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五行五臟四季養生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2-19 01:32:45
文檔

五行五臟四季養生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四季養生和五臟的關系:。1. 四季養生直接影響五臟運行:不同季節需要養護不同的五臟。2. 春季養肝:吃酸性食物,保持樂觀心態。3. 夏季養心:宣泄不良情緒,選擇清涼、苦味食物。4. 秋季養肺:多喝溫開水、冰糖雪梨水,吃潤肺食物。5. 冬季養腎:保暖,選擇滋補、產熱食品。
推薦度:
導讀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四季養生和五臟的關系:。1. 四季養生直接影響五臟運行:不同季節需要養護不同的五臟。2. 春季養肝:吃酸性食物,保持樂觀心態。3. 夏季養心:宣泄不良情緒,選擇清涼、苦味食物。4. 秋季養肺:多喝溫開水、冰糖雪梨水,吃潤肺食物。5. 冬季養腎:保暖,選擇滋補、產熱食品。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四季養生和五臟的關系:。1. 四季養生直接影響五臟運行:不同季節需要養護不同的五臟。2. 春季養肝:吃酸性食物,保持樂觀心態。3. 夏季養心:宣泄不良情緒,選擇清涼、苦味食物。4. 秋季養肺:多喝溫開水、冰糖雪梨水,吃潤肺食物。5. 冬季養腎:保暖,選擇滋補、產熱食品。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四季養生各養什么?

朋友:你好。

根據五行、四季、五臟、養生:

春季養肝。肝屬綠色,在東方。其竅在目。故養肝明目。

夏季養心。心屬火。其色紅。在南方。其竅在舌。舌尖紅,則有心火。

秋季養肺。肺屬金,其色白。位在西方。其竅在鼻,鼻頭紅、有痤瘡,鼻溝有油膩,則

肺有濕熱。

冬季養腎。腎屬水。其色黑。位在北方。其竅在耳。耳鳴、耳聾、頭暈目眩,腰脊酸

軟,則屬相火旺動。

長夏養脾胃。脾胃屬土,其色黃,位在。其竅在唇。

虛癥:輕微咳嗽,飲食量減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

實癥: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長夏:陰歷六月)

希望對您有用。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_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方法

中醫養生在我們看來是多么的平常,但是中醫養生卻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該如何進行。下面我給大家提供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希望對你有用!

  四季養生口訣

  1、四時養生小口訣

  晨起一杯溫開水,舒舒服服通腸胃;

  上午冰糖燉雪梨,幸福永伴不費力;

中午來碗綠豆湯,清熱解毒保健康;

  清涼西瓜桌上擺,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克口訣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強金得水,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強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縮;強水得木,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變;強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棟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強木得火,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縮。

  黃帝內經中的四季養生法

  書中原文: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12,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百話注解:

  春天3個月,草木發芽,天地一派生機,萬物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在庭院緩步而行,披散頭發,舒展形體,使意志順應春生之氣而舒暢條達,而不要損害、克伐它。要順應春天的生養法則,違背這個法則,就要傷及肝氣,生長之氣不足,到夏天就會發生寒性病變。

  夏季3個月,是萬物繁盛的季節。天地陰陽之氣不斷相交,植物開花結果。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適應夏天的陽光,讓精神充實飽滿,并使腠理宣通,衛氣疏泄,使人心舒暢向外,如同所喜歡的東西在外界。這是與夏季相應的保養“長氣”的道理,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要傷及心氣。到了秋天就容易發生瘧疾,供給秋天收養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會得重病。

  秋天3個月,是萬物成實的季節。此時天高氣爽,西風漸起,地氣清肅明朗,此時人們應該早睡早起,聞雞起床,精神內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肅殺之氣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從而使得肺氣清平。這是與秋季相適應的保養方法,如果與之相違背,肺氣則會受傷,到了冬天就會變生腹瀉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給冬季閉藏的精氣就少了。

  冬季3個月,是萬物潛伏的季節。此時水結成冰,地凍開裂,這時節,人們不要擾亂陽氣,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陽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內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態,還要避免寒氣侵襲,保持溫暖,但不要過熱而致面板開泄出汗,以致陽氣頻繁耗傷。這是與冬氣相適應的保養藏蓄的道理,若違背這一原則,就會傷及腎氣,到了春天,就會得痿厥一類的疾病,供給春季發生的精氣也就少了。

  白話翻譯出來的部分,相信大家也知道了《皇帝內經》一書中的主要內容和主張的養生觀念,身體以養為主,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意思就是主張疾病的預防。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說的預防大于治療的意思。

  四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中醫重視人體環境

  人患感冒,發燒咳嗽了要到醫院去,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呢?我們知道,到醫院查體溫也好,測血壓也好,化驗血液也好,按西醫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細菌和病毒使人患病,這恐怕是現代醫院首先要查的。從上世紀40年代到現在,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已經研究出了7000多種抗生素,但是今天在臨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過幾十種。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現代醫學面臨困惑。而中醫是怎么治病的呢?中醫治病靠的是草根、樹皮,現在用的藥方大多是使用了兩千多年的方子。兩千年前的中藥方還有效,中醫解決的是人體的內在環境,是依據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

  養生要順應四時

  養生首先要順應四時,要順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類似記載。中醫認為要研究四季與養生的關系,必須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環境。人活在氣交之中,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根據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則,完成生、長、壯、老、已的全過程,這是中醫學特有的一面。中醫認為人法自然,人要順應四時,如果按照四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規律養生,就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秲冉洝分杏幸痪湓捊凶觥疤撔百\風,避之有時”,中醫把許多致病因素、異常氣候等叫做虛邪賊風,這些都會導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調開得太涼,冬天暖氣燒得過熱,這些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因為,中醫認為冬天氣血是潛藏的,如果太熱,令氣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溫病。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構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中醫認為,人的氣血執行狀態和五臟是直接相關的,而五臟又對應四季。春季易肝陰不足,產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悶、氣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氣血應該潛藏于內。所以說肝、心、肺、腎這四個臟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關,在人的生命過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長、壯、老、已的過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養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四季進補,春宜養肝

  春天時,氣血從內向外調動,此時應該注意養肝,最好吃點烏雞白鳳丸,女性以肝為先天,以血為主,烏雞白鳳丸更多地是使用在女性身上??墒谴禾鞎r氣血達表,無論男女都會出現肝血不足的狀況。如果男士每天早上吃一粒烏雞白鳳丸,就會覺得不疲勞了,春困的感覺也消失了;到了夏天,天氣悶熱,陽氣不足,會出現胸悶、氣短、汗多等癥狀,此時中老年朋友應該喝一點生脈飲,生脈飲里面就三味藥,人參、麥冬、五味子,人參補氣,麥冬清肺熱,五味子收斂心氣,有助于滋養心氣;而秋天應吃點秋梨膏,梨有潤肺、止咳作用,可入肺經,它可以有助于氣血從外向內走;到了冬天時,氣血都到里面去了,這時應注重補腎,過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黃丸來補腎。中青年女性還應補血,可吃一點阿膠、大棗、冰糖、核桃仁做成的膏。吃了這些富有營養的東西,通過在身體內的充分運化,就能達到四季養生的目的。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中醫認為,人的氣血執行與五臟是直接相關的。春天時,氣血從里往外流,里面的氣血相對不足。這時,很多人會有肝氣、肝血不足的情況,常常感到失眠、春困。這時,我們應注意養肝。無論男女,最好服用些烏雞白鳳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子,療效經過上百年的實踐檢驗。女性以肝為先天,養血為主,服用此藥自然不在話下。但不要以為這只是婦科圣藥,男性也會在春天存在肝血相對不足的情況。有此證之男士,可每天早上適量服用。到了夏天,人的氣血都到外面去了。天氣特別熱,汗出得特別多,你往往會感到氣短、胸悶,這是因為夏氣影響了你的心氣。我建議多喝點生脈飲人參100克,麥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尤其是中老年人。這是唐代名醫孫思邈提出的方藥。其中人參補氣,麥冬清肺熱,五味子收斂心氣,總體效果有助滋養心氣,抵御暑熱。秋天則是氣血由外往里走的季節。秋氣與肺氣相通。這時,可吃點秋梨膏精選白梨,配合其他潤肺生津的藥物,加蜂蜜、紅棗等佐料制成。梨有潤肺、止渴作用,可入肺經,有助氣血速降,幫助人們把氣血吸納回體內。冬天戶外大雪飄飄,人體氣血都藏起來了,正是補養的好時機。冬天重在補腎,男性以精氣為主,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服用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女性更年期前重在補血,可服用阿膠、大棗、核桃仁,用冰糖把三者做成膏劑服用;更年期后,可服用六味地黃丸。中醫稱這種養生方法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在身體功能正常情況下的滋補方法。若是感冒了,或患了其他病,則應先治療原發疾病。

1.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

2.黃帝內經四季養生篇

3.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4.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原文

5.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6.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吃什么

7.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智慧

中醫里的五臟怎么對應四季

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所以想出長夏來彌補,于是春夏秋冬加上長夏就合乎五數。   長夏是指在春夏秋冬換季的最后18天,這是中醫學的范疇?!秲冉洝に貑枴ぬ庩柮髡摗贰捌⒄咄烈?,治,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就是說脾主長夏,既每季的最后18天。正如著名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所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  “長夏應脾而變化”。濕為長夏主氣,人體的脾臟與之相應,古人指出“長夏防濕”。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好傷人陽氣,尤其是脾陽。由于脾臟喜燥而惡濕,一旦受損,則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氣機不暢。表現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口淡無味、胸悶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腫。   又,長夏指陰歷六月(農歷六月),夏季最后一個月份。讀音為cháng xià[1]。   《素問·六節藏象論》王冰次注云:“長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長在夏中,既長而旺,故云長夏也?!薄端貑枴げ貧夥〞r論》王冰次注云:“長夏,謂六月也。夏為土母,土長干中,以長而治,故云長夏?!?  此時氣候最為潮濕,乃因多陰雨而潮濕,空氣中濕度大,大氣壓偏低,由脾所主?!吨嗅t大辭典》云:“長夏,農歷六月?!端貑枴げ貧夥〞r論》:‘脾主長夏?!?  五時之長夏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四時,依次序而循環,季節氣候則由溫、熱而轉寒、涼,自然界萬物賴以生、長、收、藏。為何一年四時之中又有“五時(長夏)”之稱呢?此乃出于理論需要,為了與天之五行、人之五臟等相配而構建的龐大的五大系統使然。   《素問·金匱真言論》云:“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蓖醣⒃疲骸八臅r之中,加之長夏,故謂得五行(五)時之勝也?!睈凌F樵《群經見智錄》:“《內經》言五行配以五藏,其來源于天之四時。藏有五,而時僅四,故以六月為長夏,以配脾?!?  檢閱先秦、漢之古籍,并未見“長夏”之名稱,卻有“季夏”之名稱,如《禮記·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于大廟?!睉饑鴷r期的鄒衍云:“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薄洞呵锓甭丁の逍袑Α罚骸疤煊形逍?,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為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藏?!彼臅r中增加了季夏而成為五時。   長夏,首見于中醫經典《內經》之《素問·金匱真言論》篇,并在《內經》全書見27次,卻是由鄒衍“季夏”一詞演變而來。時賢孔德立《先秦諸子》說道:“‘季夏’的出現,是鄒衍對陰陽五行學說的一個創舉,解決了土德在四時中不占具體位置的缺陷?!?  五行學說引進醫學時,為了與脾、土、濕相配合,故《內經》的作者,將季夏換成了長夏,是五行學說引進醫學成熟的標志。長夏的來源,實由五行學說推演派生而來,即為了配合自然界之五行---木、火、土、金、水,此完全是出于理論的需要,牽強附會明顯。   長夏的詞義當如王冰所云:“長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長在夏中,既長而旺,故云長夏也?!保ā读澆叵笳摗反巫ⅲ┯终f道:“長夏,謂六月也。夏為土母,土長干中,以長而治,故云長夏?!保ā恫貧夥〞r論》次注)即“長在夏中”。   長夏在五行屬土,在五方屬,在五氣屬濕,在五臟屬脾,在五體屬肌肉?!端貑枴げ貧夥〞r論》云:“脾主長夏?!薄缎滦U吩疲骸鞍慈鹪疲浩⑼跛募?,六月是火王之處。蓋以脾主,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六月,指陰歷六月,亦即農歷六月,夏季最后一個月份,此時氣候最為潮濕,乃因多陰雨而潮濕??諝庵袧穸却?,大氣壓偏低,故由脾所主。   長夏雖由脾所主,但從時間來說卻又不盡合理,時間搭配不均勻。長夏是從夏季分出的一個月,夏季則是二個月,而春、秋、冬則各為三個月。這樣一來《內經》的作者,為了均衡這個時間,又云“脾不主時”,即在每季之末各勻出十八天由脾所主。18×4=72天,3個月-18天=72天,如此則每季皆系72天?!端貑枴ぬ庩柮髡摗罚骸暗墼唬浩⒉恢鲿r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于時也?!?  黃元御《四圣心源》:“土無專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時,則在六月之間。土合四象,是謂五行也?!翞樗南笾?,實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宮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濕盛,濕為土氣也?!?  此“脾不主時”則是受當時陰陽、五行、五方、四時學說之影響嫁接而來。   《管子·五行》:“日至賭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師內御……七十二日而畢?!?、“賭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內御……七十二日而畢?!?、“賭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內御……七十二日而畢?!?、“賭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宗選禽獸之禁……七十二日而畢?!?、“賭壬子水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使人內御……七十二日而畢?!笔艽擞绊?,鄒衍則創立了“五行相生的四時教令思想”,推薦給當時的統治者。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土居,為(謂)之天潤。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時之事,故五行而四時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雖各職,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甘者,五味之本也;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氣也,猶五味之有甘肥也,不得不成。是故圣人之行,莫貴于忠,土德之謂也。人官之大者,不名所職,相其是也;天關之大者,不名所生,土是矣?!?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日冬至,七十二日,木用事,其氣燥濁而青;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氣慘陽而赤;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氣濕濁而黃;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氣慘淡而白;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氣清寒而黑。七十二日,復得木?!?. 《辭海(縮印版)》,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69頁“長夏”詞條

《打開五臟談養生~3五臟對四季》

 

  真正養生的生活方式是天人合一,《黃帝內經》 專門有一個篇章告訴我們怎樣天人合一,那就是《四氣調神大論》  ,四氣指春夏秋冬四種氣候變化。五臟和四季相對應

          1 肝對應春

肝對應的是春。春天是養肝最好的季節,同時春天也是肝病高發的季節。相信我們很多朋友都中過痘痘,種痘痘就是注射乙肝疫苗,注射乙肝疫苗是在什么時候呢?往往是在過了春節后到了學校,老師通知我們注射的,也就是在春季注射,他絕對不會放到夏季或者冬季去注射。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三月此謂發陳。就是講春天是一個生發的季節,因此有一些人在春天的時候會有疹子,瘙癢,疙瘩,濕疹開始發出來,鼻炎,咳嗽,老人管這種現象叫發春毒,這就是經歷了一個冬天封藏的狀態,到了春天萬物生發,內在的毒素也向外發出來,這個過程一定給自己一個排毒的途徑。通過運動出汗,排腸毒,敲大腸經,膽經,把陳舊的毒素發出去,讓陽氣生發起來,人就會非常有活力!

          第二點心對應夏。

夏天是養心最好的季節,同時夏季也是心臟病高發的季節。為什么?夏天天氣比較熱,熱脹冷縮,血液循環快一點,如果再喝點水作為載體,代謝就會更快,血液流通順暢了,無形當中呢,就減輕了心臟的壓力,那為什么說夏季就是心臟病高發的季節呢?大家想一想,天氣炎熱,出汗就會多,如果不能及時的補充水分,血液的粘稠度就會加大,血液流動的速度就會變慢,流速變慢了,自然也就加大了心臟的工作量,久而久之呢,就會引起心氣虛。

  我們有很多注意養生的朋友,都有早上起來喝白開水的習慣,很多人認為,他僅僅是通電的水,其實它更重要的是救命水,因為一杯白開水喝進體內之后,十分鐘之內就會進入血液,就會稀釋血液,當然血液流動的速度就會加大,血液垃圾代謝就會加快,血栓也就難以形成,自然心臟的壓力就會減小。特別是在夏季,最好在早上起床后喝一杯40到50度之間的白開水,就會讓你收獲健康。

夏天一定不要怕太陽熱,因為有一句老話講冬病夏治,因此夏天要多運動,多吃姜,多做艾灸,讓體內的濕寒清理出去,人的身體才能輕松,心情愉悅!因此夏是心的相。

            3 脾對應長夏

什么是長夏呢?就是季節變換的那幾個月,陽歷三月是冬春交接之際,六月是春夏交接,九月是夏秋交接,12月呢,秋冬交接。在這四個月里,外面的氣候變化非常劇烈,甚至有一日四季的情況出現,但是人體五臟六腑的調整速度并沒有那么快,所以它就不能適應外面氣候的變化,這樣就會引起脾胃極不舒服。這也就告訴我們,養脾胃最好的季節是陽歷的3、6、9、12。長夏少食過量的冷食,冷飲,雖然天氣炎熱,人的身體陽氣浮于皮膚表皮,而脾胃臟器是相對較弱的,應多吃一些溫暖的食物,所以長夏就是脾相。

                4 肺對應秋

秋天生的人肺功能相對較弱。秋天是養肺最好的季節,當然也是肺病高發的季節。因為秋天的空氣比較干燥,百草枯樹木凋零,身體易受秋天蕭殺之氣影響,好多人有悲秋的情緒,因此學會讓自己一切都收斂,不要再像夏天那樣去消耗了,不熬夜,不發脾氣,一切慢下來。因為秋天就是肺的相。

              4 腎對應冬

冬天是養腎的最好季節,但同時也最容易傷腎。中國人有冬補的習慣。補什么呢?補腎。因為腎為先天之本,中醫養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如果具體到性生活上,那就是春天時候性生活次數可以相對多一些,夏天基本上就放開,到秋天就要收一點,而冬天一定要藏,藏什么呢?藏精。藏是為了春天有精氣升發出來。如果冬天藏不住,那春天就會有氣無力。所以我們也經常說,冬天進補來年打虎。冬天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吃起來,因為冬天就是腎的相。你學會了嗎?

  我們順遂四季去養生,就能天人合一!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五行五臟四季養生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四季養生和五臟的關系:。1. 四季養生直接影響五臟運行:不同季節需要養護不同的五臟。2. 春季養肝:吃酸性食物,保持樂觀心態。3. 夏季養心:宣泄不良情緒,選擇清涼、苦味食物。4. 秋季養肺:多喝溫開水、冰糖雪梨水,吃潤肺食物。5. 冬季養腎:保暖,選擇滋補、產熱食品。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