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中醫養生 五季資料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3-15 19:27:07
文檔

中醫養生 五季資料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4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試行)》。
推薦度:
導讀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4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試行)》。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4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試行)》。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女性中醫養生小知識

女性中醫養生小知識

  女性中醫養生小知識,女性過了二十五歲身體機能就會出現下滑,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會從各個方面去學習養生的知識,那么下面大家就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女性中醫養生小知識的相關知識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女性中醫養生小知識1

   女性中醫養生保健知識

   1、春季養生保健

  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女性朋友應該晚睡早起,然后在早上適當的做一些運動,比如散步、打太極、瑜伽等。建議衣著要寬松,不要穿緊身衣。這是春季養生的秘訣。

   2、夏季養生保健

  夏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而且都生長茂盛,生命力最強的'時候。此時,白天長晚上短,建議女性朋友晚睡早起。起得早就會覺得白天很長,但是千萬不要厭煩心理。在夏天要保持心情舒暢,盡量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這是夏季養生的秘訣。

   3、秋季養生保健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面對這樣一個秋高氣爽的季節,女性朋友應該早睡早起,這樣可以穩定情緒,以達到緩解秋涼對身體的影響,此外,還應該收斂情志,不要外泄,這樣才對肺有好處。所以,秋季養生講究一個“收”字。

   4、冬季養生保健

  冬季講究一個“藏”字。因為冬季是一個潛伏的季節,很多生物都處于冬眠的狀態,為春季的到來做準備。所以,人也一樣,要將體內的陽氣藏起來。此時,建議女性朋友早睡晚起,最好是等太陽升起的時候再起床,同時還應該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少出汗,以免受寒而損傷正氣。

  女性中醫養生小知識2

   中醫養生小常識

  1、大蒜中含有豐富的抗病毒成分,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換季時多吃些大蒜會幫你應付感冒。

  2、飲酒時不宜吃煙熏食品,飲酒易使人體血鉛含量增高,這時煙熏食品中的有機胺會誘發消化道疾病。

  3、用餐節奏不宜太快,細嚼慢咽,讓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讓唾液里的酶充分降解,發揮唾液的抗癌功效。

  4、將飲泡過的茶葉曬干后裝在紗布袋內,放在冰箱里,可吸收魚、肉散發出來的腥味。

  5、想美白肌膚,應多吃蔬菜和水果,隨時補充維C、牛奶等,長期堅持清淡飲食可淡化斑點。

  6、洗頭時,在溫水中加些鹽,用鹽水來洗頭,這樣可以防止掉頭發,同時也會使頭發洗得更干凈。

  7、風油精治燙傷,對于小范圍輕度燙傷,可將風油精直接滴敷在燙傷部位上,每隔四小時滴敷一次。

  8、夏天“吹空調”以成為習慣,但長時間吹空調反而特別容易中暑,在辦公室、家中要多喝鹽開水防中暑。

  9、女性每晚睡前喝點紅酒,可以養血。每天敷一張浸過紅酒的面膜紙,可改善肌膚狀況。

  10、醋水沐浴可護膚抗疲勞,戶外活動后,往洗澡水中放點醋,有抗疲勞、抗過敏、止癢的效果

  11、白色衣服被其他衣物染了色,可將被染色處用水打濕,再涂滿食鹽反復輕搓,去掉染的色后用水清洗

  12、在海帶中存在著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質,因此,患有口臭的人,常食海帶可以消除口臭

  13、被蚊蟲叮咬后,可立即涂1至2滴氯霉素

  14、擦傷傷口不宜用創可貼,而應用紫藥水消炎,讓傷口自然暴露在空氣中愈合。

  15、芹菜富含纖維,可加快腸內食糜的排空速度,縮短有毒物質在腸內滯留時間,可預防腸癌。

  16、赤豆粥補腎消水腫,荷葉粥解暑熱、止渴解毒;冬瓜粥止渴生津降血壓;銀耳粥生津潤肺

  17、牙齒美白偏方,用木瓜切片,每天擦拭牙齒2次,每次兩分鐘,堅持一個月,必然有效

  18、木質家具應用干布擦和上臘保養,若沾上難擦的污垢,可先用布蘸牙膏擦拭,后用濕布擦

  19、烹制菜肴時不可用白酒代替料酒,料酒加熱能與融解脂肪產生醋化作用,增鮮提味,白酒無此作用

  20、挑遮陽傘,不妨撐開傘看地面上的影子,影子顏色深的好,傘面面料選滌綸的,顏色越深越好

  21、桃子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果酸,可緩解便秘,含鐵量居水果之冠,是缺鐵性貧血者的理想食物

  22、小快步姿勢行走最佳,可增加肌肉活動次數,使腿部肌肉強健,增加血液循環

  23、教你煮雞蛋: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后微火煮2分鐘,?;鸷笈?分鐘

  24、筷子用久了會殘留細菌和清潔劑,平時除了要對筷子勤消毒外,最好半年更換一次

  25、流血時捏一小撮茉莉花茶放進嘴里嚼成糊狀,貼在傷口處不要松手,片刻即可將血止住

  26、生姜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經常喝姜湯,可有效防治“空調病”

  27、燒豆芽之類素菜時,適當加點醋,味道好,營養也好,醋對維生素有保護作用

  28、啤酒中的酒精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用啤酒敷臉,可預防面皰,膿皰,而且可以收縮毛孔

  29、生姜紅糖水可預防感冒,將生姜、紅糖各適量煮水代茶飲,每兩三天喝一次,能有效防治感冒。

  30、菠菜營養豐富但含草酸多,有礙鈣吸收,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

一年四季中醫養生規律

安身之本必資于食,飲食養生是中醫四季養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以下是由我整理關于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春

中醫認為春屬木,主升發,肝氣旺。春時,陽氣初升,萬物萌發,正、二月間,乍寒乍熱,宿疾復發,時令病起。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始生的特點。

1、春天犯困怎么辦呢?

人們在春天容易犯困,一定要克服春困莫貪睡,每天睡眠要適當,最好晚睡早起相對于冬季而言,適當穿著寬松衣服,以舒緩形體,使氣血流暢,以適應春季陽氣上升,萬物勃生的變化。還要保持神情舒暢,做到心胸開闊、輕松愉快,樂觀向上,忌孤坐獨居,戒郁怒傷肝。

2、春天飲食注意什么?

春季要順勢溫補升陽氣,因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多食辛甘發散之品,如山藥、大棗、扁豆、菠菜、香菜、韭菜、大蒜等,少食酸澀收斂之味,如酸奶、山楂、金橘等。

3、俗話說“春捂秋凍”,為什么要“春捂”?

春季陽氣初升,寒冷漸退,人體對冷暖多變的早春天氣還不太適應,所以要注意防寒,應多穿點衣服“捂一捂”,以免遇天氣突變、氣溫驟降而受寒生病。

由于春季早晚溫差較大和冷暖多變,心腦血管病變如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等也宜在春季容易發作,這類患者冬衣不可頓減,應根據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適應春天氣溫冷暖的變化。

4、為什么春季易發生傳染病?

春天氣溫上升,細菌、病毒中醫稱邪氣也隨之繁殖生長,加上春天人們戶外活動增加,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流腮、流腦、肺炎、肝炎等傳染病時令病的發生,甚至流行。所以要隨時注意避開此類邪氣,避免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飲食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干”。春季應多參加室外活動,可根據自己年齡、體質,宜選取公園、廣場、庭院、湖畔、河邊、山坡等空氣新鮮之處,選擇慢跑、散步、打拳、保健操等適當的鍛煉專案,以增強身體抵抗力,防御春季傳染病。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夏

中醫夏認為屬火,主于長生,心氣旺。夏時,陽氣較盛,是萬物生長繁榮、茂盛的季節;且陰氣內伏,暑毒外蒸。氣候炎熱、高溫而多雨,多有暑溼之邪侵擾。夏季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充盛的特點。 為什么把夏季又稱為“苦夏”?“苦夏”要注意什么?

人們稱夏季為“苦夏”“疰夏”,是因為在連日的高溫情況下,會出現睡不好、吃不香、沒精神、易煩躁等現象。

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在炎熱的夏季尤其要注意精神的調養。要疏調情志,保持健康向上、神清氣和、快樂歡暢的狀態,從而使心神得養。

夏季的飲食,應以清淡爽口、具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功效的食物為主,如鮮藕、絲瓜、黃瓜、冬瓜、西紅柿、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應少吃油膩、生冷食物,

夏季暑熱外蒸,人體毛孔開放、汗液大泄,最容易受風寒雨露侵襲,因此,晚上不宜在室外乘涼過久。應晚睡早起,適當午睡,以恢復疲勞,保持精力充沛;衣著方面要單薄一些,衣服應勤洗勤換,勿穿溼衣、汗衣。

2、夏天如何防中暑?

常言說:盛夏時節防暑邪,長夏注意防溼邪。盛夏在室外或高溫環境工作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并注意補充淡鹽水??煞G豆湯或中藥解暑湯藿香、金銀花、紫蘇、薄荷、連翹、蘆根、淡竹葉等,以防止中暑傷津。

夏季三伏時節,由于溼氣太重,人體的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甚至發生胃腸炎、痢疾等疾病,所以在長夏要保持居室干燥衛生、個人勤換衣物,平時多吃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清熱利溼的食物。必要時可服用藿香正氣膠囊,以防暑溼傷身。

3、炎熱夏天能鍛煉嗎?

夏季可以鍛煉,但時間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以早晚涼爽之時為宜,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的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大量飲用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

4、夏天“空調病”是怎么回事?

炎熱夏季,用空調溫度過低,應注意室內溫度不宜低于26℃,室內外溫差不超過6℃,會使腠理閉塞、暑熱郁閉,可能出現頭痛、腰痛、下肢酸痛,容易患感冒、胃腸病、面板病和心血管疾病,即“空調病”。入睡時最好關上空調,或室溫保持在28℃為宜。在室內感覺有涼意時,要站起來適當活動,以加速血液回圈。

5、為什么在夏天能治療冬天疾病?

中醫“冬病夏治”三伏貼,是順應天氣和時節變化進行的外治法。在夏季伏天,人體陽氣旺、腠理開,通過穴位敷貼中藥 *** ,可有效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功能,以達到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功效。對一些多在冬天發作的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關節病變、慢性脾胃疾病有較好的療效,連續敷貼數年還可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秋

中醫認為秋屬金,主于肅殺,肺氣旺。秋時,凄風慘雨,草木黃落。天氣干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處于“陽消陰長”之時,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秋季養生應順應人體 *** 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狀態的特點。

秋天干燥吃什么?

秋宜食補防秋燥。秋天宜進食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來防止干燥的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如百合、蜂蜜、牛奶、梨、蓮子、蘋果、菠蘿、香蕉、銀耳、芝麻等等清補柔潤之品。,也可食用沙參、麥冬、百合、川貝、杏仁等益氣滋陰、宣肺化痰的保健中藥制作的藥膳。中醫認為“晨起食粥,推陳出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秋季早餐食粥,應根據自身實際,選擇不同的粥食用,如百合紅棗糯米粥滋陰養胃,胡桃粥潤肺防燥,甘菊枸杞粥滋補肝腎等。 為什么要“秋凍”?

人們常說的“秋凍”,就是說雖然天氣逐漸轉涼,但衣物的增加要適當,不要一遇寒流就穿得太多、捂得太嚴。要有意識地讓身體“凍一凍”,這樣可順應自然界秋季收斂之氣,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逐漸適應冬季寒冷氣候。

3、秋天為什么要“聞雞而起”?

秋天應早睡早起,以養氣斂神。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曰“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苯鹎飼r節,天高氣爽,在經歷了炎夏的悶熱后,秋季的涼爽讓人們感覺格外舒適,正是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我國自古就有“重陽登高”的傳統,在北京,很多人秋天愛去香山看紅葉也是戶外活動的很好得選擇。也可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專案。如慢跑、快走、太極拳、瑜珈等運動,以微出汗為度,達到保肺健身之效。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冬

中醫認為冬屬水,主于斂藏,腎氣旺。冬時,自然界草木凋零,冷凍蟲伏,氣候寒冷。陽藏陰盛,萬物閉藏,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的特點和規律,以靜養、藏精為主。

1、為什么要“冬令進補”?

冬季陽藏陰盛,萬物閉藏,是進補的好時節。以保陰潛陽、藏精御寒為原則,選用溫補的食物進行調養,可以溫養全身組織,增強體質,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不同體質的人群應選擇不同的進補方法和種類。如陽虛質宜食牛羊肉、狗肉、雞肉、韭菜等溫熱之品。既要少食生冷及寒性食物,以免傷及陽氣,也應注意不要因天冷,過食辛辣、燥熱等食品,而耗傷陰氣。平時宜多食白菜、蘿卜、豆芽、山藥、核桃、桂圓、大棗溫甘食物。

冬季除加強飲食調補外,還可適當施以藥補,如選用黃芪、黨參、枸杞子、阿膠、烏棗或六味地黃丸等益氣養血補腎之品,但必須注意不要自己隨意亂用補品,最好在中醫的指導下,可根據不同體質制做膏劑調養。

“冬天靜養”就是安靜不活動嗎?

冬季寒冷陰盛,應靜養。即宜早睡晚起,早睡以養陽氣,晚起以固 *** 。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曰:“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天雖冷,但仍要堅持鍛煉,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冬季鍛煉應選擇合適的地點,避免在大風、大雪、大寒及空氣污染的地方健身。運動專案宜以緩和、運動量不大的為主,如太極拳,慢走、慢跑、健身操等。鍛煉時間不宜太早,以太陽初升為宜,以身體微熱不出大汗為度。尤其是在市區里,清晨的空氣中往往污染物尚未散去,過早外出鍛煉很有可能引起體質較弱的人生病,如果本身就有慢性病,這一習慣還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的人還:

一年四季中醫養生規律

安身之本必資于食,飲食養生是中醫四季養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以下是由我整理關于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春

中醫認為春屬木,主升發,肝氣旺。春時,陽氣初升,萬物萌發,正、二月間,乍寒乍熱,宿疾復發,時令病起。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始生的特點。

1、春天犯困怎么辦呢?

人們在春天容易犯困,一定要克服春困莫貪睡,每天睡眠要適當,最好晚睡早起相對于冬季而言,適當穿著寬松衣服,以舒緩形體,使氣血流暢,以適應春季陽氣上升,萬物勃生的變化。還要保持神情舒暢,做到心胸開闊、輕松愉快,樂觀向上,忌孤坐獨居,戒郁怒傷肝。

2、春天飲食注意什么?

春季要順勢溫補升陽氣,因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多食辛甘發散之品,如山藥、大棗、扁豆、菠菜、香菜、韭菜、大蒜等,少食酸澀收斂之味,如酸奶、山楂、金橘等。

3、俗話說“春捂秋凍”,為什么要“春捂”?

春季陽氣初升,寒冷漸退,人體對冷暖多變的早春天氣還不太適應,所以要注意防寒,應多穿點衣服“捂一捂”,以免遇天氣突變、氣溫驟降而受寒生病。

由于春季早晚溫差較大和冷暖多變,心腦血管病變如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等也宜在春季容易發作,這類患者冬衣不可頓減,應根據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適應春天氣溫冷暖的變化。

4、為什么春季易發生傳染病?

春天氣溫上升,細菌、病毒中醫稱邪氣也隨之繁殖生長,加上春天人們戶外活動增加,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流腮、流腦、肺炎、肝炎等傳染病時令病的發生,甚至流行。所以要隨時注意避開此類邪氣,避免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飲食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干”。春季應多參加室外活動,可根據自己年齡、體質,宜選取公園、廣場、庭院、湖畔、河邊、山坡等空氣新鮮之處,選擇慢跑、散步、打拳、保健操等適當的鍛煉專案,以增強身體抵抗力,防御春季傳染病。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夏

中醫夏認為屬火,主于長生,心氣旺。夏時,陽氣較盛,是萬物生長繁榮、茂盛的季節;且陰氣內伏,暑毒外蒸。氣候炎熱、高溫而多雨,多有暑溼之邪侵擾。夏季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充盛的特點。 為什么把夏季又稱為“苦夏”?“苦夏”要注意什么?

人們稱夏季為“苦夏”“疰夏”,是因為在連日的高溫情況下,會出現睡不好、吃不香、沒精神、易煩躁等現象。

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在炎熱的夏季尤其要注意精神的調養。要疏調情志,保持健康向上、神清氣和、快樂歡暢的狀態,從而使心神得養。

夏季的飲食,應以清淡爽口、具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功效的食物為主,如鮮藕、絲瓜、黃瓜、冬瓜、西紅柿、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應少吃油膩、生冷食物,

夏季暑熱外蒸,人體毛孔開放、汗液大泄,最容易受風寒雨露侵襲,因此,晚上不宜在室外乘涼過久。應晚睡早起,適當午睡,以恢復疲勞,保持精力充沛;衣著方面要單薄一些,衣服應勤洗勤換,勿穿溼衣、汗衣。

2、夏天如何防中暑?

常言說:盛夏時節防暑邪,長夏注意防溼邪。盛夏在室外或高溫環境工作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并注意補充淡鹽水??煞G豆湯或中藥解暑湯藿香、金銀花、紫蘇、薄荷、連翹、蘆根、淡竹葉等,以防止中暑傷津。

夏季三伏時節,由于溼氣太重,人體的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甚至發生胃腸炎、痢疾等疾病,所以在長夏要保持居室干燥衛生、個人勤換衣物,平時多吃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清熱利溼的食物。必要時可服用藿香正氣膠囊,以防暑溼傷身。

3、炎熱夏天能鍛煉嗎?

夏季可以鍛煉,但時間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以早晚涼爽之時為宜,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的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大量飲用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

4、夏天“空調病”是怎么回事?

炎熱夏季,用空調溫度過低,應注意室內溫度不宜低于26℃,室內外溫差不超過6℃,會使腠理閉塞、暑熱郁閉,可能出現頭痛、腰痛、下肢酸痛,容易患感冒、胃腸病、面板病和心血管疾病,即“空調病”。入睡時最好關上空調,或室溫保持在28℃為宜。在室內感覺有涼意時,要站起來適當活動,以加速血液回圈。

5、為什么在夏天能治療冬天疾病?

中醫“冬病夏治”三伏貼,是順應天氣和時節變化進行的外治法。在夏季伏天,人體陽氣旺、腠理開,通過穴位敷貼中藥 *** ,可有效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功能,以達到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功效。對一些多在冬天發作的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關節病變、慢性脾胃疾病有較好的療效,連續敷貼數年還可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秋

中醫認為秋屬金,主于肅殺,肺氣旺。秋時,凄風慘雨,草木黃落。天氣干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處于“陽消陰長”之時,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秋季養生應順應人體 *** 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狀態的特點。

秋天干燥吃什么?

秋宜食補防秋燥。秋天宜進食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來防止干燥的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如百合、蜂蜜、牛奶、梨、蓮子、蘋果、菠蘿、香蕉、銀耳、芝麻等等清補柔潤之品。,也可食用沙參、麥冬、百合、川貝、杏仁等益氣滋陰、宣肺化痰的保健中藥制作的藥膳。中醫認為“晨起食粥,推陳出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秋季早餐食粥,應根據自身實際,選擇不同的粥食用,如百合紅棗糯米粥滋陰養胃,胡桃粥潤肺防燥,甘菊枸杞粥滋補肝腎等。 為什么要“秋凍”?

人們常說的“秋凍”,就是說雖然天氣逐漸轉涼,但衣物的增加要適當,不要一遇寒流就穿得太多、捂得太嚴。要有意識地讓身體“凍一凍”,這樣可順應自然界秋季收斂之氣,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逐漸適應冬季寒冷氣候。

3、秋天為什么要“聞雞而起”?

秋天應早睡早起,以養氣斂神。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曰“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苯鹎飼r節,天高氣爽,在經歷了炎夏的悶熱后,秋季的涼爽讓人們感覺格外舒適,正是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我國自古就有“重陽登高”的傳統,在北京,很多人秋天愛去香山看紅葉也是戶外活動的很好得選擇。也可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專案。如慢跑、快走、太極拳、瑜珈等運動,以微出汗為度,達到保肺健身之效。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冬

中醫認為冬屬水,主于斂藏,腎氣旺。冬時,自然界草木凋零,冷凍蟲伏,氣候寒冷。陽藏陰盛,萬物閉藏,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的特點和規律,以靜養、藏精為主。

1、為什么要“冬令進補”?

冬季陽藏陰盛,萬物閉藏,是進補的好時節。以保陰潛陽、藏精御寒為原則,選用溫補的食物進行調養,可以溫養全身組織,增強體質,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不同體質的人群應選擇不同的進補方法和種類。如陽虛質宜食牛羊肉、狗肉、雞肉、韭菜等溫熱之品。既要少食生冷及寒性食物,以免傷及陽氣,也應注意不要因天冷,過食辛辣、燥熱等食品,而耗傷陰氣。平時宜多食白菜、蘿卜、豆芽、山藥、核桃、桂圓、大棗溫甘食物。

冬季除加強飲食調補外,還可適當施以藥補,如選用黃芪、黨參、枸杞子、阿膠、烏棗或六味地黃丸等益氣養血補腎之品,但必須注意不要自己隨意亂用補品,最好在中醫的指導下,可根據不同體質制做膏劑調養。

“冬天靜養”就是安靜不活動嗎?

冬季寒冷陰盛,應靜養。即宜早睡晚起,早睡以養陽氣,晚起以固 *** 。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曰:“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天雖冷,但仍要堅持鍛煉,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冬季鍛煉應選擇合適的地點,避免在大風、大雪、大寒及空氣污染的地方健身。運動專案宜以緩和、運動量不大的為主,如太極拳,慢走、慢跑、健身操等。鍛煉時間不宜太早,以太陽初升為宜,以身體微熱不出大汗為度。尤其是在市區里,清晨的空氣中往往污染物尚未散去,過早外出鍛煉很有可能引起體質較弱的人生病,如果本身就有慢性病,這一習慣還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的人還:

一年四季中醫養生規律

安身之本必資于食,飲食養生是中醫四季養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以下是由我整理關于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春

中醫認為春屬木,主升發,肝氣旺。春時,陽氣初升,萬物萌發,正、二月間,乍寒乍熱,宿疾復發,時令病起。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始生的特點。

1、春天犯困怎么辦呢?

人們在春天容易犯困,一定要克服春困莫貪睡,每天睡眠要適當,最好晚睡早起相對于冬季而言,適當穿著寬松衣服,以舒緩形體,使氣血流暢,以適應春季陽氣上升,萬物勃生的變化。還要保持神情舒暢,做到心胸開闊、輕松愉快,樂觀向上,忌孤坐獨居,戒郁怒傷肝。

2、春天飲食注意什么?

春季要順勢溫補升陽氣,因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多食辛甘發散之品,如山藥、大棗、扁豆、菠菜、香菜、韭菜、大蒜等,少食酸澀收斂之味,如酸奶、山楂、金橘等。

3、俗話說“春捂秋凍”,為什么要“春捂”?

春季陽氣初升,寒冷漸退,人體對冷暖多變的早春天氣還不太適應,所以要注意防寒,應多穿點衣服“捂一捂”,以免遇天氣突變、氣溫驟降而受寒生病。

由于春季早晚溫差較大和冷暖多變,心腦血管病變如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等也宜在春季容易發作,這類患者冬衣不可頓減,應根據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適應春天氣溫冷暖的變化。

4、為什么春季易發生傳染病?

春天氣溫上升,細菌、病毒中醫稱邪氣也隨之繁殖生長,加上春天人們戶外活動增加,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流腮、流腦、肺炎、肝炎等傳染病時令病的發生,甚至流行。所以要隨時注意避開此類邪氣,避免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飲食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干”。春季應多參加室外活動,可根據自己年齡、體質,宜選取公園、廣場、庭院、湖畔、河邊、山坡等空氣新鮮之處,選擇慢跑、散步、打拳、保健操等適當的鍛煉專案,以增強身體抵抗力,防御春季傳染病。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夏

中醫夏認為屬火,主于長生,心氣旺。夏時,陽氣較盛,是萬物生長繁榮、茂盛的季節;且陰氣內伏,暑毒外蒸。氣候炎熱、高溫而多雨,多有暑溼之邪侵擾。夏季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充盛的特點。 為什么把夏季又稱為“苦夏”?“苦夏”要注意什么?

人們稱夏季為“苦夏”“疰夏”,是因為在連日的高溫情況下,會出現睡不好、吃不香、沒精神、易煩躁等現象。

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在炎熱的夏季尤其要注意精神的調養。要疏調情志,保持健康向上、神清氣和、快樂歡暢的狀態,從而使心神得養。

夏季的飲食,應以清淡爽口、具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功效的食物為主,如鮮藕、絲瓜、黃瓜、冬瓜、西紅柿、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應少吃油膩、生冷食物,

夏季暑熱外蒸,人體毛孔開放、汗液大泄,最容易受風寒雨露侵襲,因此,晚上不宜在室外乘涼過久。應晚睡早起,適當午睡,以恢復疲勞,保持精力充沛;衣著方面要單薄一些,衣服應勤洗勤換,勿穿溼衣、汗衣。

2、夏天如何防中暑?

常言說:盛夏時節防暑邪,長夏注意防溼邪。盛夏在室外或高溫環境工作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并注意補充淡鹽水??煞G豆湯或中藥解暑湯藿香、金銀花、紫蘇、薄荷、連翹、蘆根、淡竹葉等,以防止中暑傷津。

夏季三伏時節,由于溼氣太重,人體的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甚至發生胃腸炎、痢疾等疾病,所以在長夏要保持居室干燥衛生、個人勤換衣物,平時多吃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清熱利溼的食物。必要時可服用藿香正氣膠囊,以防暑溼傷身。

3、炎熱夏天能鍛煉嗎?

夏季可以鍛煉,但時間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以早晚涼爽之時為宜,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的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大量飲用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

4、夏天“空調病”是怎么回事?

炎熱夏季,用空調溫度過低,應注意室內溫度不宜低于26℃,室內外溫差不超過6℃,會使腠理閉塞、暑熱郁閉,可能出現頭痛、腰痛、下肢酸痛,容易患感冒、胃腸病、面板病和心血管疾病,即“空調病”。入睡時最好關上空調,或室溫保持在28℃為宜。在室內感覺有涼意時,要站起來適當活動,以加速血液回圈。

5、為什么在夏天能治療冬天疾病?

中醫“冬病夏治”三伏貼,是順應天氣和時節變化進行的外治法。在夏季伏天,人體陽氣旺、腠理開,通過穴位敷貼中藥 *** ,可有效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功能,以達到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功效。對一些多在冬天發作的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關節病變、慢性脾胃疾病有較好的療效,連續敷貼數年還可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秋

中醫認為秋屬金,主于肅殺,肺氣旺。秋時,凄風慘雨,草木黃落。天氣干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處于“陽消陰長”之時,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秋季養生應順應人體 *** 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狀態的特點。

秋天干燥吃什么?

秋宜食補防秋燥。秋天宜進食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來防止干燥的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如百合、蜂蜜、牛奶、梨、蓮子、蘋果、菠蘿、香蕉、銀耳、芝麻等等清補柔潤之品。,也可食用沙參、麥冬、百合、川貝、杏仁等益氣滋陰、宣肺化痰的保健中藥制作的藥膳。中醫認為“晨起食粥,推陳出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秋季早餐食粥,應根據自身實際,選擇不同的粥食用,如百合紅棗糯米粥滋陰養胃,胡桃粥潤肺防燥,甘菊枸杞粥滋補肝腎等。 為什么要“秋凍”?

人們常說的“秋凍”,就是說雖然天氣逐漸轉涼,但衣物的增加要適當,不要一遇寒流就穿得太多、捂得太嚴。要有意識地讓身體“凍一凍”,這樣可順應自然界秋季收斂之氣,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逐漸適應冬季寒冷氣候。

3、秋天為什么要“聞雞而起”?

秋天應早睡早起,以養氣斂神。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曰“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苯鹎飼r節,天高氣爽,在經歷了炎夏的悶熱后,秋季的涼爽讓人們感覺格外舒適,正是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我國自古就有“重陽登高”的傳統,在北京,很多人秋天愛去香山看紅葉也是戶外活動的很好得選擇。也可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專案。如慢跑、快走、太極拳、瑜珈等運動,以微出汗為度,達到保肺健身之效。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冬

中醫認為冬屬水,主于斂藏,腎氣旺。冬時,自然界草木凋零,冷凍蟲伏,氣候寒冷。陽藏陰盛,萬物閉藏,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的特點和規律,以靜養、藏精為主。

1、為什么要“冬令進補”?

冬季陽藏陰盛,萬物閉藏,是進補的好時節。以保陰潛陽、藏精御寒為原則,選用溫補的食物進行調養,可以溫養全身組織,增強體質,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不同體質的人群應選擇不同的進補方法和種類。如陽虛質宜食牛羊肉、狗肉、雞肉、韭菜等溫熱之品。既要少食生冷及寒性食物,以免傷及陽氣,也應注意不要因天冷,過食辛辣、燥熱等食品,而耗傷陰氣。平時宜多食白菜、蘿卜、豆芽、山藥、核桃、桂圓、大棗溫甘食物。

冬季除加強飲食調補外,還可適當施以藥補,如選用黃芪、黨參、枸杞子、阿膠、烏棗或六味地黃丸等益氣養血補腎之品,但必須注意不要自己隨意亂用補品,最好在中醫的指導下,可根據不同體質制做膏劑調養。

“冬天靜養”就是安靜不活動嗎?

冬季寒冷陰盛,應靜養。即宜早睡晚起,早睡以養陽氣,晚起以固 *** 。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曰:“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天雖冷,但仍要堅持鍛煉,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冬季鍛煉應選擇合適的地點,避免在大風、大雪、大寒及空氣污染的地方健身。運動專案宜以緩和、運動量不大的為主,如太極拳,慢走、慢跑、健身操等。鍛煉時間不宜太早,以太陽初升為宜,以身體微熱不出大汗為度。尤其是在市區里,清晨的空氣中往往污染物尚未散去,過早外出鍛煉很有可能引起體質較弱的人生病,如果本身就有慢性病,這一習慣還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的人還:

一年四季中醫養生規律

安身之本必資于食,飲食養生是中醫四季養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以下是由我整理關于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春

中醫認為春屬木,主升發,肝氣旺。春時,陽氣初升,萬物萌發,正、二月間,乍寒乍熱,宿疾復發,時令病起。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始生的特點。

1、春天犯困怎么辦呢?

人們在春天容易犯困,一定要克服春困莫貪睡,每天睡眠要適當,最好晚睡早起相對于冬季而言,適當穿著寬松衣服,以舒緩形體,使氣血流暢,以適應春季陽氣上升,萬物勃生的變化。還要保持神情舒暢,做到心胸開闊、輕松愉快,樂觀向上,忌孤坐獨居,戒郁怒傷肝。

2、春天飲食注意什么?

春季要順勢溫補升陽氣,因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多食辛甘發散之品,如山藥、大棗、扁豆、菠菜、香菜、韭菜、大蒜等,少食酸澀收斂之味,如酸奶、山楂、金橘等。

3、俗話說“春捂秋凍”,為什么要“春捂”?

春季陽氣初升,寒冷漸退,人體對冷暖多變的早春天氣還不太適應,所以要注意防寒,應多穿點衣服“捂一捂”,以免遇天氣突變、氣溫驟降而受寒生病。

由于春季早晚溫差較大和冷暖多變,心腦血管病變如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等也宜在春季容易發作,這類患者冬衣不可頓減,應根據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適應春天氣溫冷暖的變化。

4、為什么春季易發生傳染病?

春天氣溫上升,細菌、病毒中醫稱邪氣也隨之繁殖生長,加上春天人們戶外活動增加,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流腮、流腦、肺炎、肝炎等傳染病時令病的發生,甚至流行。所以要隨時注意避開此類邪氣,避免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飲食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干”。春季應多參加室外活動,可根據自己年齡、體質,宜選取公園、廣場、庭院、湖畔、河邊、山坡等空氣新鮮之處,選擇慢跑、散步、打拳、保健操等適當的鍛煉專案,以增強身體抵抗力,防御春季傳染病。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夏

中醫夏認為屬火,主于長生,心氣旺。夏時,陽氣較盛,是萬物生長繁榮、茂盛的季節;且陰氣內伏,暑毒外蒸。氣候炎熱、高溫而多雨,多有暑溼之邪侵擾。夏季養生應順應人體陽氣充盛的特點。 為什么把夏季又稱為“苦夏”?“苦夏”要注意什么?

人們稱夏季為“苦夏”“疰夏”,是因為在連日的高溫情況下,會出現睡不好、吃不香、沒精神、易煩躁等現象。

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在炎熱的夏季尤其要注意精神的調養。要疏調情志,保持健康向上、神清氣和、快樂歡暢的狀態,從而使心神得養。

夏季的飲食,應以清淡爽口、具有清熱祛暑、健脾益氣功效的食物為主,如鮮藕、絲瓜、黃瓜、冬瓜、西紅柿、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應少吃油膩、生冷食物,

夏季暑熱外蒸,人體毛孔開放、汗液大泄,最容易受風寒雨露侵襲,因此,晚上不宜在室外乘涼過久。應晚睡早起,適當午睡,以恢復疲勞,保持精力充沛;衣著方面要單薄一些,衣服應勤洗勤換,勿穿溼衣、汗衣。

2、夏天如何防中暑?

常言說:盛夏時節防暑邪,長夏注意防溼邪。盛夏在室外或高溫環境工作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并注意補充淡鹽水??煞G豆湯或中藥解暑湯藿香、金銀花、紫蘇、薄荷、連翹、蘆根、淡竹葉等,以防止中暑傷津。

夏季三伏時節,由于溼氣太重,人體的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甚至發生胃腸炎、痢疾等疾病,所以在長夏要保持居室干燥衛生、個人勤換衣物,平時多吃薏苡仁、蓮子、紅小豆、綠豆等清熱利溼的食物。必要時可服用藿香正氣膠囊,以防暑溼傷身。

3、炎熱夏天能鍛煉嗎?

夏季可以鍛煉,但時間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以早晚涼爽之時為宜,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的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大量飲用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

4、夏天“空調病”是怎么回事?

炎熱夏季,用空調溫度過低,應注意室內溫度不宜低于26℃,室內外溫差不超過6℃,會使腠理閉塞、暑熱郁閉,可能出現頭痛、腰痛、下肢酸痛,容易患感冒、胃腸病、面板病和心血管疾病,即“空調病”。入睡時最好關上空調,或室溫保持在28℃為宜。在室內感覺有涼意時,要站起來適當活動,以加速血液回圈。

5、為什么在夏天能治療冬天疾病?

中醫“冬病夏治”三伏貼,是順應天氣和時節變化進行的外治法。在夏季伏天,人體陽氣旺、腠理開,通過穴位敷貼中藥 *** ,可有效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功能,以達到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的功效。對一些多在冬天發作的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關節病變、慢性脾胃疾病有較好的療效,連續敷貼數年還可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秋

中醫認為秋屬金,主于肅殺,肺氣旺。秋時,凄風慘雨,草木黃落。天氣干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處于“陽消陰長”之時,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秋季養生應順應人體 *** 陽氣都處在收斂內養狀態的特點。

秋天干燥吃什么?

秋宜食補防秋燥。秋天宜進食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來防止干燥的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如百合、蜂蜜、牛奶、梨、蓮子、蘋果、菠蘿、香蕉、銀耳、芝麻等等清補柔潤之品。,也可食用沙參、麥冬、百合、川貝、杏仁等益氣滋陰、宣肺化痰的保健中藥制作的藥膳。中醫認為“晨起食粥,推陳出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秋季早餐食粥,應根據自身實際,選擇不同的粥食用,如百合紅棗糯米粥滋陰養胃,胡桃粥潤肺防燥,甘菊枸杞粥滋補肝腎等。 為什么要“秋凍”?

人們常說的“秋凍”,就是說雖然天氣逐漸轉涼,但衣物的增加要適當,不要一遇寒流就穿得太多、捂得太嚴。要有意識地讓身體“凍一凍”,這樣可順應自然界秋季收斂之氣,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逐漸適應冬季寒冷氣候。

3、秋天為什么要“聞雞而起”?

秋天應早睡早起,以養氣斂神。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曰“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苯鹎飼r節,天高氣爽,在經歷了炎夏的悶熱后,秋季的涼爽讓人們感覺格外舒適,正是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我國自古就有“重陽登高”的傳統,在北京,很多人秋天愛去香山看紅葉也是戶外活動的很好得選擇。也可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專案。如慢跑、快走、太極拳、瑜珈等運動,以微出汗為度,達到保肺健身之效。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冬

中醫認為冬屬水,主于斂藏,腎氣旺。冬時,自然界草木凋零,冷凍蟲伏,氣候寒冷。陽藏陰盛,萬物閉藏,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的特點和規律,以靜養、藏精為主。

1、為什么要“冬令進補”?

冬季陽藏陰盛,萬物閉藏,是進補的好時節。以保陰潛陽、藏精御寒為原則,選用溫補的食物進行調養,可以溫養全身組織,增強體質,提高人體防寒的能力。不同體質的人群應選擇不同的進補方法和種類。如陽虛質宜食牛羊肉、狗肉、雞肉、韭菜等溫熱之品。既要少食生冷及寒性食物,以免傷及陽氣,也應注意不要因天冷,過食辛辣、燥熱等食品,而耗傷陰氣。平時宜多食白菜、蘿卜、豆芽、山藥、核桃、桂圓、大棗溫甘食物。

冬季除加強飲食調補外,還可適當施以藥補,如選用黃芪、黨參、枸杞子、阿膠、烏棗或六味地黃丸等益氣養血補腎之品,但必須注意不要自己隨意亂用補品,最好在中醫的指導下,可根據不同體質制做膏劑調養。

“冬天靜養”就是安靜不活動嗎?

冬季寒冷陰盛,應靜養。即宜早睡晚起,早睡以養陽氣,晚起以固 *** 。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曰:“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天雖冷,但仍要堅持鍛煉,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冬季鍛煉應選擇合適的地點,避免在大風、大雪、大寒及空氣污染的地方健身。運動專案宜以緩和、運動量不大的為主,如太極拳,慢走、慢跑、健身操等。鍛煉時間不宜太早,以太陽初升為宜,以身體微熱不出大汗為度。尤其是在市區里,清晨的空氣中往往污染物尚未散去,過早外出鍛煉很有可能引起體質較弱的人生病,如果本身就有慢性病,這一習慣還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中醫四季養生知識“的人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中醫養生 五季資料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2008年6月7日,中醫養生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4月26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試行)》。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