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專題視頻專題問答1問答10問答100問答1000問答2000關鍵字專題1關鍵字專題50關鍵字專題500關鍵字專題1500TAG最新視頻文章推薦1 推薦3 推薦5 推薦7 推薦9 推薦11 推薦13 推薦15 推薦17 推薦19 推薦21 推薦23 推薦25 推薦27 推薦29 推薦31 推薦33 推薦35 推薦37視頻文章20視頻文章30視頻文章40視頻文章50視頻文章60 視頻文章70視頻文章80視頻文章90視頻文章100視頻文章120視頻文章140 視頻2關鍵字專題關鍵字專題tag2tag3文章專題文章專題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專題3
問答文章1 問答文章501 問答文章1001 問答文章1501 問答文章2001 問答文章2501 問答文章3001 問答文章3501 問答文章4001 問答文章4501 問答文章5001 問答文章5501 問答文章6001 問答文章6501 問答文章7001 問答文章7501 問答文章8001 問答文章8501 問答文章9001 問答文章9501
當前位置: 首頁 - 正文

健脾祛濕的中醫養生

來源:懂視網 責編:小OO 時間:2024-03-17 10:01:44
文檔

健脾祛濕的中醫養生

養脾胃祛濕氣好的方法:1. 飲食調理:多吃補益脾胃、祛濕氣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或肥厚甘膩的食物。2. 藥物調理:選擇益氣健脾、利水滲濕的中藥,搭配嚴格遵循醫囑,有效改善身體情況。3. 針灸調理:針刺或艾灸特定穴位,如脾俞、足三里等,有效調理脾胃去除濕氣。
推薦度:
導讀養脾胃祛濕氣好的方法:1. 飲食調理:多吃補益脾胃、祛濕氣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或肥厚甘膩的食物。2. 藥物調理:選擇益氣健脾、利水滲濕的中藥,搭配嚴格遵循醫囑,有效改善身體情況。3. 針灸調理:針刺或艾灸特定穴位,如脾俞、足三里等,有效調理脾胃去除濕氣。

養脾胃祛濕氣好的方法:

1. 飲食調理:多吃補益脾胃、祛濕氣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或肥厚甘膩的食物。

2. 藥物調理:選擇益氣健脾、利水滲濕的中藥,搭配嚴格遵循醫囑,有效改善身體情況。

3. 針灸調理:針刺或艾灸特定穴位,如脾俞、足三里等,有效調理脾胃去除濕氣。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體內的濕氣比較重,養生健脾祛濕防濕是非常重要的,該怎樣健脾祛濕呢?

健脾祛濕應與飲食調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藥物調理相結合。適合個人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我們應該有一個合理的飲食,清淡和營養的飲食。我們應該保證蛋白質、主食、蔬菜和水果的攝入。我們可以適當吃薏米、芡實等補脾祛濕的食物。避免冷熱食物的刺激。在生活習慣方面,不要過度勞累,合理安排作息,戒煙戒酒,改善生活環境,盡量避免長時間呆在潮濕的室內環境中。在藥物調理方面,脾虛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如六君子丸、參靈白術散、香沙六君丸等藥,以健脾除濕(通過補脾排濕)。

也可以選擇艾灸理療,艾灸在醫生的指導下足三里、中脘、神闕、氣海、觀元、隱靈泉等穴。需要注意的是,用藥和艾灸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得擅自使用藥物或進行艾灸手術。中醫認為,脾負責操作,任何代謝物的清除都要靠脾氣的力量。脾氣不好會使臟東西留在體內。什么是土?可能是多余的脂肪,也可能是不正常的分泌物,排泄。不少胖子陽虛“濕重”不少胖子看似強壯,實則是寒虛。特別是腹部肥胖、游泳圈越來越大的人,更不能忽視自己身體的寒冷。

如果你觸摸一個胖子,他們的皮膚通常是涼爽的。正是因為他們的身體本身就知道陽氣不足,本能地增加脂肪,起到保溫的作用。就像過去沒有冰箱的時候,人們在夏天賣冰棒的時候會用被子蓋住冰棒,這是為了防止散熱。脂肪對身體也起著這種作用,所以有“胖子多陽虛,瘦子多陰虛”的說法,往往越胖越空,越空越胖,形成惡性循環。胖人減肥的正確方法是熱身和降溫,“暖”是增加脂肪代謝能力,“涼”是指那些不應該儲存在體內的脂肪。很多孩子,很乖,又愛睡覺,這很可能是被濕氣困住了。

之所以這些孩子又濕又重,首先可能是孩子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強健,父母可能在后天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傷了他的脾氣。脾氣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和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這種能力下降,營養物質就不能同時被吸收,渣滓就不能排出,就會在體內變濕。有了這些廢物,身體自然會感到疲勞,所以很容易在年輕的時候犯困。受潮的典型癥狀是你的身體一直感到疲勞,但這種疲勞并不是由任何疼痛引起的。如果疼痛,可能是因為你有血虛的問題。

體內的濕氣比較重,養生健脾祛濕防濕是非常重要的,該怎樣健脾祛濕呢?

健脾祛濕應與飲食調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藥物調理相結合。適合個人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我們應該有一個合理的飲食,清淡和營養的飲食。我們應該保證蛋白質、主食、蔬菜和水果的攝入。我們可以適當吃薏米、芡實等補脾祛濕的食物。避免冷熱食物的刺激。在生活習慣方面,不要過度勞累,合理安排作息,戒煙戒酒,改善生活環境,盡量避免長時間呆在潮濕的室內環境中。在藥物調理方面,脾虛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如六君子丸、參靈白術散、香沙六君丸等藥,以健脾除濕(通過補脾排濕)。

也可以選擇艾灸理療,艾灸在醫生的指導下足三里、中脘、神闕、氣海、觀元、隱靈泉等穴。需要注意的是,用藥和艾灸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得擅自使用藥物或進行艾灸手術。中醫認為,脾負責操作,任何代謝物的清除都要靠脾氣的力量。脾氣不好會使臟東西留在體內。什么是土?可能是多余的脂肪,也可能是不正常的分泌物,排泄。不少胖子陽虛“濕重”不少胖子看似強壯,實則是寒虛。特別是腹部肥胖、游泳圈越來越大的人,更不能忽視自己身體的寒冷。

如果你觸摸一個胖子,他們的皮膚通常是涼爽的。正是因為他們的身體本身就知道陽氣不足,本能地增加脂肪,起到保溫的作用。就像過去沒有冰箱的時候,人們在夏天賣冰棒的時候會用被子蓋住冰棒,這是為了防止散熱。脂肪對身體也起著這種作用,所以有“胖子多陽虛,瘦子多陰虛”的說法,往往越胖越空,越空越胖,形成惡性循環。胖人減肥的正確方法是熱身和降溫,“暖”是增加脂肪代謝能力,“涼”是指那些不應該儲存在體內的脂肪。很多孩子,很乖,又愛睡覺,這很可能是被濕氣困住了。

之所以這些孩子又濕又重,首先可能是孩子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強健,父母可能在后天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傷了他的脾氣。脾氣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和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這種能力下降,營養物質就不能同時被吸收,渣滓就不能排出,就會在體內變濕。有了這些廢物,身體自然會感到疲勞,所以很容易在年輕的時候犯困。受潮的典型癥狀是你的身體一直感到疲勞,但這種疲勞并不是由任何疼痛引起的。如果疼痛,可能是因為你有血虛的問題。

中醫祛除體內濕氣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去濕氣的方法有食療法、拔罐、艾灸。
1、食療法:
薏米可以消除水腫等癥狀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健脾祛濕、舒筋除痹,還有就是可以清熱排膿。如果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后食用,不僅可以有效的祛除濕氣,還能起到利尿的效果。
2、拔罐:
拔罐是中醫傳統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能夠祛濕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而因此也可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3、艾灸:
艾灸是通過艾葉來進行的,艾葉味苦性辛溫,它是中醫藥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藥物之一,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的作用,艾灸能夠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及養生保健,對祛除濕邪很有療效。
體內濕氣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正常情況下,人體對于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中醫祛除體內濕氣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去濕氣的方法有食療法、拔罐、艾灸。
1、食療法:
薏米可以消除水腫等癥狀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健脾祛濕、舒筋除痹,還有就是可以清熱排膿。如果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后食用,不僅可以有效的祛除濕氣,還能起到利尿的效果。
2、拔罐:
拔罐是中醫傳統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能夠祛濕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而因此也可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3、艾灸:
艾灸是通過艾葉來進行的,艾葉味苦性辛溫,它是中醫藥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藥物之一,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的作用,艾灸能夠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及養生保健,對祛除濕邪很有療效。
體內濕氣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正常情況下,人體對于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脾虛不僅會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而且還可能會導致濕氣過重,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合理飲茶能夠改善脾虛的狀況。下面分享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1

1、四君子茶

食材: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

做法: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放入鍋中,加水煎服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益氣、促進消化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脾胃氣虛癥。另外,對中樞神經、心腦血管和內分泌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2、赤小豆薏仁茶

食材:赤小豆、薏仁、少許紅糖

做法:薏仁洗凈后,文火炒熟驅寒,與提前煮熟的赤小豆放入養生壺中,加適量清水繼續煮10分鐘,加入少許紅糖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養胃、利水排濕、利尿消腫的功效,可用于緩解濕氣過重所引起的脾胃虛弱癥。

3、陳皮大棗生姜紅茶

食材:陳皮、大棗、生姜、紅茶

做法:陳皮、大棗洗凈,與切成絲的生姜一起放入養生壺中,加入少許紅茶,加水燉煮十五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祛濕、散寒暖胃、補血益氣、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改善寒濕所致的脾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癥。

健脾祛濕的中藥方子

1、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出自《醫學正傳》,方子由人參 9克、白術 9克、茯苓 9克、炙甘草 6克、陳皮 3克、半夏 4.5克組成,可以加入大棗和生姜一起煎服,有健脾補氣、祛濕化痰的功效,對于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脾胃虛弱的人群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2、苓桂術甘湯

苓桂術甘湯是出自《金匱要略》的中藥方劑,由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術、甘草(炙)各6g組成,有溫陽化飲、健脾利水的功效。其中茯苓和白術是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桂枝也有溫陽健脾的作用。對于痰多咳嗽、陽氣不足濕氣淤積等癥狀有很好的效果。

3、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出自《傷寒論》,方中有半夏 9克;黃芩 6克;干姜 6克;人參 6克;炙甘草 6克;黃連 3克;大棗 4枚,其中半夏辛溫,散結除痞,干姜散寒,又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補益脾虛,是和中健脾、溫陽祛濕的好方子。

4、升陽除 濕湯

升陽除濕湯出自《蘭室秘藏》下卷,由蒼術3克 柴胡 羌活 防風 升麻 神曲 澤瀉 豬苓各1.5克 炙甘草 陳皮 麥蘗面各0.9克組成,適宜脾虛濕盛的人群服用,對于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癥狀有很好的改善。若是畏寒者,可加入生姜和大棗。

5、蕁麻疹湯

蕁麻疹湯最初實際上是一方治療蕁麻疹的偏方,由蒼術5克,白術30克,茯苓15克,荊芥15克,丹皮15克,防風9克,白蒺藜12克,僵蟲10克,川芎9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龍骨15克組成。其中茯苓、白術健脾益氣,川芎防風祛風止痛,所以有健脾益氣、祛風濕的功效。

6、羌活勝濕湯

羌活勝濕湯出自《內外傷辨》,屬于祛濕方,由羌活 3克;獨活 3克;藁本 1.5克;防風 1.5克;甘草 1.5克(炙);川芎 1.5克;蔓荊子 0.9克 組成。其中羌活、獨活、防風能祛風濕、利關節,川芎能活血、祛風止痛,蔓荊子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幾種藥材合用有很好的的祛風利濕的作用。對于有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7、健脾祛濕湯

健脾祛濕湯就屬于比較現代的中藥方劑,由白術15克,茯苓15克,山藥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殼15克,黃柏15克,芡實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組成,用水煎服,有健脾和胃、清熱祛濕的功效。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2

8款冬季健脾祛濕養生茶

1、生姜紅茶

氣溫下降,常易引起胃痛發作,尤其是胃寒者。這時喝杯生姜紅茶暖暖胃就很好。生姜含多種活性成分,具有解毒、消炎、祛濕活血、養胃暖胃、止嘔、消除體內垃圾等作用。姜茶可能喝一次即驅走輕微的感冒,癥狀較重者一連三天每日喝一次,就不再流鼻水、咳嗽、發燒、喉嚨痛、頭痛;容易患感冒者也可以每三天喝一次以起預防之效。

做法:紅茶5克,生姜粉2克,紅糖適量。把紅茶和姜粉一起放入杯中,用90℃以上水沖泡;等稍溫后放入紅糖即可飲用。

2、茉莉花茶

茉莉味辛甘、性溫,能幫助胃的消化吸收,緩和胃痛,對腹瀉、腹痛有很好的療效。故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護茶”之稱,有安神定志的效果,可以讓人心情舒暢,從而鎮定、舒緩緊張情緒。

做法:用茶匙從密封罐中取出適量的茉莉花茶倒入玻璃杯中。沖泡茉莉花茶時采用自上而下的沖入沸水,這樣讓茉莉花茶茶葉翻滾,茶香花香四溢。

3、紅棗桂圓枸杞茶

枸杞、紅棗、桂圓都是補血補氣的.佳品。枸杞可以護肝補腎、明目、潤肺、抗衰老。煮桂圓紅棗茶的時候加一點枸杞,能增加香甜味又紅糖味甘性溫,中醫認為紅糖有健脾暖胃、活血化瘀的功效。適量的紅糖水能舒緩經痛。

做法:將桂圓去除外殼以及果核,紅棗去除果核;然后將桂圓、枸杞、紅棗以及白砂糖一起放入杯子之中,加入開水進行沖泡,十分鐘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4、姜蘇茶

姜蘇茶具有很好的驅散風寒的作用,并且對于胃部有很好的調養功效。如果在冬天出現風寒感冒或者是胃痛胃脹的情況,那么服用一些姜蘇茶能夠很好的令身體恢復健康。

做法:將生姜切成細絲,蘇葉清洗干凈;將準備好的材料一起放入杯子之中,用開水沖泡十分鐘左右,然后每天喝兩劑,當作茶來喝。

5、牛奶紅茶

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紅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產物能夠促進人體消化,經常飲用加糖、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但紅茶不宜放涼飲用,會影響養胃和暖胃效果,還可能因為放置時間過長而降低營養含量。

做法:紅茶3克,牛奶100克,食鹽2克。將紅茶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鐘。紅茶葉過濾掉,另以一只鍋煮牛奶。將牛奶煮沸后加入茶汁,加入食鹽攬拌。每天早上喝一次,可有效地補充氣血,強身健體。

6、大麥茶

大麥茶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熱,化谷食之功,有利于食物消化,還能益顏色、寶五臟,和大麥的花語“消化酵母”無比匹配。冬季養生適宜多喝大麥茶。

做法:水2升左右,煮沸,放入一包大麥茶,再煮5-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不愿意煮的朋友可以用開水直接泡,泡15分鐘就可以喝了。煮的比較香。在辦公室可以用泡的。

7、普洱茶

普洱茶既有綠茶的養生之用又具紅茶的暖胃之功,且普洱茶含的茶堿非常少,不易造成飲后失眠。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平和的普洱茶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進入人體腸胃形成的膜附著在胃的表層,對胃產生有益的保護層,長期的飲用普洱茶后可以起到護胃、養胃的作用。

做法:將普洱茶葉置入濾杯中,約10克(鋪滿杯底,略高)。將才煮開的沸水注入濾杯中,蓋末茶葉。片刻,拿出濾杯,棄去第一道茶水。再次注入沸水,蓋末茶葉,蓋上杯蓋,靜置20秒左右。打開杯蓋倒置,取出濾杯,稍稍滴去茶汁,置于杯蓋內。

8、桂花茶

脾胃虛寒的人,很可能在寒冷的冬季反復出現胃脹胃痛等毛病,喝點桂花茶可以暖胃。古人認為桂花為百藥之長,可以“散冷氣”。桂花性溫味辛,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可以化痰散瘀,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

做法:將干燥的桂花和茶葉按照1比2的比例放入杯子中,然后用開水沖泡六分鐘,這也就可以直接服用了,最好能夠每天早晚服用一杯。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3

哪幾種食物不宜與茶葉同吃

1、茶和白糖

茶葉味苦性寒,人們飲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葉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強消化機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涼之性,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如茶中加糖,就會抑制這種功能。但古籍中也有茶葉配白糖療疾的偏方,作為食療可以,若平時飲茶則不宜配糖。

2、茶與雞蛋

茶水煮雞蛋,茶的濃度很高,濃茶中含有較多的單寧酸,單寧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

雞蛋為高蛋白食物,所以不宜用茶水煮雞蛋食用。

3、茶與酒

不少人酒后都愛飲茶,想達到潤燥解酒、消積化食、通調水道的功效,但這對腎臟是不利的。

因為酒后飲茶,茶堿產生利尿作用,這時酒精轉化的乙醛尚未完全分解,即因茶堿的利尿作用而進入腎臟,乙醛對腎臟有較大的刺激性,從而易對腎臟功能造成損害。于是腎寒、陽痿、小便頻濁,*墜痛等癥狀接通而至。

4、茶與羊肉

雖然時常吃一些羊肉對身體大有稗益,但在吃羊肉喝茶時,羊肉中豐富的蛋白質能同茶葉中的鞣酸“聯姻”,生成一種叫探酸蛋白質的物質。這種物質對腸道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里的水分減少,容易發生便秘。

所以,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吃完羊肉后也不宜馬上喝茶,應等2—3小時再飲茶。

5、茶與藥

茶葉中的鞣酸可與某些藥物(如硫酸亞鐵片、構檬酸鐵銨、黃連素等)起化學反應而產生沉淀,影響藥物吸收。

如果用茶水服用鎮靜藥(安定等),則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堿等興奮劑就會使藥物的鎮靜作用抵消或減弱。

因為藥物種類很多,不容易掌握,所以一律用溫水送服,有益無害。

6、吃狗肉后忌喝茶

狗肉中富含蛋白質,而茶葉中鞣酸較多,如食狗肉后立即飲茶,會使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為鞣酸蛋白。這種物質有收斂作用,能減弱腸蠕動,產生便秘,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滯腸內被動吸收,而不利于健康,所以,吃狗肉后忌喝茶。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脾虛不僅會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而且還可能會導致濕氣過重,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合理飲茶能夠改善脾虛的狀況。下面分享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1

1、四君子茶

食材: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

做法: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放入鍋中,加水煎服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益氣、促進消化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脾胃氣虛癥。另外,對中樞神經、心腦血管和內分泌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2、赤小豆薏仁茶

食材:赤小豆、薏仁、少許紅糖

做法:薏仁洗凈后,文火炒熟驅寒,與提前煮熟的赤小豆放入養生壺中,加適量清水繼續煮10分鐘,加入少許紅糖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養胃、利水排濕、利尿消腫的功效,可用于緩解濕氣過重所引起的脾胃虛弱癥。

3、陳皮大棗生姜紅茶

食材:陳皮、大棗、生姜、紅茶

做法:陳皮、大棗洗凈,與切成絲的生姜一起放入養生壺中,加入少許紅茶,加水燉煮十五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祛濕、散寒暖胃、補血益氣、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改善寒濕所致的脾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癥。

健脾祛濕的中藥方子

1、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出自《醫學正傳》,方子由人參 9克、白術 9克、茯苓 9克、炙甘草 6克、陳皮 3克、半夏 4.5克組成,可以加入大棗和生姜一起煎服,有健脾補氣、祛濕化痰的功效,對于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脾胃虛弱的人群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2、苓桂術甘湯

苓桂術甘湯是出自《金匱要略》的中藥方劑,由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術、甘草(炙)各6g組成,有溫陽化飲、健脾利水的功效。其中茯苓和白術是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桂枝也有溫陽健脾的作用。對于痰多咳嗽、陽氣不足濕氣淤積等癥狀有很好的效果。

3、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出自《傷寒論》,方中有半夏 9克;黃芩 6克;干姜 6克;人參 6克;炙甘草 6克;黃連 3克;大棗 4枚,其中半夏辛溫,散結除痞,干姜散寒,又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補益脾虛,是和中健脾、溫陽祛濕的好方子。

4、升陽除 濕湯

升陽除濕湯出自《蘭室秘藏》下卷,由蒼術3克 柴胡 羌活 防風 升麻 神曲 澤瀉 豬苓各1.5克 炙甘草 陳皮 麥蘗面各0.9克組成,適宜脾虛濕盛的人群服用,對于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癥狀有很好的改善。若是畏寒者,可加入生姜和大棗。

5、蕁麻疹湯

蕁麻疹湯最初實際上是一方治療蕁麻疹的偏方,由蒼術5克,白術30克,茯苓15克,荊芥15克,丹皮15克,防風9克,白蒺藜12克,僵蟲10克,川芎9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龍骨15克組成。其中茯苓、白術健脾益氣,川芎防風祛風止痛,所以有健脾益氣、祛風濕的功效。

6、羌活勝濕湯

羌活勝濕湯出自《內外傷辨》,屬于祛濕方,由羌活 3克;獨活 3克;藁本 1.5克;防風 1.5克;甘草 1.5克(炙);川芎 1.5克;蔓荊子 0.9克 組成。其中羌活、獨活、防風能祛風濕、利關節,川芎能活血、祛風止痛,蔓荊子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幾種藥材合用有很好的的祛風利濕的作用。對于有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7、健脾祛濕湯

健脾祛濕湯就屬于比較現代的中藥方劑,由白術15克,茯苓15克,山藥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殼15克,黃柏15克,芡實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組成,用水煎服,有健脾和胃、清熱祛濕的功效。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2

8款冬季健脾祛濕養生茶

1、生姜紅茶

氣溫下降,常易引起胃痛發作,尤其是胃寒者。這時喝杯生姜紅茶暖暖胃就很好。生姜含多種活性成分,具有解毒、消炎、祛濕活血、養胃暖胃、止嘔、消除體內垃圾等作用。姜茶可能喝一次即驅走輕微的感冒,癥狀較重者一連三天每日喝一次,就不再流鼻水、咳嗽、發燒、喉嚨痛、頭痛;容易患感冒者也可以每三天喝一次以起預防之效。

做法:紅茶5克,生姜粉2克,紅糖適量。把紅茶和姜粉一起放入杯中,用90℃以上水沖泡;等稍溫后放入紅糖即可飲用。

2、茉莉花茶

茉莉味辛甘、性溫,能幫助胃的消化吸收,緩和胃痛,對腹瀉、腹痛有很好的療效。故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護茶”之稱,有安神定志的效果,可以讓人心情舒暢,從而鎮定、舒緩緊張情緒。

做法:用茶匙從密封罐中取出適量的茉莉花茶倒入玻璃杯中。沖泡茉莉花茶時采用自上而下的沖入沸水,這樣讓茉莉花茶茶葉翻滾,茶香花香四溢。

3、紅棗桂圓枸杞茶

枸杞、紅棗、桂圓都是補血補氣的.佳品。枸杞可以護肝補腎、明目、潤肺、抗衰老。煮桂圓紅棗茶的時候加一點枸杞,能增加香甜味又紅糖味甘性溫,中醫認為紅糖有健脾暖胃、活血化瘀的功效。適量的紅糖水能舒緩經痛。

做法:將桂圓去除外殼以及果核,紅棗去除果核;然后將桂圓、枸杞、紅棗以及白砂糖一起放入杯子之中,加入開水進行沖泡,十分鐘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4、姜蘇茶

姜蘇茶具有很好的驅散風寒的作用,并且對于胃部有很好的調養功效。如果在冬天出現風寒感冒或者是胃痛胃脹的情況,那么服用一些姜蘇茶能夠很好的令身體恢復健康。

做法:將生姜切成細絲,蘇葉清洗干凈;將準備好的材料一起放入杯子之中,用開水沖泡十分鐘左右,然后每天喝兩劑,當作茶來喝。

5、牛奶紅茶

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紅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產物能夠促進人體消化,經常飲用加糖、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但紅茶不宜放涼飲用,會影響養胃和暖胃效果,還可能因為放置時間過長而降低營養含量。

做法:紅茶3克,牛奶100克,食鹽2克。將紅茶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鐘。紅茶葉過濾掉,另以一只鍋煮牛奶。將牛奶煮沸后加入茶汁,加入食鹽攬拌。每天早上喝一次,可有效地補充氣血,強身健體。

6、大麥茶

大麥茶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熱,化谷食之功,有利于食物消化,還能益顏色、寶五臟,和大麥的花語“消化酵母”無比匹配。冬季養生適宜多喝大麥茶。

做法:水2升左右,煮沸,放入一包大麥茶,再煮5-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不愿意煮的朋友可以用開水直接泡,泡15分鐘就可以喝了。煮的比較香。在辦公室可以用泡的。

7、普洱茶

普洱茶既有綠茶的養生之用又具紅茶的暖胃之功,且普洱茶含的茶堿非常少,不易造成飲后失眠。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平和的普洱茶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進入人體腸胃形成的膜附著在胃的表層,對胃產生有益的保護層,長期的飲用普洱茶后可以起到護胃、養胃的作用。

做法:將普洱茶葉置入濾杯中,約10克(鋪滿杯底,略高)。將才煮開的沸水注入濾杯中,蓋末茶葉。片刻,拿出濾杯,棄去第一道茶水。再次注入沸水,蓋末茶葉,蓋上杯蓋,靜置20秒左右。打開杯蓋倒置,取出濾杯,稍稍滴去茶汁,置于杯蓋內。

8、桂花茶

脾胃虛寒的人,很可能在寒冷的冬季反復出現胃脹胃痛等毛病,喝點桂花茶可以暖胃。古人認為桂花為百藥之長,可以“散冷氣”。桂花性溫味辛,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可以化痰散瘀,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

做法:將干燥的桂花和茶葉按照1比2的比例放入杯子中,然后用開水沖泡六分鐘,這也就可以直接服用了,最好能夠每天早晚服用一杯。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3

哪幾種食物不宜與茶葉同吃

1、茶和白糖

茶葉味苦性寒,人們飲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葉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強消化機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涼之性,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如茶中加糖,就會抑制這種功能。但古籍中也有茶葉配白糖療疾的偏方,作為食療可以,若平時飲茶則不宜配糖。

2、茶與雞蛋

茶水煮雞蛋,茶的濃度很高,濃茶中含有較多的單寧酸,單寧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

雞蛋為高蛋白食物,所以不宜用茶水煮雞蛋食用。

3、茶與酒

不少人酒后都愛飲茶,想達到潤燥解酒、消積化食、通調水道的功效,但這對腎臟是不利的。

因為酒后飲茶,茶堿產生利尿作用,這時酒精轉化的乙醛尚未完全分解,即因茶堿的利尿作用而進入腎臟,乙醛對腎臟有較大的刺激性,從而易對腎臟功能造成損害。于是腎寒、陽痿、小便頻濁,*墜痛等癥狀接通而至。

4、茶與羊肉

雖然時常吃一些羊肉對身體大有稗益,但在吃羊肉喝茶時,羊肉中豐富的蛋白質能同茶葉中的鞣酸“聯姻”,生成一種叫探酸蛋白質的物質。這種物質對腸道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里的水分減少,容易發生便秘。

所以,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吃完羊肉后也不宜馬上喝茶,應等2—3小時再飲茶。

5、茶與藥

茶葉中的鞣酸可與某些藥物(如硫酸亞鐵片、構檬酸鐵銨、黃連素等)起化學反應而產生沉淀,影響藥物吸收。

如果用茶水服用鎮靜藥(安定等),則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堿等興奮劑就會使藥物的鎮靜作用抵消或減弱。

因為藥物種類很多,不容易掌握,所以一律用溫水送服,有益無害。

6、吃狗肉后忌喝茶

狗肉中富含蛋白質,而茶葉中鞣酸較多,如食狗肉后立即飲茶,會使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為鞣酸蛋白。這種物質有收斂作用,能減弱腸蠕動,產生便秘,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滯腸內被動吸收,而不利于健康,所以,吃狗肉后忌喝茶。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脾虛不僅會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而且還可能會導致濕氣過重,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合理飲茶能夠改善脾虛的狀況。下面分享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1

1、四君子茶

食材: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

做法:黨參、白術、茯苓、炙甘草放入鍋中,加水煎服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益氣、促進消化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脾胃氣虛癥。另外,對中樞神經、心腦血管和內分泌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2、赤小豆薏仁茶

食材:赤小豆、薏仁、少許紅糖

做法:薏仁洗凈后,文火炒熟驅寒,與提前煮熟的赤小豆放入養生壺中,加適量清水繼續煮10分鐘,加入少許紅糖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養胃、利水排濕、利尿消腫的功效,可用于緩解濕氣過重所引起的脾胃虛弱癥。

3、陳皮大棗生姜紅茶

食材:陳皮、大棗、生姜、紅茶

做法:陳皮、大棗洗凈,與切成絲的生姜一起放入養生壺中,加入少許紅茶,加水燉煮十五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具有健脾祛濕、散寒暖胃、補血益氣、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改善寒濕所致的脾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癥。

健脾祛濕的中藥方子

1、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出自《醫學正傳》,方子由人參 9克、白術 9克、茯苓 9克、炙甘草 6克、陳皮 3克、半夏 4.5克組成,可以加入大棗和生姜一起煎服,有健脾補氣、祛濕化痰的功效,對于慢性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脾胃虛弱的人群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2、苓桂術甘湯

苓桂術甘湯是出自《金匱要略》的中藥方劑,由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術、甘草(炙)各6g組成,有溫陽化飲、健脾利水的功效。其中茯苓和白術是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桂枝也有溫陽健脾的作用。對于痰多咳嗽、陽氣不足濕氣淤積等癥狀有很好的效果。

3、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出自《傷寒論》,方中有半夏 9克;黃芩 6克;干姜 6克;人參 6克;炙甘草 6克;黃連 3克;大棗 4枚,其中半夏辛溫,散結除痞,干姜散寒,又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補益脾虛,是和中健脾、溫陽祛濕的好方子。

4、升陽除 濕湯

升陽除濕湯出自《蘭室秘藏》下卷,由蒼術3克 柴胡 羌活 防風 升麻 神曲 澤瀉 豬苓各1.5克 炙甘草 陳皮 麥蘗面各0.9克組成,適宜脾虛濕盛的人群服用,對于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癥狀有很好的改善。若是畏寒者,可加入生姜和大棗。

5、蕁麻疹湯

蕁麻疹湯最初實際上是一方治療蕁麻疹的偏方,由蒼術5克,白術30克,茯苓15克,荊芥15克,丹皮15克,防風9克,白蒺藜12克,僵蟲10克,川芎9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龍骨15克組成。其中茯苓、白術健脾益氣,川芎防風祛風止痛,所以有健脾益氣、祛風濕的功效。

6、羌活勝濕湯

羌活勝濕湯出自《內外傷辨》,屬于祛濕方,由羌活 3克;獨活 3克;藁本 1.5克;防風 1.5克;甘草 1.5克(炙);川芎 1.5克;蔓荊子 0.9克 組成。其中羌活、獨活、防風能祛風濕、利關節,川芎能活血、祛風止痛,蔓荊子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幾種藥材合用有很好的的祛風利濕的作用。對于有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7、健脾祛濕湯

健脾祛濕湯就屬于比較現代的中藥方劑,由白術15克,茯苓15克,山藥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殼15克,黃柏15克,芡實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組成,用水煎服,有健脾和胃、清熱祛濕的功效。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2

8款冬季健脾祛濕養生茶

1、生姜紅茶

氣溫下降,常易引起胃痛發作,尤其是胃寒者。這時喝杯生姜紅茶暖暖胃就很好。生姜含多種活性成分,具有解毒、消炎、祛濕活血、養胃暖胃、止嘔、消除體內垃圾等作用。姜茶可能喝一次即驅走輕微的感冒,癥狀較重者一連三天每日喝一次,就不再流鼻水、咳嗽、發燒、喉嚨痛、頭痛;容易患感冒者也可以每三天喝一次以起預防之效。

做法:紅茶5克,生姜粉2克,紅糖適量。把紅茶和姜粉一起放入杯中,用90℃以上水沖泡;等稍溫后放入紅糖即可飲用。

2、茉莉花茶

茉莉味辛甘、性溫,能幫助胃的消化吸收,緩和胃痛,對腹瀉、腹痛有很好的療效。故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護茶”之稱,有安神定志的效果,可以讓人心情舒暢,從而鎮定、舒緩緊張情緒。

做法:用茶匙從密封罐中取出適量的茉莉花茶倒入玻璃杯中。沖泡茉莉花茶時采用自上而下的沖入沸水,這樣讓茉莉花茶茶葉翻滾,茶香花香四溢。

3、紅棗桂圓枸杞茶

枸杞、紅棗、桂圓都是補血補氣的.佳品。枸杞可以護肝補腎、明目、潤肺、抗衰老。煮桂圓紅棗茶的時候加一點枸杞,能增加香甜味又紅糖味甘性溫,中醫認為紅糖有健脾暖胃、活血化瘀的功效。適量的紅糖水能舒緩經痛。

做法:將桂圓去除外殼以及果核,紅棗去除果核;然后將桂圓、枸杞、紅棗以及白砂糖一起放入杯子之中,加入開水進行沖泡,十分鐘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4、姜蘇茶

姜蘇茶具有很好的驅散風寒的作用,并且對于胃部有很好的調養功效。如果在冬天出現風寒感冒或者是胃痛胃脹的情況,那么服用一些姜蘇茶能夠很好的令身體恢復健康。

做法:將生姜切成細絲,蘇葉清洗干凈;將準備好的材料一起放入杯子之中,用開水沖泡十分鐘左右,然后每天喝兩劑,當作茶來喝。

5、牛奶紅茶

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紅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產物能夠促進人體消化,經常飲用加糖、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但紅茶不宜放涼飲用,會影響養胃和暖胃效果,還可能因為放置時間過長而降低營養含量。

做法:紅茶3克,牛奶100克,食鹽2克。將紅茶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鐘。紅茶葉過濾掉,另以一只鍋煮牛奶。將牛奶煮沸后加入茶汁,加入食鹽攬拌。每天早上喝一次,可有效地補充氣血,強身健體。

6、大麥茶

大麥茶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熱,化谷食之功,有利于食物消化,還能益顏色、寶五臟,和大麥的花語“消化酵母”無比匹配。冬季養生適宜多喝大麥茶。

做法:水2升左右,煮沸,放入一包大麥茶,再煮5-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不愿意煮的朋友可以用開水直接泡,泡15分鐘就可以喝了。煮的比較香。在辦公室可以用泡的。

7、普洱茶

普洱茶既有綠茶的養生之用又具紅茶的暖胃之功,且普洱茶含的茶堿非常少,不易造成飲后失眠。在適宜的濃度下,飲用平和的普洱茶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進入人體腸胃形成的膜附著在胃的表層,對胃產生有益的保護層,長期的飲用普洱茶后可以起到護胃、養胃的作用。

做法:將普洱茶葉置入濾杯中,約10克(鋪滿杯底,略高)。將才煮開的沸水注入濾杯中,蓋末茶葉。片刻,拿出濾杯,棄去第一道茶水。再次注入沸水,蓋末茶葉,蓋上杯蓋,靜置20秒左右。打開杯蓋倒置,取出濾杯,稍稍滴去茶汁,置于杯蓋內。

8、桂花茶

脾胃虛寒的人,很可能在寒冷的冬季反復出現胃脹胃痛等毛病,喝點桂花茶可以暖胃。古人認為桂花為百藥之長,可以“散冷氣”。桂花性溫味辛,煎湯、泡茶或浸酒內服,可以化痰散瘀,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經閉腹痛有一定療效。

做法:將干燥的桂花和茶葉按照1比2的比例放入杯子中,然后用開水沖泡六分鐘,這也就可以直接服用了,最好能夠每天早晚服用一杯。

健脾祛濕養生茶配方3

哪幾種食物不宜與茶葉同吃

1、茶和白糖

茶葉味苦性寒,人們飲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葉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強消化機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涼之性,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如茶中加糖,就會抑制這種功能。但古籍中也有茶葉配白糖療疾的偏方,作為食療可以,若平時飲茶則不宜配糖。

2、茶與雞蛋

茶水煮雞蛋,茶的濃度很高,濃茶中含有較多的單寧酸,單寧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

雞蛋為高蛋白食物,所以不宜用茶水煮雞蛋食用。

3、茶與酒

不少人酒后都愛飲茶,想達到潤燥解酒、消積化食、通調水道的功效,但這對腎臟是不利的。

因為酒后飲茶,茶堿產生利尿作用,這時酒精轉化的乙醛尚未完全分解,即因茶堿的利尿作用而進入腎臟,乙醛對腎臟有較大的刺激性,從而易對腎臟功能造成損害。于是腎寒、陽痿、小便頻濁,*墜痛等癥狀接通而至。

4、茶與羊肉

雖然時常吃一些羊肉對身體大有稗益,但在吃羊肉喝茶時,羊肉中豐富的蛋白質能同茶葉中的鞣酸“聯姻”,生成一種叫探酸蛋白質的物質。這種物質對腸道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里的水分減少,容易發生便秘。

所以,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吃完羊肉后也不宜馬上喝茶,應等2—3小時再飲茶。

5、茶與藥

茶葉中的鞣酸可與某些藥物(如硫酸亞鐵片、構檬酸鐵銨、黃連素等)起化學反應而產生沉淀,影響藥物吸收。

如果用茶水服用鎮靜藥(安定等),則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堿等興奮劑就會使藥物的鎮靜作用抵消或減弱。

因為藥物種類很多,不容易掌握,所以一律用溫水送服,有益無害。

6、吃狗肉后忌喝茶

狗肉中富含蛋白質,而茶葉中鞣酸較多,如食狗肉后立即飲茶,會使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為鞣酸蛋白。這種物質有收斂作用,能減弱腸蠕動,產生便秘,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滯腸內被動吸收,而不利于健康,所以,吃狗肉后忌喝茶。

治療健脾祛濕中藥方劑有什么

中醫 認為體內濕氣會影響脾胃運化,用 方劑 來調理效果很好。那么健脾祛濕方劑有哪些?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健脾祛濕的 中藥 吧,僅供大家參考。

  健脾祛濕的中藥方
  1、三仁湯

  組成:杏仁15g,滑石18g,通草6g,白蔻6g,竹葉6g,厚樸6g,苡仁18g,半夏10g。

  功用:宣暢氣機,清利 濕熱 。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邪在氣分。

  2、胃苓湯

  組成:五苓散3g、平胃散3g。

  功用:祛濕和胃。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

  3、防己黃芪湯

  組成:防己12g、黃芪15g、甘草6g、白術9g。

  功用:益氣祛風,健脾利水。主治衛表不固, 風水 或 風濕 。

  4、苓桂術甘湯

  組成:茯苓12g、桂枝9g、白術6g、甘草6g。

  功用:溫化痰飲,健脾利濕。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病。

  5、實脾湯

  組成:厚樸、白術、木瓜、木香、草果仁、腹皮、附子、茯苓、干姜各6g,甘草3g。

  功用:溫陽健脾,行氣利水。主治陽虛水腫。

  6、連樸飲

  組成:厚樸6g,黃連3g,菖蒲3g,半夏3g,香豉9g,枝子9g,蘆根60g。

  功用: 清熱 化濕,理氣和中。主治濕熱溫伏。

  7、五苓散

  組成:豬苓9g,澤瀉15g,白術9g,茯苓9g,桂枝6g。

  功用: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主治外有表證,內停水濕。
  健脾祛濕的 食療 調理
  去濕的食物1:薏米紅豆粥

  薏米紅豆粥是治濕邪最好的藥。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 養胃 ,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里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F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主料:薏米100克

  輔料:棗(干)25克,赤小豆50克,仙鶴草10克

  調料:白砂糖30克[1]編輯本段制作方法

  1. 將薏米、紅豆以溫水浸泡半日;

  2. 用紗布將仙鶴草包好;

  3.大棗去核浸泡;

  4. 將薏米、紅豆、仙鶴草、大棗一同放入鍋中;

  5. 加水煮成稀粥,最后撒上糖調味即可。

  去濕的食物2:素燒冬瓜

  主料:冬瓜、香菜。

  配料:蔥段、醬油、高湯(或清水)、鹽、糖。

  做法:

  1、冬瓜洗凈去皮、切小塊;冬瓜不要切的過大,兩張 麻將 牌的大小就可以,否則不容易煮熟,俗稱“費火”;

  2、鍋熱后,倒比平時 炒菜 多一點的油,放入蔥段;把冬瓜先過下油會更好吃,考慮到 健康 因素的話,那就稍微多放一點油,把冬瓜表面都裹上油;

  3、把冬瓜放入,翻炒至表面都裹上油,翻炒兩分鐘;

  4、加入高湯,沒有高湯就加入沒過材料的清水,同時加塊濃湯寶,放兩至三勺醬油,半小勺糖,煮至冬瓜綿軟,大約需要15分鐘;根據冬瓜塊大小。

  5、冬瓜變得透明時,放點鹽調味,撒上點香菜,關火出鍋,既能做湯,也能做菜!

  去濕的食物3:扁豆肉片

  眾所周知,扁豆如同薏米一樣,具有非常好的去濕氣功效的食物。常吃扁豆對去除體內濕氣是有幫助的,這款扁豆肉菜,是非常常見的家常菜,配上一點點白芝麻,味道就更香了!

  材料:扁豆,豬里脊,白芝麻。

  調料:鹽,蔥姜蒜末,料酒。

  做法:

  1、扁豆洗凈掰成小段,或者斜刀切成菱形段;蔥姜蒜分別切末備用;里脊肉洗凈切片,放入鹽,料酒,淀粉腌制一會備用。

  2、炒鍋倒入適量油燒熱,下入肉片翻炒,變色后取出。

  3、留底油,下入扁豆小火慢炒,燜熟,快熟的時候放入蔥姜末,翻炒均勻,待扁豆完全成熟后,放入肉片,加鹽調味,不斷翻炒,出鍋前放入芝麻炒均即可出鍋。

  去濕的食物4:絲瓜咸蛋麥片粥

  絲瓜咸蛋麥片粥具有 滋陰 清肺、益肝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體內濕氣重的朋友,在選擇去濕氣的食物時,不妨考慮絲瓜咸蛋麥片粥,味道不錯,去濕氣的效果也不錯!

  原料:絲瓜100克,咸蛋1個,麥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適量,蔥末、酒、鹽、味精少許。

  制法:

  (1)絲瓜洗凈刨皮切?。合痰?煮熱,剝殼切成小粒;粳米漂洗浸泡待用。

  (2)在開水鍋中放人粳米,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燒至米開花,放人麥片、絲瓜丁和咸蛋粒,熬制成粥后,加鹽、酒、味精,撒人蔥末,滴淋麻油。
  健脾祛濕吃什么食物好
  1、地瓜

  地瓜所含的纖維質松軟易 消化 ,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2、燕麥

  燕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 排毒 的作用。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它 食材 ,如蘋果、葡萄乾, 營養 又能促進排便!

  3、薏仁

  薏仁可促進體內 血液 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后,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 美白 的天然保養品。

  4、小米

  小米不含麩質,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于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適合排毒,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于美白。

  5、紅豆

  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 便秘 ,促進排尿??稍谒皩⒓t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

猜你喜歡:

1. 排毒除濕吃什么藥

2. 調理脾胃除濕的中藥方

3. 除濕健脾的中藥方劑有什么

4. 除濕泡腳最好的中藥方有什么

5. 補腎除濕的中藥方都有什么呢

治療健脾祛濕中藥方劑有什么

中醫 認為體內濕氣會影響脾胃運化,用 方劑 來調理效果很好。那么健脾祛濕方劑有哪些?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健脾祛濕的 中藥 吧,僅供大家參考。

  健脾祛濕的中藥方
  1、三仁湯

  組成:杏仁15g,滑石18g,通草6g,白蔻6g,竹葉6g,厚樸6g,苡仁18g,半夏10g。

  功用:宣暢氣機,清利 濕熱 。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邪在氣分。

  2、胃苓湯

  組成:五苓散3g、平胃散3g。

  功用:祛濕和胃。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

  3、防己黃芪湯

  組成:防己12g、黃芪15g、甘草6g、白術9g。

  功用:益氣祛風,健脾利水。主治衛表不固, 風水 或 風濕 。

  4、苓桂術甘湯

  組成:茯苓12g、桂枝9g、白術6g、甘草6g。

  功用:溫化痰飲,健脾利濕。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病。

  5、實脾湯

  組成:厚樸、白術、木瓜、木香、草果仁、腹皮、附子、茯苓、干姜各6g,甘草3g。

  功用:溫陽健脾,行氣利水。主治陽虛水腫。

  6、連樸飲

  組成:厚樸6g,黃連3g,菖蒲3g,半夏3g,香豉9g,枝子9g,蘆根60g。

  功用: 清熱 化濕,理氣和中。主治濕熱溫伏。

  7、五苓散

  組成:豬苓9g,澤瀉15g,白術9g,茯苓9g,桂枝6g。

  功用: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主治外有表證,內停水濕。
  健脾祛濕的 食療 調理
  去濕的食物1:薏米紅豆粥

  薏米紅豆粥是治濕邪最好的藥。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 養胃 ,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里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F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主料:薏米100克

  輔料:棗(干)25克,赤小豆50克,仙鶴草10克

  調料:白砂糖30克[1]編輯本段制作方法

  1. 將薏米、紅豆以溫水浸泡半日;

  2. 用紗布將仙鶴草包好;

  3.大棗去核浸泡;

  4. 將薏米、紅豆、仙鶴草、大棗一同放入鍋中;

  5. 加水煮成稀粥,最后撒上糖調味即可。

  去濕的食物2:素燒冬瓜

  主料:冬瓜、香菜。

  配料:蔥段、醬油、高湯(或清水)、鹽、糖。

  做法:

  1、冬瓜洗凈去皮、切小塊;冬瓜不要切的過大,兩張 麻將 牌的大小就可以,否則不容易煮熟,俗稱“費火”;

  2、鍋熱后,倒比平時 炒菜 多一點的油,放入蔥段;把冬瓜先過下油會更好吃,考慮到 健康 因素的話,那就稍微多放一點油,把冬瓜表面都裹上油;

  3、把冬瓜放入,翻炒至表面都裹上油,翻炒兩分鐘;

  4、加入高湯,沒有高湯就加入沒過材料的清水,同時加塊濃湯寶,放兩至三勺醬油,半小勺糖,煮至冬瓜綿軟,大約需要15分鐘;根據冬瓜塊大小。

  5、冬瓜變得透明時,放點鹽調味,撒上點香菜,關火出鍋,既能做湯,也能做菜!

  去濕的食物3:扁豆肉片

  眾所周知,扁豆如同薏米一樣,具有非常好的去濕氣功效的食物。常吃扁豆對去除體內濕氣是有幫助的,這款扁豆肉菜,是非常常見的家常菜,配上一點點白芝麻,味道就更香了!

  材料:扁豆,豬里脊,白芝麻。

  調料:鹽,蔥姜蒜末,料酒。

  做法:

  1、扁豆洗凈掰成小段,或者斜刀切成菱形段;蔥姜蒜分別切末備用;里脊肉洗凈切片,放入鹽,料酒,淀粉腌制一會備用。

  2、炒鍋倒入適量油燒熱,下入肉片翻炒,變色后取出。

  3、留底油,下入扁豆小火慢炒,燜熟,快熟的時候放入蔥姜末,翻炒均勻,待扁豆完全成熟后,放入肉片,加鹽調味,不斷翻炒,出鍋前放入芝麻炒均即可出鍋。

  去濕的食物4:絲瓜咸蛋麥片粥

  絲瓜咸蛋麥片粥具有 滋陰 清肺、益肝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體內濕氣重的朋友,在選擇去濕氣的食物時,不妨考慮絲瓜咸蛋麥片粥,味道不錯,去濕氣的效果也不錯!

  原料:絲瓜100克,咸蛋1個,麥片50克,粳米100克,麻油適量,蔥末、酒、鹽、味精少許。

  制法:

  (1)絲瓜洗凈刨皮切?。合痰?煮熱,剝殼切成小粒;粳米漂洗浸泡待用。

  (2)在開水鍋中放人粳米,大火燒開后改用小火燒至米開花,放人麥片、絲瓜丁和咸蛋粒,熬制成粥后,加鹽、酒、味精,撒人蔥末,滴淋麻油。
  健脾祛濕吃什么食物好
  1、地瓜

  地瓜所含的纖維質松軟易 消化 ,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2、燕麥

  燕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 排毒 的作用。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它 食材 ,如蘋果、葡萄乾, 營養 又能促進排便!

  3、薏仁

  薏仁可促進體內 血液 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后,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 美白 的天然保養品。

  4、小米

  小米不含麩質,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于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適合排毒,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于美白。

  5、紅豆

  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 便秘 ,促進排尿??稍谒皩⒓t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

猜你喜歡:

1. 排毒除濕吃什么藥

2. 調理脾胃除濕的中藥方

3. 除濕健脾的中藥方劑有什么

4. 除濕泡腳最好的中藥方有什么

5. 補腎除濕的中藥方都有什么呢

體內濕氣重,養生健脾祛濕防濕很重要,如何健脾祛濕?

濕邪是中醫六邪中的其中一個,具有重濁粘滯以及趨下的特性。比起其他的邪氣來講濕邪是最為頑固的,并且容易引發各種癥狀,需要長期調理才能夠有效祛濕。有的比較嚴重的患者,甚至是需要針對性的治療,才能夠祛除濕氣。

如何祛除濕氣?

1、健脾祛濕

健脾祛濕的效果是比較好的,這主要是因為脾主運化,可以運化一身的水液,因此也就能夠解決濕氣帶來的問題。如果患者的脾胃虛弱,長期受到這種情況的影響,失去的問題也就會越來越頑固,因此就可以考慮使用藥物來強健脾胃,可以選擇固定的方劑來進行調理,也可以通過單味藥物來配合食療。

2、利水祛濕

生活中濕氣過重,主要還是水液停滯的問題,所以也就可以通過利水的方法來解決濕氣的影響。利水藥物是比較多的,在生活中,常見的就有金錢草以及車前草等藥物,或者使用大劑量的黃芪也可以起到很強的利尿效果。但是這種情況患者最好先詢問醫生再進行藥物使用。

3、辛溫發汗

芳香劑藥物在中醫里面是很常見的,一般也是作為祛濕的藥物使用,通常在淋雨之后,身體感受到明顯的濕氣就可以選擇這種藥物。這主要是因為在淋雨之后,身體是處于外邪入侵的狀態,大多數邪氣是處于肌表,因此也就能使用此類藥物進行治療,通過發汗的形式來將水氣*散而出。

4、針刺治療

針刺治療本質上是無法將濕氣排出的,但是整體治療可以促進局部經絡的調節功能,這樣也就能增強臟腑的運化能力,除此之外進行針刺還能夠促進氣血運行,這樣也就能帶動身體的各項機能,將濕氣排出。

5、艾灸治療

艾灸治療對于濕氣重的患者也有很大的效果,因為艾灸治療可以起到明顯的趨勢以及溫補陽氣的作用,這樣不僅僅提高了身體的調節能力,還能夠在調節的同時去除一部分濕邪。除此之外艾灸還能提高身體素質,也就能避免濕邪再次入侵。

濕邪對身體的影響是很嚴重的,經常會讓人出現頭痛頭暈并且四肢乏力的癥狀,嚴重的時候還容易造成消化道的問題。所以對于濕邪的治療應該在早期就開始進行,避免到了晚期失血癥狀比較頑固,也就不容易治愈了。

免責聲明:此文和圖片轉載于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體內濕氣重,養生健脾祛濕防濕很重要,如何健脾祛濕?

濕邪是中醫六邪中的其中一個,具有重濁粘滯以及趨下的特性。比起其他的邪氣來講濕邪是最為頑固的,并且容易引發各種癥狀,需要長期調理才能夠有效祛濕。有的比較嚴重的患者,甚至是需要針對性的治療,才能夠祛除濕氣。

如何祛除濕氣?

1、健脾祛濕

健脾祛濕的效果是比較好的,這主要是因為脾主運化,可以運化一身的水液,因此也就能夠解決濕氣帶來的問題。如果患者的脾胃虛弱,長期受到這種情況的影響,失去的問題也就會越來越頑固,因此就可以考慮使用藥物來強健脾胃,可以選擇固定的方劑來進行調理,也可以通過單味藥物來配合食療。

2、利水祛濕

生活中濕氣過重,主要還是水液停滯的問題,所以也就可以通過利水的方法來解決濕氣的影響。利水藥物是比較多的,在生活中,常見的就有金錢草以及車前草等藥物,或者使用大劑量的黃芪也可以起到很強的利尿效果。但是這種情況患者最好先詢問醫生再進行藥物使用。

3、辛溫發汗

芳香劑藥物在中醫里面是很常見的,一般也是作為祛濕的藥物使用,通常在淋雨之后,身體感受到明顯的濕氣就可以選擇這種藥物。這主要是因為在淋雨之后,身體是處于外邪入侵的狀態,大多數邪氣是處于肌表,因此也就能使用此類藥物進行治療,通過發汗的形式來將水氣*散而出。

4、針刺治療

針刺治療本質上是無法將濕氣排出的,但是整體治療可以促進局部經絡的調節功能,這樣也就能增強臟腑的運化能力,除此之外進行針刺還能夠促進氣血運行,這樣也就能帶動身體的各項機能,將濕氣排出。

5、艾灸治療

艾灸治療對于濕氣重的患者也有很大的效果,因為艾灸治療可以起到明顯的趨勢以及溫補陽氣的作用,這樣不僅僅提高了身體的調節能力,還能夠在調節的同時去除一部分濕邪。除此之外艾灸還能提高身體素質,也就能避免濕邪再次入侵。

濕邪對身體的影響是很嚴重的,經常會讓人出現頭痛頭暈并且四肢乏力的癥狀,嚴重的時候還容易造成消化道的問題。所以對于濕邪的治療應該在早期就開始進行,避免到了晚期失血癥狀比較頑固,也就不容易治愈了。

免責聲明:此文和圖片轉載于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祛濕排毒的中藥有哪些_祛濕排毒吃什么好

夏季是不是覺得悶悶的,身上濕濕膩膩的?那有可能是你濕氣重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祛濕排毒的中藥,希望對你有用!

  14種有效祛濕排毒的中藥

  祛濕排毒中藥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濕中藥。

  祛濕排毒中藥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藥兼之,在眾多祛濕食材中它的補虛作用較強,又能補脾肺之氣,中醫認為它能健脾補氣、養胃祛濕。體內濕氣較重時,利用五指毛桃煲湯煮水飲用,有助祛濕養生!

  祛濕排毒中藥3、蒼術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術和北蒼術的根莖。芳香能化濕,味苦也能化濕,故祛濕力較強,濕濁去而脾運健,故有健脾作用。適用于脾為濕困、運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悶嘔惡、腹痛泄瀉、舌苔白膩等,常與厚樸、陳皮等同用。

  祛濕排毒中藥4、綿茵陳

綿茵陳是廣東民間十分熟悉的祛濕類中藥,在春濕夏暑時常入藥入湯,它價格十分便宜且隨處可見,但它早在《神農本草經》時就被列為上品。中醫認為它能清濕退熱、利膽去黃,尤善治三焦濕熱,以及黃疸、肝炎、小便不利、風癢瘡疥等。

  祛濕排毒中藥5、五加皮

五加皮為祛風濕類中藥,具有祛風濕、強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時它還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藥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陽痿、小便余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濕的區域,特別適合在 端午節 喝五加酒。

  祛濕排毒中藥6、白術

白術具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侗静輩R言》中記載,白術“乃扶植脾胃,散濕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藥也”。白術能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瀉等癥狀,黃疸、容易出汗、水腫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祛濕排毒中藥7、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腸經,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它清熱作用比綠豆弱,但利水祛濕作用更強,不但可以治療一般的水腫,甚至可以治療“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來熬粥或做餡。

  祛濕排毒中藥8、砂仁

砂仁昧辛,性溫,歸脾、胃、腎經。能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該品辛散溫通,氣味芬芳,其化濕醒脾,行氣溫中之效均佳,古人視其為醒脾調胃的、要藥。故凡濕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癥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濕氣滯者最為適宜。

  祛濕排毒中藥9、茅根

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濕之好材料。中醫認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胃經、小腸經,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常用于治療一些熱病,如肺熱所致煩渴、咳嗽,胃熱所致的嘔吐等;也治療一些血癥,如吐血、尿血等;同時,可治療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等。

  祛濕排毒中藥10、薏米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在濕氣較重的季節或地區,可用薏米煮湯喝。因薏米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

  祛濕排毒中藥11、燈芯花

燈芯花為利水滲濕類中藥,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顯著,且不會過分寒涼,味又甘淡,常為廣東民間入湯入粥入藥之用。

  祛濕排毒中藥12、扁豆

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扁豆中的紅細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較耐熱,只有將其加熱到100℃并持續一段時間后,才能破壞。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須炒熟才食。

  祛濕排毒中藥13、木棉花

中醫認為,木棉花味甘性涼,歸脾、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除濕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對于泄瀉痢疾、咳血吐血、瘡毒濕疹等癥頗有療效。此外,木棉皮還有清熱、利尿、活血、消腫、解毒等功效。

  祛濕排毒中藥14、芡實

首見于《神農本草經》,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具有“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濕、固腎益精的功效。吃芡實要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咽,方能起到充養身體的作用。芡實與魚頭同食,還有健腦效能,可以治療神經衰弱。

用藥需謹慎,請遵醫囑!

  去濕排毒喝什么湯好

1、黃豆肉排湯

黃豆(大豆)100克,肉排骨250克。黃豆略先浸15分鐘,肉排骨洗凈后用少許鹽腌搽半小時,然后斬開放入煲中,加入黃豆、水4至5碗,文火煲至2小時,拭豆稔即湯成。

2、白鯽魚煲湯

用油將魚兩面煎黃,用開水猛火煲湯,煮成白色乳狀。然后加砂仁3克、陳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滾三分鐘。

3、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

鯽魚1條,瘦肉4兩,姜1片,土茯苓1兩,赤小豆2兩,粉葛。瘦肉洗凈切片后飛水冷卻。土茯苓與赤小豆洗凈濾水,粉葛去皮洗凈。鯽魚去鱗,腮及內臟,洗凈后用紙吸干水分。燒熱少許油,加入姜片,放入魚,將魚身煎至兩面略帶金黃,盛起瀝油。將其他材料加魚一起放入煲中,加適量清水,煲兩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4、馬齒莧綠豆湯

鮮馬齒莧120克(干品30克),綠豆50克。馬齒莧、綠豆洗凈。一起置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豆爛后即可食用。

5、冬瓜土伏苓湯

冬瓜3斤,土伏苓袪濕湯料半包,赤小豆少許,扁豆少許,薏米少許。冬瓜去籽切塊。土伏苓湯料、赤小豆、扁豆及薏米洗凈。將所有原料放入電砂煲中,加入適量清水煲2小時即可。

6、鯉魚紅豆湯

紅豆100克、紅棗4個、陳皮1/4個、鯉魚1條(約500克)、生姜3片。將各配料洗凈待用。鯉魚宰洗凈,去臟雜,置油鑊煎至微黃,灑入少許水,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7、黃芪母雞湯

將雞斬成小塊,入開水灼去血沫,洗凈。將雞塊、火腿丁、蓮心放入陶鍋,加料酒、蔥姜和清水上大火煮開后,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

準備四個陶器或瓷器、紫砂的湯罐,將洗凈的藥材四等分放入湯罐,每罐加紅棗2粒,如有龍眼肉可放兩到三粒,然后將事先煲好的湯料撈去蔥姜,四等分裝入(裝不下可以留下以后用)湯罐,隔水蒸2-3個小時即可。

8、青紅蘿卜豬肉湯

青蘿卜一斤,紅蘿卜四兩,蜜棗四個,豬腿精肉十兩(約四百克),陳皮一小塊,清水適量。把蘿卜去皮,切角塊。豬肉原塊洗凈。陳皮浸軟,洗凈。把清水與陳皮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下全部原料,再滾起改用文火煲約三小時即可。

9、鴨梨南北杏瘦肉湯

新鮮鴨嘴梨三個,瘦肉十兩(約四百克),南北杏共一兩(約四十克),花生油,鹽各少許,清水十二碗。鴨嘴梨洗凈,去皮除心。南北杏洗凈,瘦肉原塊洗凈備用。燒滾清水,下豬肉、梨和杏仁,旺火燒至大滾,改中火以至文火,煲約二小時即成。

10、薯仔排骨湯

新鮮肉排十兩(約四百克),薯仔四個,蕃茄兩個,鹽一茶匙,清水十二碗。排骨原塊洗凈,薯仔去皮洗凈,蕃茄去皮,每個切開四份。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排骨,薯仔,旺火燒滾,改文火煲約兩個小時,加蕃茄滾幾滾即成。

  4款祛濕排毒的粥譜推薦

1、茯苓粥

取粳米100克,淘凈。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調至武火將水燒沸,水開后轉用文火熬至糜爛,然后加入鹽、生姜粒若干,攪勻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

2、冬瓜粥

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凈,帶皮切成小塊,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爛米熟成粥即成。此粥根據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時間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飲時間。

3、薏米紅豆粥

先將薏米和赤小豆先泡個幾個小時,然后放在鍋里加進去足夠的水,燒開后熄火,讓薏米和赤小豆在鍋里悶半個小時,再加火,燒開后再悶半個小時,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壓鍋的,直接泡后煮壓一會就可以。

4、參芪粥

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并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汁。藥汁熬好后,去除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藥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猜你喜歡:

1. 祛濕排毒的中藥有哪些

2. 祛濕排毒中草藥

3. 排毒祛濕的中藥有哪些

4. 排毒去濕氣的中藥有哪些

5. 祛濕排毒該吃什么藥

6. 排毒除濕吃什么藥

7. 祛濕排毒吃什么中藥

8. 祛濕排毒的水果有哪些

祛濕排毒的中藥有哪些_祛濕排毒吃什么好

夏季是不是覺得悶悶的,身上濕濕膩膩的?那有可能是你濕氣重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祛濕排毒的中藥,希望對你有用!

  14種有效祛濕排毒的中藥

  祛濕排毒中藥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腎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濕中藥。

  祛濕排毒中藥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藥兼之,在眾多祛濕食材中它的補虛作用較強,又能補脾肺之氣,中醫認為它能健脾補氣、養胃祛濕。體內濕氣較重時,利用五指毛桃煲湯煮水飲用,有助祛濕養生!

  祛濕排毒中藥3、蒼術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術和北蒼術的根莖。芳香能化濕,味苦也能化濕,故祛濕力較強,濕濁去而脾運健,故有健脾作用。適用于脾為濕困、運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悶嘔惡、腹痛泄瀉、舌苔白膩等,常與厚樸、陳皮等同用。

  祛濕排毒中藥4、綿茵陳

綿茵陳是廣東民間十分熟悉的祛濕類中藥,在春濕夏暑時常入藥入湯,它價格十分便宜且隨處可見,但它早在《神農本草經》時就被列為上品。中醫認為它能清濕退熱、利膽去黃,尤善治三焦濕熱,以及黃疸、肝炎、小便不利、風癢瘡疥等。

  祛濕排毒中藥5、五加皮

五加皮為祛風濕類中藥,具有祛風濕、強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時它還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藥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陽痿、小便余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濕的區域,特別適合在 端午節 喝五加酒。

  祛濕排毒中藥6、白術

白術具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侗静輩R言》中記載,白術“乃扶植脾胃,散濕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藥也”。白術能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瀉等癥狀,黃疸、容易出汗、水腫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祛濕排毒中藥7、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腸經,具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它清熱作用比綠豆弱,但利水祛濕作用更強,不但可以治療一般的水腫,甚至可以治療“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來熬粥或做餡。

  祛濕排毒中藥8、砂仁

砂仁昧辛,性溫,歸脾、胃、腎經。能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該品辛散溫通,氣味芬芳,其化濕醒脾,行氣溫中之效均佳,古人視其為醒脾調胃的、要藥。故凡濕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癥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濕氣滯者最為適宜。

  祛濕排毒中藥9、茅根

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濕之好材料。中醫認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胃經、小腸經,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常用于治療一些熱病,如肺熱所致煩渴、咳嗽,胃熱所致的嘔吐等;也治療一些血癥,如吐血、尿血等;同時,可治療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等。

  祛濕排毒中藥10、薏米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在濕氣較重的季節或地區,可用薏米煮湯喝。因薏米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者不宜長期服用。

  祛濕排毒中藥11、燈芯花

燈芯花為利水滲濕類中藥,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顯著,且不會過分寒涼,味又甘淡,常為廣東民間入湯入粥入藥之用。

  祛濕排毒中藥12、扁豆

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扁豆中的紅細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較耐熱,只有將其加熱到100℃并持續一段時間后,才能破壞。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須炒熟才食。

  祛濕排毒中藥13、木棉花

中醫認為,木棉花味甘性涼,歸脾、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除濕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對于泄瀉痢疾、咳血吐血、瘡毒濕疹等癥頗有療效。此外,木棉皮還有清熱、利尿、活血、消腫、解毒等功效。

  祛濕排毒中藥14、芡實

首見于《神農本草經》,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具有“補中、除暑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濕、固腎益精的功效。吃芡實要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咽,方能起到充養身體的作用。芡實與魚頭同食,還有健腦效能,可以治療神經衰弱。

用藥需謹慎,請遵醫囑!

  去濕排毒喝什么湯好

1、黃豆肉排湯

黃豆(大豆)100克,肉排骨250克。黃豆略先浸15分鐘,肉排骨洗凈后用少許鹽腌搽半小時,然后斬開放入煲中,加入黃豆、水4至5碗,文火煲至2小時,拭豆稔即湯成。

2、白鯽魚煲湯

用油將魚兩面煎黃,用開水猛火煲湯,煮成白色乳狀。然后加砂仁3克、陳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滾三分鐘。

3、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

鯽魚1條,瘦肉4兩,姜1片,土茯苓1兩,赤小豆2兩,粉葛。瘦肉洗凈切片后飛水冷卻。土茯苓與赤小豆洗凈濾水,粉葛去皮洗凈。鯽魚去鱗,腮及內臟,洗凈后用紙吸干水分。燒熱少許油,加入姜片,放入魚,將魚身煎至兩面略帶金黃,盛起瀝油。將其他材料加魚一起放入煲中,加適量清水,煲兩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4、馬齒莧綠豆湯

鮮馬齒莧120克(干品30克),綠豆50克。馬齒莧、綠豆洗凈。一起置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豆爛后即可食用。

5、冬瓜土伏苓湯

冬瓜3斤,土伏苓袪濕湯料半包,赤小豆少許,扁豆少許,薏米少許。冬瓜去籽切塊。土伏苓湯料、赤小豆、扁豆及薏米洗凈。將所有原料放入電砂煲中,加入適量清水煲2小時即可。

6、鯉魚紅豆湯

紅豆100克、紅棗4個、陳皮1/4個、鯉魚1條(約500克)、生姜3片。將各配料洗凈待用。鯉魚宰洗凈,去臟雜,置油鑊煎至微黃,灑入少許水,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7、黃芪母雞湯

將雞斬成小塊,入開水灼去血沫,洗凈。將雞塊、火腿丁、蓮心放入陶鍋,加料酒、蔥姜和清水上大火煮開后,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

準備四個陶器或瓷器、紫砂的湯罐,將洗凈的藥材四等分放入湯罐,每罐加紅棗2粒,如有龍眼肉可放兩到三粒,然后將事先煲好的湯料撈去蔥姜,四等分裝入(裝不下可以留下以后用)湯罐,隔水蒸2-3個小時即可。

8、青紅蘿卜豬肉湯

青蘿卜一斤,紅蘿卜四兩,蜜棗四個,豬腿精肉十兩(約四百克),陳皮一小塊,清水適量。把蘿卜去皮,切角塊。豬肉原塊洗凈。陳皮浸軟,洗凈。把清水與陳皮同放直身瓦煲內,旺火燒滾,下全部原料,再滾起改用文火煲約三小時即可。

9、鴨梨南北杏瘦肉湯

新鮮鴨嘴梨三個,瘦肉十兩(約四百克),南北杏共一兩(約四十克),花生油,鹽各少許,清水十二碗。鴨嘴梨洗凈,去皮除心。南北杏洗凈,瘦肉原塊洗凈備用。燒滾清水,下豬肉、梨和杏仁,旺火燒至大滾,改中火以至文火,煲約二小時即成。

10、薯仔排骨湯

新鮮肉排十兩(約四百克),薯仔四個,蕃茄兩個,鹽一茶匙,清水十二碗。排骨原塊洗凈,薯仔去皮洗凈,蕃茄去皮,每個切開四份。用直身瓦煲燒滾清水,下排骨,薯仔,旺火燒滾,改文火煲約兩個小時,加蕃茄滾幾滾即成。

  4款祛濕排毒的粥譜推薦

1、茯苓粥

取粳米100克,淘凈。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調至武火將水燒沸,水開后轉用文火熬至糜爛,然后加入鹽、生姜粒若干,攪勻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

2、冬瓜粥

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凈,帶皮切成小塊,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爛米熟成粥即成。此粥根據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時間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飲時間。

3、薏米紅豆粥

先將薏米和赤小豆先泡個幾個小時,然后放在鍋里加進去足夠的水,燒開后熄火,讓薏米和赤小豆在鍋里悶半個小時,再加火,燒開后再悶半個小時,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壓鍋的,直接泡后煮壓一會就可以。

4、參芪粥

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并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汁。藥汁熬好后,去除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藥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猜你喜歡:

1. 祛濕排毒的中藥有哪些

2. 祛濕排毒中草藥

3. 排毒祛濕的中藥有哪些

4. 排毒去濕氣的中藥有哪些

5. 祛濕排毒該吃什么藥

6. 排毒除濕吃什么藥

7. 祛濕排毒吃什么中藥

8. 祛濕排毒的水果有哪些

中醫祛除體內濕氣的方法有哪些?

排除方法
濕邪是現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癥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只要濕邪少了,一切所謂的現代病都會遠離我們,一切惡心、慢性的疾病也會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對付濕邪,祛除濕邪呢?
1、赤小豆薏仁茶或粥
將赤小豆、薏米仁、芡實、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七味食材進行調配,赤小豆、薏米仁都是祛濕消腫利尿的食材,芡實健脾固腎,馬齒莧等主要針對濕氣重引起的長痘、口干口苦進行調理。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薏米祛濕雖好,但寒性太重,直接煮來吃,會傷脾。脾是負責運化濕氣的,脾傷了,濕氣更加的揮發不出。越想祛濕,反而越濕。脾與濕氣是對“好友”,脾虛了,濕氣會加重;濕氣重,又會導致脾虛。所以要祛濕,需要同時健脾。這一點尤其重要。為什么有些人喝了紅豆薏米粥,還是有濕氣,很大地原因在于,本身濕氣已經很重,傷及到脾了,或者說本身是脾虛濕盛,建議可以先將薏米炒到略微發黃,然后與紅豆一起煮湯喝,可起到很好的健脾祛濕作用,而又不會增加寒氣。
2、運動排汗平衡荷爾蒙祛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里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3、把艾草(藥店有賣的)點燃后在關元穴烤即可。
4、早上吃三片姜
5、適當午睡
6、戒煙戒酒
7、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負責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8、避免潮濕環境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
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不要直接睡地板??諝庵兴謺陆登业匕鍧駳庵?,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中醫祛除體內濕氣的方法有哪些?

排除方法
濕邪是現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癥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只要濕邪少了,一切所謂的現代病都會遠離我們,一切惡心、慢性的疾病也會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對付濕邪,祛除濕邪呢?
1、赤小豆薏仁茶或粥
將赤小豆、薏米仁、芡實、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七味食材進行調配,赤小豆、薏米仁都是祛濕消腫利尿的食材,芡實健脾固腎,馬齒莧等主要針對濕氣重引起的長痘、口干口苦進行調理。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薏米祛濕雖好,但寒性太重,直接煮來吃,會傷脾。脾是負責運化濕氣的,脾傷了,濕氣更加的揮發不出。越想祛濕,反而越濕。脾與濕氣是對“好友”,脾虛了,濕氣會加重;濕氣重,又會導致脾虛。所以要祛濕,需要同時健脾。這一點尤其重要。為什么有些人喝了紅豆薏米粥,還是有濕氣,很大地原因在于,本身濕氣已經很重,傷及到脾了,或者說本身是脾虛濕盛,建議可以先將薏米炒到略微發黃,然后與紅豆一起煮湯喝,可起到很好的健脾祛濕作用,而又不會增加寒氣。
2、運動排汗平衡荷爾蒙祛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里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3、把艾草(藥店有賣的)點燃后在關元穴烤即可。
4、早上吃三片姜
5、適當午睡
6、戒煙戒酒
7、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負責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8、避免潮濕環境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
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不要直接睡地板??諝庵兴謺陆登业匕鍧駳庵?,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中醫祛除體內濕氣的方法有哪些?

排除方法
濕邪是現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癥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只要濕邪少了,一切所謂的現代病都會遠離我們,一切惡心、慢性的疾病也會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對付濕邪,祛除濕邪呢?
1、赤小豆薏仁茶或粥
將赤小豆、薏米仁、芡實、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等七味食材進行調配,赤小豆、薏米仁都是祛濕消腫利尿的食材,芡實健脾固腎,馬齒莧等主要針對濕氣重引起的長痘、口干口苦進行調理。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薏米祛濕雖好,但寒性太重,直接煮來吃,會傷脾。脾是負責運化濕氣的,脾傷了,濕氣更加的揮發不出。越想祛濕,反而越濕。脾與濕氣是對“好友”,脾虛了,濕氣會加重;濕氣重,又會導致脾虛。所以要祛濕,需要同時健脾。這一點尤其重要。為什么有些人喝了紅豆薏米粥,還是有濕氣,很大地原因在于,本身濕氣已經很重,傷及到脾了,或者說本身是脾虛濕盛,建議可以先將薏米炒到略微發黃,然后與紅豆一起煮湯喝,可起到很好的健脾祛濕作用,而又不會增加寒氣。
2、運動排汗平衡荷爾蒙祛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里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3、把艾草(藥店有賣的)點燃后在關元穴烤即可。
4、早上吃三片姜
5、適當午睡
6、戒煙戒酒
7、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負責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8、避免潮濕環境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下列事項:
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
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不要直接睡地板??諝庵兴謺陆登业匕鍧駳庵?,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清明時節|宜健脾化濕、疏肝理氣

清明 (4月4- 4月19日) 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剛好處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正是冷空氣與暖空氣交替之際,亦日漸趨暖。

清明時節天氣一會陽光燦爛,一會陰雨綿綿, 養生 要注重 健脾利濕。

健脾利濕詳解

健脾: 健脾,中醫名詞,指健運脾氣的一種治法。適用于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癥。

利濕: 利濕,中醫學術語。指用利水滲濕藥使濕邪從小便排出的方法。適用于水濕壅盛所致的癃閉、淋濁、水腫等證。有淡滲利濕,溫陽利濕,滋陰利濕,清濕利濕,清熱利濕,溫腎利水等法。也就是通利水道、滲泄水濕,利于體內的濕熱下泄。

健脾利濕推薦食物:白扁豆、赤小豆、薏米、鯽魚、蘋果、橙子、木瓜、無花果、鮮棗等。

此外,隨著春季陽氣的升騰,肝陽容易亢盛;同時,清明祭祀祖先,人們容易出現情緒郁滯。因此清明時節 養生 還要注重 疏肝理氣。

疏肝理氣詳解

疏肝理氣: 即疏肝,疏散肝氣郁結的治法。按中醫五行而論,肝屬木而性喜條達,主疏泄,為藏血之臟。若情志不遂,肝木失于條達,肝體失于柔和,以致肝氣橫逆、郁結,呈現種種病變。而疏肝理氣具有疏理肝臟氣機,恢復肝臟功能的作用。

肝氣郁結表現: 兩脅脹痛,胸悶不舒或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脘腹脹滿,腸鳴腹痛;婦女可見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痛經等。

疏肝理氣推薦食物:草莓、葡萄、蓮藕、胡蘿卜、茴香、陳皮、山楂、玫瑰花、麥冬、烏梅等。

這里烽哥再給大家推薦兩款 養生 藥膳:一道茶飲和一道魚湯,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酌量食用~

清明疏肝飲

茶飲食材 】 絞股藍5克,紅棗3枚,枸杞5克,茉莉花茶適量

茶飲制作 】 將以上材料一起沖泡飲用。

茶飲功效 】 絞股藍——益氣健脾、清解肝熱,可調節血糖、血壓、血脂;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枸杞——養血柔肝;茉莉花茶——健脾化濕,理氣疏肝,其香氣醇厚,是春季飲茶之上品。四味合用,達到健脾疏肝的功效。

芫荽淮山鯽魚湯

藥膳食材 】 鮮鯽魚一條,淮山30克,芫荽(香菜)、生姜、蔥、精鹽各適量。

藥膳制作 】 將鮮鯽魚刮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凈,將芫荽放入魚腹中,然后和淮山一起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用大火燒開,放入生姜、蔥、精鹽,煮至湯濃味香即可。

藥膳功效 】 芫荽又叫香菜,辛溫香竄,辟一切不正之氣,理氣醒脾開胃;淮山健脾養胃和中;鯽魚健脾利濕,和中開胃,還能活血通絡。這道魚湯,食材簡單,但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清明時節自然界陽氣升發, 養生 重點在養陽,所以除了飲食 養生 方面要注重健脾利濕、疏肝理氣之外, 運動 養生 方面還要注重多“動”忌“靜”。 不可宅在家里閉門不出,更不可長時間坐臥不起。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晨練不要太早,應在太陽升起后進行運動健身。

另外清明外出踏青,“動”宜適度,心臟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病人,千萬不要逞強登山!

清明時節|宜健脾化濕、疏肝理氣

清明 (4月4- 4月19日) 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剛好處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正是冷空氣與暖空氣交替之際,亦日漸趨暖。

清明時節天氣一會陽光燦爛,一會陰雨綿綿, 養生 要注重 健脾利濕。

健脾利濕詳解

健脾: 健脾,中醫名詞,指健運脾氣的一種治法。適用于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癥。

利濕: 利濕,中醫學術語。指用利水滲濕藥使濕邪從小便排出的方法。適用于水濕壅盛所致的癃閉、淋濁、水腫等證。有淡滲利濕,溫陽利濕,滋陰利濕,清濕利濕,清熱利濕,溫腎利水等法。也就是通利水道、滲泄水濕,利于體內的濕熱下泄。

健脾利濕推薦食物:白扁豆、赤小豆、薏米、鯽魚、蘋果、橙子、木瓜、無花果、鮮棗等。

此外,隨著春季陽氣的升騰,肝陽容易亢盛;同時,清明祭祀祖先,人們容易出現情緒郁滯。因此清明時節 養生 還要注重 疏肝理氣。

疏肝理氣詳解

疏肝理氣: 即疏肝,疏散肝氣郁結的治法。按中醫五行而論,肝屬木而性喜條達,主疏泄,為藏血之臟。若情志不遂,肝木失于條達,肝體失于柔和,以致肝氣橫逆、郁結,呈現種種病變。而疏肝理氣具有疏理肝臟氣機,恢復肝臟功能的作用。

肝氣郁結表現: 兩脅脹痛,胸悶不舒或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脘腹脹滿,腸鳴腹痛;婦女可見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痛經等。

疏肝理氣推薦食物:草莓、葡萄、蓮藕、胡蘿卜、茴香、陳皮、山楂、玫瑰花、麥冬、烏梅等。

這里烽哥再給大家推薦兩款 養生 藥膳:一道茶飲和一道魚湯,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酌量食用~

清明疏肝飲

茶飲食材 】 絞股藍5克,紅棗3枚,枸杞5克,茉莉花茶適量

茶飲制作 】 將以上材料一起沖泡飲用。

茶飲功效 】 絞股藍——益氣健脾、清解肝熱,可調節血糖、血壓、血脂;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枸杞——養血柔肝;茉莉花茶——健脾化濕,理氣疏肝,其香氣醇厚,是春季飲茶之上品。四味合用,達到健脾疏肝的功效。

芫荽淮山鯽魚湯

藥膳食材 】 鮮鯽魚一條,淮山30克,芫荽(香菜)、生姜、蔥、精鹽各適量。

藥膳制作 】 將鮮鯽魚刮去鱗、鰓,剖腹去內臟,洗凈,將芫荽放入魚腹中,然后和淮山一起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用大火燒開,放入生姜、蔥、精鹽,煮至湯濃味香即可。

藥膳功效 】 芫荽又叫香菜,辛溫香竄,辟一切不正之氣,理氣醒脾開胃;淮山健脾養胃和中;鯽魚健脾利濕,和中開胃,還能活血通絡。這道魚湯,食材簡單,但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清明時節自然界陽氣升發, 養生 重點在養陽,所以除了飲食 養生 方面要注重健脾利濕、疏肝理氣之外, 運動 養生 方面還要注重多“動”忌“靜”。 不可宅在家里閉門不出,更不可長時間坐臥不起。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晨練不要太早,應在太陽升起后進行運動健身。

另外清明外出踏青,“動”宜適度,心臟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病人,千萬不要逞強登山!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檔

健脾祛濕的中醫養生

養脾胃祛濕氣好的方法:1. 飲食調理:多吃補益脾胃、祛濕氣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或肥厚甘膩的食物。2. 藥物調理:選擇益氣健脾、利水滲濕的中藥,搭配嚴格遵循醫囑,有效改善身體情況。3. 針灸調理:針刺或艾灸特定穴位,如脾俞、足三里等,有效調理脾胃去除濕氣。
推薦度:
  • 熱門焦點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推薦

專題
To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可乐视频最新-亚洲欧美重口味在线-欧美va免费在线观看