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三起與食品有關的典型知識產權案例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采 時間:2023-10-19 14:27:45
文檔

三起與食品有關的典型知識產權案例

推薦度:
導讀

典型案例——陳國田等4人假冒注冊商標案

一、案件事實

2013年6月,被告人陳國田在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新民社區建安路海泰工業園及烏沙社區各承租了一個倉庫,分別作為其生產假冒注冊商標飲料的生產地、成品存放地及原材料存放地。后陳國田在海泰工業園的倉庫引入生產設備并先后招聘陳桂姣、周白云、陳勇等人為其從事生產假冒加多寶、王老吉、紅牛等注冊商標飲料工作。其中陳桂姣為生產流水線主要工人,從事成品包裝及其他協調工作,周白云為假冒飲料調劑師,陳勇為假冒飲料原材料、成品運送司機。2014年7月3日,長安工商分局對海泰工業園的倉庫進行查處,現場查獲假冒加多寶2640罐、假冒王老吉26400罐、假冒紅牛18000罐,共價值8萬余元。

二、訴訟過程

廣東省東莞市第二市區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科通過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發現,東莞市工商管理局辦理的陳國田等人假冒注冊商標行政案已達刑事追訴標準,遂于2014年7月23日向東莞市工商管理局發出《建議移送涉嫌犯罪函》。同日,東莞市工商管理局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東莞市公安局對該案立案偵查。9月5日,東莞市第二市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批準逮捕陳國田等4人。該案于2014年11月4日移送審查起訴,2015年4月16日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分別判決陳國田、陳桂姣、周白云、陳勇有期徒刑二年零六個月至一年不等,各并處罰金七萬元至四千元不等。

三、評析意見

該案系檢察機關通過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信息共享機制發現立案監督線索,繼而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最終成功追訴一起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案例。東莞市第二市區人民檢察院與東莞市工商管理局、公安機關建立了案件咨詢、信息通報等工作機制,借助于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了知情渠道的暢通。檢察機關第一時間發現監督線索后,對行政執法機關證據收集、取證方向等方面給予引導咨詢,促進了行政執法機關嚴格規范執法,有效防止了以罰代刑,增強了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協調配合,共同促進了知識產權保護。

典型案例——宋斌侵犯商業秘密案

一、案件事實

2009年至2013年,宋斌作為研發團隊成員,參與了梅花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梅花公司)對“色氨酸生產技術開發”的研發工作,并簽訂了相關保密協議。工作期間宋斌私自復制了一份“色氨酸提取工藝試生產總結”的電子版并存放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中。2013年8月宋斌辭職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工作。2013年10月16日,宋斌以網名“梅花”在互聯網“發酵人論壇”上發帖,公布“色氨酸提取技術方案”。經鑒定,梅花公司色氨酸提取技術在2013年10月16日之前是不為公眾所知悉的技術信息,系梅花公司的商業秘密,被宋斌披露的信息與梅花公司的“色氨酸提取工藝試生產總結”中記載的相關信息實質上相同。經審計,梅花公司的“色氨酸生產技術”研發成本為1600萬余元。

二、訴訟過程

宋斌侵犯商業秘密罪一案,由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偵查終結,于2015年5月28日移送廊坊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于2015年7月3日向法院提起公訴。同年9月7日,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被告人宋斌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五十萬元。

三、評析意見

本案系較為典型的披露型侵犯商業秘密案件。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呈現多發態勢,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客觀上為不法分子披露和迅速傳播商業秘密提供了便利條件。本案行為人的犯罪行為導致權利人投入巨額成本研發的成果進入公眾領域,商業秘密的非公知性遭到破壞,商業價值完全喪失 該內容由 張勝云律師 和 律說律答 共創回答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三起與食品有關的典型知識產權案例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