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中醫養生八法有哪些內容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3-24 00:26:30
文檔

中醫養生八法有哪些內容

中醫治療八法概述:1. 汗法:通過發汗解表,調和營衛,逐邪外出,解除表證。2. 吐法:利用藥物涌吐性能,引導病邪或有毒物質從口中吐出。3. 下法:利用藥物通瀉大便,攻逐體內實熱結滯和積水,以解除實熱蘊結。4. 和法: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藥,達到祛除病邪、調整機體、扶助正氣。5. 溫法:運用溫熱的方藥,祛除寒邪和補益陽氣。
推薦度:
導讀中醫治療八法概述:1. 汗法:通過發汗解表,調和營衛,逐邪外出,解除表證。2. 吐法:利用藥物涌吐性能,引導病邪或有毒物質從口中吐出。3. 下法:利用藥物通瀉大便,攻逐體內實熱結滯和積水,以解除實熱蘊結。4. 和法: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藥,達到祛除病邪、調整機體、扶助正氣。5. 溫法:運用溫熱的方藥,祛除寒邪和補益陽氣。

中醫治療八法概述:

1. 汗法:通過發汗解表,調和營衛,逐邪外出,解除表證。

2. 吐法:利用藥物涌吐性能,引導病邪或有毒物質從口中吐出。

3. 下法:利用藥物通瀉大便,攻逐體內實熱結滯和積水,以解除實熱蘊結。

4. 和法: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藥,達到祛除病邪、調整機體、扶助正氣。

5. 溫法:運用溫熱的方藥,祛除寒邪和補益陽氣。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中醫學的治療法則和八法是什么?

治療法則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調整臟腑功能、調整氣血關系、相因制宜等。
治療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種,簡稱八法。

中醫學的治療法則和八法是什么?

治療法則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調整臟腑功能、調整氣血關系、相因制宜等。
治療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種,簡稱八法。

養身八法的內容

日常八大養生法寶,源于祖國醫學傳統養生之道。簡單易行,便于普及。不拘場地,不限時間,不用器械,不論男女,就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可做。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定會受益匪淺。 一. 梳頭 從唐代名醫孫思邈,到宋代文豪蘇軾、陸游,直至當代資深中醫師路志正,雖然生活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社會經歷,但卻用著同一種養生方法——梳頭按摩。大師們何以對同一種養生方法情有獨鐘呢? 中醫認為,頭全身的主宰,腦是元神之府。頭部是'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人體的12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于頭部。集中了近50個穴位。而人體的軀干四肢在頭皮上的穴位分布,呈'大’字形。經常梳頭,能對這些經脈和穴位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暢通氣血,疏通經絡;使諸陽上升,百脈調順。能清心醒目,
開竅寧神,平肝熄風,強身健體。堅持梳頭,不但能有效地預防感冒,對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腦中風、老年性癡呆都有所裨益。'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梳頭能通經活絡,祛風止痛。對神經性頭痛、血管緊張性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等有不錯的療效。頭發為'血之余,腎之華’。經常按摩頭部,可以生發、潤發。梳頭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加速頭皮新陳代謝,加快頭皮及頭發血液和氧氣供應,堅持日久,則頭發烏潤光亮。 十指微屈,用指尖或指腹,自前額發際經頭部向枕部梳去,反復做100次,至頭部發熱。約2~3分鐘。
二. 拽耳 頭部不動,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兩側耳垂,往下拽。一拉一放為1次,做36次。耳垂是耳全息穴位的頭面區,正中是眼穴。下拽耳垂,使頭部感到很舒服,醒神健腦,明目提神。對頭痛、頭暈、眼病、小兒高熱驚厥有一定療效;亦可預防感冒。之后,兩手拉住耳垂向外劃圓圈10次??纱碳ご竽X皮層,緩解壓力。
三. 運目 一般可采用'運目八法’:1. 注視遠處,數50個數;食指尖放在鼻尖,眼看食指,數50個數。雙眼平視,然后輕輕閉上,約10秒鐘后,再緩緩睜2. 搓熱雙手,以兩掌心勞宮穴為中心,捂住雙眼。3. 順時針轉動眼球9次;再逆時針轉動眼球9次。盡量沿著眼眶邊沿旋轉。4. 遠眺,吸氣;近看,呼氣。一呼一吸為一次,共9次。5. 頭不動,盡量往上看,吸氣;往前看,呼氣,9次。6. 雙眼盡量往下看,吸氣;往前看,呼氣,9次。7. 雙眼盡量往右看,吸氣;往前看,呼氣,9次。8. 雙眼輕輕閉上,再猛然睜開,保持4秒鐘,看前方選定的目標。然后閉眼6秒鐘。睜眼吸氣,閉眼呼氣,一呼一吸為一次,9次。
四. 叩齒 用上下牙有節奏地互相叩擊。先叩左側臼齒60次;后叩門齒60次;再叩右側臼齒60次。共計360次。輕重交替,有節奏地進行。爾后,'赤龍攪海,漱津勻吞’。即用舌頭沿著牙齒、牙齦內外攪動,把生出的唾液分次咽下。 經常叩齒,能強腎固精,健腦固齒??稍鰪婓w質,預防腦中風、老年癡呆癥,使牙齒堅固而有光澤。中醫認為,唾液在體內化生為精氣,具有益腦強腎作用。
現代醫學證明,唾液可殺滅致病微生物,其中的酶類能助消化,還有很強的防癌作用。
五. 揉胸 全手掌置于左胸心前區,順時針按摩120次;再再逆時針按摩120次。然后用拇指在兩乳頭連線中點的膻中穴,順、逆時針方向各按摩120次??墒嫘乩須?,強心活血。對心絞痛、心律失常、心慌、氣短、哮喘、惡心、眩暈等有輔助治療價值。
六. 捶腰 腰部一個不大的區域集中了3個重要穴位:命門、腎俞、腰眼。命門在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與肚臍在同一水平線上。旁開1.5寸即是腎俞。
腰眼在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3.5寸凹陷中。雙手搓熱后,放在腰眼處停留片刻;向下用力搓至尾間長強穴,反復搓36次。把以上3穴都包括在搓揉范圍之內。然后,握拳,以拳眼叩擊腰眼和腎俞72次。人體的精氣在背部灌注于腎俞,
腎俞是人體精氣、氣血的集散地,直接連接于腎。刺激腰眼、腎俞、命門,能起到壯腰健腎、消除疲勞的作用。 七. 摩腹 中醫認為,腹部是'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保護好腹部,可使五臟六腑安之若素;就能使五谷正常運化,保證人體營養供應,陰陽和諧,氣血旺盛?,F代醫學證實,揉腹可強壯胃腸及腹壁肌肉,提高消化功能,還有減肥功能。 《延年九轉法》介紹的按摩腹部的方法為:用右手掌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胃脘部120次;然后,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120次;在全腹按摩120次。最后,逆時針方向重復一遍。
八. 搓腳 搓腳心是祖國醫學傳統養生方法。經常搓腳心,可有效地調整人體新陳代謝,促進人體內分泌平衡,從而達到強身祛病的效果。腳底*凹陷處的涌泉穴,正當腳底'黃金分割點’上,足少陰腎經的起點,所謂'腎之源’。刺激此穴,可幫助恢復與增長元氣。以涌泉穴為中心,腳底還分布著許多與其他臟器相關的穴位。長期堅持搓腳,能補腦、益腎、安神、通絡、活血,頤養臟腑,對神經衰弱、健忘、失眠、頭痛、消化不良、便秘、麻木、乏力、腳心發涼及心、肝、脾、膽等臟器的疾病有一定的防治功效。搓腳心是我國流傳已久的保健養生方法,為歷代養生學家所推崇。

養身八法的內容

日常八大養生法寶,源于祖國醫學傳統養生之道。簡單易行,便于普及。不拘場地,不限時間,不用器械,不論男女,就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可做。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定會受益匪淺。 一. 梳頭 從唐代名醫孫思邈,到宋代文豪蘇軾、陸游,直至當代資深中醫師路志正,雖然生活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社會經歷,但卻用著同一種養生方法——梳頭按摩。大師們何以對同一種養生方法情有獨鐘呢? 中醫認為,頭全身的主宰,腦是元神之府。頭部是'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人體的12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于頭部。集中了近50個穴位。而人體的軀干四肢在頭皮上的穴位分布,呈'大’字形。經常梳頭,能對這些經脈和穴位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暢通氣血,疏通經絡;使諸陽上升,百脈調順。能清心醒目,
開竅寧神,平肝熄風,強身健體。堅持梳頭,不但能有效地預防感冒,對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腦中風、老年性癡呆都有所裨益。'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梳頭能通經活絡,祛風止痛。對神經性頭痛、血管緊張性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等有不錯的療效。頭發為'血之余,腎之華’。經常按摩頭部,可以生發、潤發。梳頭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加速頭皮新陳代謝,加快頭皮及頭發血液和氧氣供應,堅持日久,則頭發烏潤光亮。 十指微屈,用指尖或指腹,自前額發際經頭部向枕部梳去,反復做100次,至頭部發熱。約2~3分鐘。
二. 拽耳 頭部不動,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兩側耳垂,往下拽。一拉一放為1次,做36次。耳垂是耳全息穴位的頭面區,正中是眼穴。下拽耳垂,使頭部感到很舒服,醒神健腦,明目提神。對頭痛、頭暈、眼病、小兒高熱驚厥有一定療效;亦可預防感冒。之后,兩手拉住耳垂向外劃圓圈10次??纱碳ご竽X皮層,緩解壓力。
三. 運目 一般可采用'運目八法’:1. 注視遠處,數50個數;食指尖放在鼻尖,眼看食指,數50個數。雙眼平視,然后輕輕閉上,約10秒鐘后,再緩緩睜2. 搓熱雙手,以兩掌心勞宮穴為中心,捂住雙眼。3. 順時針轉動眼球9次;再逆時針轉動眼球9次。盡量沿著眼眶邊沿旋轉。4. 遠眺,吸氣;近看,呼氣。一呼一吸為一次,共9次。5. 頭不動,盡量往上看,吸氣;往前看,呼氣,9次。6. 雙眼盡量往下看,吸氣;往前看,呼氣,9次。7. 雙眼盡量往右看,吸氣;往前看,呼氣,9次。8. 雙眼輕輕閉上,再猛然睜開,保持4秒鐘,看前方選定的目標。然后閉眼6秒鐘。睜眼吸氣,閉眼呼氣,一呼一吸為一次,9次。
四. 叩齒 用上下牙有節奏地互相叩擊。先叩左側臼齒60次;后叩門齒60次;再叩右側臼齒60次。共計360次。輕重交替,有節奏地進行。爾后,'赤龍攪海,漱津勻吞’。即用舌頭沿著牙齒、牙齦內外攪動,把生出的唾液分次咽下。 經常叩齒,能強腎固精,健腦固齒??稍鰪婓w質,預防腦中風、老年癡呆癥,使牙齒堅固而有光澤。中醫認為,唾液在體內化生為精氣,具有益腦強腎作用。
現代醫學證明,唾液可殺滅致病微生物,其中的酶類能助消化,還有很強的防癌作用。
五. 揉胸 全手掌置于左胸心前區,順時針按摩120次;再再逆時針按摩120次。然后用拇指在兩乳頭連線中點的膻中穴,順、逆時針方向各按摩120次??墒嫘乩須?,強心活血。對心絞痛、心律失常、心慌、氣短、哮喘、惡心、眩暈等有輔助治療價值。
六. 捶腰 腰部一個不大的區域集中了3個重要穴位:命門、腎俞、腰眼。命門在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與肚臍在同一水平線上。旁開1.5寸即是腎俞。
腰眼在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3.5寸凹陷中。雙手搓熱后,放在腰眼處停留片刻;向下用力搓至尾間長強穴,反復搓36次。把以上3穴都包括在搓揉范圍之內。然后,握拳,以拳眼叩擊腰眼和腎俞72次。人體的精氣在背部灌注于腎俞,
腎俞是人體精氣、氣血的集散地,直接連接于腎。刺激腰眼、腎俞、命門,能起到壯腰健腎、消除疲勞的作用。 七. 摩腹 中醫認為,腹部是'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保護好腹部,可使五臟六腑安之若素;就能使五谷正常運化,保證人體營養供應,陰陽和諧,氣血旺盛?,F代醫學證實,揉腹可強壯胃腸及腹壁肌肉,提高消化功能,還有減肥功能。 《延年九轉法》介紹的按摩腹部的方法為:用右手掌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胃脘部120次;然后,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120次;在全腹按摩120次。最后,逆時針方向重復一遍。
八. 搓腳 搓腳心是祖國醫學傳統養生方法。經常搓腳心,可有效地調整人體新陳代謝,促進人體內分泌平衡,從而達到強身祛病的效果。腳底*凹陷處的涌泉穴,正當腳底'黃金分割點’上,足少陰腎經的起點,所謂'腎之源’。刺激此穴,可幫助恢復與增長元氣。以涌泉穴為中心,腳底還分布著許多與其他臟器相關的穴位。長期堅持搓腳,能補腦、益腎、安神、通絡、活血,頤養臟腑,對神經衰弱、健忘、失眠、頭痛、消化不良、便秘、麻木、乏力、腳心發涼及心、肝、脾、膽等臟器的疾病有一定的防治功效。搓腳心是我國流傳已久的保健養生方法,為歷代養生學家所推崇。

養生最好的方法有哪些?397

八種最好的養生方法!                
               
   

               

1、天人相應養生法

早晨起床后,先練顫抖功一遍。然后意念天地人合一,大宇宙的光電聲能象瀑布從天而降,直下你身體四肢百骸,把你的病氣、濁氣、疲勞之氣從腳下涌泉穴沖走,源源不斷,絡繹不絕。此時,你身置大宇宙,而得大宇宙之靈氣灌溉,大徹大悟,漸步入仙道之門。待你從宇宙懷抱自然醒來,便做劍指樁收功*。

2、生活起居法

早晨起床練完動功*后,可用冷水沖頭部,再做鳴天鼓三十六次,干梳頭三十六。晚上睡前端冷開水一杯,含一口水于口中,全身放松倒退行走,意念疲勞之氣,隨喝下的水入地九尺,此法叫做“零飲倒走”然后用熱水暖足五分鐘以上,再用雙手搓按涌泉穴108次。最后用力搓熱雙手,捂腎臟部位十分鐘,意念真氣在腎部流動轉圈,體會腎部感覺。早用冷水洗頭,晚用熱水暖足叫做“冷沖熱貫”。

3、服食藥補養生法

我們練功之人平時可以用甘草、杞果、遠志、火紅棗泡酒喝,但藥酒每次只能服五錢,既可補身,又能增加血液循環。多飲則傷身、傷氣、傷神。不飲酒可以多用水少加藥煎熬服用,效果更好,對服外氣辟谷有很大幫助。另外捉螞蟻陰晾干研粉末泡酒飲,可以返老還童。

4、房中養生秘要總體揭曉

我們習練ZG的弟子絕大部分都是入世修練,要達到出世*很不容易。那么,既然出世不易,就難免要夫妻同床。沒練功的人,不知房中養生之術,自然有損健康,浪費*。年青人身體健壯,精力充沛,*強,如經常迷戀房事,則有傷真元。男子破陽太早,有傷精氣,女子破陰太早,則有傷血脈。要練好功,又要不使夫妻感情破裂,弟子們必須懂得房中養生之道才行。

(1)男子強精壯陽法:

在熱水中伸直兩腿而坐,用左手覆蓋捂握五十次,如果*勃起時,即從澡盆中站起來,用右手掌摩擦尾閭一帶,并做提腎功。直到*軟,再按前法練一遍,久練養元儲精,可持續房事時間。

(2)男女*時,先宜盡量愛撫,不可猴急*。 女陰不張強行*傷女子眼目。男子陰軟無力則傷腎傷真元。*時要等待女子陰水出為最佳時期。男子欲*時間停止抽動,用右手食中二指按住會陰穴,左手中指按住右鼻孔,待精回氣回,*軟時再*。如不能忍耐,*后,要射完余精。立即右側臥,彎腰強弓,屈腿,兩手捂雙耳(腎開竅于耳)意念真元精氣從頭頂百會收入內外腎部,約五分鐘以上,即可達到元氣恢復之目的。

5、情志調理養生法

每個人一生下來,在父母的教養下成長起來,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有性急者,有緩者,有性燥者,有性暴者,有性疲者,有性惡者,有性善者,人之初,性本善,由于后天的種種原因,家庭環境的不同,經濟條件的差異,城鄉的差別,生就養成了各自性格。這些性格要把它改掉,有很大的難處。通過*氣功,可以磨煉一個人的性格,達到修身養性,凈化心靈的效果。一心要善,心無塵垢,無憂慮煩惱,就可以成大道。如何調理情志性格呢。你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名和利當作過往云煙才行。當你心起雜念或起色欲、財欲、名欲、利欲、食欲時,平心定氣,靜坐輕聲快速念誦佛家真言:“清凈觀世音菩薩”一百零八遍,心境自然潔凈,無塵無垢。久念必可以調整你的情志性格。

6、勞動運動養生法

我們入世*的弟子除了練功學習外,要參加集體和家務勞動,參加體育運動鍛煉,增大活動量,排除體內的疾病濁氣,平時多練功,以達到肌肉豐滿,身強力壯之功效。

7、積善修德養生法

練功“德”為先。我們各門各派的*都很重視積善修德陽這個問題。我們ZG有八德八念,其它門派各有門戒律。德可分為陰德和陽德兩種,陰德是大德,陽德是小德,陰德就是做好事后甘當無名英雄,不要他人報酬,古時稱它為“積陰功”。陽德是做了好事而又得了人家的報答或好處。我們練功之人就要多積陰德,少積陽德陽。而功力倍增,平時多為人治病療傷,且不要報答。你破費舍資學了功并支渡了人,也屬你的陰功所至。

8、駐顏還童養生法

身無疾病,益壽延年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光靠藥物保養,不去養生健身,有害無益。返老還童,早晨起床后,面向東方,閉目面帶微笑,意念你站在鮮花叢中,花上的露水被陽光一照霧氣向你面部撲來,消除你面部皺紋,潔白如玉,久練能使你返老還童。

養生最好的方法有哪些?397

八種最好的養生方法!                
               
   

               

1、天人相應養生法

早晨起床后,先練顫抖功一遍。然后意念天地人合一,大宇宙的光電聲能象瀑布從天而降,直下你身體四肢百骸,把你的病氣、濁氣、疲勞之氣從腳下涌泉穴沖走,源源不斷,絡繹不絕。此時,你身置大宇宙,而得大宇宙之靈氣灌溉,大徹大悟,漸步入仙道之門。待你從宇宙懷抱自然醒來,便做劍指樁收功*。

2、生活起居法

早晨起床練完動功*后,可用冷水沖頭部,再做鳴天鼓三十六次,干梳頭三十六。晚上睡前端冷開水一杯,含一口水于口中,全身放松倒退行走,意念疲勞之氣,隨喝下的水入地九尺,此法叫做“零飲倒走”然后用熱水暖足五分鐘以上,再用雙手搓按涌泉穴108次。最后用力搓熱雙手,捂腎臟部位十分鐘,意念真氣在腎部流動轉圈,體會腎部感覺。早用冷水洗頭,晚用熱水暖足叫做“冷沖熱貫”。

3、服食藥補養生法

我們練功之人平時可以用甘草、杞果、遠志、火紅棗泡酒喝,但藥酒每次只能服五錢,既可補身,又能增加血液循環。多飲則傷身、傷氣、傷神。不飲酒可以多用水少加藥煎熬服用,效果更好,對服外氣辟谷有很大幫助。另外捉螞蟻陰晾干研粉末泡酒飲,可以返老還童。

4、房中養生秘要總體揭曉

我們習練ZG的弟子絕大部分都是入世修練,要達到出世*很不容易。那么,既然出世不易,就難免要夫妻同床。沒練功的人,不知房中養生之術,自然有損健康,浪費*。年青人身體健壯,精力充沛,*強,如經常迷戀房事,則有傷真元。男子破陽太早,有傷精氣,女子破陰太早,則有傷血脈。要練好功,又要不使夫妻感情破裂,弟子們必須懂得房中養生之道才行。

(1)男子強精壯陽法:

在熱水中伸直兩腿而坐,用左手覆蓋捂握五十次,如果*勃起時,即從澡盆中站起來,用右手掌摩擦尾閭一帶,并做提腎功。直到*軟,再按前法練一遍,久練養元儲精,可持續房事時間。

(2)男女*時,先宜盡量愛撫,不可猴急*。 女陰不張強行*傷女子眼目。男子陰軟無力則傷腎傷真元。*時要等待女子陰水出為最佳時期。男子欲*時間停止抽動,用右手食中二指按住會陰穴,左手中指按住右鼻孔,待精回氣回,*軟時再*。如不能忍耐,*后,要射完余精。立即右側臥,彎腰強弓,屈腿,兩手捂雙耳(腎開竅于耳)意念真元精氣從頭頂百會收入內外腎部,約五分鐘以上,即可達到元氣恢復之目的。

5、情志調理養生法

每個人一生下來,在父母的教養下成長起來,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有性急者,有緩者,有性燥者,有性暴者,有性疲者,有性惡者,有性善者,人之初,性本善,由于后天的種種原因,家庭環境的不同,經濟條件的差異,城鄉的差別,生就養成了各自性格。這些性格要把它改掉,有很大的難處。通過*氣功,可以磨煉一個人的性格,達到修身養性,凈化心靈的效果。一心要善,心無塵垢,無憂慮煩惱,就可以成大道。如何調理情志性格呢。你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名和利當作過往云煙才行。當你心起雜念或起色欲、財欲、名欲、利欲、食欲時,平心定氣,靜坐輕聲快速念誦佛家真言:“清凈觀世音菩薩”一百零八遍,心境自然潔凈,無塵無垢。久念必可以調整你的情志性格。

6、勞動運動養生法

我們入世*的弟子除了練功學習外,要參加集體和家務勞動,參加體育運動鍛煉,增大活動量,排除體內的疾病濁氣,平時多練功,以達到肌肉豐滿,身強力壯之功效。

7、積善修德養生法

練功“德”為先。我們各門各派的*都很重視積善修德陽這個問題。我們ZG有八德八念,其它門派各有門戒律。德可分為陰德和陽德兩種,陰德是大德,陽德是小德,陰德就是做好事后甘當無名英雄,不要他人報酬,古時稱它為“積陰功”。陽德是做了好事而又得了人家的報答或好處。我們練功之人就要多積陰德,少積陽德陽。而功力倍增,平時多為人治病療傷,且不要報答。你破費舍資學了功并支渡了人,也屬你的陰功所至。

8、駐顏還童養生法

身無疾病,益壽延年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光靠藥物保養,不去養生健身,有害無益。返老還童,早晨起床后,面向東方,閉目面帶微笑,意念你站在鮮花叢中,花上的露水被陽光一照霧氣向你面部撲來,消除你面部皺紋,潔白如玉,久練能使你返老還童。

養生最好的方法有哪些?397

八種最好的養生方法!                
               
   

               

1、天人相應養生法

早晨起床后,先練顫抖功一遍。然后意念天地人合一,大宇宙的光電聲能象瀑布從天而降,直下你身體四肢百骸,把你的病氣、濁氣、疲勞之氣從腳下涌泉穴沖走,源源不斷,絡繹不絕。此時,你身置大宇宙,而得大宇宙之靈氣灌溉,大徹大悟,漸步入仙道之門。待你從宇宙懷抱自然醒來,便做劍指樁收功*。

2、生活起居法

早晨起床練完動功*后,可用冷水沖頭部,再做鳴天鼓三十六次,干梳頭三十六。晚上睡前端冷開水一杯,含一口水于口中,全身放松倒退行走,意念疲勞之氣,隨喝下的水入地九尺,此法叫做“零飲倒走”然后用熱水暖足五分鐘以上,再用雙手搓按涌泉穴108次。最后用力搓熱雙手,捂腎臟部位十分鐘,意念真氣在腎部流動轉圈,體會腎部感覺。早用冷水洗頭,晚用熱水暖足叫做“冷沖熱貫”。

3、服食藥補養生法

我們練功之人平時可以用甘草、杞果、遠志、火紅棗泡酒喝,但藥酒每次只能服五錢,既可補身,又能增加血液循環。多飲則傷身、傷氣、傷神。不飲酒可以多用水少加藥煎熬服用,效果更好,對服外氣辟谷有很大幫助。另外捉螞蟻陰晾干研粉末泡酒飲,可以返老還童。

4、房中養生秘要總體揭曉

我們習練ZG的弟子絕大部分都是入世修練,要達到出世*很不容易。那么,既然出世不易,就難免要夫妻同床。沒練功的人,不知房中養生之術,自然有損健康,浪費*。年青人身體健壯,精力充沛,*強,如經常迷戀房事,則有傷真元。男子破陽太早,有傷精氣,女子破陰太早,則有傷血脈。要練好功,又要不使夫妻感情破裂,弟子們必須懂得房中養生之道才行。

(1)男子強精壯陽法:

在熱水中伸直兩腿而坐,用左手覆蓋捂握五十次,如果*勃起時,即從澡盆中站起來,用右手掌摩擦尾閭一帶,并做提腎功。直到*軟,再按前法練一遍,久練養元儲精,可持續房事時間。

(2)男女*時,先宜盡量愛撫,不可猴急*。 女陰不張強行*傷女子眼目。男子陰軟無力則傷腎傷真元。*時要等待女子陰水出為最佳時期。男子欲*時間停止抽動,用右手食中二指按住會陰穴,左手中指按住右鼻孔,待精回氣回,*軟時再*。如不能忍耐,*后,要射完余精。立即右側臥,彎腰強弓,屈腿,兩手捂雙耳(腎開竅于耳)意念真元精氣從頭頂百會收入內外腎部,約五分鐘以上,即可達到元氣恢復之目的。

5、情志調理養生法

每個人一生下來,在父母的教養下成長起來,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有性急者,有緩者,有性燥者,有性暴者,有性疲者,有性惡者,有性善者,人之初,性本善,由于后天的種種原因,家庭環境的不同,經濟條件的差異,城鄉的差別,生就養成了各自性格。這些性格要把它改掉,有很大的難處。通過*氣功,可以磨煉一個人的性格,達到修身養性,凈化心靈的效果。一心要善,心無塵垢,無憂慮煩惱,就可以成大道。如何調理情志性格呢。你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名和利當作過往云煙才行。當你心起雜念或起色欲、財欲、名欲、利欲、食欲時,平心定氣,靜坐輕聲快速念誦佛家真言:“清凈觀世音菩薩”一百零八遍,心境自然潔凈,無塵無垢。久念必可以調整你的情志性格。

6、勞動運動養生法

我們入世*的弟子除了練功學習外,要參加集體和家務勞動,參加體育運動鍛煉,增大活動量,排除體內的疾病濁氣,平時多練功,以達到肌肉豐滿,身強力壯之功效。

7、積善修德養生法

練功“德”為先。我們各門各派的*都很重視積善修德陽這個問題。我們ZG有八德八念,其它門派各有門戒律。德可分為陰德和陽德兩種,陰德是大德,陽德是小德,陰德就是做好事后甘當無名英雄,不要他人報酬,古時稱它為“積陰功”。陽德是做了好事而又得了人家的報答或好處。我們練功之人就要多積陰德,少積陽德陽。而功力倍增,平時多為人治病療傷,且不要報答。你破費舍資學了功并支渡了人,也屬你的陰功所至。

8、駐顏還童養生法

身無疾病,益壽延年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光靠藥物保養,不去養生健身,有害無益。返老還童,早晨起床后,面向東方,閉目面帶微笑,意念你站在鮮花叢中,花上的露水被陽光一照霧氣向你面部撲來,消除你面部皺紋,潔白如玉,久練能使你返老還童。

簡單易行的大寒養生八法?

2018年1月20日,太陽到達黃經300°,大寒節氣到來。大寒時節天寒地凍,中醫說“十病九寒”,因此人們需要做好保暖,以抵御寒冷的天氣,而在此之外,還應該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健養生。那么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簡單易行的大寒養生八法。

晨起冷水搓鼻天冷后“涼燥”更明顯,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此時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用冷水洗鼻子時,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癥狀。
早睡晚起大寒前后是一年間最冷的時節,從中醫觀點看,秋冬就得養陰收納陽氣,到了寒冬季,更得重視陽氣的收藏。中醫說到的“養陰”指的是陽氣收藏。就是說,從秋天起最好早睡早起,到了寒冬則應該早睡晚起。此外,還得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才能順應自然界陽氣收藏的特點。
睡覺勿蒙頭在冬季,氣壓比較低,空氣中含氧量相對減少。室內為了保暖,門窗封閉較嚴,通風不良。這就使室內的氧氣進一步減少,常使人感到壓抑、胸悶。有很多人喜歡蒙頭睡覺,特別是冬季由于氣溫低,更是有人喜歡將頭、臉、口、鼻全都埋進被子。對此,養生保健專家忠告說,在室內空氣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這樣做會造成氧氣不足。
多吃根莖類蔬菜大寒養生的基本原則應以“藏熱量”為主,植物的根莖是溫藏能量的倉庫,多吃根莖類的蔬菜,如芋頭、番茄、山藥、土豆、南瓜燈,它們所具有的豐富的淀粉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可快速提升人體的抗寒能力。
試試營養粥大寒節氣降至,自己動手做碗養生粥,美味又健康。如想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要想皮膚好,米粥煮紅棗;氣短體虛弱,煮粥加山藥;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心虛氣不足,桂圓煲米粥。
入睡前熱水泡腳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入睡前以熱水泡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睡眠質量,對保健養生都有積極的意義。特別是那些深夜還在上網或伏案工作的人,睡覺之前用熱水泡腳,緩解疲勞,預防寒冷的效果更明顯。
飲食有節制寒冷會使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胃腸遇寒冷刺激很容易引起功能失調,出現消化性潰瘍、胃腸道發炎、消化不良、胃脹等現象,尤其是冬天人們貪吃火鍋,以為這樣能祛除寒氣,卻不知這樣過多地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更容易引起腸胃疾病。因此,大寒期間飲食要有節制,切忌暴飲暴食。
多曬太陽天氣寒冷,人體容易產生情緒抑郁、懶散昏睡、昏昏沉沉的情況,可以通過勤曬太陽抵抗抑郁情緒,心情舒展。早晨10:00到下午2:00之間的陽光最好,每次可以曬20—30分鐘。堅持下去,可以有效緩解情緒上的負能量。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簡單易行的大寒養生八法?

2018年1月20日,太陽到達黃經300°,大寒節氣到來。大寒時節天寒地凍,中醫說“十病九寒”,因此人們需要做好保暖,以抵御寒冷的天氣,而在此之外,還應該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健養生。那么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簡單易行的大寒養生八法。

晨起冷水搓鼻天冷后“涼燥”更明顯,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此時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用冷水洗鼻子時,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癥狀。
早睡晚起大寒前后是一年間最冷的時節,從中醫觀點看,秋冬就得養陰收納陽氣,到了寒冬季,更得重視陽氣的收藏。中醫說到的“養陰”指的是陽氣收藏。就是說,從秋天起最好早睡早起,到了寒冬則應該早睡晚起。此外,還得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才能順應自然界陽氣收藏的特點。
睡覺勿蒙頭在冬季,氣壓比較低,空氣中含氧量相對減少。室內為了保暖,門窗封閉較嚴,通風不良。這就使室內的氧氣進一步減少,常使人感到壓抑、胸悶。有很多人喜歡蒙頭睡覺,特別是冬季由于氣溫低,更是有人喜歡將頭、臉、口、鼻全都埋進被子。對此,養生保健專家忠告說,在室內空氣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這樣做會造成氧氣不足。
多吃根莖類蔬菜大寒養生的基本原則應以“藏熱量”為主,植物的根莖是溫藏能量的倉庫,多吃根莖類的蔬菜,如芋頭、番茄、山藥、土豆、南瓜燈,它們所具有的豐富的淀粉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可快速提升人體的抗寒能力。
試試營養粥大寒節氣降至,自己動手做碗養生粥,美味又健康。如想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要想皮膚好,米粥煮紅棗;氣短體虛弱,煮粥加山藥;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心虛氣不足,桂圓煲米粥。
入睡前熱水泡腳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入睡前以熱水泡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睡眠質量,對保健養生都有積極的意義。特別是那些深夜還在上網或伏案工作的人,睡覺之前用熱水泡腳,緩解疲勞,預防寒冷的效果更明顯。
飲食有節制寒冷會使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胃腸遇寒冷刺激很容易引起功能失調,出現消化性潰瘍、胃腸道發炎、消化不良、胃脹等現象,尤其是冬天人們貪吃火鍋,以為這樣能祛除寒氣,卻不知這樣過多地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更容易引起腸胃疾病。因此,大寒期間飲食要有節制,切忌暴飲暴食。
多曬太陽天氣寒冷,人體容易產生情緒抑郁、懶散昏睡、昏昏沉沉的情況,可以通過勤曬太陽抵抗抑郁情緒,心情舒展。早晨10:00到下午2:00之間的陽光最好,每次可以曬20—30分鐘。堅持下去,可以有效緩解情緒上的負能量。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試述中醫的治療八法。

中醫的治療八法即汗、吐、下、和、溫、清、消、補8種治療方法,簡稱八法。汗法,即發汗;吐法,即涌吐法;下法,即攻下、瀉下法;和法,又稱和解法;溫法,應用溫熱藥消除寒邪之法;清法,清熱法;消法,消導法;補法,補益法。

試述中醫的治療八法。

中醫的治療八法即汗、吐、下、和、溫、清、消、補8種治療方法,簡稱八法。汗法,即發汗;吐法,即涌吐法;下法,即攻下、瀉下法;和法,又稱和解法;溫法,應用溫熱藥消除寒邪之法;清法,清熱法;消法,消導法;補法,補益法。

八法是哪部醫書首先明確中推出?

八法是在《醫學心悟》里明確指出的。
《醫學心悟》明確提出了治療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逐一介紹其概念、適用范圍、代表方劑、使用禁忌等,對內科臨證有著全面的指導意義。
《醫學心悟》,清 程國彭撰,5卷,成書于1732年。全書基本涵蓋了中 醫理論和臨床的大部分內容。卷一為總論,闡述八綱辨證等內容;卷二辨析《傷寒論》六經證治;卷三至卷五為各科雜病證治。此書內容豐富,切于實用,作者又善于歸納總結,提要鉤玄,故全書條理清晰,綱目分明。更兼語言生動形象,明白曉暢,故流傳極廣,影響極大,頗益于初學。
為了使門人很好地領悟先賢要旨,其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及心得于雍正十年(1732年)間,整理撰寫成《醫學心悟》五卷,作為門人學習的教材之用。
中 醫內治八法主要是指在辨證的基礎上內服中 草藥。過去總結為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其中吐法不常使用,有人代之以理氣法。汗法又稱解表法。針對表寒或表熱,用辛溫或辛涼藥物發汗來疏散表邪。吐法是用催吐藥物治療上焦阻塞,使食物或痰涎吐出的方法。由于藥物毒大、作用劇烈,現已很少使用。

八法是哪部醫書首先明確中推出?

八法是在《醫學心悟》里明確指出的。
《醫學心悟》明確提出了治療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逐一介紹其概念、適用范圍、代表方劑、使用禁忌等,對內科臨證有著全面的指導意義。
《醫學心悟》,清 程國彭撰,5卷,成書于1732年。全書基本涵蓋了中 醫理論和臨床的大部分內容。卷一為總論,闡述八綱辨證等內容;卷二辨析《傷寒論》六經證治;卷三至卷五為各科雜病證治。此書內容豐富,切于實用,作者又善于歸納總結,提要鉤玄,故全書條理清晰,綱目分明。更兼語言生動形象,明白曉暢,故流傳極廣,影響極大,頗益于初學。
為了使門人很好地領悟先賢要旨,其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及心得于雍正十年(1732年)間,整理撰寫成《醫學心悟》五卷,作為門人學習的教材之用。
中 醫內治八法主要是指在辨證的基礎上內服中 草藥。過去總結為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其中吐法不常使用,有人代之以理氣法。汗法又稱解表法。針對表寒或表熱,用辛溫或辛涼藥物發汗來疏散表邪。吐法是用催吐藥物治療上焦阻塞,使食物或痰涎吐出的方法。由于藥物毒大、作用劇烈,現已很少使用。

八法是哪部醫書首先明確中推出?

八法是在《醫學心悟》里明確指出的。
《醫學心悟》明確提出了治療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逐一介紹其概念、適用范圍、代表方劑、使用禁忌等,對內科臨證有著全面的指導意義。
《醫學心悟》,清 程國彭撰,5卷,成書于1732年。全書基本涵蓋了中 醫理論和臨床的大部分內容。卷一為總論,闡述八綱辨證等內容;卷二辨析《傷寒論》六經證治;卷三至卷五為各科雜病證治。此書內容豐富,切于實用,作者又善于歸納總結,提要鉤玄,故全書條理清晰,綱目分明。更兼語言生動形象,明白曉暢,故流傳極廣,影響極大,頗益于初學。
為了使門人很好地領悟先賢要旨,其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及心得于雍正十年(1732年)間,整理撰寫成《醫學心悟》五卷,作為門人學習的教材之用。
中 醫內治八法主要是指在辨證的基礎上內服中 草藥。過去總結為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其中吐法不常使用,有人代之以理氣法。汗法又稱解表法。針對表寒或表熱,用辛溫或辛涼藥物發汗來疏散表邪。吐法是用催吐藥物治療上焦阻塞,使食物或痰涎吐出的方法。由于藥物毒大、作用劇烈,現已很少使用。

古代中醫十種養生方法

古代中醫對于養生早有認識,也 總結 過不少養生的 方法 ,有哪些可以讓我們參考的呢?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古代中醫說的十種養生方法,供大家參考。

  古代中醫的10種養生方法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養生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于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動形養生 古人認為“人欲勞于形,百病不能成”;詩人陸游說“形要小勞之”,都說明古人認識到適度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氣功、 太極拳 、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人若貪圖安逸,運動不足,或是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飲食養生 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飲食要以“五谷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進補養生 傳統醫學十分推崇用滋補藥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合理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延年。進補既要辨證,又要適量,還應考慮順應四時。服用補益藥時,如系入肺藥,在秋季比較適宜;如系溫補藥,則在冬季比較適宜。

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一個“網絡”系統,它控制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痘实蹆冉洝方浢}篇中說,經絡可以控制人體一切功能,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古代養生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 措施 ,最簡便的方法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人體的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于防治心臟病,足三里穴則對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疾病有效。

固精養生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濡養,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如果*無節制,精血虧損過多,會造成身體虛弱,減損壽命。如果婦女*無度,也會導致腎氣衰竭。晚婚、節育等保養陰精措施,可防陰精妄耗,延緩衰老。

順時養生 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地上萬物有生、長、收、藏的規律,人體亦不例外。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應與四時相適應,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則。因時制宜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為,有助于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修身養生 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應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唐代醫學家孟詵云:“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孫思邈則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故常做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

調氣養生 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減毒養生 人若喜怒無常會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于飲食則生濕、熱、痰濁,冒犯六淫、疫癘(傳染病),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對人體健康均可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通過飲食調理、服用藥物及其他措施,減體內積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壽。

  秋季中醫養生的方法:靜情緒

秋風蕭瑟,天地間萬物皆由盛轉衰,草木也由榮轉為枯竭,這無一不體現了蕭條頹廢的景象。

秋天自然界的蕭瑟,使人容易觸景生情,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更易在他們心中引起蕭條、凄涼、垂暮之感,勾起憂郁的心緒。此時情緒調養應保持安寧平靜,以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對人心理上的影響。

精神調節順應秋氣的特性,保持寧而不躁,斂而不泄,清而不濁,神氣內斂,做到清靜養神,排除雜念,達到心境寧靜之狀態。 秋分 過后適逢重陽時節,此時秋高氣爽,不宜閉戶家中,建議外出游玩,登高遠眺,飽覽風景,可使人心曠神怡,愁悶全消。

  秋季中醫養生的方法:行起居

秋分的時候,陰陽相半,白天和黑夜的時間幾乎一樣長短,隨后又會出現白天縮短,黑夜延長的現象,而且天氣也將會逐漸陰冷,所以人們的生活起居作息也應該按照日常的規律來有所改變,盡早改變暑天晚睡早起,并且恢復早睡早起良好習慣。

《黃帝內經》云:“起居有常”,就是提倡按時作息,避免貪睡多睡損人正氣,也避免熬夜透支耗損陰精。晝則寤(醒),夜則寐(睡)這種生理狀態與生俱來,是人類適應自然規律的表現。

天體的運行、陰陽的變化促成了晝夜的交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古人起居有常的最好寫照。順應四時節律調整作息時間,應早睡早起,平行起居,能調節體內陰陽平衡,調和臟腑氣血,使血脈和暢,精充神旺。

  秋季中醫養生的方法:調飲食

秋季飲食也應以平調為主,不宜大吃大補。人們可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選擇適合性味的食材進行食療糾偏,體質虛寒者可適當進食溫熱助陽之品以溫陽補虛,體質燥熱者可進食甘涼滋潤之品以滋陰降火。甘涼滋潤食物有香蕉、甘蔗、蘋果、雪梨、荸薺、枇杷、桑葚、西紅杮、黃瓜、絲瓜、蓮藕、百合、沙參、麥冬、石斛、西洋參等。溫熱補陽食物有辣椒、花椒、生姜、蔥、蒜、韭菜、肉桂、茴香、榴蓮、龍眼、荔枝、粟子、鱔魚、蝦、雞肉、牛肉、羊肉、鹿肉等。

經過秋分之后,很多南方的地區天氣會越來越干燥,而且秋涼陰寒之氣也會隨之加重,一些體質比較虛寒的人應該適量的進食一些具有溫熱補陽的食物,這樣就可以調平體內的陰陽,對身體健康非常的有益。另外,在秋燥來襲的時候,再適量加入甘潤養陰之品,陰陽調補同樣有所效果。

秋高氣爽防秋“燥”

秋季是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饵S帝內經》說:“秋冬養陰”,即指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律,并為來年陽氣的生發打好基礎。“燥”為秋季的主氣,故稱“秋燥”。燥氣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津液既耗,則必見一派“燥象”。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當秋燥犯肺時,容易出現“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癥狀。因此,秋季養生,當以“防肺燥,護陰津”為主。

1、多飲少言防肺燥:每天的飲水量不要因為夏季已過就有所減少,一天的飲水量因人而異,一般為2000毫升左右。此外,中醫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因此,秋季飲水以溫熱為佳,大忌寒涼冷飲。“少言”是為了保護肺氣,每天不停地說話會傷氣,其中最易傷害的就是肺氣。所以,要“少說多干”。

2、少*事保真陰:秋季要注意保護臟氣陰精,其中也包括腎精。因此,秋季養生,尤其不可縱欲,生活要有規律,有節有度。

3、皮膚護理重保濕:“秋燥”之時,風沙較多,保持皮膚濕潤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或晚睡潔面后,不要急于擦干水跡,應輕拍面部以使余水滲入,再進行保濕護理。另,每周可自行做保濕面膜3~4次,以保持皮膚濕潤。

秋涼乍寒適當“凍”

我國自古就流傳著“春捂秋凍”的養生保健 諺語 。“秋凍”的意思是說秋天到來之后,氣溫稍有下降,此時不要立刻增添衣棉,而要適當凍一凍,加強體育鍛煉,使人體的抗御機能得到提高,從而激發機體適應寒冷的能力,有利于避免許多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不同年齡可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但無論何種活動,都不宜過量,在周身微熱,在尚未出汗或微微出汗時,即行停止,切勿搞得大汗淋漓,以保持陰精內斂,不使陽氣外耗。

常言道:“一場秋雨一場涼”,秋風肅殺,天氣漸涼,氣候多變,人易生病,因此稱為“多事之秋”。秋季人體消化功能下降,抗病能力減弱,如果注意不當,則易發生腹瀉。尤其是嬰幼兒,更是秋季腹瀉的易感人群。

此外,秋季精神調養,應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等情緒,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起居上,應保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因早臥可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則利于肺氣之舒展,且防止收斂之太過。另外,冷水浴也應在整個秋天堅持,不要間斷。

秋季食療勿亂“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季應適當進補,以養陰氣。但進補雖然重要,卻不可亂補。大體上,秋季進補,有以下五忌:

1、忌無病進補。中醫認為:“有病病受之,無病人受之”。無病進補,既增加了開支,又傷害了身體。比如,無病長期服用葡萄糖,可能引發肥胖;無病服用過量魚肝油,可導致血中膽固醇增多,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甚至中毒等。

2、忌慕名進補。認為越有名、價格越高的補品越能補益身體,是現代人養生的一個誤區。比如,人參價格高,是補品之王,但若不辨體質,肆意濫服的話,則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孔流血等。

3、忌虛實不分。中醫進補的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的病人不宜用補藥。而虛證又有陰虛、陽虛、氣虛及血虛之分,只有對證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4、忌多多益善。適可而止,過則為害。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是有害的。因此,進補要適量。

5、忌以藥代食。重藥物,輕食物,不是科學的養生方法。是藥三分毒,能不吃藥,最好別吃藥。切記:藥補不如食補。

古代中醫十種養生方法

古代中醫對于養生早有認識,也 總結 過不少養生的 方法 ,有哪些可以讓我們參考的呢?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古代中醫說的十種養生方法,供大家參考。

  古代中醫的10種養生方法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養生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于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動形養生 古人認為“人欲勞于形,百病不能成”;詩人陸游說“形要小勞之”,都說明古人認識到適度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氣功、 太極拳 、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人若貪圖安逸,運動不足,或是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飲食養生 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飲食要以“五谷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進補養生 傳統醫學十分推崇用滋補藥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合理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延年。進補既要辨證,又要適量,還應考慮順應四時。服用補益藥時,如系入肺藥,在秋季比較適宜;如系溫補藥,則在冬季比較適宜。

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一個“網絡”系統,它控制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痘实蹆冉洝方浢}篇中說,經絡可以控制人體一切功能,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古代養生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 措施 ,最簡便的方法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人體的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于防治心臟病,足三里穴則對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疾病有效。

固精養生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濡養,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如果*無節制,精血虧損過多,會造成身體虛弱,減損壽命。如果婦女*無度,也會導致腎氣衰竭。晚婚、節育等保養陰精措施,可防陰精妄耗,延緩衰老。

順時養生 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地上萬物有生、長、收、藏的規律,人體亦不例外。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應與四時相適應,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則。因時制宜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為,有助于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修身養生 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應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唐代醫學家孟詵云:“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孫思邈則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故常做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

調氣養生 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減毒養生 人若喜怒無常會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于飲食則生濕、熱、痰濁,冒犯六淫、疫癘(傳染病),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對人體健康均可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通過飲食調理、服用藥物及其他措施,減體內積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壽。

  秋季中醫養生的方法:靜情緒

秋風蕭瑟,天地間萬物皆由盛轉衰,草木也由榮轉為枯竭,這無一不體現了蕭條頹廢的景象。

秋天自然界的蕭瑟,使人容易觸景生情,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更易在他們心中引起蕭條、凄涼、垂暮之感,勾起憂郁的心緒。此時情緒調養應保持安寧平靜,以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對人心理上的影響。

精神調節順應秋氣的特性,保持寧而不躁,斂而不泄,清而不濁,神氣內斂,做到清靜養神,排除雜念,達到心境寧靜之狀態。 秋分 過后適逢重陽時節,此時秋高氣爽,不宜閉戶家中,建議外出游玩,登高遠眺,飽覽風景,可使人心曠神怡,愁悶全消。

  秋季中醫養生的方法:行起居

秋分的時候,陰陽相半,白天和黑夜的時間幾乎一樣長短,隨后又會出現白天縮短,黑夜延長的現象,而且天氣也將會逐漸陰冷,所以人們的生活起居作息也應該按照日常的規律來有所改變,盡早改變暑天晚睡早起,并且恢復早睡早起良好習慣。

《黃帝內經》云:“起居有常”,就是提倡按時作息,避免貪睡多睡損人正氣,也避免熬夜透支耗損陰精。晝則寤(醒),夜則寐(睡)這種生理狀態與生俱來,是人類適應自然規律的表現。

天體的運行、陰陽的變化促成了晝夜的交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古人起居有常的最好寫照。順應四時節律調整作息時間,應早睡早起,平行起居,能調節體內陰陽平衡,調和臟腑氣血,使血脈和暢,精充神旺。

  秋季中醫養生的方法:調飲食

秋季飲食也應以平調為主,不宜大吃大補。人們可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選擇適合性味的食材進行食療糾偏,體質虛寒者可適當進食溫熱助陽之品以溫陽補虛,體質燥熱者可進食甘涼滋潤之品以滋陰降火。甘涼滋潤食物有香蕉、甘蔗、蘋果、雪梨、荸薺、枇杷、桑葚、西紅杮、黃瓜、絲瓜、蓮藕、百合、沙參、麥冬、石斛、西洋參等。溫熱補陽食物有辣椒、花椒、生姜、蔥、蒜、韭菜、肉桂、茴香、榴蓮、龍眼、荔枝、粟子、鱔魚、蝦、雞肉、牛肉、羊肉、鹿肉等。

經過秋分之后,很多南方的地區天氣會越來越干燥,而且秋涼陰寒之氣也會隨之加重,一些體質比較虛寒的人應該適量的進食一些具有溫熱補陽的食物,這樣就可以調平體內的陰陽,對身體健康非常的有益。另外,在秋燥來襲的時候,再適量加入甘潤養陰之品,陰陽調補同樣有所效果。

秋高氣爽防秋“燥”

秋季是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饵S帝內經》說:“秋冬養陰”,即指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律,并為來年陽氣的生發打好基礎。“燥”為秋季的主氣,故稱“秋燥”。燥氣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津液既耗,則必見一派“燥象”。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當秋燥犯肺時,容易出現“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癥狀。因此,秋季養生,當以“防肺燥,護陰津”為主。

1、多飲少言防肺燥:每天的飲水量不要因為夏季已過就有所減少,一天的飲水量因人而異,一般為2000毫升左右。此外,中醫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因此,秋季飲水以溫熱為佳,大忌寒涼冷飲。“少言”是為了保護肺氣,每天不停地說話會傷氣,其中最易傷害的就是肺氣。所以,要“少說多干”。

2、少*事保真陰:秋季要注意保護臟氣陰精,其中也包括腎精。因此,秋季養生,尤其不可縱欲,生活要有規律,有節有度。

3、皮膚護理重保濕:“秋燥”之時,風沙較多,保持皮膚濕潤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或晚睡潔面后,不要急于擦干水跡,應輕拍面部以使余水滲入,再進行保濕護理。另,每周可自行做保濕面膜3~4次,以保持皮膚濕潤。

秋涼乍寒適當“凍”

我國自古就流傳著“春捂秋凍”的養生保健 諺語 。“秋凍”的意思是說秋天到來之后,氣溫稍有下降,此時不要立刻增添衣棉,而要適當凍一凍,加強體育鍛煉,使人體的抗御機能得到提高,從而激發機體適應寒冷的能力,有利于避免許多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不同年齡可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但無論何種活動,都不宜過量,在周身微熱,在尚未出汗或微微出汗時,即行停止,切勿搞得大汗淋漓,以保持陰精內斂,不使陽氣外耗。

常言道:“一場秋雨一場涼”,秋風肅殺,天氣漸涼,氣候多變,人易生病,因此稱為“多事之秋”。秋季人體消化功能下降,抗病能力減弱,如果注意不當,則易發生腹瀉。尤其是嬰幼兒,更是秋季腹瀉的易感人群。

此外,秋季精神調養,應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等情緒,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起居上,應保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因早臥可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則利于肺氣之舒展,且防止收斂之太過。另外,冷水浴也應在整個秋天堅持,不要間斷。

秋季食療勿亂“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季應適當進補,以養陰氣。但進補雖然重要,卻不可亂補。大體上,秋季進補,有以下五忌:

1、忌無病進補。中醫認為:“有病病受之,無病人受之”。無病進補,既增加了開支,又傷害了身體。比如,無病長期服用葡萄糖,可能引發肥胖;無病服用過量魚肝油,可導致血中膽固醇增多,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甚至中毒等。

2、忌慕名進補。認為越有名、價格越高的補品越能補益身體,是現代人養生的一個誤區。比如,人參價格高,是補品之王,但若不辨體質,肆意濫服的話,則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孔流血等。

3、忌虛實不分。中醫進補的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的病人不宜用補藥。而虛證又有陰虛、陽虛、氣虛及血虛之分,只有對證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4、忌多多益善。適可而止,過則為害。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是有害的。因此,進補要適量。

5、忌以藥代食。重藥物,輕食物,不是科學的養生方法。是藥三分毒,能不吃藥,最好別吃藥。切記:藥補不如食補。

提出中醫“八法”的方書是


八法是哪部醫書首先明確中推出?
匿名用戶
八法是在《醫學心悟》里明確指出的。
《醫學心悟》明確提出了治療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逐一介紹其概念、適用范圍、代表方劑、使用禁忌等,對內科臨證有著全面的指導意義。
《醫學心悟》,清 程國彭撰,5卷,成書于1732年。全書基本涵蓋了中 醫理論和臨床的大部分內容。卷一為總論,闡述八綱辨證等內容;卷二辨析《傷寒論》六經證治;卷三至卷五為各科雜病證治。此書內容豐富,切于實用,作者又善于歸納總結,提要鉤玄,故全書條理清晰,綱目分明。更兼語言生動形象,明白曉暢,故流傳極廣,影響極大,頗益于初學。
為了使門人很好地領悟先賢要旨,其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及心得于雍正十年(1732年)間,整理撰寫成《醫學心悟》五卷,作為門人學習的教材之用。
中 醫內治八法主要是指在辨證的基礎上內服中 草藥。過去總結為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其中吐法不常使用,有人代之以理氣法。汗法又稱解表法。針對表寒或表熱,用辛溫或辛涼藥物發汗來疏散表邪。吐法是用催吐藥物治療上焦阻塞,使食物或痰涎吐出的方法。由于藥物毒大、作用劇烈,現已很少使用。
回答于 2021-11-30
贊同1
1
淘寶中醫學推薦書籍千萬商品,品類齊全,千萬別錯過!

正版 脈診一學就會中醫自學百日通面診手診舌診大全中醫書籍大全書籍中醫養生中醫看病中醫書籍入門醫學類書籍中醫脈診學中醫經絡
¥158.9 元

正版書籍 實用中醫古籍叢書:醫林改錯 醫學衛生中醫學養生古籍臨床參考書籍 氣血臟腑學說 中醫臨床診療經驗醫案驗方劑
¥12 元

正版大開本687頁四部醫典古代藏醫診治經驗藏醫藥學百科全書中醫基礎理論與實踐中醫自學百日通中醫書籍大全中醫養生藏醫學書籍
¥88 元

正版醫宗必讀明李中梓中醫臨床經典名著原文集注病癥醫案藥劑方法中醫方劑老醫書醫宗金鑒內經知要診家正眼中醫診斷學基礎入門書籍
¥49.8 元

中國中醫藥名家經典實用文庫---石學敏實用針灸學 醫學 中醫針灸(中國中醫藥名家經典實用文庫)中醫針灸學暢銷書籍
¥106 元
m.taobao.com廣告
好中醫-中醫中醫-電話/在線咨詢中醫
值得一看的中醫相關信息推薦
中醫中醫-重慶好的中醫院,銘醫堂匯集大批西南地區知名中醫師,看診臨床經驗豐富,專業1對1診療,詳情在線免費咨詢
疾病癥狀
治療費用
治療方法
發病原因
本月1602人已咨詢相關問題
咨詢
重慶銘醫堂醫院廣告
名老中醫
名老中醫
廣告
傷科八法出自哪部書?
傷科八法出自 醫宗金鑒
許多援
1點贊156瀏覽
更多專家
八法是哪部醫書首先明確中推出?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鐘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馬上提問
最美的花火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lanqiuwangzi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garlic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188****8493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籃球大圖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動物樂園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AKA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世間八法是什么
毀與譽,得與失,苦與樂,譏與稱世間八法----------宗薩欽哲仁波切 佛經總是起始于阿難說:“如是我聞……”這點相當重要,它告訴我們許多事情。阿難記錄下佛陀一切的話語,卻未曾宣稱這些教授來自他自己;他清楚地說明他只是復述他從釋迦牟尼佛那兒聽聞到的話語。 時至今日,人人都想當原創者,特別是上師們。我讀過一些現代上師們的書,他們宣稱他們的教導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是自己的發現?,F代社會的人,不知怎地,似乎受到新的、原創事物的吸引。但在此,我們并非著眼于某人的發明,我們是在檢視純凈真實的法——佛陀的話語。 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受苦于無休止的不安全感,靈性事物已成為一種交易,因此像我自己這種靈性導師總覺得需要招攬更多生意。因為有這不安全感,因為了解人們的弱點,販售靈性事物是很容易的。你們有些可能是生意人,因此我相信你們知道銷售是怎么一回事。先告訴人們他們應該擁有某件他們所沒有的東西,然后再告訴他們購買的地方就是我這里,我有你需要的東西。 佛陀說:“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边@是絕佳的忠告。進入靈性道路時,謹慎留神很重要。 趨近靈性道路的基本方式有兩種。理想而言,我們修持靈性道路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達到證悟;就是這樣,就是句點。然而,出于我們的習性,還有一個不同的方式,在東西方皆然。 在東方,佛教已然成為一種像是宗教的東西。人們為了長壽、興旺、改善生計、個人利益、驅除某些邪靈等等而修習佛法。因此人們并非意欲證悟,而是致力于妝點此生。西方也好不了多少。在西方,法也并未真正用于證悟。在那里,人們修習佛法主要是為了撫慰自己、療愈自己,為了放松……為了所謂的自我成長。 佛陀不是為了這類的世間利益而教導佛法。也許我們以為我們是富于靈性的人,所以我們并不是在尋求物質利益;然而我們仍在追尋某種心靈上的收益,我們希望擁有快樂的人生。這兩者同被視為世間利益。如果我們懷有那種動機,佛教就是一條我們應該避開的道路。從自我的觀點來看,佛教道路基本上是個壞消息。我們愈是修習、研讀佛法,它對自我愈顯得震撼,它與利己主義愈發背道而馳;因此我們應該仔細思考什么才是我們要的。還不太晚,我們仍舊可以退出。 我們來談談這些世間利益——我個人有很多這方面的問題。阿底峽是印度最偉大的佛教學者之一,他用很棒的方式描述。他說:“有八件事情讓人軟弱”,意指世間八法或我們所落入的八種陷阱: 希望受到贊美;不希望受到批評 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 希望快樂;不希望痛苦 希望聲名遠播;不希望默默無名或受到忽視 這世間八法十分重要,我們應該熟記在心,那么就可以不時檢查我們是否落入其中任何一個陷阱,或甚至是全部。檢查是否落入任何一個這類的陷阱,是我修習的核心基礎。它們很容易記:毀與譽,得與失,苦與樂,譏與稱。 因此我們檢視自己是否落入任何這類的陷阱,我掉進全部這些陷阱,尤其是第一個:希望受到贊美。我總是喜歡被贊美,那是我最大的弱點。我相信這發生在我們許多人身上。微小、膚淺、無用、可笑的贊美之詞,就能讓我們變得非常軟弱。批評亦然,幾句荒謬、毫無意義的批評,能帶來永遠的傷害。 我想你們都知道我在說什么:我們多么喜歡贏,多么不喜歡輸;我們多愛受人關注,多不樂意被人忽視……這一切都是陷阱。如果我們落入其中一個陷阱,我們就變得軟弱。 我總是掉進這八種陷阱。我不想失去朋友,我希望得到贊美,我不愿意被人批評,我想得到弟子,我希望被重視,我不想被冷落。那么我會怎么做?為了得到我想要的,避開我不想要的,最后我就去滿足別人的自我。 理想狀況下,假如我是一個真正的老師,我應該告訴你一些你需要聽的東西;那有可能很傷人。假如我當真嚴肅看待我做為心靈友伴的角色,那會殺傷你的自我,真正原因就在于靈性道路與自我希求乃是背道而馳的。很遺憾我得這么說,但這是唯一之道。 因此,如果我們想成為靈性修持者,如果我們希望變得強壯,我們應該是需要鍛煉的。阿底峽尊者教給我們一種很棒的訓練方式,稱為“婁瓊”?!皧洵偂笔莻€藏文字,意指“修心”。這個*方式基本上就是記得問問自己:我們正落入哪些陷阱? 讓我們回到前面的問題:我們懷有何種動機?那是一切事物的真正起因。我們是認真想要證悟,亦或我們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放松、療愈,又或許因為我們已在生活里經歷嚴峻的問題與障礙,我們只是想從中復原?提醒你,那或許真能達到某種效果。倘若我們以這種動機來修習佛法,我們或許真能得到某些世間利益,但我們將無法徹底運用佛法的可能性。由是之故,我們修習的甚至將不會是真正的佛法,而是某些捏造的復制品。 因此我們的動機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擁有第二類動機——為了達到全知或證悟而修持靈性道路,那么我們必須有一條完整的道路。 是什么造就一條完整的道路?一條完整的道路需要具備見、修、行。請注意,這點非常重要。我注意到西方有許多方法毫無見地,似乎有太多的方法:各種禪修、新世紀音樂、復生、復死……提醒你,將這些作為方法是可以的,我一點都不是在批評方法,但你必須要有見地。如果你沒有個見地,你哪兒也去不了。它或許能夠治療某些創傷,或是像普拿疼一樣可以暫時止痛。見地非常重要,見地決定了修與行。 那么,我們如何獲得見地?透過研讀,透過審查我們所研讀的內容;這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道之所以特殊的地方。他給予我們質疑的自由。就你的邏輯與常識所及,你可以問問題,你可以辯駁,你可以分析。因此你應當研讀并且歸結出見地;基于那個見地,你獲得對此修道的信心;然后你可以選擇許多方法。 此刻,我們可以說擁有出離心是我們的見地。我們所謂的出離是什么意思?當我們觀賞電影時,那是名副其實的出離。為什么?因為當我們看電影時,即使各種形色的事情都發生在螢幕上,我們知道那不過是一場電影,那全都是假的。其中也許有動人的愛情或懸疑的情節,我們甚至會感動落淚,然而我們內心知道,那只是一場電影。 比方說,電影放映當中,當我們感覺想要去洗手間時,我們會有勇氣起身前去。沒什么大不了,我們并未真的陷在其中。這是為什么我們稱此為出離——我們對這件事有正確的見地。既然我們了解到它徒勞無益的一面,就會有真正的出離。但相反的,在我們所謂的生活的大電影里,卻很少人擁有這種勇氣。 當然,出離并不意味著,由于了解這是一場電影,我們就必須走出戲院,并且鄭重發誓再也不看電影。僅僅了解到這是一場電影,就已經徹底改變我們對這場電影的態度。我們無需停止看電影,我們仍然可以觀賞,然而出于這份了解,我們就不會陷進去,它變得沒那么重要。這有點像是短暫的證悟。 這是我們所需要的,然而了解這是一場電影卻著實不容易。我們總是被困住,到最后我們總是認為這是真的。然而當我們坐在這里,沉浸于這場電影,或笑或哭,完全迷失在其中時,就是由于我們的善業,由于我們的功德,我們身旁的這個人拍拍我們的肩膀說:“別擔心,這只是場電影?!边@個人就是我們的老師。 能有這種機會,坐在某個真正具有智慧與慈悲而能點醒我們的人身旁,也很不容易。我們需要有很多功德,比方說,就在這個人告訴我們這只是一場電影時,我們后方的人可能正好在咳嗽,以致我們或許失去聽到這句話的機會。這種事情總是發生,那純粹就是缺乏功德。 經由一再地憶持見地,經由檢視我們正落入八種陷阱中的哪些,經由各式各樣的觀修,我們獲得功德。 因此現在我會說,了解生活徒勞無功的那面就是見地。擁有這個見地并不表示我們得成為比丘和比丘尼,或是前往加德滿都,并且住在一個洞穴里。不,了解才是更為重要的。了解到這是徒勞無功并不意味著你該辭去工作;你應該依舊繼續你的工作。如果你有機會成為百萬富翁,為什么不呢?你應該只管去做——但始終知道真實的身份,始終記得處境的實相。 然后,情況就變得十分有意思。觀賞一部電影,明知那是一場電影,卻仍經驗所有情緒,這很有意思。為什么有意思?因為操之于我們。任何我們控制不了的時刻,任何操之于別人的時刻,是沒有意思的。這次的確操之于我們,我們知道那是假的。 此刻,在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我們沒有控制權,我們沒有樂趣,我們認為正在發生的每件事都如此真實。只要想想我們所擁有的親密關系,擁有親密關系應該是生命里出現的好事,然而它果真美好嗎?關系展開的那一刻,不安全感開始了,期望開始了,恐懼開始了,而且沒有止盡,總是一再重復:我們曾交過多少個女朋友?我們換過多少個男朋友?情形似乎總是一樣。沒有真命天子、真命天女,沒有天時地利。為什么?問題不在沒有遇上天時地利,不真是那樣。但我們總是懷有某種期盼,我們帶著希望與恐懼,而它們卻導致失望。即使我們恰好得到我們期盼的,那份期待不會停止,它反倒倍增了?,F在期待被增強,我們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所以我們就期盼更多,我們產生甚至更多的期待。 因此,我們能做的是發展明智的期待。這是婁瓊的一部分,是修心的一部分。比方說,當我們睡醒時,檢視一下:“我們好嗎?我們快樂嗎?我們一切順利嗎?”我們一切順利,我們很快樂,我們非常好。接著我們塑造一個明智的期待:“這不會持續,這種情況過去從來不曾持續,這會改變?!笔聦嵣?,我們的快樂會因此而持續得比較久。此外,當我們經歷困難時,當我們遭遇這所有的問題、所有令人頭痛的事情時,我們想:“這不會持續。過去我已遭遇過好多次問題,但我通過了它們,它們不曾持續,這次也會一樣?!?每個人都有這個想法,認為眼前的問題、此刻我們正在經歷的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不是嗎?而且我們以為這些問題將會是我們最大、最持久的問題,但這不是事實。跟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相比,五年前的問題微不足道;而不出五年,今天的問題將會顯得無足輕重。 我認為充分認知我們自己的存在是件好事。當我們看電影,當我們走過這世間每天的生活,能充分認知是很好的。我們可以開展出就在此刻正坐在這里的認知。 我們討論了見,那么修呢?修的藏文是“貢”,它其實意指習慣于某件事。因此,對見地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現在我們得去習慣這種了解。我確定你們一定聽過這個譬喻許多遍了。如果我們開始認知某樣東西,譬如酒,那么我們的修持就是盡可能多上酒吧。接下來你或許想要嘗試不同的酒,試著調制某種雞尾酒什么的。然后漸漸地,我們開始嗜酒。沒有人生來就是酒鬼,你必須學習,你得去*它。然后,你變得離不開酒。這幾乎像是有關酒的證悟,因此你沒有它就活不下去。這就是我們得做的。 修是習慣于某件事?,F在,止(奢摩他)的修持是許許多多大師勸勉我們要做的。我同意,因為止是打基礎。止的修持純粹是讓我們的心能夠運作并富有彈性?,F在我們的心像一塊木頭,堅硬死板。止讓我們的心富有彈性,以便我們可以隨心所欲。 現在,假設你正在生氣。如果我要你停止生氣,你辦不到?;蛘?,如果我要你當下立刻發火,你也沒辦法。為什么?因為我們對心沒有控制力。必須發生某些事情,得有特定的因緣,而且唯有如此,才能點燃我們的怒火。我們無法控制它,止帶給我們那份控制力,那份彈性。 我們在討論的主題是修心與八種陷阱——世間八法,那么我們如何觀修它呢?我們可以稱此為“動中修行”。我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修持,但有時也相當困難。為什么?因它會違反我們自他的期許。如:若我們采取特定的走路方式,以便可以獲得贊美,以便不會受到批評,以便得到某種東西,以便不會失去某種東西,以便可以受到重視,以便不會被忽略。世上的每一件事,連我們走路的方式、我們的發型、我們今早穿的上衣…等這些事項,似乎都為了某些被關注而出發。 假如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出于一種被期待的狀態,而不是發自內證的真誠。缺乏那種無求品高的心量,那么我們就會變得非常軟弱,而很可能就成為自己跟別人期待的犧牲品。
cuishuo001
49點贊1評論
重慶 手表回收_二手名表回收_價格再漲30%
最近14分鐘前有人申請相關服務

合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正品三菱A68DAI新品質保一年
¥2700 元¥2700 元
購買
淘寶熱賣廣告
全部
2

提出中醫“八法”的方書是


八法是哪部醫書首先明確中推出?
匿名用戶
八法是在《醫學心悟》里明確指出的。
《醫學心悟》明確提出了治療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逐一介紹其概念、適用范圍、代表方劑、使用禁忌等,對內科臨證有著全面的指導意義。
《醫學心悟》,清 程國彭撰,5卷,成書于1732年。全書基本涵蓋了中 醫理論和臨床的大部分內容。卷一為總論,闡述八綱辨證等內容;卷二辨析《傷寒論》六經證治;卷三至卷五為各科雜病證治。此書內容豐富,切于實用,作者又善于歸納總結,提要鉤玄,故全書條理清晰,綱目分明。更兼語言生動形象,明白曉暢,故流傳極廣,影響極大,頗益于初學。
為了使門人很好地領悟先賢要旨,其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及心得于雍正十年(1732年)間,整理撰寫成《醫學心悟》五卷,作為門人學習的教材之用。
中 醫內治八法主要是指在辨證的基礎上內服中 草藥。過去總結為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其中吐法不常使用,有人代之以理氣法。汗法又稱解表法。針對表寒或表熱,用辛溫或辛涼藥物發汗來疏散表邪。吐法是用催吐藥物治療上焦阻塞,使食物或痰涎吐出的方法。由于藥物毒大、作用劇烈,現已很少使用。
回答于 2021-11-30
贊同1
1
淘寶中醫學推薦書籍千萬商品,品類齊全,千萬別錯過!

正版 脈診一學就會中醫自學百日通面診手診舌診大全中醫書籍大全書籍中醫養生中醫看病中醫書籍入門醫學類書籍中醫脈診學中醫經絡
¥158.9 元

正版書籍 實用中醫古籍叢書:醫林改錯 醫學衛生中醫學養生古籍臨床參考書籍 氣血臟腑學說 中醫臨床診療經驗醫案驗方劑
¥12 元

正版大開本687頁四部醫典古代藏醫診治經驗藏醫藥學百科全書中醫基礎理論與實踐中醫自學百日通中醫書籍大全中醫養生藏醫學書籍
¥88 元

正版醫宗必讀明李中梓中醫臨床經典名著原文集注病癥醫案藥劑方法中醫方劑老醫書醫宗金鑒內經知要診家正眼中醫診斷學基礎入門書籍
¥49.8 元

中國中醫藥名家經典實用文庫---石學敏實用針灸學 醫學 中醫針灸(中國中醫藥名家經典實用文庫)中醫針灸學暢銷書籍
¥106 元
m.taobao.com廣告
好中醫-中醫中醫-電話/在線咨詢中醫
值得一看的中醫相關信息推薦
中醫中醫-重慶好的中醫院,銘醫堂匯集大批西南地區知名中醫師,看診臨床經驗豐富,專業1對1診療,詳情在線免費咨詢
疾病癥狀
治療費用
治療方法
發病原因
本月1602人已咨詢相關問題
咨詢
重慶銘醫堂醫院廣告
名老中醫
名老中醫
廣告
傷科八法出自哪部書?
傷科八法出自 醫宗金鑒
許多援
1點贊156瀏覽
更多專家
八法是哪部醫書首先明確中推出?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鐘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馬上提問
最美的花火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lanqiuwangzi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garlic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188****8493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籃球大圖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動物樂園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AKA 咨詢一個休閑娛樂問題,并發表了好評
世間八法是什么
毀與譽,得與失,苦與樂,譏與稱世間八法----------宗薩欽哲仁波切 佛經總是起始于阿難說:“如是我聞……”這點相當重要,它告訴我們許多事情。阿難記錄下佛陀一切的話語,卻未曾宣稱這些教授來自他自己;他清楚地說明他只是復述他從釋迦牟尼佛那兒聽聞到的話語。 時至今日,人人都想當原創者,特別是上師們。我讀過一些現代上師們的書,他們宣稱他們的教導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是自己的發現?,F代社會的人,不知怎地,似乎受到新的、原創事物的吸引。但在此,我們并非著眼于某人的發明,我們是在檢視純凈真實的法——佛陀的話語。 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受苦于無休止的不安全感,靈性事物已成為一種交易,因此像我自己這種靈性導師總覺得需要招攬更多生意。因為有這不安全感,因為了解人們的弱點,販售靈性事物是很容易的。你們有些可能是生意人,因此我相信你們知道銷售是怎么一回事。先告訴人們他們應該擁有某件他們所沒有的東西,然后再告訴他們購買的地方就是我這里,我有你需要的東西。 佛陀說:“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边@是絕佳的忠告。進入靈性道路時,謹慎留神很重要。 趨近靈性道路的基本方式有兩種。理想而言,我們修持靈性道路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達到證悟;就是這樣,就是句點。然而,出于我們的習性,還有一個不同的方式,在東西方皆然。 在東方,佛教已然成為一種像是宗教的東西。人們為了長壽、興旺、改善生計、個人利益、驅除某些邪靈等等而修習佛法。因此人們并非意欲證悟,而是致力于妝點此生。西方也好不了多少。在西方,法也并未真正用于證悟。在那里,人們修習佛法主要是為了撫慰自己、療愈自己,為了放松……為了所謂的自我成長。 佛陀不是為了這類的世間利益而教導佛法。也許我們以為我們是富于靈性的人,所以我們并不是在尋求物質利益;然而我們仍在追尋某種心靈上的收益,我們希望擁有快樂的人生。這兩者同被視為世間利益。如果我們懷有那種動機,佛教就是一條我們應該避開的道路。從自我的觀點來看,佛教道路基本上是個壞消息。我們愈是修習、研讀佛法,它對自我愈顯得震撼,它與利己主義愈發背道而馳;因此我們應該仔細思考什么才是我們要的。還不太晚,我們仍舊可以退出。 我們來談談這些世間利益——我個人有很多這方面的問題。阿底峽是印度最偉大的佛教學者之一,他用很棒的方式描述。他說:“有八件事情讓人軟弱”,意指世間八法或我們所落入的八種陷阱: 希望受到贊美;不希望受到批評 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 希望快樂;不希望痛苦 希望聲名遠播;不希望默默無名或受到忽視 這世間八法十分重要,我們應該熟記在心,那么就可以不時檢查我們是否落入其中任何一個陷阱,或甚至是全部。檢查是否落入任何一個這類的陷阱,是我修習的核心基礎。它們很容易記:毀與譽,得與失,苦與樂,譏與稱。 因此我們檢視自己是否落入任何這類的陷阱,我掉進全部這些陷阱,尤其是第一個:希望受到贊美。我總是喜歡被贊美,那是我最大的弱點。我相信這發生在我們許多人身上。微小、膚淺、無用、可笑的贊美之詞,就能讓我們變得非常軟弱。批評亦然,幾句荒謬、毫無意義的批評,能帶來永遠的傷害。 我想你們都知道我在說什么:我們多么喜歡贏,多么不喜歡輸;我們多愛受人關注,多不樂意被人忽視……這一切都是陷阱。如果我們落入其中一個陷阱,我們就變得軟弱。 我總是掉進這八種陷阱。我不想失去朋友,我希望得到贊美,我不愿意被人批評,我想得到弟子,我希望被重視,我不想被冷落。那么我會怎么做?為了得到我想要的,避開我不想要的,最后我就去滿足別人的自我。 理想狀況下,假如我是一個真正的老師,我應該告訴你一些你需要聽的東西;那有可能很傷人。假如我當真嚴肅看待我做為心靈友伴的角色,那會殺傷你的自我,真正原因就在于靈性道路與自我希求乃是背道而馳的。很遺憾我得這么說,但這是唯一之道。 因此,如果我們想成為靈性修持者,如果我們希望變得強壯,我們應該是需要鍛煉的。阿底峽尊者教給我們一種很棒的訓練方式,稱為“婁瓊”?!皧洵偂笔莻€藏文字,意指“修心”。這個*方式基本上就是記得問問自己:我們正落入哪些陷阱? 讓我們回到前面的問題:我們懷有何種動機?那是一切事物的真正起因。我們是認真想要證悟,亦或我們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放松、療愈,又或許因為我們已在生活里經歷嚴峻的問題與障礙,我們只是想從中復原?提醒你,那或許真能達到某種效果。倘若我們以這種動機來修習佛法,我們或許真能得到某些世間利益,但我們將無法徹底運用佛法的可能性。由是之故,我們修習的甚至將不會是真正的佛法,而是某些捏造的復制品。 因此我們的動機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擁有第二類動機——為了達到全知或證悟而修持靈性道路,那么我們必須有一條完整的道路。 是什么造就一條完整的道路?一條完整的道路需要具備見、修、行。請注意,這點非常重要。我注意到西方有許多方法毫無見地,似乎有太多的方法:各種禪修、新世紀音樂、復生、復死……提醒你,將這些作為方法是可以的,我一點都不是在批評方法,但你必須要有見地。如果你沒有個見地,你哪兒也去不了。它或許能夠治療某些創傷,或是像普拿疼一樣可以暫時止痛。見地非常重要,見地決定了修與行。 那么,我們如何獲得見地?透過研讀,透過審查我們所研讀的內容;這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道之所以特殊的地方。他給予我們質疑的自由。就你的邏輯與常識所及,你可以問問題,你可以辯駁,你可以分析。因此你應當研讀并且歸結出見地;基于那個見地,你獲得對此修道的信心;然后你可以選擇許多方法。 此刻,我們可以說擁有出離心是我們的見地。我們所謂的出離是什么意思?當我們觀賞電影時,那是名副其實的出離。為什么?因為當我們看電影時,即使各種形色的事情都發生在螢幕上,我們知道那不過是一場電影,那全都是假的。其中也許有動人的愛情或懸疑的情節,我們甚至會感動落淚,然而我們內心知道,那只是一場電影。 比方說,電影放映當中,當我們感覺想要去洗手間時,我們會有勇氣起身前去。沒什么大不了,我們并未真的陷在其中。這是為什么我們稱此為出離——我們對這件事有正確的見地。既然我們了解到它徒勞無益的一面,就會有真正的出離。但相反的,在我們所謂的生活的大電影里,卻很少人擁有這種勇氣。 當然,出離并不意味著,由于了解這是一場電影,我們就必須走出戲院,并且鄭重發誓再也不看電影。僅僅了解到這是一場電影,就已經徹底改變我們對這場電影的態度。我們無需停止看電影,我們仍然可以觀賞,然而出于這份了解,我們就不會陷進去,它變得沒那么重要。這有點像是短暫的證悟。 這是我們所需要的,然而了解這是一場電影卻著實不容易。我們總是被困住,到最后我們總是認為這是真的。然而當我們坐在這里,沉浸于這場電影,或笑或哭,完全迷失在其中時,就是由于我們的善業,由于我們的功德,我們身旁的這個人拍拍我們的肩膀說:“別擔心,這只是場電影?!边@個人就是我們的老師。 能有這種機會,坐在某個真正具有智慧與慈悲而能點醒我們的人身旁,也很不容易。我們需要有很多功德,比方說,就在這個人告訴我們這只是一場電影時,我們后方的人可能正好在咳嗽,以致我們或許失去聽到這句話的機會。這種事情總是發生,那純粹就是缺乏功德。 經由一再地憶持見地,經由檢視我們正落入八種陷阱中的哪些,經由各式各樣的觀修,我們獲得功德。 因此現在我會說,了解生活徒勞無功的那面就是見地。擁有這個見地并不表示我們得成為比丘和比丘尼,或是前往加德滿都,并且住在一個洞穴里。不,了解才是更為重要的。了解到這是徒勞無功并不意味著你該辭去工作;你應該依舊繼續你的工作。如果你有機會成為百萬富翁,為什么不呢?你應該只管去做——但始終知道真實的身份,始終記得處境的實相。 然后,情況就變得十分有意思。觀賞一部電影,明知那是一場電影,卻仍經驗所有情緒,這很有意思。為什么有意思?因為操之于我們。任何我們控制不了的時刻,任何操之于別人的時刻,是沒有意思的。這次的確操之于我們,我們知道那是假的。 此刻,在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我們沒有控制權,我們沒有樂趣,我們認為正在發生的每件事都如此真實。只要想想我們所擁有的親密關系,擁有親密關系應該是生命里出現的好事,然而它果真美好嗎?關系展開的那一刻,不安全感開始了,期望開始了,恐懼開始了,而且沒有止盡,總是一再重復:我們曾交過多少個女朋友?我們換過多少個男朋友?情形似乎總是一樣。沒有真命天子、真命天女,沒有天時地利。為什么?問題不在沒有遇上天時地利,不真是那樣。但我們總是懷有某種期盼,我們帶著希望與恐懼,而它們卻導致失望。即使我們恰好得到我們期盼的,那份期待不會停止,它反倒倍增了?,F在期待被增強,我們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所以我們就期盼更多,我們產生甚至更多的期待。 因此,我們能做的是發展明智的期待。這是婁瓊的一部分,是修心的一部分。比方說,當我們睡醒時,檢視一下:“我們好嗎?我們快樂嗎?我們一切順利嗎?”我們一切順利,我們很快樂,我們非常好。接著我們塑造一個明智的期待:“這不會持續,這種情況過去從來不曾持續,這會改變?!笔聦嵣?,我們的快樂會因此而持續得比較久。此外,當我們經歷困難時,當我們遭遇這所有的問題、所有令人頭痛的事情時,我們想:“這不會持續。過去我已遭遇過好多次問題,但我通過了它們,它們不曾持續,這次也會一樣?!?每個人都有這個想法,認為眼前的問題、此刻我們正在經歷的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不是嗎?而且我們以為這些問題將會是我們最大、最持久的問題,但這不是事實。跟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相比,五年前的問題微不足道;而不出五年,今天的問題將會顯得無足輕重。 我認為充分認知我們自己的存在是件好事。當我們看電影,當我們走過這世間每天的生活,能充分認知是很好的。我們可以開展出就在此刻正坐在這里的認知。 我們討論了見,那么修呢?修的藏文是“貢”,它其實意指習慣于某件事。因此,對見地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現在我們得去習慣這種了解。我確定你們一定聽過這個譬喻許多遍了。如果我們開始認知某樣東西,譬如酒,那么我們的修持就是盡可能多上酒吧。接下來你或許想要嘗試不同的酒,試著調制某種雞尾酒什么的。然后漸漸地,我們開始嗜酒。沒有人生來就是酒鬼,你必須學習,你得去*它。然后,你變得離不開酒。這幾乎像是有關酒的證悟,因此你沒有它就活不下去。這就是我們得做的。 修是習慣于某件事?,F在,止(奢摩他)的修持是許許多多大師勸勉我們要做的。我同意,因為止是打基礎。止的修持純粹是讓我們的心能夠運作并富有彈性?,F在我們的心像一塊木頭,堅硬死板。止讓我們的心富有彈性,以便我們可以隨心所欲。 現在,假設你正在生氣。如果我要你停止生氣,你辦不到?;蛘?,如果我要你當下立刻發火,你也沒辦法。為什么?因為我們對心沒有控制力。必須發生某些事情,得有特定的因緣,而且唯有如此,才能點燃我們的怒火。我們無法控制它,止帶給我們那份控制力,那份彈性。 我們在討論的主題是修心與八種陷阱——世間八法,那么我們如何觀修它呢?我們可以稱此為“動中修行”。我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修持,但有時也相當困難。為什么?因它會違反我們自他的期許。如:若我們采取特定的走路方式,以便可以獲得贊美,以便不會受到批評,以便得到某種東西,以便不會失去某種東西,以便可以受到重視,以便不會被忽略。世上的每一件事,連我們走路的方式、我們的發型、我們今早穿的上衣…等這些事項,似乎都為了某些被關注而出發。 假如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出于一種被期待的狀態,而不是發自內證的真誠。缺乏那種無求品高的心量,那么我們就會變得非常軟弱,而很可能就成為自己跟別人期待的犧牲品。
cuishuo001
49點贊1評論
重慶 手表回收_二手名表回收_價格再漲30%
最近14分鐘前有人申請相關服務

合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正品三菱A68DAI新品質保一年
¥2700 元¥2700 元
購買
淘寶熱賣廣告
全部
2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中醫養生八法有哪些內容

中醫治療八法概述:1. 汗法:通過發汗解表,調和營衛,逐邪外出,解除表證。2. 吐法:利用藥物涌吐性能,引導病邪或有毒物質從口中吐出。3. 下法:利用藥物通瀉大便,攻逐體內實熱結滯和積水,以解除實熱蘊結。4. 和法: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藥,達到祛除病邪、調整機體、扶助正氣。5. 溫法:運用溫熱的方藥,祛除寒邪和補益陽氣。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