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中醫養生五式口訣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3-16 12:45:42
文檔

中醫養生五式口訣

六字訣,即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少論述,秦漢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于用導引呼吸治病的論述?!肚f子·刻意》篇中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而已矣。
推薦度:
導讀六字訣,即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少論述,秦漢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于用導引呼吸治病的論述?!肚f子·刻意》篇中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而已矣。

六字訣,即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少論述,秦漢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于用導引呼吸治病的論述?!肚f子·刻意》篇中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而已矣。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黃帝內經四大養生口訣

黃帝內經四大養生口訣

黃帝內經養生口訣

夏季避免睡在石頭上,秋季避免睡在木板上,春季不露肚臍,冬季不蒙頭。

白天多活動,夜里少做夢,睡前洗腳,勝過吃補藥。

晚上開窗,睡眠更香,貪涼不蓋,容易生病。

早睡早起,神清氣爽,貪睡貪房,歲月減壽。

夜里磨牙,肚里有蟲,一天吃一只豬,不如在床上打呼嚕。

三天吃一只羊,不如先洗腳再上床。

此外,要想保持健康、延年益壽,應遵守古人的二十字養生方針“法于陰陽,和于數術,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做勞?!币馑际且槕匀坏姆ㄒ?,運用適當的養生方法,飲食有規律,起居有規律,不過度勞累,不過度安逸。這樣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壽。

現代人由于生活節奏快,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些,所以生病的人越來越多。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于庭;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于日;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特別強調一點,起居的作息時間一定要有規律。

中醫養生順口溜 中醫養生順口溜有哪些

1、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2、甘瓜良藥降血糖,蔥姜熱湯治感冒。

3、經常不斷吃豆渣,預防癌癥亦妙招。

4、女子三日不斷藕,男子三日不斷姜。

5、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

6、枸杞全身都是寶,延年益壽離不了。

7、山楂減肥除疝氣,山藥益腎降糖尿。

8、木耳抗癌素中葷,蓮藕除煩解酒妙。

9、香蕉通便解胃火,蔥蒜解毒蚊不咬。

10、小小黃瓜是個寶,減肥美容少不了。

11、人到老,莫煩惱,憂愁多,催人老。

12、預防中風食紫菜,護腦血管土豆好。

13、健脾益氣食葡萄,秋食悅色人不老。

14、菠菜含鐵補血藥,預防貧血抗衰老。

15、善交往,廣愛好,心情暢,睡眠好。

16、白菊明目又平肝,*泡茶把熱消。

17、利腸通便食豬血,氣短虛弱吃山藥。

18、清熱解毒吃香椿,健脾理氣效果好。

19、夏吃絲瓜通脈絡,芹菜能降血壓高。

20、調飲食,莫過飽,身體健,疾病少。

21、一日一棗,長生不老。

22、胡蘿卜,小人參;經常吃,長精神。

23、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養生不健康。

24、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

25、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巧。

26、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27、一日兩蘋果,毛病繞道過。

28、紫茄祛風通經絡,禽蛋益智營養高。

29、遇事忍,不急躁,多謙讓,少煩惱。

30、若要百病不生,常帶饑餓三分。

31、老年莫忘吃紅薯,通便防癌有奇效。

32、高壓低壓薺菜花,眼底出血薺菜熬。

33、赤豆解毒醫癤瘡,綠豆解暑降溫妙。

34、吃面多喝湯,免得開藥方。

35、南瓜消炎補益氣,養生祛病非常妙。

36、咽喉腫痛泡茶飲,痔瘡脫肛熏洗好。

37、鎮咳祛痰食冬瓜,水腫腎炎也治療。

38、心不順,嘗花草,聽音樂,怒氣消。

39、濕疹瘙癢用花椒,常吃洋蔥除病灶。

40、金針花蕾治黃痘,清新降火榆錢好。

41、蘿卜化痰清脹氣,瓜豆消腫又利尿。

42、三字經,要記牢,保健康,樂陶陶。

43、辛辣蒜頭殺病菌,抑制癌癥獼猴桃。

44、西紅柿,營養好,貌美年輕疾病少。

45、常吃瓜籽美容顏,多食芝麻抗衰老。

46、經常笑,變化少,心胸寬,壽自高。

47、多吃芹菜不用問,降低血壓很管用。

48、老年便秘用蘆薈,婦女美容不易老。

49、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

50、健身益體無花果,果葉藥用價值高。

51、韭菜溫中開胃口,又能補腎暖膝腰。

52、營養豐富胡蘿卜,常吃身體不顯老。

53、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54、紅棗補氣養心血,熬粥加棗皮膚好。

55、花生能降膽固醇,生梨飯后化痰好。

56、魚蝦豬蹄補乳汁,雞牛羊肝明目好。

57、常鍛煉,抗衰老,量力行,誤過勞。

58、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

59、海帶預防白血病,去脂降壓也很好。

60、勤動筆,讀書報,常用腦,記憶好。

61、堅持常食西紅柿,黑斑雀子自然消。

62、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63、生津安神屬烏梅,潤肺烏發吃核桃。

64、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

65、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

66、蘿卜出了地,郎中沒生意。

67、暴飲暴食會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68、柿子止咳潤心肺,解酒醒酒有妙招。

中醫養生順口溜 中醫養生順口溜有哪些

1、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2、甘瓜良藥降血糖,蔥姜熱湯治感冒。

3、經常不斷吃豆渣,預防癌癥亦妙招。

4、女子三日不斷藕,男子三日不斷姜。

5、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

6、枸杞全身都是寶,延年益壽離不了。

7、山楂減肥除疝氣,山藥益腎降糖尿。

8、木耳抗癌素中葷,蓮藕除煩解酒妙。

9、香蕉通便解胃火,蔥蒜解毒蚊不咬。

10、小小黃瓜是個寶,減肥美容少不了。

11、人到老,莫煩惱,憂愁多,催人老。

12、預防中風食紫菜,護腦血管土豆好。

13、健脾益氣食葡萄,秋食悅色人不老。

14、菠菜含鐵補血藥,預防貧血抗衰老。

15、善交往,廣愛好,心情暢,睡眠好。

16、白菊明目又平肝,*泡茶把熱消。

17、利腸通便食豬血,氣短虛弱吃山藥。

18、清熱解毒吃香椿,健脾理氣效果好。

19、夏吃絲瓜通脈絡,芹菜能降血壓高。

20、調飲食,莫過飽,身體健,疾病少。

21、一日一棗,長生不老。

22、胡蘿卜,小人參;經常吃,長精神。

23、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養生不健康。

24、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

25、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巧。

26、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27、一日兩蘋果,毛病繞道過。

28、紫茄祛風通經絡,禽蛋益智營養高。

29、遇事忍,不急躁,多謙讓,少煩惱。

30、若要百病不生,常帶饑餓三分。

31、老年莫忘吃紅薯,通便防癌有奇效。

32、高壓低壓薺菜花,眼底出血薺菜熬。

33、赤豆解毒醫癤瘡,綠豆解暑降溫妙。

34、吃面多喝湯,免得開藥方。

35、南瓜消炎補益氣,養生祛病非常妙。

36、咽喉腫痛泡茶飲,痔瘡脫肛熏洗好。

37、鎮咳祛痰食冬瓜,水腫腎炎也治療。

38、心不順,嘗花草,聽音樂,怒氣消。

39、濕疹瘙癢用花椒,常吃洋蔥除病灶。

40、金針花蕾治黃痘,清新降火榆錢好。

41、蘿卜化痰清脹氣,瓜豆消腫又利尿。

42、三字經,要記牢,保健康,樂陶陶。

43、辛辣蒜頭殺病菌,抑制癌癥獼猴桃。

44、西紅柿,營養好,貌美年輕疾病少。

45、常吃瓜籽美容顏,多食芝麻抗衰老。

46、經常笑,變化少,心胸寬,壽自高。

47、多吃芹菜不用問,降低血壓很管用。

48、老年便秘用蘆薈,婦女美容不易老。

49、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

50、健身益體無花果,果葉藥用價值高。

51、韭菜溫中開胃口,又能補腎暖膝腰。

52、營養豐富胡蘿卜,常吃身體不顯老。

53、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54、紅棗補氣養心血,熬粥加棗皮膚好。

55、花生能降膽固醇,生梨飯后化痰好。

56、魚蝦豬蹄補乳汁,雞牛羊肝明目好。

57、常鍛煉,抗衰老,量力行,誤過勞。

58、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

59、海帶預防白血病,去脂降壓也很好。

60、勤動筆,讀書報,常用腦,記憶好。

61、堅持常食西紅柿,黑斑雀子自然消。

62、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63、生津安神屬烏梅,潤肺烏發吃核桃。

64、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

65、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

66、蘿卜出了地,郎中沒生意。

67、暴飲暴食會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68、柿子止咳潤心肺,解酒醒酒有妙招。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_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方法

中醫養生在我們看來是多么的平常,但是中醫養生卻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該如何進行。下面我給大家提供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希望對你有用!
  四季養生口訣
  1、四時養生小口訣

  晨起一杯溫開水,舒舒服服通腸胃;

  上午冰糖燉雪梨,幸福永伴不費力;

  中午來碗綠豆湯,清熱解毒保健康;

  清涼西瓜桌上擺,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克口訣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強金得水,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強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縮;強水得木,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變;強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棟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強木得火,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縮。
  黃帝內經中的四季養生法
  書中原文: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12,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百話注解:

  春天3個月,草木發芽,天地一派生機,萬物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在庭院緩步而行,披散頭發,舒展形體,使意志順應春生之氣而舒暢條達,而不要損害、克伐它。要順應春天的生養法則,違背這個法則,就要傷及肝氣,生長之氣不足,到夏天就會發生寒性病變。

  夏季3個月,是萬物繁盛的季節。天地陰陽之氣不斷相交,植物開花結果。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適應夏天的陽光,讓精神充實飽滿,并使腠理宣通,衛氣疏泄,使人心舒暢向外,如同所喜歡的東西在外界。這是與夏季相應的保養“長氣”的道理,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要傷及心氣。到了秋天就容易發生瘧疾,供給秋天收養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會得重病。

  秋天3個月,是萬物成實的季節。此時天高氣爽,西風漸起,地氣清肅明朗,此時人們應該早睡早起,聞雞起床,精神內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肅殺之氣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從而使得肺氣清平。這是與秋季相適應的保養方法,如果與之相違背,肺氣則會受傷,到了冬天就會變生腹瀉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給冬季閉藏的精氣就少了。

  冬季3個月,是萬物潛伏的季節。此時水結成冰,地凍開裂,這時節,人們不要擾亂陽氣,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陽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內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態,還要避免寒氣侵襲,保持溫暖,但不要過熱而致面板開泄出汗,以致陽氣頻繁耗傷。這是與冬氣相適應的保養藏蓄的道理,若違背這一原則,就會傷及腎氣,到了春天,就會得痿厥一類的疾病,供給春季發生的精氣也就少了。

  白話翻譯出來的部分,相信大家也知道了《皇帝內經》一書中的主要內容和主張的養生觀念,身體以養為主,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意思就是主張疾病的預防。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說的預防大于治療的意思。
  四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中醫重視人體環境

  人患感冒,發燒咳嗽了要到醫院去,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呢?我們知道,到醫院查體溫也好,測血壓也好,化驗血液也好,按西醫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細菌和病毒使人患病,這恐怕是現代醫院首先要查的。從上世紀40年代到現在,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已經研究出了7000多種抗生素,但是今天在臨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過幾十種。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現代醫學面臨困惑。而中醫是怎么治病的呢?中醫治病靠的是草根、樹皮,現在用的藥方大多是使用了兩千多年的方子。兩千年前的中藥方還有效,中醫解決的是人體的內在環境,是依據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

  養生要順應四時

  養生首先要順應四時,要順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類似記載。中醫認為要研究四季與養生的關系,必須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環境。人活在氣交之中,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根據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則,完成生、長、壯、老、已的全過程,這是中醫學特有的一面。中醫認為人法自然,人要順應四時,如果按照四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規律養生,就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秲冉洝分杏幸痪湓捊凶觥疤撔百\風,避之有時”,中醫把許多致病因素、異常氣候等叫做虛邪賊風,這些都會導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調開得太涼,冬天暖氣燒得過熱,這些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因為,中醫認為冬天氣血是潛藏的,如果太熱,令氣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溫病。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構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中醫認為,人的氣血執行狀態和五臟是直接相關的,而五臟又對應四季。春季易肝陰不足,產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悶、氣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氣血應該潛藏于內。所以說肝、心、肺、腎這四個臟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關,在人的生命過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長、壯、老、已的過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養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四季進補,春宜養肝

  春天時,氣血從內向外調動,此時應該注意養肝,最好吃點烏雞白鳳丸,女性以肝為先天,以血為主,烏雞白鳳丸更多地是使用在女性身上??墒谴禾鞎r氣血達表,無論男女都會出現肝血不足的狀況。如果男士每天早上吃一粒烏雞白鳳丸,就會覺得不疲勞了,春困的感覺也消失了;到了夏天,天氣悶熱,陽氣不足,會出現胸悶、氣短、汗多等癥狀,此時中老年朋友應該喝一點生脈飲,生脈飲里面就三味藥,人參、麥冬、五味子,人參補氣,麥冬清肺熱,五味子收斂心氣,有助于滋養心氣;而秋天應吃點秋梨膏,梨有潤肺、止咳作用,可入肺經,它可以有助于氣血從外向內走;到了冬天時,氣血都到里面去了,這時應注重補腎,過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黃丸來補腎。中青年女性還應補血,可吃一點阿膠、大棗、冰糖、核桃仁做成的膏。吃了這些富有營養的東西,通過在身體內的充分運化,就能達到四季養生的目的。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中醫認為,人的氣血執行與五臟是直接相關的。春天時,氣血從里往外流,里面的氣血相對不足。這時,很多人會有肝氣、肝血不足的情況,常常感到失眠、春困。這時,我們應注意養肝。無論男女,最好服用些烏雞白鳳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子,療效經過上百年的實踐檢驗。女性以肝為先天,養血為主,服用此藥自然不在話下。但不要以為這只是婦科圣藥,男性也會在春天存在肝血相對不足的情況。有此證之男士,可每天早上適量服用。到了夏天,人的氣血都到外面去了。天氣特別熱,汗出得特別多,你往往會感到氣短、胸悶,這是因為夏氣影響了你的心氣。我建議多喝點生脈飲人參100克,麥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尤其是中老年人。這是唐代名醫孫思邈提出的方藥。其中人參補氣,麥冬清肺熱,五味子收斂心氣,總體效果有助滋養心氣,抵御暑熱。秋天則是氣血由外往里走的季節。秋氣與肺氣相通。這時,可吃點秋梨膏精選白梨,配合其他潤肺生津的藥物,加蜂蜜、紅棗等佐料制成。梨有潤肺、止渴作用,可入肺經,有助氣血速降,幫助人們把氣血吸納回體內。冬天戶外大雪飄飄,人體氣血都藏起來了,正是補養的好時機。冬天重在補腎,男性以精氣為主,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服用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女性更年期前重在補血,可服用阿膠、大棗、核桃仁,用冰糖把三者做成膏劑服用;更年期后,可服用六味地黃丸。中醫稱這種養生方法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在身體功能正常情況下的滋補方法。若是感冒了,或患了其他病,則應先治療原發疾病。

1.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

2.黃帝內經四季養生篇

3.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4.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原文

5.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6.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吃什么

7.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_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方法

中醫養生在我們看來是多么的平常,但是中醫養生卻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該如何進行。下面我給大家提供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希望對你有用!
  四季養生口訣
  1、四時養生小口訣

  晨起一杯溫開水,舒舒服服通腸胃;

  上午冰糖燉雪梨,幸福永伴不費力;

  中午來碗綠豆湯,清熱解毒保健康;

  清涼西瓜桌上擺,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克口訣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強金得水,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強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縮;強水得木,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變;強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棟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強木得火,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縮。
  黃帝內經中的四季養生法
  書中原文: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12,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百話注解:

  春天3個月,草木發芽,天地一派生機,萬物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在庭院緩步而行,披散頭發,舒展形體,使意志順應春生之氣而舒暢條達,而不要損害、克伐它。要順應春天的生養法則,違背這個法則,就要傷及肝氣,生長之氣不足,到夏天就會發生寒性病變。

  夏季3個月,是萬物繁盛的季節。天地陰陽之氣不斷相交,植物開花結果。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適應夏天的陽光,讓精神充實飽滿,并使腠理宣通,衛氣疏泄,使人心舒暢向外,如同所喜歡的東西在外界。這是與夏季相應的保養“長氣”的道理,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要傷及心氣。到了秋天就容易發生瘧疾,供給秋天收養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會得重病。

  秋天3個月,是萬物成實的季節。此時天高氣爽,西風漸起,地氣清肅明朗,此時人們應該早睡早起,聞雞起床,精神內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肅殺之氣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從而使得肺氣清平。這是與秋季相適應的保養方法,如果與之相違背,肺氣則會受傷,到了冬天就會變生腹瀉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給冬季閉藏的精氣就少了。

  冬季3個月,是萬物潛伏的季節。此時水結成冰,地凍開裂,這時節,人們不要擾亂陽氣,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陽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內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態,還要避免寒氣侵襲,保持溫暖,但不要過熱而致面板開泄出汗,以致陽氣頻繁耗傷。這是與冬氣相適應的保養藏蓄的道理,若違背這一原則,就會傷及腎氣,到了春天,就會得痿厥一類的疾病,供給春季發生的精氣也就少了。

  白話翻譯出來的部分,相信大家也知道了《皇帝內經》一書中的主要內容和主張的養生觀念,身體以養為主,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意思就是主張疾病的預防。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說的預防大于治療的意思。
  四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中醫重視人體環境

  人患感冒,發燒咳嗽了要到醫院去,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呢?我們知道,到醫院查體溫也好,測血壓也好,化驗血液也好,按西醫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細菌和病毒使人患病,這恐怕是現代醫院首先要查的。從上世紀40年代到現在,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已經研究出了7000多種抗生素,但是今天在臨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過幾十種。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現代醫學面臨困惑。而中醫是怎么治病的呢?中醫治病靠的是草根、樹皮,現在用的藥方大多是使用了兩千多年的方子。兩千年前的中藥方還有效,中醫解決的是人體的內在環境,是依據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

  養生要順應四時

  養生首先要順應四時,要順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類似記載。中醫認為要研究四季與養生的關系,必須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環境。人活在氣交之中,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根據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則,完成生、長、壯、老、已的全過程,這是中醫學特有的一面。中醫認為人法自然,人要順應四時,如果按照四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規律養生,就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秲冉洝分杏幸痪湓捊凶觥疤撔百\風,避之有時”,中醫把許多致病因素、異常氣候等叫做虛邪賊風,這些都會導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調開得太涼,冬天暖氣燒得過熱,這些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因為,中醫認為冬天氣血是潛藏的,如果太熱,令氣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溫病。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構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中醫認為,人的氣血執行狀態和五臟是直接相關的,而五臟又對應四季。春季易肝陰不足,產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悶、氣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氣血應該潛藏于內。所以說肝、心、肺、腎這四個臟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關,在人的生命過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長、壯、老、已的過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養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四季進補,春宜養肝

  春天時,氣血從內向外調動,此時應該注意養肝,最好吃點烏雞白鳳丸,女性以肝為先天,以血為主,烏雞白鳳丸更多地是使用在女性身上??墒谴禾鞎r氣血達表,無論男女都會出現肝血不足的狀況。如果男士每天早上吃一粒烏雞白鳳丸,就會覺得不疲勞了,春困的感覺也消失了;到了夏天,天氣悶熱,陽氣不足,會出現胸悶、氣短、汗多等癥狀,此時中老年朋友應該喝一點生脈飲,生脈飲里面就三味藥,人參、麥冬、五味子,人參補氣,麥冬清肺熱,五味子收斂心氣,有助于滋養心氣;而秋天應吃點秋梨膏,梨有潤肺、止咳作用,可入肺經,它可以有助于氣血從外向內走;到了冬天時,氣血都到里面去了,這時應注重補腎,過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黃丸來補腎。中青年女性還應補血,可吃一點阿膠、大棗、冰糖、核桃仁做成的膏。吃了這些富有營養的東西,通過在身體內的充分運化,就能達到四季養生的目的。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中醫認為,人的氣血執行與五臟是直接相關的。春天時,氣血從里往外流,里面的氣血相對不足。這時,很多人會有肝氣、肝血不足的情況,常常感到失眠、春困。這時,我們應注意養肝。無論男女,最好服用些烏雞白鳳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子,療效經過上百年的實踐檢驗。女性以肝為先天,養血為主,服用此藥自然不在話下。但不要以為這只是婦科圣藥,男性也會在春天存在肝血相對不足的情況。有此證之男士,可每天早上適量服用。到了夏天,人的氣血都到外面去了。天氣特別熱,汗出得特別多,你往往會感到氣短、胸悶,這是因為夏氣影響了你的心氣。我建議多喝點生脈飲人參100克,麥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尤其是中老年人。這是唐代名醫孫思邈提出的方藥。其中人參補氣,麥冬清肺熱,五味子收斂心氣,總體效果有助滋養心氣,抵御暑熱。秋天則是氣血由外往里走的季節。秋氣與肺氣相通。這時,可吃點秋梨膏精選白梨,配合其他潤肺生津的藥物,加蜂蜜、紅棗等佐料制成。梨有潤肺、止渴作用,可入肺經,有助氣血速降,幫助人們把氣血吸納回體內。冬天戶外大雪飄飄,人體氣血都藏起來了,正是補養的好時機。冬天重在補腎,男性以精氣為主,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服用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女性更年期前重在補血,可服用阿膠、大棗、核桃仁,用冰糖把三者做成膏劑服用;更年期后,可服用六味地黃丸。中醫稱這種養生方法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在身體功能正常情況下的滋補方法。若是感冒了,或患了其他病,則應先治療原發疾病。

1.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

2.黃帝內經四季養生篇

3.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4.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原文

5.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6.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吃什么

7.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智慧

五字訣氣功口訣

五字訣氣功口訣包括以下內容:
1. 心靜: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后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起初舉動未能由己,要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
2. 身靈:身滯則不能進退自如,故要身靈。舉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礙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內。
3. 氣斂:氣勢散漫,便無含蓄,身易散亂。務使氣斂入脊骨,呼吸通靈,周身罔間。
4. 勁整: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于腳根,主于腰間,運化于胸,發于脊骨,形于手指。
5. 神聚:上四者俱備,總歸神聚。神聚則一氣鼓鑄,煉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開合有致,虛實清楚。
以上就是五字訣氣功口訣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練習氣功。

五字訣氣功口訣

五字訣氣功口訣包括以下內容:
1. 心靜: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后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起初舉動未能由己,要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
2. 身靈:身滯則不能進退自如,故要身靈。舉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礙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內。
3. 氣斂:氣勢散漫,便無含蓄,身易散亂。務使氣斂入脊骨,呼吸通靈,周身罔間。
4. 勁整: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于腳根,主于腰間,運化于胸,發于脊骨,形于手指。
5. 神聚:上四者俱備,總歸神聚。神聚則一氣鼓鑄,煉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開合有致,虛實清楚。
以上就是五字訣氣功口訣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練習氣功。

中醫將養生法濃縮為8個順口溜,簡單卻非常實用

古老的中醫不僅是一門治病的技藝,更是中國人對個人與天地自然關系的看法。中醫養生是一種生活方式,它重視治病于未病,強調順其自然;它不只指導我們生理和心理上的調節,還與道德涵養息息相關。 中醫養生其實就是從生活習慣開始! 一 1. 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2. 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 3. 飯前喝湯,勝過藥方。 4. 吃面多喝湯,免得開藥方。 5. 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二 1. 胡蘿卜,小人參;經常吃,長精神。 2. 西紅柿,營養好,貌美年輕疾病少。 3. 小小黃瓜是個寶,減肥美容少不了。 4. 多吃芹菜不用問,降低血壓很管用。 三 1. 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 2.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 3. 女子三日不斷藕,男子三日不斷姜。 4. 蘿卜出了地,郎中沒生意。 5. 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 四 1. 一日兩蘋果,毛病繞道過。 2. 一日一棗,長生不老。 3. 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4. 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養生不健康。 五 1. 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 2. 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 常吃素,好養肚。 4. 寧可無肉,不可無豆。 5. 吃米帶點糠,營養又健康。 六 1.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巧。 2. 暴飲暴食會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3. 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 4. 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5. 若要百病不生,常帶饑餓三分。 七 1. 有淚盡情流,疾病自然愈。 2. 丈夫有淚盡情彈,英雄流血也流淚。 3. 先睡心,后睡眼。 4. 藥補食補,不如心補。 5. 飯養人,歌養心。 八 1. 人有童心,一世年輕。 2. 笑一笑,十年少。 3. 一日三笑,人生難老。 4. 笑口常開,青春常在。 5. 哭一哭,解千愁。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醫將養生法濃縮為8個順口溜,簡單卻非常實用

古老的中醫不僅是一門治病的技藝,更是中國人對個人與天地自然關系的看法。中醫養生是一種生活方式,它重視治病于未病,強調順其自然;它不只指導我們生理和心理上的調節,還與道德涵養息息相關。 中醫養生其實就是從生活習慣開始! 一 1. 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2. 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 3. 飯前喝湯,勝過藥方。 4. 吃面多喝湯,免得開藥方。 5. 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二 1. 胡蘿卜,小人參;經常吃,長精神。 2. 西紅柿,營養好,貌美年輕疾病少。 3. 小小黃瓜是個寶,減肥美容少不了。 4. 多吃芹菜不用問,降低血壓很管用。 三 1. 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 2.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參湯。 3. 女子三日不斷藕,男子三日不斷姜。 4. 蘿卜出了地,郎中沒生意。 5. 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 四 1. 一日兩蘋果,毛病繞道過。 2. 一日一棗,長生不老。 3. 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4. 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養生不健康。 五 1. 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 2. 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 常吃素,好養肚。 4. 寧可無肉,不可無豆。 5. 吃米帶點糠,營養又健康。 六 1.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巧。 2. 暴飲暴食會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3. 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 4. 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5. 若要百病不生,常帶饑餓三分。 七 1. 有淚盡情流,疾病自然愈。 2. 丈夫有淚盡情彈,英雄流血也流淚。 3. 先睡心,后睡眼。 4. 藥補食補,不如心補。 5. 飯養人,歌養心。 八 1. 人有童心,一世年輕。 2. 笑一笑,十年少。 3. 一日三笑,人生難老。 4. 笑口常開,青春常在。 5. 哭一哭,解千愁。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中醫養生口訣

  現在的社會,不管是什么病都會有出現,這跟我們平常所吃的食品,喝的水,呼吸的空氣等等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現在的人對以養生還是比較關注的,因為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沒有活著的意義。那么,跟隨我一起來看看中醫養生口訣,讓你養生簡單又易懂。

   中醫養生口訣

  頭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腳底為第二心臟,常搓涌泉益健康。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療疾又延年。

  朝暮叩齒三百多,七老八十牙不落。

  隨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氣血裨神元。

  人之腎氣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體。

  消疲健美伸懶腰,血運暢通最為高。

  安心靜坐延年壽,調身調息加調神。

   中醫養生智慧:古人養生“九”口訣

  “一德”養生法:明代養生家呂坤說:“仁者可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義?!泵鞔_提出要把道德修養、品德仁愛作為養生之最高準則。

  “二字”養生法: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為,養生在于“安”、“和”二字?!鞍病奔挫o心,“和”即順心?!鞍矂t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本褪钦f,一個人對世界萬物要有“安”“和”心態,以達到物我兩相宜之養生境界。

  “三戒”養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币庵葛B生非一朝一夕,乃貫穿于人的一生,要行為檢點,了解得失。

  “四法”養生法:明代醫學家萬密齋提出養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動,三曰法時,四曰卻疾?!奔磸谋=〉慕嵌日f,養生要遵從自然規律,并克服不良心態。

  “五知”養生法:宋代名人周守忠說:“知喜怒之損性,故豁情以寬心;知思慮之銷神,故損情而內守;知語煩之侵氣,故閉口而忘言;知哀樂之損壽,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竊命,故忍之而不為?!薄拔逯别B生,勿要使“七情六欲”宣泄。

  “六節”養生法:明代醫學家汪綺石說:“節嗜欲以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勤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别B生重在養身,養身即養好人的“精、氣、神”。

  “七食”養生法:清代養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凈?!憋嬍车卯?,肌體調理,是養生的重要保障。

  “八樂”養生法:石成金認為人生之樂是:“靜坐之樂,讀書之樂,賞花之樂,玩月之樂,觀畫之樂,聽寫之樂,狂歌之樂,高臥之樂?!备呱?、適宜的休閑方式,也是一種養生方法。

  “九思”養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彼紵o邪,養正氣,養正氣,乃養生之精神。

中醫養生口訣

  現在的社會,不管是什么病都會有出現,這跟我們平常所吃的食品,喝的水,呼吸的空氣等等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現在的人對以養生還是比較關注的,因為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沒有活著的意義。那么,跟隨我一起來看看中醫養生口訣,讓你養生簡單又易懂。

   中醫養生口訣

  頭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腳底為第二心臟,常搓涌泉益健康。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療疾又延年。

  朝暮叩齒三百多,七老八十牙不落。

  隨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氣血裨神元。

  人之腎氣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體。

  消疲健美伸懶腰,血運暢通最為高。

  安心靜坐延年壽,調身調息加調神。

   中醫養生智慧:古人養生“九”口訣

  “一德”養生法:明代養生家呂坤說:“仁者可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義?!泵鞔_提出要把道德修養、品德仁愛作為養生之最高準則。

  “二字”養生法: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為,養生在于“安”、“和”二字?!鞍病奔挫o心,“和”即順心?!鞍矂t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本褪钦f,一個人對世界萬物要有“安”“和”心態,以達到物我兩相宜之養生境界。

  “三戒”養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币庵葛B生非一朝一夕,乃貫穿于人的一生,要行為檢點,了解得失。

  “四法”養生法:明代醫學家萬密齋提出養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動,三曰法時,四曰卻疾?!奔磸谋=〉慕嵌日f,養生要遵從自然規律,并克服不良心態。

  “五知”養生法:宋代名人周守忠說:“知喜怒之損性,故豁情以寬心;知思慮之銷神,故損情而內守;知語煩之侵氣,故閉口而忘言;知哀樂之損壽,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竊命,故忍之而不為?!薄拔逯别B生,勿要使“七情六欲”宣泄。

  “六節”養生法:明代醫學家汪綺石說:“節嗜欲以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勤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别B生重在養身,養身即養好人的“精、氣、神”。

  “七食”養生法:清代養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凈?!憋嬍车卯?,肌體調理,是養生的重要保障。

  “八樂”養生法:石成金認為人生之樂是:“靜坐之樂,讀書之樂,賞花之樂,玩月之樂,觀畫之樂,聽寫之樂,狂歌之樂,高臥之樂?!备呱?、適宜的休閑方式,也是一種養生方法。

  “九思”養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彼紵o邪,養正氣,養正氣,乃養生之精神。

黃帝內經必背口訣

黃帝內經必背口訣如下:

1、順,順天時地利

黃帝內經提到“故智者之生也,必須順四時而避寒暑”,即是說,人體應順從四季陰陽寒暑的規律,才能健康長壽。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古時懂養生的人就能掌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并順應這個規律,在春夏季節保養陽氣,順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保養陰氣,以適合收藏的需要。

2、慢,健康長壽慢中求

慢養生一直是中醫提倡的一種方法,尤其對于現代人而言更應當要慢一點。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也認為想要健康長壽,要"慢生活"。

慢主要包括呼吸放慢,放慢呼吸是延長壽命的關鍵之所在;進食細慢,人要像螞蟻一樣的飲食,淺嘗輒止,食物多樣,粗細搭配,細嚼慢咽,這樣有利于健康和長壽;勞作緩慢,運動勞作能健身,養精蓄銳可延年。

排便穩慢,排便時一定要悠著點,要穩、要慢,避免用力過猛、過急;心率減慢,研究數據顯示,動物體心臟跳動的極限次數是8億次,心率快則壽命短,心率慢則壽命長。

3、潤,多喝水,多滋潤五臟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的燥熱會帶來很多疾病,如肝火旺盛則會導致頭發油膩、口臭、痘痘等;肺燥則會出現干咳現象。所以,想要健康長壽,就要保證五臟六腑的滋潤,滋潤五臟六腑平時要多喝水。此外,還可以食用一些養生食物,如山藥可以潤肺、腎和脾胃,綠色蔬菜入肝等。

4、動,腦要動,體要動

很多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忙碌的名人們,要比普通人的壽命高出29%。忙忙碌碌的人則往往是最快活的人,有愛的事業忙碌,也就更有成就感,人體的新陳代謝愈旺盛,人的生命力就愈強。所以,想要健康長壽,腦要動,體也要動。

5、暖,保護好身體的陽氣

黃帝內經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币馑际钦f,陽氣如同天上的太陽,大自然若失去太陽的溫暖,萬物便不得存活;人若失去陽氣,壽命也將終止。所以,保暖是中醫里養生的重點,保暖不等于穿得多,暖是注重身體四末、胃腰的保暖。

一般來說,根據氣溫高低及時增減衣服,不能過熱也不能受涼,始終保持身體溫暖的最佳狀態。另外,就是盡量不吃或少吃寒涼食物,可適量多食用一些有滋補陽氣的食物,比如羊肉、河蝦、韭菜、杜仲等。

6、松,身體放松,精神放松

長期身體緊繃會導致氣血瘀滯,氣血不通則會出現健康問題;長期精神壓力大,精神和身體都長期處于一種緊張狀態,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更易得病。

所以,想要健康長壽,放松身心很重要,可以在勞累的時候聽音樂、看書,還可以關掉手機,走出門,到野外進行放松。

黃帝內經必背口訣

黃帝內經必背口訣如下:

1、順,順天時地利

黃帝內經提到“故智者之生也,必須順四時而避寒暑”,即是說,人體應順從四季陰陽寒暑的規律,才能健康長壽。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古時懂養生的人就能掌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并順應這個規律,在春夏季節保養陽氣,順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保養陰氣,以適合收藏的需要。

2、慢,健康長壽慢中求

慢養生一直是中醫提倡的一種方法,尤其對于現代人而言更應當要慢一點。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也認為想要健康長壽,要"慢生活"。

慢主要包括呼吸放慢,放慢呼吸是延長壽命的關鍵之所在;進食細慢,人要像螞蟻一樣的飲食,淺嘗輒止,食物多樣,粗細搭配,細嚼慢咽,這樣有利于健康和長壽;勞作緩慢,運動勞作能健身,養精蓄銳可延年。

排便穩慢,排便時一定要悠著點,要穩、要慢,避免用力過猛、過急;心率減慢,研究數據顯示,動物體心臟跳動的極限次數是8億次,心率快則壽命短,心率慢則壽命長。

3、潤,多喝水,多滋潤五臟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的燥熱會帶來很多疾病,如肝火旺盛則會導致頭發油膩、口臭、痘痘等;肺燥則會出現干咳現象。所以,想要健康長壽,就要保證五臟六腑的滋潤,滋潤五臟六腑平時要多喝水。此外,還可以食用一些養生食物,如山藥可以潤肺、腎和脾胃,綠色蔬菜入肝等。

4、動,腦要動,體要動

很多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忙碌的名人們,要比普通人的壽命高出29%。忙忙碌碌的人則往往是最快活的人,有愛的事業忙碌,也就更有成就感,人體的新陳代謝愈旺盛,人的生命力就愈強。所以,想要健康長壽,腦要動,體也要動。

5、暖,保護好身體的陽氣

黃帝內經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币馑际钦f,陽氣如同天上的太陽,大自然若失去太陽的溫暖,萬物便不得存活;人若失去陽氣,壽命也將終止。所以,保暖是中醫里養生的重點,保暖不等于穿得多,暖是注重身體四末、胃腰的保暖。

一般來說,根據氣溫高低及時增減衣服,不能過熱也不能受涼,始終保持身體溫暖的最佳狀態。另外,就是盡量不吃或少吃寒涼食物,可適量多食用一些有滋補陽氣的食物,比如羊肉、河蝦、韭菜、杜仲等。

6、松,身體放松,精神放松

長期身體緊繃會導致氣血瘀滯,氣血不通則會出現健康問題;長期精神壓力大,精神和身體都長期處于一種緊張狀態,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更易得病。

所以,想要健康長壽,放松身心很重要,可以在勞累的時候聽音樂、看書,還可以關掉手機,走出門,到野外進行放松。

黃帝內經必背口訣

黃帝內經必背口訣如下:

1、順,順天時地利

黃帝內經提到“故智者之生也,必須順四時而避寒暑”,即是說,人體應順從四季陰陽寒暑的規律,才能健康長壽。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古時懂養生的人就能掌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并順應這個規律,在春夏季節保養陽氣,順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保養陰氣,以適合收藏的需要。

2、慢,健康長壽慢中求

慢養生一直是中醫提倡的一種方法,尤其對于現代人而言更應當要慢一點。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也認為想要健康長壽,要"慢生活"。

慢主要包括呼吸放慢,放慢呼吸是延長壽命的關鍵之所在;進食細慢,人要像螞蟻一樣的飲食,淺嘗輒止,食物多樣,粗細搭配,細嚼慢咽,這樣有利于健康和長壽;勞作緩慢,運動勞作能健身,養精蓄銳可延年。

排便穩慢,排便時一定要悠著點,要穩、要慢,避免用力過猛、過急;心率減慢,研究數據顯示,動物體心臟跳動的極限次數是8億次,心率快則壽命短,心率慢則壽命長。

3、潤,多喝水,多滋潤五臟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的燥熱會帶來很多疾病,如肝火旺盛則會導致頭發油膩、口臭、痘痘等;肺燥則會出現干咳現象。所以,想要健康長壽,就要保證五臟六腑的滋潤,滋潤五臟六腑平時要多喝水。此外,還可以食用一些養生食物,如山藥可以潤肺、腎和脾胃,綠色蔬菜入肝等。

4、動,腦要動,體要動

很多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忙碌的名人們,要比普通人的壽命高出29%。忙忙碌碌的人則往往是最快活的人,有愛的事業忙碌,也就更有成就感,人體的新陳代謝愈旺盛,人的生命力就愈強。所以,想要健康長壽,腦要動,體也要動。

5、暖,保護好身體的陽氣

黃帝內經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币馑际钦f,陽氣如同天上的太陽,大自然若失去太陽的溫暖,萬物便不得存活;人若失去陽氣,壽命也將終止。所以,保暖是中醫里養生的重點,保暖不等于穿得多,暖是注重身體四末、胃腰的保暖。

一般來說,根據氣溫高低及時增減衣服,不能過熱也不能受涼,始終保持身體溫暖的最佳狀態。另外,就是盡量不吃或少吃寒涼食物,可適量多食用一些有滋補陽氣的食物,比如羊肉、河蝦、韭菜、杜仲等。

6、松,身體放松,精神放松

長期身體緊繃會導致氣血瘀滯,氣血不通則會出現健康問題;長期精神壓力大,精神和身體都長期處于一種緊張狀態,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更易得病。

所以,想要健康長壽,放松身心很重要,可以在勞累的時候聽音樂、看書,還可以關掉手機,走出門,到野外進行放松。

黃帝內經必背口訣

黃帝內經必背口訣如下:

1、順,順天時地利

黃帝內經提到“故智者之生也,必須順四時而避寒暑”,即是說,人體應順從四季陰陽寒暑的規律,才能健康長壽。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古時懂養生的人就能掌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并順應這個規律,在春夏季節保養陽氣,順應生長的需要,在秋冬季節保養陰氣,以適合收藏的需要。

2、慢,健康長壽慢中求

慢養生一直是中醫提倡的一種方法,尤其對于現代人而言更應當要慢一點。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也認為想要健康長壽,要"慢生活"。

慢主要包括呼吸放慢,放慢呼吸是延長壽命的關鍵之所在;進食細慢,人要像螞蟻一樣的飲食,淺嘗輒止,食物多樣,粗細搭配,細嚼慢咽,這樣有利于健康和長壽;勞作緩慢,運動勞作能健身,養精蓄銳可延年。

排便穩慢,排便時一定要悠著點,要穩、要慢,避免用力過猛、過急;心率減慢,研究數據顯示,動物體心臟跳動的極限次數是8億次,心率快則壽命短,心率慢則壽命長。

3、潤,多喝水,多滋潤五臟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的燥熱會帶來很多疾病,如肝火旺盛則會導致頭發油膩、口臭、痘痘等;肺燥則會出現干咳現象。所以,想要健康長壽,就要保證五臟六腑的滋潤,滋潤五臟六腑平時要多喝水。此外,還可以食用一些養生食物,如山藥可以潤肺、腎和脾胃,綠色蔬菜入肝等。

4、動,腦要動,體要動

很多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忙碌的名人們,要比普通人的壽命高出29%。忙忙碌碌的人則往往是最快活的人,有愛的事業忙碌,也就更有成就感,人體的新陳代謝愈旺盛,人的生命力就愈強。所以,想要健康長壽,腦要動,體也要動。

5、暖,保護好身體的陽氣

黃帝內經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币馑际钦f,陽氣如同天上的太陽,大自然若失去太陽的溫暖,萬物便不得存活;人若失去陽氣,壽命也將終止。所以,保暖是中醫里養生的重點,保暖不等于穿得多,暖是注重身體四末、胃腰的保暖。

一般來說,根據氣溫高低及時增減衣服,不能過熱也不能受涼,始終保持身體溫暖的最佳狀態。另外,就是盡量不吃或少吃寒涼食物,可適量多食用一些有滋補陽氣的食物,比如羊肉、河蝦、韭菜、杜仲等。

6、松,身體放松,精神放松

長期身體緊繃會導致氣血瘀滯,氣血不通則會出現健康問題;長期精神壓力大,精神和身體都長期處于一種緊張狀態,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更易得病。

所以,想要健康長壽,放松身心很重要,可以在勞累的時候聽音樂、看書,還可以關掉手機,走出門,到野外進行放松。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中醫養生五式口訣

六字訣,即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少論述,秦漢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于用導引呼吸治病的論述?!肚f子·刻意》篇中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而已矣。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