 人群,還是某種或某些疾病的罹患者,都有各自不同的體質,因此在飲食習慣、生活起居、運動鍛煉、情緒心理等方面都會有不同的表現或選擇,這就是身體的個體差異。

        比如一個小小的感冒,有些人主要表現為打噴嚏、流鼻涕或者咳嗽、咳痰,而有些人則表現為頭痛、咽喉痛、發熱,還有些人感覺四肢酸痛、頭重腳輕、渾身無力等。這些差異與遺傳基因、飲食習慣、地理環境、氣候因素、 社會 環境、家庭生活、人際交往等多種先天、后天的因素有關,這就是體質的差異。

        中醫學將人的體質分為九種,即平和質、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和特稟質。就跟中醫診斷時的辨證分型一樣,不同體質的人群, 養生 方法也不同。

        中醫健康養生知識

          中醫養生知識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早在二千多年前,中醫養生就發展出了刮痧、穴位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 方法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中醫 健康養生知識 ,希望對你有用!

          中醫健康養生方法

          男補腎

          中醫以為,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腎虧精損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養生家把養腎作為抗衰防老的重要 措施 。

          醫學研究表明,如果男性腎虛且不及時補腎,極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狀。諸如:“腎虛”會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高血壓。中醫認為,“冠心病”也主要是心脈瘀滯、心腎不足造成的。老年人慢性腹瀉與脾腎陽虛密切相關;腎虛還可以引起前列腺增生(肥大)。此外,糖尿病、慢性腎炎等也與“腎虛”有關。

          女養肝

          女子以血為本,肝為女子先天。對于女性而言,肝臟這個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泄,性喜條達而惡抑郁。肝藏血,在志為怒,開竅于目,主一身之筋,所以怒傷肝,與眼睛有關的疾病、與筋有關的疾病、婦女月經不調等婦科問題,往往與肝有關。

          肝的生理特點就是“主升、主動、主散”。怎樣養肝?主要從肝的特性入手。肝在五行中屬木,所以養肝首先要滋陰。其次是養血。肝負責儲藏血液,調節血量,如果身體里血液供應出了問題,肝肯定難辭其咎,所以養肝必須養血。

          可見,“男補腎,女養肝”有一定的道理。在如何補腎、養肝方面,人們要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同食可吃些有利于肝、腎的食物,以增強肝腎功能。

          補腎養腎的方法

          中醫養生防病,一向主張調養為主,以腎為本。所以,實用的補腎方法需要你盡快掌握。中醫告你補腎養腎10個最有效方法,保護你的腎臟健康!

          方法一:飲食補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腎外,核桃、韭菜、蝦、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方法二: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于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要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于腎精的養護。

          方法三:房事有度

          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房事有節。這樣才有助于養腎護腎精。

          方法四:定時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方法五:運動養腎

          生命在于運動。通過運動養腎糾虛,是值得提倡的積極措施。這里向您介紹有助于養腎糾虛又簡單易學的運動方法: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后,分別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稍缤砀饕槐?,每遍約200次。此運動可補腎納氣。

          方法六:吞津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咽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方法七:護好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方法八:大便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惡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癥狀。

          方法九:有尿不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干凈。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因此,有尿時就要及時排出,也是養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方法十:警惕藥物

          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藥物常服會傷腎。所以在用藥時要提高警惕,要認真閱讀 說明書 ,需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要咨詢相關專家。

          養肝護肝的方法

          1、午后小睡10分鐘

          很多肝炎患者午后易疲倦,不妨嘗試一種簡單的“療法”——每日午后小睡10分鐘。臨床證明,午后小睡10分鐘可以消除困乏,其效果比夜間多睡兩個小時好得多。白天在等候飛機、火車、輪船或在乘坐長途巴士和公交時,不妨小睡片刻,這可以讓你顯得較有精神。

          2、飲食不要過于生冷

          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于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3、不要暴飲暴食

          秋季氣候宜人,食物豐富,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俗話叫“長秋膘”,而在冬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

          4、少吃刺激食品

          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卜、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還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為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5、進補不能亂補

          冬季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但是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中醫健康養生知識

          中醫養生知識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早在二千多年前,中醫養生就發展出了刮痧、穴位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 方法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中醫 健康養生知識 ,希望對你有用!

          中醫健康養生方法

          男補腎

          中醫以為,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腎虧精損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養生家把養腎作為抗衰防老的重要 措施 。

          醫學研究表明,如果男性腎虛且不及時補腎,極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狀。諸如:“腎虛”會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高血壓。中醫認為,“冠心病”也主要是心脈瘀滯、心腎不足造成的。老年人慢性腹瀉與脾腎陽虛密切相關;腎虛還可以引起前列腺增生(肥大)。此外,糖尿病、慢性腎炎等也與“腎虛”有關。

          女養肝

          女子以血為本,肝為女子先天。對于女性而言,肝臟這個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主疏泄,性喜條達而惡抑郁。肝藏血,在志為怒,開竅于目,主一身之筋,所以怒傷肝,與眼睛有關的疾病、與筋有關的疾病、婦女月經不調等婦科問題,往往與肝有關。

          肝的生理特點就是“主升、主動、主散”。怎樣養肝?主要從肝的特性入手。肝在五行中屬木,所以養肝首先要滋陰。其次是養血。肝負責儲藏血液,調節血量,如果身體里血液供應出了問題,肝肯定難辭其咎,所以養肝必須養血。

          可見,“男補腎,女養肝”有一定的道理。在如何補腎、養肝方面,人們要加強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同食可吃些有利于肝、腎的食物,以增強肝腎功能。

          補腎養腎的方法

          中醫養生防病,一向主張調養為主,以腎為本。所以,實用的補腎方法需要你盡快掌握。中醫告你補腎養腎10個最有效方法,保護你的腎臟健康!

          方法一:飲食補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腎外,核桃、韭菜、蝦、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方法二: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于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要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于腎精的養護。

          方法三:房事有度

          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房事有節。這樣才有助于養腎護腎精。

          方法四:定時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方法五:運動養腎

          生命在于運動。通過運動養腎糾虛,是值得提倡的積極措施。這里向您介紹有助于養腎糾虛又簡單易學的運動方法: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后,分別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稍缤砀饕槐?,每遍約200次。此運動可補腎納氣。

          方法六:吞津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咽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方法七:護好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方法八:大便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惡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癥狀。

          方法九:有尿不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干凈。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因此,有尿時就要及時排出,也是養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方法十:警惕藥物

          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藥物常服會傷腎。所以在用藥時要提高警惕,要認真閱讀 說明書 ,需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要咨詢相關專家。

          養肝護肝的方法

          1、午后小睡10分鐘

          很多肝炎患者午后易疲倦,不妨嘗試一種簡單的“療法”——每日午后小睡10分鐘。臨床證明,午后小睡10分鐘可以消除困乏,其效果比夜間多睡兩個小時好得多。白天在等候飛機、火車、輪船或在乘坐長途巴士和公交時,不妨小睡片刻,這可以讓你顯得較有精神。

          2、飲食不要過于生冷

          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于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3、不要暴飲暴食

          秋季氣候宜人,食物豐富,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俗話叫“長秋膘”,而在冬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

          4、少吃刺激食品

          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應當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蘿卜、西葫蘆、茄子、綠葉菜、蘋果、香蕉等。另外,還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因為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5、進補不能亂補

          冬季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但是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淺談中醫養生知識大學生論文范文(2)

        中醫養生論文篇3
          淺論中醫養生保健

          【摘 要】科*用中醫來調養身體,可以減少疾病,精力充沛,保持健康。本文對中醫養生進行了研究和討論。中醫養生保健貴在養德,重在有規律的運動,保持心理健康,合理飲食,平衡的飲食;注重起居保健養生,遵循自然規律和人體自身的節奏,建立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

          【關鍵詞】中醫養生;貴在養德;合理飲食;遵循規律;有益健康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和品味的提高,從而對養生保健和預防越來越關注。養生,顧名思義,就是保養生命和調養身體的意思。中醫認為養,就是保養,調養和補養的意思;生就是生命,生存和生長的意思。中醫養生就是在中醫理論知識的引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調節身體,使身體不受疾病的困擾,同時增進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中醫養生是遵循傳統中醫理論,對人體科學悉心照料后保持健康成長,中醫養生對人體的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堅持中醫養生,可以使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僅如此,還可以減少疾病,讓我們精力充沛,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因此,我們應該對中醫養生進行學習和探究。

          1 中醫養生保健貴在養德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美德一直是我們修身律己的法寶之一。中醫養生最寶貴的也是養德。古代醫書中早就指出,預防疾病,增強體質和頤養生命的主要條件是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不僅如此,道家學術理論也認為養生保健的關鍵是德育方面。所以,不管是古代醫書還是道家理論,他們對中醫養生保健的論述都有一個相同點就是美德??v觀歷史,只有擁有美德的人,他們大多數是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

          2 中醫養生關鍵在于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中醫理論下的運動養生是人們經過很長時間的實踐 活動總結 出來的智慧結晶和寶貴 經驗 。運動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相當于藥用價值;運動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只有物流暢通人體的血液才將促進代謝,發揮衛生保健的作用,加強身體健康,從而達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目的。因此,我們在平時應該堅持鍛煉,要適時適量的運動,尤其是弱勢群體,更應該堅持鍛煉,適量的鍛煉不僅能預防和治療疾病,而且還能強壯骨骼關節,改善消化,增強我們的意志力。運動的形式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結合自身素質特點,對運動的形式、運動模式有一個合理的選擇,如散步、慢跑、 體操 、騎自行車、 廣場舞 等。

          3 要保持情感和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和情緒的波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愉悅的心情,良好的精神風貌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和預防疾病的能力;相反,抑郁的情緒,和極端的心理波動會在某種程度上損傷人的健康。由中醫養生原理我們學習到,人的喜、怒、悲、憂、恐等極端的情緒波動直接影響身體上與他們相對應器官的健康。因此,中醫的這些情緒和健康的觀點多年來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關注。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的因為極端悲憤而一病不起的事例,所以中醫早就總結出“百病生于氣”的說法。我們要想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最重要的就是要調節自己的情緒波動和心理健康,遇事要平心靜氣的去分析,而不是極端的不良情緒,這樣一來,必定會有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

          4 合理搭配飲食有益于健康

          中醫飲食養生是根據傳統的中醫理論,人類飲食的調整基于科學營養、衛生、飲食禁忌,合理平衡攝入的食物,科學的方法加上傳統的中醫理論,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調節,從而達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效果。如果不合理搭配食物,有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的后果。所以要想讓機體有強大的抵御和預防疾病的能力,必須嚴格的搭配飲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充分的說明了吃的重要性,在平時的飲食中,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這樣機體才會吸收到所需的營養。中醫飲食養生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4.1 合理飲食既強身又防病

          科學合理的搭配飲食,可以讓機體得到充足的所需要的營養,這時就需要我們了解不同食物提供何種不同的營養成分??茖W的搭配飲食不僅能夠增強體質,而且還能預防疾病。如喝綠豆湯可以預防中暑;用蔥白生姜可以預防傷風感冒等,都是通過飲食來預防疾病的案例。

          4.2 合理飲食既益壽又防衰

          中醫認為抗衰防老和延年益壽的關鍵是科學的飲食。醫書中曾記載“精氣足則胃氣盛,腎氣充則體健神旺”所以,我們在選擇食物使要有的放矢。在日常生活中,切記不可暴飲暴食或者挑食,偏食,這樣一來會導致機體營養不良。飲食要有所節制,要定時定量,合理的飲食對身體大有好處。

          5 注重起居保健養生

          中醫養生理論認為: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關鍵環節是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起居。我們的生命也是一種有規律的物質形式,他也在有節奏的運動著,同時也遵循著自然之道。所以,我們的起居是否有規律將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大致不同,身體的結構也略有差異,因此,我們要因人制宜,合理科學的安排自己的起居生活。

          總之,中醫養生是遵循傳統中醫理論,注重養德,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享受生活,促進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注重有規律的運動,堅持鍛煉,預防和治療疾病,強壯骨骼關節,改善消化,增強意志力,促進身體健康長壽。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增強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身體抵御疾病的能力,從而預防疾病,增進健康。要合理飲食,平衡的飲食,科學營養,避免不當飲食、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影響健康。合理搭配飲食既強身又防病,合理搭配飲食既益壽又防衰。注重起居保健養生,要養成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起居。遵循自然規律和人體自身的節奏,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建立一個合適的生活環境,安排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王大海.漫談合理飲食[M].北京:中國健康衛生出版社,2010.

          [2]史考利.運用中醫理論保養生命的研究[J].健康 教育 ,2010(11).

          [3]郭芙德.淺談飲食對人體的滋養作用[J].健康大視野,2009(07).
          中醫養生論文篇4
          淺談《中醫養生學》 教學方法

          0 引言

          當今社會,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節奏不斷加快,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越來越多,因此養生康復保健越來越受到醫學界乃至全社會的重視,各種養生保健場館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也引起了越南 留學 生的關注和興趣,要求將《中醫養生學》納入其人才培養方案。這無疑為中醫養生保健在越南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中醫養生學內容豐富,既有古代哲學的思想精髓,又有現代科學思想;既有中醫基礎理論,又有極其豐富的養生技術及疾病的預防康復手段。這對于沒有中醫基礎的越南留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能調動起越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適當彌補其中醫基礎不足的缺點,使學生系統地學好養生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1 精彩開篇,引發熱情

          “良好的開始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用精彩的開篇來引發學生的興趣就顯得極其重要。若一開篇就講諸如中醫養生學的概念等會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毫無學習興趣。相反,用十幾分鐘給他們講中國古今的長壽名人的 故事 ,現代人的養生誤區及生活中的陋習等讓學生認識到中醫養生學跟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自然地引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以后的每次課開始的幾分鐘,都盡可能的多舉相關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講針灸養生時,舉艾灸足三里延年益壽的故事;又如,在講睡眠養生時,舉紅樓夢中劉姥姥在大觀園中,被眾姑娘們戲弄,每天給好吃好喝就是不讓其好好睡覺,結果劉姥姥跪地求睡覺的故事,教師在講“求饒”的時候,適當配上夸張、戲劇化的表情及動作,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接著引用一位生理學家剝奪狗睡眠的實驗,解剖后,發現狗的中樞神系統發生了顯著的形態學變化,從而引出睡眠養生的重要性。

          2 精選內容,專題授課

          根據越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實際,精選講學內容,將中醫養生方法技術篇中精神養生、食藥養生、經絡養生、運動養生、娛樂養生作為重點教學內容,以“專題講座”方式授課。授課內容有針對性,實用性。

          3 夯實基礎,溫故知新

          中醫養生是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的發揮,要運用好中醫養生知識必須要有扎實的中醫理論基礎,這正是越南留學生的短板。如何彌補這一短板,對上課老師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教師必須在上課的時候準確的、言簡意賅的補充相應中醫基礎。比如,在講針灸、按摩保健章節時,先回顧一些重要的養生保健穴如足三里、關元、氣海、腎俞等,再講保健方法。在講精神養生時,教師須先介紹中醫理論中“七情”的概念和相關臟腑關系以及七情如何導致疾病等,然后再接著講精神致病。如此便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4 恰當舉例,激發興趣

          在授課過程中恰當舉例,可幫助學生理解中醫養生精髓。以精神養生為例,講到情志致病時,可舉《儒林外史》中范進因中舉而發失心瘋癲狂,如此為“喜傷心”,后其最懼怕之岳父給了他一巴掌,反而將其治愈,此為“怒勝喜”。這是典型的情志過激導致疾病和利用情志治療疾病的病例。憤怒傷人可講《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暴怒之下口吐鮮血而死。悲傷人可舉《紅樓夢》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傷心哭泣,最后傷肺咳血而死等。又如,三國時期一太守因思慮過重致病,華佗診之,收重禮不施治反而咒罵太守,太守大怒后其病自愈,此為以怒勝思等等。以這些案例強調情志與疾病的重要因果關系,突出精神養生的重要性。

          5 實踐教學,動手操作

          中醫養生學是一門技術實踐課程,教學中要突出實踐教學。比如,在食藥養生章節,可以讓學生親自制作藥膳,自己選擇搭配食材,體驗制作過程。運動養生章節,可以增加傳統養生體育教育,如 太極拳 、八段錦、五禽戲等,使其掌握導引、行氣運動的本領。在娛樂養生章節,如在介紹音樂養生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音樂,如《春江花月夜》、《梁?!?、《二泉映月》、《第三交響曲》等,使之在現場能切身體會到音樂在消除病人心理障礙上特有的心理、生理功效。在介紹舞蹈養生時,播放中國好舞蹈、舞林大會、中美舞林大會等電視視頻,讓學生認識并欣賞古典舞、 現代舞 、群舞、獨舞等舞蹈,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有更加深刻的視覺感受。

          6 結束語

          以上教學方法針對根據各個不同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夯實中醫基礎、突出實踐,以期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1. 中醫養生相關論文范文

        2. 中醫養生論文范文

        3. 淺談中醫美容論文范文

        4. 關于養生的心得體會范文

        5. 1000字中醫養生論文該怎么寫

        淺談中醫養生知識大學生論文范文(2)

        中醫養生論文篇3
          淺論中醫養生保健

          【摘 要】科*用中醫來調養身體,可以減少疾病,精力充沛,保持健康。本文對中醫養生進行了研究和討論。中醫養生保健貴在養德,重在有規律的運動,保持心理健康,合理飲食,平衡的飲食;注重起居保健養生,遵循自然規律和人體自身的節奏,建立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

          【關鍵詞】中醫養生;貴在養德;合理飲食;遵循規律;有益健康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和品味的提高,從而對養生保健和預防越來越關注。養生,顧名思義,就是保養生命和調養身體的意思。中醫認為養,就是保養,調養和補養的意思;生就是生命,生存和生長的意思。中醫養生就是在中醫理論知識的引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調節身體,使身體不受疾病的困擾,同時增進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中醫養生是遵循傳統中醫理論,對人體科學悉心照料后保持健康成長,中醫養生對人體的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堅持中醫養生,可以使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僅如此,還可以減少疾病,讓我們精力充沛,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因此,我們應該對中醫養生進行學習和探究。

          1 中醫養生保健貴在養德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美德一直是我們修身律己的法寶之一。中醫養生最寶貴的也是養德。古代醫書中早就指出,預防疾病,增強體質和頤養生命的主要條件是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不僅如此,道家學術理論也認為養生保健的關鍵是德育方面。所以,不管是古代醫書還是道家理論,他們對中醫養生保健的論述都有一個相同點就是美德??v觀歷史,只有擁有美德的人,他們大多數是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

          2 中醫養生關鍵在于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中醫理論下的運動養生是人們經過很長時間的實踐 活動總結 出來的智慧結晶和寶貴 經驗 。運動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相當于藥用價值;運動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只有物流暢通人體的血液才將促進代謝,發揮衛生保健的作用,加強身體健康,從而達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目的。因此,我們在平時應該堅持鍛煉,要適時適量的運動,尤其是弱勢群體,更應該堅持鍛煉,適量的鍛煉不僅能預防和治療疾病,而且還能強壯骨骼關節,改善消化,增強我們的意志力。運動的形式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結合自身素質特點,對運動的形式、運動模式有一個合理的選擇,如散步、慢跑、 體操 、騎自行車、 廣場舞 等。

          3 要保持情感和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和情緒的波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愉悅的心情,良好的精神風貌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和預防疾病的能力;相反,抑郁的情緒,和極端的心理波動會在某種程度上損傷人的健康。由中醫養生原理我們學習到,人的喜、怒、悲、憂、恐等極端的情緒波動直接影響身體上與他們相對應器官的健康。因此,中醫的這些情緒和健康的觀點多年來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關注。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的因為極端悲憤而一病不起的事例,所以中醫早就總結出“百病生于氣”的說法。我們要想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最重要的就是要調節自己的情緒波動和心理健康,遇事要平心靜氣的去分析,而不是極端的不良情緒,這樣一來,必定會有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

          4 合理搭配飲食有益于健康

          中醫飲食養生是根據傳統的中醫理論,人類飲食的調整基于科學營養、衛生、飲食禁忌,合理平衡攝入的食物,科學的方法加上傳統的中醫理論,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調節,從而達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效果。如果不合理搭配食物,有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的后果。所以要想讓機體有強大的抵御和預防疾病的能力,必須嚴格的搭配飲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充分的說明了吃的重要性,在平時的飲食中,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這樣機體才會吸收到所需的營養。中醫飲食養生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4.1 合理飲食既強身又防病

          科學合理的搭配飲食,可以讓機體得到充足的所需要的營養,這時就需要我們了解不同食物提供何種不同的營養成分??茖W的搭配飲食不僅能夠增強體質,而且還能預防疾病。如喝綠豆湯可以預防中暑;用蔥白生姜可以預防傷風感冒等,都是通過飲食來預防疾病的案例。

          4.2 合理飲食既益壽又防衰

          中醫認為抗衰防老和延年益壽的關鍵是科學的飲食。醫書中曾記載“精氣足則胃氣盛,腎氣充則體健神旺”所以,我們在選擇食物使要有的放矢。在日常生活中,切記不可暴飲暴食或者挑食,偏食,這樣一來會導致機體營養不良。飲食要有所節制,要定時定量,合理的飲食對身體大有好處。

          5 注重起居保健養生

          中醫養生理論認為: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關鍵環節是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起居。我們的生命也是一種有規律的物質形式,他也在有節奏的運動著,同時也遵循著自然之道。所以,我們的起居是否有規律將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大致不同,身體的結構也略有差異,因此,我們要因人制宜,合理科學的安排自己的起居生活。

          總之,中醫養生是遵循傳統中醫理論,注重養德,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享受生活,促進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注重有規律的運動,堅持鍛煉,預防和治療疾病,強壯骨骼關節,改善消化,增強意志力,促進身體健康長壽。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增強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身體抵御疾病的能力,從而預防疾病,增進健康。要合理飲食,平衡的飲食,科學營養,避免不當飲食、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影響健康。合理搭配飲食既強身又防病,合理搭配飲食既益壽又防衰。注重起居保健養生,要養成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起居。遵循自然規律和人體自身的節奏,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建立一個合適的生活環境,安排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王大海.漫談合理飲食[M].北京:中國健康衛生出版社,2010.

          [2]史考利.運用中醫理論保養生命的研究[J].健康 教育 ,2010(11).

          [3]郭芙德.淺談飲食對人體的滋養作用[J].健康大視野,2009(07).
          中醫養生論文篇4
          淺談《中醫養生學》 教學方法

          0 引言

          當今社會,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節奏不斷加快,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越來越多,因此養生康復保健越來越受到醫學界乃至全社會的重視,各種養生保健場館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也引起了越南 留學 生的關注和興趣,要求將《中醫養生學》納入其人才培養方案。這無疑為中醫養生保健在越南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中醫養生學內容豐富,既有古代哲學的思想精髓,又有現代科學思想;既有中醫基礎理論,又有極其豐富的養生技術及疾病的預防康復手段。這對于沒有中醫基礎的越南留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能調動起越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適當彌補其中醫基礎不足的缺點,使學生系統地學好養生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1 精彩開篇,引發熱情

          “良好的開始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用精彩的開篇來引發學生的興趣就顯得極其重要。若一開篇就講諸如中醫養生學的概念等會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毫無學習興趣。相反,用十幾分鐘給他們講中國古今的長壽名人的 故事 ,現代人的養生誤區及生活中的陋習等讓學生認識到中醫養生學跟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自然地引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以后的每次課開始的幾分鐘,都盡可能的多舉相關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講針灸養生時,舉艾灸足三里延年益壽的故事;又如,在講睡眠養生時,舉紅樓夢中劉姥姥在大觀園中,被眾姑娘們戲弄,每天給好吃好喝就是不讓其好好睡覺,結果劉姥姥跪地求睡覺的故事,教師在講“求饒”的時候,適當配上夸張、戲劇化的表情及動作,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接著引用一位生理學家剝奪狗睡眠的實驗,解剖后,發現狗的中樞神系統發生了顯著的形態學變化,從而引出睡眠養生的重要性。

          2 精選內容,專題授課

          根據越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實際,精選講學內容,將中醫養生方法技術篇中精神養生、食藥養生、經絡養生、運動養生、娛樂養生作為重點教學內容,以“專題講座”方式授課。授課內容有針對性,實用性。

          3 夯實基礎,溫故知新

          中醫養生是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的發揮,要運用好中醫養生知識必須要有扎實的中醫理論基礎,這正是越南留學生的短板。如何彌補這一短板,對上課老師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教師必須在上課的時候準確的、言簡意賅的補充相應中醫基礎。比如,在講針灸、按摩保健章節時,先回顧一些重要的養生保健穴如足三里、關元、氣海、腎俞等,再講保健方法。在講精神養生時,教師須先介紹中醫理論中“七情”的概念和相關臟腑關系以及七情如何導致疾病等,然后再接著講精神致病。如此便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4 恰當舉例,激發興趣

          在授課過程中恰當舉例,可幫助學生理解中醫養生精髓。以精神養生為例,講到情志致病時,可舉《儒林外史》中范進因中舉而發失心瘋癲狂,如此為“喜傷心”,后其最懼怕之岳父給了他一巴掌,反而將其治愈,此為“怒勝喜”。這是典型的情志過激導致疾病和利用情志治療疾病的病例。憤怒傷人可講《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暴怒之下口吐鮮血而死。悲傷人可舉《紅樓夢》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傷心哭泣,最后傷肺咳血而死等。又如,三國時期一太守因思慮過重致病,華佗診之,收重禮不施治反而咒罵太守,太守大怒后其病自愈,此為以怒勝思等等。以這些案例強調情志與疾病的重要因果關系,突出精神養生的重要性。

          5 實踐教學,動手操作

          中醫養生學是一門技術實踐課程,教學中要突出實踐教學。比如,在食藥養生章節,可以讓學生親自制作藥膳,自己選擇搭配食材,體驗制作過程。運動養生章節,可以增加傳統養生體育教育,如 太極拳 、八段錦、五禽戲等,使其掌握導引、行氣運動的本領。在娛樂養生章節,如在介紹音樂養生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音樂,如《春江花月夜》、《梁?!?、《二泉映月》、《第三交響曲》等,使之在現場能切身體會到音樂在消除病人心理障礙上特有的心理、生理功效。在介紹舞蹈養生時,播放中國好舞蹈、舞林大會、中美舞林大會等電視視頻,讓學生認識并欣賞古典舞、 現代舞 、群舞、獨舞等舞蹈,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有更加深刻的視覺感受。

          6 結束語

          以上教學方法針對根據各個不同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夯實中醫基礎、突出實踐,以期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1. 中醫養生相關論文范文

        2. 中醫養生論文范文

        3. 淺談中醫美容論文范文

        4. 關于養生的心得體會范文

        5. 1000字中醫養生論文該怎么寫

        中醫養生特點

          中醫養生學最突出的特點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它運用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絡理論等,對傳統的養生學說進行了創新和發展,使得中醫養生學更加具備科學性、實用性。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中醫養生特點,希望對你有用!

          中醫養生特點

          (1)適度

          中醫養生學講究適度,認為養生者只有有所節制,保持適度,才能真正達到養生的效果。例如,中醫養生學認為,七情不能波動過大,要注重調攝;人體不能過于勞倦,勞動時要注意勞逸結合,房事不要過于頻繁。

          (2)持之以恒

          中醫養生學認為養生貴在堅持,養生不能三心二意,不能“兩天打魚,三天曬網?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時間久了,“水滴石穿”,自然能達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效果。

          (3)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對于養生,不能一刀切,沒有絕對永恒的養生之道,它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中醫養生學注重養生的變通性,認為養生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養生 方法 。

          (4)以中醫理論為指導

          中醫養生學最突出的特點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它運用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絡理論等,對傳統的養生學說進行了創新和發展,使得中醫養生學更加具備科學性、實用性。

          (5)天人相應

          中醫養生學非常注重人與大自然的關系,在認識人的生命、健康時往往同自然規律相聯系,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

          (6)用于日常生活

          中醫養生學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中醫養生學主張將養生寓于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去,讓人們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進行養生。

          女人中醫養生法

          1、保持身心舒暢 多吃膠質食物

          腎精足,衰老慢

          中醫常說“腎主藏精”,“精”相當于人體的固定資產。腎為先天之本,也就是說,這筆固定資產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父母給的,所以有的人天生腎精足,好比“富二代”,有的人則天生孱弱。無論窮富,都要節約,若揮霍無度,都會腎虛。

          說到“腎虛”,很多男人會主動給自己扣上這頂“帽子”,但其實,腎對女人也尤其重要。女性腎虛的表現很多。腎陰虛可以有失眠多夢、手足心熱、潮熱盜 汗、頭暈耳鳴、經少甚至閉經等癥狀,舌紅少苔,脈細數。腎陽虛表現為手足冷、面白或黢黑、精神不振、浮腫、腹瀉、白帶清稀、不孕、*低下、小便清長、夜 尿多等癥狀,舌淡胖大,脈微細。還有些癥狀如腰膝酸軟、脫發、白發、 記憶力 減退等,難以歸為陰虛或陽虛,但可以看作腎精不足。女性的衰老尤其和腎虛關系密 切,面色晦暗、黃褐斑、更年期提前等,都有腎精不足的原因。

          男性陽氣較旺,肝氣相對舒暢,對腎臟基本以補為主。女性屬陰,疏泄功能稍微差一點,如果疏泄不利,往往會有經期乳脹等癥狀,嚴重的還可能導致閉經。所以女性不僅要補腎,還要注意疏通。

          具體怎么護腎呢?首先,作息要規律,熬夜最傷腎;其次,要緩解身心壓力,女性更應該注意心情舒暢,才能使肝腎協調地工作;最后,不可性生活過度。如果生活中注意了這些,腎虛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可以考慮適當進補。

          無論腎陽虛、腎陰虛,都以填補腎精為基礎,須選擇一些質重黏稠的藥物(天下養生網),如地黃、枸杞子、阿膠、龜板膠、海參、核桃等。需要注意的是,腎陽虛忌諱純用溫熱藥,即在填補腎精的基礎上,用一點熱藥就夠了。女性除了補還要注意調,一要疏肝,可用當歸、白芍、陳皮、枳殼等,把氣機梳理開;二是通腎,如六味地黃丸 中澤瀉的作用。

          腎陰虛的女性日常還可以適當吃些肉皮凍,腎陽虛者可以用適量鹿角膠熬粥??傊?,肉皮凍、阿膠、龜板膠等動物膠,都是補腎的好食品。

          2、調寒熱,知冷暖

          在中醫看來,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綱?!饵S帝內經·素問》中說:“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就是對寒熱的描述。很多年輕女性不怕冷,冬天也穿得很 少;而有些女性年輕時特別怕冷,但到了一定年齡就怕熱了。這說明,人的體質是先天稟賦,體質各異,對寒熱的感受就不同。

          陽虛型體質的女孩是“怕冷族”,特別是在月經前后,會渾身發冷、手腳冰涼,容易疲乏,易感冒。這類人平時要注意保暖,不要貪食生冷,可以吃一些溫補脾 腎陽氣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韭菜、大蒜、黑米、桂圓、紅棗、荔枝、桂皮、枸杞等,也可在煲湯時加入黃芪、熟地、橙皮、肉桂、當歸等。

          痰濕型體質多見于胖女孩,表現為身體沉重、腹部肥滿松軟、額頭油脂分泌多、上眼瞼腫。這樣的女性,往往既怕冷又怕熱。飲食上,宜食清淡,多吃宣肺、健 脾、益腎、化濕的食物,如冬瓜、山楂、赤豆、白蘿卜、紫菜、海蜇等,少吃肥肉和甜食。要堅持運動,夏天不要長期呆在空調房里。

          另外,無論是哪種體質的飲食調理,都應強調順應自然變化,“春天減酸增甘以養脾氣,夏季減苦增辛以養肺氣,秋天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冬天減咸增苦以養心氣。”

          3、氣血旺,精神足

          女人氣色好不好,與氣血有直接關系。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氣血對女人的重要性遠大于男人。

          “如今,盲目減肥、壓力過大等因素是年輕女性氣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楊力說,40歲以上的中老年婦女氣血不足多與以往的經帶胎產(月經、白帶、懷孕、生小孩)及勞累、不重保養有關。女性氣血不足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脾虛引起。表現為胃口不好、消化不良、整天沒有精神、上班哈欠連天。調理的關鍵是健脾,可多吃山藥、扁豆、粳米、土豆、薏仁等。食療方:人參黃芪山藥燉雞(或排骨)湯,具體做法為:人參6—10克,黃芪15—30克,山藥30克,白術30克,雞一只,熬湯吃肉。

          元氣不足引起。中老年婦女最常見,主因是腎虛,主要表現有乏力、胃寒、舌苔白、四肢發涼、愛拉肚子,勞累時更明顯。食療方:干姜肉桂黨參白術燉雞,做法為:黨參15—30克,白術15克,干姜10克,肉桂10克,雞一只,熬湯吃肉。

          此外,不少女性血虛或氣血兩虛。血虛引起的氣血不足,主要是與月經、懷孕、生小孩等有關,建議多吃點牛奶、雞蛋等食物。氣血兩虛的女性,多表現為沒精 打采、頭暈眼花、胃口差、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嚴重的還會心慌。推薦食療方: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15—30克、生姜10—15克、羊肉300克一同熬 制。

          另外,楊力教授提醒,女性調氣血注意三點:一要保持心情愉快;二要勞逸結合,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三是多做面部按摩,可以按摩陽白(瞳孔上方1寸)、四白(瞳孔下方1寸)、足三里(膝眼外下四指處)、三陰交(內踝上3寸凹陷處)等穴。

          4、脾胃和,臉色好

          脾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康,則氣血旺盛,容光煥發。反之,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皮膚無光澤。因此,現代女性若要靚麗有神,應從調理脾胃做起。

          武漢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全毅紅介紹,脾胃虛弱的女性很常見,她們往往面色晦暗、皮膚粗糙、斑點叢生、皺紋累累,辨證多為脾胃氣虛和脾陽虛。氣虛 者多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面色萎黃;脾陽虛則胃腹冷痛。一般血虛、血熱等問題都容易導致脾胃虛弱,所以女性要注意益氣、養血、活血。

          專家指出,可通過飲食健脾養胃。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少吃生冷、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多吃富 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食物,如紅棗、蓮子、龍眼肉、核桃、山楂、黃鱔、海參、烏雞、雞蛋、菠菜、胡蘿卜、黑木耳、黑 芝麻、蝦仁、紅糖等,增加營養的同時,兼具益氣、健脾、養血、活血的功效。

          在生活作息上,要勞逸結合,以養元氣,同時保持樂觀愉悅的心情,工作忙碌的職業女性尤其要注意??蓞⑴c 瑜伽 、 太極拳 、保健氣功等舒緩運動,也有利于健運脾胃。

          全毅紅大夫推薦了2個食療方:1.紅棗茯苓粥。大紅棗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紅棗去核,茯苓搗碎,一同熬粥。2.糯米小麥粥。糯米50克,小麥仁60克,煮成粥后加糖適量,調味服用,能健脾益中氣。

          5、月經暢,身體壯

          經前羊肉溫陽 經后雞湯進補

          從14歲左右初潮,到49歲上下絕經,女性一生約有35年與月經為伴,之間只有在妊娠、哺乳期會生理性中斷??梢哉f,月經是女性獨有的健康風向標。

          月經的周期性取決于女性身體陰陽消長的動態平衡。月經期,陽盛極而化陰,如果平時身體失衡,就會出現疼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經后期,陰長而陽 消,女性多安靜、嫻雅。隨著氣血漸漸旺盛,白帶開始增多,清澈明晰,*增加。若陰血不足,則白帶稀少;如體內偏熱,則帶下黃稠。到了排卵期,陰極而生 陽,如果氣血不足或有澀滯,則磕磕絆絆,不能順利轉化,會出現異常出血、排卵疼痛、腰酸下墜等問題。經前期,陽漸長,氣血上行,女性常出現心浮氣躁、手腳 發脹。如果體內有火,面部或前胸后背就會長痤瘡;若肝火上沖,則出現偏頭痛、煩躁易怒;脈絡不暢則表現為乳房脹痛怕碰。直到陽極化陰,氣血驟然下聚子宮, 經血再次來臨。

          由此可見,女性月經的周期、量、色異常以及前后伴隨的癥狀都是陰陽消長轉化中的問題造成的。一旦出現這些情況,要充分意識到身體發生了故障,或不足、 或過剩、或阻塞、或失衡,需要及時糾正。中醫的治療是補充缺失,祛除多余,通暢脈道,平衡內外、上下、左右,使陰陽互根互用的運行趨于圓順,如陰陽魚圖一 般。

          女性月經的保健要訣就是“順其自然”。月經期,陽化陰,多休息調養;排卵期,陰轉陽,增加運動有助于排卵。由于這兩個階段變動明顯,要避免起居不規 律、寒熱無節制、飲食欠均衡。月經前后,順其陰生陽長,可以適當增加調補。經前期,陽漸生,適當多吃溫性的食物,如羊肉、韭菜、蔥蒜等;經后期,陰漸長, 可進補雞湯、排骨,多吃百合、山藥、大棗等。當然調補要適度,不能偏頗。

        中醫養生特點

          中醫養生學最突出的特點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它運用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絡理論等,對傳統的養生學說進行了創新和發展,使得中醫養生學更加具備科學性、實用性。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中醫養生特點,希望對你有用!

          中醫養生特點

          (1)適度

          中醫養生學講究適度,認為養生者只有有所節制,保持適度,才能真正達到養生的效果。例如,中醫養生學認為,七情不能波動過大,要注重調攝;人體不能過于勞倦,勞動時要注意勞逸結合,房事不要過于頻繁。

          (2)持之以恒

          中醫養生學認為養生貴在堅持,養生不能三心二意,不能“兩天打魚,三天曬網?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時間久了,“水滴石穿”,自然能達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效果。

          (3)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對于養生,不能一刀切,沒有絕對永恒的養生之道,它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中醫養生學注重養生的變通性,認為養生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養生 方法 。

          (4)以中醫理論為指導

          中醫養生學最突出的特點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它運用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絡理論等,對傳統的養生學說進行了創新和發展,使得中醫養生學更加具備科學性、實用性。

          (5)天人相應

          中醫養生學非常注重人與大自然的關系,在認識人的生命、健康時往往同自然規律相聯系,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

          (6)用于日常生活

          中醫養生學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中醫養生學主張將養生寓于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去,讓人們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進行養生。

          女人中醫養生法

          1、保持身心舒暢 多吃膠質食物

          腎精足,衰老慢

          中醫常說“腎主藏精”,“精”相當于人體的固定資產。腎為先天之本,也就是說,這筆固定資產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父母給的,所以有的人天生腎精足,好比“富二代”,有的人則天生孱弱。無論窮富,都要節約,若揮霍無度,都會腎虛。

          說到“腎虛”,很多男人會主動給自己扣上這頂“帽子”,但其實,腎對女人也尤其重要。女性腎虛的表現很多。腎陰虛可以有失眠多夢、手足心熱、潮熱盜 汗、頭暈耳鳴、經少甚至閉經等癥狀,舌紅少苔,脈細數。腎陽虛表現為手足冷、面白或黢黑、精神不振、浮腫、腹瀉、白帶清稀、不孕、*低下、小便清長、夜 尿多等癥狀,舌淡胖大,脈微細。還有些癥狀如腰膝酸軟、脫發、白發、 記憶力 減退等,難以歸為陰虛或陽虛,但可以看作腎精不足。女性的衰老尤其和腎虛關系密 切,面色晦暗、黃褐斑、更年期提前等,都有腎精不足的原因。

          男性陽氣較旺,肝氣相對舒暢,對腎臟基本以補為主。女性屬陰,疏泄功能稍微差一點,如果疏泄不利,往往會有經期乳脹等癥狀,嚴重的還可能導致閉經。所以女性不僅要補腎,還要注意疏通。

          具體怎么護腎呢?首先,作息要規律,熬夜最傷腎;其次,要緩解身心壓力,女性更應該注意心情舒暢,才能使肝腎協調地工作;最后,不可性生活過度。如果生活中注意了這些,腎虛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可以考慮適當進補。

          無論腎陽虛、腎陰虛,都以填補腎精為基礎,須選擇一些質重黏稠的藥物(天下養生網),如地黃、枸杞子、阿膠、龜板膠、海參、核桃等。需要注意的是,腎陽虛忌諱純用溫熱藥,即在填補腎精的基礎上,用一點熱藥就夠了。女性除了補還要注意調,一要疏肝,可用當歸、白芍、陳皮、枳殼等,把氣機梳理開;二是通腎,如六味地黃丸 中澤瀉的作用。

          腎陰虛的女性日常還可以適當吃些肉皮凍,腎陽虛者可以用適量鹿角膠熬粥??傊?,肉皮凍、阿膠、龜板膠等動物膠,都是補腎的好食品。

          2、調寒熱,知冷暖

          在中醫看來,寒熱是辨別疾病性質的兩綱?!饵S帝內經·素問》中說:“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就是對寒熱的描述。很多年輕女性不怕冷,冬天也穿得很 少;而有些女性年輕時特別怕冷,但到了一定年齡就怕熱了。這說明,人的體質是先天稟賦,體質各異,對寒熱的感受就不同。

          陽虛型體質的女孩是“怕冷族”,特別是在月經前后,會渾身發冷、手腳冰涼,容易疲乏,易感冒。這類人平時要注意保暖,不要貪食生冷,可以吃一些溫補脾 腎陽氣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韭菜、大蒜、黑米、桂圓、紅棗、荔枝、桂皮、枸杞等,也可在煲湯時加入黃芪、熟地、橙皮、肉桂、當歸等。

          痰濕型體質多見于胖女孩,表現為身體沉重、腹部肥滿松軟、額頭油脂分泌多、上眼瞼腫。這樣的女性,往往既怕冷又怕熱。飲食上,宜食清淡,多吃宣肺、健 脾、益腎、化濕的食物,如冬瓜、山楂、赤豆、白蘿卜、紫菜、海蜇等,少吃肥肉和甜食。要堅持運動,夏天不要長期呆在空調房里。

          另外,無論是哪種體質的飲食調理,都應強調順應自然變化,“春天減酸增甘以養脾氣,夏季減苦增辛以養肺氣,秋天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冬天減咸增苦以養心氣。”

          3、氣血旺,精神足

          女人氣色好不好,與氣血有直接關系。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氣血對女人的重要性遠大于男人。

          “如今,盲目減肥、壓力過大等因素是年輕女性氣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楊力說,40歲以上的中老年婦女氣血不足多與以往的經帶胎產(月經、白帶、懷孕、生小孩)及勞累、不重保養有關。女性氣血不足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脾虛引起。表現為胃口不好、消化不良、整天沒有精神、上班哈欠連天。調理的關鍵是健脾,可多吃山藥、扁豆、粳米、土豆、薏仁等。食療方:人參黃芪山藥燉雞(或排骨)湯,具體做法為:人參6—10克,黃芪15—30克,山藥30克,白術30克,雞一只,熬湯吃肉。

          元氣不足引起。中老年婦女最常見,主因是腎虛,主要表現有乏力、胃寒、舌苔白、四肢發涼、愛拉肚子,勞累時更明顯。食療方:干姜肉桂黨參白術燉雞,做法為:黨參15—30克,白術15克,干姜10克,肉桂10克,雞一只,熬湯吃肉。

          此外,不少女性血虛或氣血兩虛。血虛引起的氣血不足,主要是與月經、懷孕、生小孩等有關,建議多吃點牛奶、雞蛋等食物。氣血兩虛的女性,多表現為沒精 打采、頭暈眼花、胃口差、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嚴重的還會心慌。推薦食療方: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15—30克、生姜10—15克、羊肉300克一同熬 制。

          另外,楊力教授提醒,女性調氣血注意三點:一要保持心情愉快;二要勞逸結合,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三是多做面部按摩,可以按摩陽白(瞳孔上方1寸)、四白(瞳孔下方1寸)、足三里(膝眼外下四指處)、三陰交(內踝上3寸凹陷處)等穴。

          4、脾胃和,臉色好

          脾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康,則氣血旺盛,容光煥發。反之,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皮膚無光澤。因此,現代女性若要靚麗有神,應從調理脾胃做起。

          武漢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全毅紅介紹,脾胃虛弱的女性很常見,她們往往面色晦暗、皮膚粗糙、斑點叢生、皺紋累累,辨證多為脾胃氣虛和脾陽虛。氣虛 者多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面色萎黃;脾陽虛則胃腹冷痛。一般血虛、血熱等問題都容易導致脾胃虛弱,所以女性要注意益氣、養血、活血。

          專家指出,可通過飲食健脾養胃。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少吃生冷、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多吃富 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食物,如紅棗、蓮子、龍眼肉、核桃、山楂、黃鱔、海參、烏雞、雞蛋、菠菜、胡蘿卜、黑木耳、黑 芝麻、蝦仁、紅糖等,增加營養的同時,兼具益氣、健脾、養血、活血的功效。

          在生活作息上,要勞逸結合,以養元氣,同時保持樂觀愉悅的心情,工作忙碌的職業女性尤其要注意??蓞⑴c 瑜伽 、 太極拳 、保健氣功等舒緩運動,也有利于健運脾胃。

          全毅紅大夫推薦了2個食療方:1.紅棗茯苓粥。大紅棗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紅棗去核,茯苓搗碎,一同熬粥。2.糯米小麥粥。糯米50克,小麥仁60克,煮成粥后加糖適量,調味服用,能健脾益中氣。

          5、月經暢,身體壯

          經前羊肉溫陽 經后雞湯進補

          從14歲左右初潮,到49歲上下絕經,女性一生約有35年與月經為伴,之間只有在妊娠、哺乳期會生理性中斷??梢哉f,月經是女性獨有的健康風向標。

          月經的周期性取決于女性身體陰陽消長的動態平衡。月經期,陽盛極而化陰,如果平時身體失衡,就會出現疼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經后期,陰長而陽 消,女性多安靜、嫻雅。隨著氣血漸漸旺盛,白帶開始增多,清澈明晰,*增加。若陰血不足,則白帶稀少;如體內偏熱,則帶下黃稠。到了排卵期,陰極而生 陽,如果氣血不足或有澀滯,則磕磕絆絆,不能順利轉化,會出現異常出血、排卵疼痛、腰酸下墜等問題。經前期,陽漸長,氣血上行,女性常出現心浮氣躁、手腳 發脹。如果體內有火,面部或前胸后背就會長痤瘡;若肝火上沖,則出現偏頭痛、煩躁易怒;脈絡不暢則表現為乳房脹痛怕碰。直到陽極化陰,氣血驟然下聚子宮, 經血再次來臨。

          由此可見,女性月經的周期、量、色異常以及前后伴隨的癥狀都是陰陽消長轉化中的問題造成的。一旦出現這些情況,要充分意識到身體發生了故障,或不足、 或過剩、或阻塞、或失衡,需要及時糾正。中醫的治療是補充缺失,祛除多余,通暢脈道,平衡內外、上下、左右,使陰陽互根互用的運行趨于圓順,如陰陽魚圖一 般。

          女性月經的保健要訣就是“順其自然”。月經期,陽化陰,多休息調養;排卵期,陰轉陽,增加運動有助于排卵。由于這兩個階段變動明顯,要避免起居不規 律、寒熱無節制、飲食欠均衡。月經前后,順其陰生陽長,可以適當增加調補。經前期,陽漸生,適當多吃溫性的食物,如羊肉、韭菜、蔥蒜等;經后期,陰漸長, 可進補雞湯、排骨,多吃百合、山藥、大棗等。當然調補要適度,不能偏頗。

        中醫養生健康知識

        中醫養生健康知識

        中醫養生健康知識,中醫養生的知識有很多,每個人需要懂得一些相關的中醫養生知識,這樣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中醫養生健康知識的相關信息吧,一起來看看。

          中醫養生健康知識1

        1、合理安排三餐

        早餐只吃高纖麥片、低脂鮮乳,尤其是每天餐前搭配天然植物的不但有助于消除脂肪的過量攝入,

        而且可以消脂,同時也不會阻礙營養健康的攝入,也是天然的瘦腰食物,可以短時間內瘦腰,至于肉類、海鮮則留待中餐,晚餐可以吃點清淡的,蔬菜要占大部分,其中魔芋是比較適合女性養生的蔬菜。零食可以多吃酸角、西番蓮。

        2、飯后站立半個小時

        其實女人腰部發胖的最大原因是疏忽,由于工作學習忙,根本沒有時間來合理調配生活,安排自己的飲食起居。飯后至少站立半小時,可以免去脂肪淤積在小肚子上的煩惱,還省去事后彌補。

        3、睡前5小時禁食

        減肥的一大忌就是在睡覺前吃東西。睡眠的時候身體不需要運動,吃下的東西全部會被身體吸收變成脂肪囤積起來。假如餓得受不了,也只能吃少量的水煮青菜或水果。

        4、不要急于起床

        早晨醒來后,仰臥、伸展身體。然后,四肢著地,拱拱背,讓脊柱也有“蘇醒”的時間,這可以避免腰痛,保持良好的姿態,在愉快的心情中開始每一天。

        5、收拾廚房

        吃完飯后別馬上就坐下或躺下休息,先收拾餐桌,洗刷碗碟,再找點其他的活,反正,飯后強迫自己運動15分鐘。這是簡單有效的保持體重穩定的又一方法。

          中醫養生健康知識2

        適四時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順應季節氣候是養生學的重要內容?!秴问洗呵铩氛f:“年壽得長者,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畢數之務,在乎去害?!彼^害,就是指非其時而有其氣以及大寒、大熱、大燥、大溫等反常氣候,中醫稱為“六淫”。

        節飲食

        脾胃為后天之本,飲食不節,傷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秲冉洝穼︼嬍巢还澋奈:?,有“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多食鹽,則脈凝泣變色,多食苦,則皮枯而毛衰……”等多處論述。孫思邈對飲食宜忌的論述更全面、更科學,除“食不可過飽,務令簡少”,“常宜溫食”,“常宜輕清甜淡之物”等常識外,還對飲食方法、飲食衛生重筆描寫,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語”,“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陳臭物,勿飲濁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這對避免損傷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預防傳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常運動

        人是有機的整體,常運動會使精力充沛,身體健壯。早在漢代,華佗就倡導鍛煉強身以防病。他指出:“人體欲得勞動,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睂O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體欲常勞,但勿多極”,提醒人們經?;顒咏罟且造畈⊙幽?。

        順性情

        指要健康長壽,須按年齡規律自身頤養。孫思邈分析老年人說:“人年五十以上,陽年日衰,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前失后,與居怠惰,計授皆不稱心。視聽不穩,多退少進,日月不等,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嗔怒,性情變異?!边@就告訴我們,人在進入老年期后,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和形態的變化,我們要愛護、體貼老人,順其性情以調之,以利他們盡享天年。中醫認為春季五行屬木,與肝相應,而肝主疏泄,不喜抑郁而喜調達。所以春季養生要注意保持樂觀的心態,做到心胸開闊,愉悅自然,不要暴怒或悲傷抑郁。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提高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同時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1] 。

        服藥餌

        人生在世,享賦各異,況病魔無情,難免傷人。因此,服食藥餌也是養生學內容之一。古人重視服藥餌來防病治病,養生延年,并擬定了許多延年益壽的藥餌、藥方。但是,養生不可單靠服藥餌,否則,“雖常服藥餌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飲藥酒

        《黃帝內經》上說:“夏三月,此謂蕃秀?!毕募救齻€月,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上下交合,植物開花結果。夏季屬火,五臟中對應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們可以適當地多吃些辛味的東西,少吃苦味的東西,有助于補益肺氣。夏季養生要保住好睡眠質量,睡眠時間夏季晝比較長,所以人們的睡眠質量要保持好,藥酒在幫助睡眠這方面是經過中藥研究所的研究進行研究的,他們研究方面認為藥酒在某些方面可以調節身體的物理方面,在物理方面藥酒的調節可以舒緩壓力,安神補血,在夏季藥酒可以減少煩躁,減少夏季帶來的不安,夏季氣候燥熱,以熱者涼之,燥者清之的原則,清燥解熱乃夏季之要道。藥酒在不同的方向進入脾胃幫助降火消炎。藥酒是傳承了不同的理論學說。藥酒選擇要從客觀的方面進行考察,不能盲目。夏季養生選擇藥酒要多注意。

        中醫養生健康知識

        中醫養生健康知識

        中醫養生健康知識,中醫養生的知識有很多,每個人需要懂得一些相關的中醫養生知識,這樣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中醫養生健康知識的相關信息吧,一起來看看。

          中醫養生健康知識1

        1、合理安排三餐

        早餐只吃高纖麥片、低脂鮮乳,尤其是每天餐前搭配天然植物的不但有助于消除脂肪的過量攝入,

        而且可以消脂,同時也不會阻礙營養健康的攝入,也是天然的瘦腰食物,可以短時間內瘦腰,至于肉類、海鮮則留待中餐,晚餐可以吃點清淡的,蔬菜要占大部分,其中魔芋是比較適合女性養生的蔬菜。零食可以多吃酸角、西番蓮。

        2、飯后站立半個小時

        其實女人腰部發胖的最大原因是疏忽,由于工作學習忙,根本沒有時間來合理調配生活,安排自己的飲食起居。飯后至少站立半小時,可以免去脂肪淤積在小肚子上的煩惱,還省去事后彌補。

        3、睡前5小時禁食

        減肥的一大忌就是在睡覺前吃東西。睡眠的時候身體不需要運動,吃下的東西全部會被身體吸收變成脂肪囤積起來。假如餓得受不了,也只能吃少量的水煮青菜或水果。

        4、不要急于起床

        早晨醒來后,仰臥、伸展身體。然后,四肢著地,拱拱背,讓脊柱也有“蘇醒”的時間,這可以避免腰痛,保持良好的姿態,在愉快的心情中開始每一天。

        5、收拾廚房

        吃完飯后別馬上就坐下或躺下休息,先收拾餐桌,洗刷碗碟,再找點其他的活,反正,飯后強迫自己運動15分鐘。這是簡單有效的保持體重穩定的又一方法。

          中醫養生健康知識2

        適四時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順應季節氣候是養生學的重要內容?!秴问洗呵铩氛f:“年壽得長者,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畢數之務,在乎去害?!彼^害,就是指非其時而有其氣以及大寒、大熱、大燥、大溫等反常氣候,中醫稱為“六淫”。

        節飲食

        脾胃為后天之本,飲食不節,傷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秲冉洝穼︼嬍巢还澋奈:?,有“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多食鹽,則脈凝泣變色,多食苦,則皮枯而毛衰……”等多處論述。孫思邈對飲食宜忌的論述更全面、更科學,除“食不可過飽,務令簡少”,“常宜溫食”,“常宜輕清甜淡之物”等常識外,還對飲食方法、飲食衛生重筆描寫,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語”,“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陳臭物,勿飲濁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這對避免損傷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預防傳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常運動

        人是有機的整體,常運動會使精力充沛,身體健壯。早在漢代,華佗就倡導鍛煉強身以防病。他指出:“人體欲得勞動,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睂O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體欲常勞,但勿多極”,提醒人們經?;顒咏罟且造畈⊙幽?。

        順性情

        指要健康長壽,須按年齡規律自身頤養。孫思邈分析老年人說:“人年五十以上,陽年日衰,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前失后,與居怠惰,計授皆不稱心。視聽不穩,多退少進,日月不等,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嗔怒,性情變異?!边@就告訴我們,人在進入老年期后,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和形態的變化,我們要愛護、體貼老人,順其性情以調之,以利他們盡享天年。中醫認為春季五行屬木,與肝相應,而肝主疏泄,不喜抑郁而喜調達。所以春季養生要注意保持樂觀的心態,做到心胸開闊,愉悅自然,不要暴怒或悲傷抑郁。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提高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同時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1] 。

        服藥餌

        人生在世,享賦各異,況病魔無情,難免傷人。因此,服食藥餌也是養生學內容之一。古人重視服藥餌來防病治病,養生延年,并擬定了許多延年益壽的藥餌、藥方。但是,養生不可單靠服藥餌,否則,“雖常服藥餌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飲藥酒

        《黃帝內經》上說:“夏三月,此謂蕃秀?!毕募救齻€月,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上下交合,植物開花結果。夏季屬火,五臟中對應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們可以適當地多吃些辛味的東西,少吃苦味的東西,有助于補益肺氣。夏季養生要保住好睡眠質量,睡眠時間夏季晝比較長,所以人們的睡眠質量要保持好,藥酒在幫助睡眠這方面是經過中藥研究所的研究進行研究的,他們研究方面認為藥酒在某些方面可以調節身體的物理方面,在物理方面藥酒的調節可以舒緩壓力,安神補血,在夏季藥酒可以減少煩躁,減少夏季帶來的不安,夏季氣候燥熱,以熱者涼之,燥者清之的原則,清燥解熱乃夏季之要道。藥酒在不同的方向進入脾胃幫助降火消炎。藥酒是傳承了不同的理論學說。藥酒選擇要從客觀的方面進行考察,不能盲目。夏季養生選擇藥酒要多注意。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中醫健康養生介紹怎么寫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4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試行)》。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